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朝上下并没有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学到一条如何和洋人打交道的经验,结果,挨打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当时广州作为与外国军队直接接触的前沿阵地,其守城将领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时两广总督叶名琛的所为却让人大跌眼镜,后人总结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广州城里是“六不”总督——不死,不降,不走;不战,不和,不守。如果把叶名琛守广州作为朝廷政事的一部分来看,叶名琛很显然是个失败的执行官,但从他后来被俘到饿死一事看,事情的背后又没有那么简单。
1、坚持“六不”
叶名琛是湖北汉阳人。道光十五年的进士,道光二十八年,授广东巡抚,咸丰二年(一八五二),擢两广总督。这位自林则徐之后的两广总督似乎也继承了一点林则徐对待洋人的霸道作风,当时英人屡屡要求大清修改曾经签定好的商约,有一条就是要大清履行他们可以入居广州的协议。叶名琛不理会,英人屡来广州希望他能理会,他要么不见,若见就是强词拒绝之。英国方面气得要死,但由于当时国内用兵于中东地区,无暇力争,只好作罢。叶名琛大名顿时四起,北京方面大喜过望,认为他是民族英雄,诏封他为一等男爵。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向很自负,喜欢吹牛的叶总督更加自负、更加喜欢吹牛了。
他把英国军队因为无暇顾及进入广州居住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成功交涉,在后来一遇中外交涉事谊,他显示出了中国文言文的魅力,能用一个字,就绝不用第二个。到后来,居然不作答了。
英国人实在受不了这个总督的接待方式,更受不了他总在自己面前仰着脸。他们想找一次机会来一场战争,对于他们来讲,跟清朝打仗,就像是狩猎。
机会终于来了,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十日,一艘名为“亚罗号”的商船,挂着英国国旗从厦门驶入黄埔。在停泊之时,一名水师千总巡河,他发现这艘商船挂着外国国旗,船主却是中国人。一时恼火,觉得可疑,就上船搜,搜获了十三个人十分可疑,要走时,又把英国人的国旗拔了扔在地上,踩上两脚。
英国人的爱国情绪是高涨的,国旗被人踩上两脚,他们已经怒不可遏,更何况他们还想要进广州城居住呢。英领事巴夏礼得到这个消息后,大喜,立即写信给叶名琛,责问为何如此。叶名琛不理,巴夏礼讨厌死了这个满清官员,就带领几百名士兵跟玩一样地攻下了陷广州。
但他进入广州城后,发现中国人太多,虽然都不抵抗,可看着这些麻木的黄种人在街上走,这本身就是一种威胁。另外,他此次出兵完全是对叶名琛的“无为”行为厌恶透顶而意气用事,他并没有取得自己政府的命令。于是,几天后,他退出广州城。这是一副多么戏剧性的场面,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仿佛是当时中国的广州人全死光了一样。
叶名琛立即向朝廷报捷,朝廷又是大喜,当时就有大臣摸着胡子称赞叶名琛要比林则徐强出百倍。因为林则徐引起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而叶名琛不但没有引起,反而扬了中华国威。
朝廷的嘉奖让叶名琛飘了起来,当巴夏礼以“面议善后”的借口想再入广州城时,叶名琛坚决拒绝。巴夏礼就请在城外,叶名琛打死也不出城。巴夏礼威胁他,他立即让广州市民火焚城外各国商馆及洋行。巴夏礼没有办法,只好报告本国,请派遣大军东来。
咸丰七年(1857年)九月,英国与法国组织联军抵达广东海面。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开始。这些英法绅士们仍旧幻想着和叶总督谈一谈,但幻想永远都是幻想。叶名琛不理会,关起门来扶乩请神,得到一上上签。很高兴,跟下属们讲,有天兵自四面八方来,敌人不久即退。本年十一月十二日,英法绅士们发出最后通牒,限其两天之内出城投降,不然,就打将进去,削了他两广总督的鸟位。
叶名琛赶紧跑到长春仙馆去求签,也真他妈的怪,又是上签。他看着城外的英法联军,连自己都不相信了。但仍旧跟属下讲,不要惊慌,四面八方就有天兵来。两天后,联军进入广州,如入无人之境。事实上,广州城上的确没有多少大清官兵。
如你所知道的,叶名琛被活捉了。当时立即就有人痛恨地评价他道:“不死,不降,不走;不战,不和,不守,古之所无,今之罕有”。
我们知道,中国人喜欢评价别人。尤其是当别人做了一件看似错误的事情后,这些评价就会像苍蝇见到粪一样越来越多。然而这种评价往往失真,因为他们不会为别人考虑,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叶总督在英法联军压境之时所面临的一起困境。
不战,因为没有本钱可战;不和,因为没有朝廷的授权;不守,因为守无疑于脱了裤子放屁;不走,他不敢走。按照清朝法度,地方官守土有责,如果弃城而走,日后是要掉脑袋的。一介县令尚且不能逃,何况堂堂的两广总督?走尚不可,降就更不行了。当然,他可以选择死,抽出清朝军队特有的大刀或者是长矛照着自己的身子来两下就可以了。可他不能死,因为这个总督有着天大的抱负,在没有实现这种抱负之前,他坚决不能死。
可种种理由却也讲不过当时人们的一张臭嘴,广州又不是第一次沦陷,如果以后广州恢复,这些人会不会又反过来把功劳记在叶总督的头上?
若说战,大清的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是战了,冒充土匪攻击人家使团在先,在八里庄的平原上让士兵们拿着大刀长矛摆好阵形与洋枪洋炮对阵在后;换来的,不过是自家士兵被屠戮和京师的沦陷。
有人说,无论怎样讲,叶名琛不战却是事实。的确,这是事实。在这场战争(后人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叶名琛已经基本放弃了“以民制夷”的策略。“以民制夷”策略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对团练、团勇的使用。他难道傻吗?有这样的政策而不用,中国人那么多而不用。事实上,他不傻,他之所以不办团练是因为缺乏经费。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前,他对团练的策略是,如果你们组织到一起想要爱国,那就自己去寻找钱,我这里没有。
本来,当时的国家就是皇帝一个人的,老百姓想要爱,皇帝不让。遇到了大危机,百姓们自身受到了威胁,他们才不得不爱。可一听叶名琛这么一说,简直就是混帐话。
我为国家不但出命,还出钱,鬼才干呢!
另外,叶名琛之所以不用这些团练,是因为他曾看到武装暴动的很多人曾经就是朝廷训练出来的人,他害怕“勇”变“匪”的这种转化。最后,在他看来,中西冲突一触即发之时,动员民众起来虚张声势,反会加速冲突的到来;在冲突爆发之后,利用民众恐怖主义式和“鸡蛋撞石头”的袭击不仅徒劳,而且更会引起侵略者大规模的报复。
可谁又能理解他呢?当时有人除了封给他“六不”总督的称号后,还有人作诗讽刺他:“叶中堂,告官吏,‘十五日必无事’,十三夷炮打城惊,十四城破炮无声,十五日无事灵不灵?”又有人撰一联:“气慑蛮风,竟向天南吹叶去;名闻夷裔,争传楚北献琛来。”把他的姓名、籍贯(楚北)、押解方向(天南)、臭名远播(夷裔争传)等意思隐含于联中,讽刺意味十分地强烈。
叶名琛受到的不仅仅是被活捉的耻辱,还受到了自己民族百姓的嘲讽。晚清官员做到他这个份上真是生不如死。
他被活捉后的一些可歌可颂的事情却很少有人提起,中国人脸谱化地评价一个人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发挥。
2、海上苏武的悲哀
1859年1月5日这一天对于叶名琛来讲,是个很不幸的日子。他被几名英兵掳到了停泊在香港的军舰“无畏号”上。作为朝廷一品大员——两广地方最高指挥官的他居然被几个小卒押到军舰上,并且前途未卜。他心里如果要是个滋味,那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