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1年,马来亚联合邦行政会设部长制的时候,当时的钦差大臣葛尼爵士就曾邀请李孝式入阁,并且在一次饭局上向他私下表明,委任一个“适当的职位”给他,是殖民部的建议,原因是他的出色的才华和个人魅力具有举世公认的号召力。他提到殖民部,李孝式立即想到了自己的同学格里菲斯。也许邀请他进入内阁,就是这个老同学的主意吧,他想。虑及局势的敏感,加上移殖新村时就有人给他冠过“英国人的走狗”的称号,李孝式绝对不能让自己给公众留下亲英的印象!所以,他委婉地回绝了。他在心里想的是即便是从政,也应该是马来亚独立之后的事。
从那以后,他更加注意跟他的英国朋友和同学保持距离了。
1951年10月5日,马来亚共产党在福隆港那场击毙了英国驻马最高专员兼钦差大臣葛尼。邓普勒中将被任命为英国驻马最高专员,他上任之后,加大对马共武装的打击力度,同时实行毕礼斯计划以截断马共同其群众基础的联系。在当时,马来亚的总人口中,马来人占43.3%,华人占44.9%,印度人占10.4%,华人俨然成为马来亚最大族群。而马共在华人社团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打击马共的群众基础,英殖当局捣毁约五六十万村民的家园和农作物,然后将他们强行移殖到新村里。英军还在森林上空撒化学药剂以破坏解放军在森林中的粮食种植基地,甚至雇用几百名婆罗洲达克族人,以猎人头的原始办法,狩猎解放军人头。而同时,马共在斗争也不断犯下策略错误,马共号召工人砍倒橡胶树,破坏矿山,使得马共失去了中产阶级的支持,而没收身份证,焚烧巴士和攻击公共火车更是让普通老百姓觉得恐惧……马来亚共产党就这样一步步被逼进森林,之后坚持了40多年森林游击战创下世界最长久森林游击战争记录……
葛尼被击毙后,邀请他入阁的事就被搁置了。葛尼之死也暴露出了英殖民地当局内部的不协调,民事部门与军事部门缺乏应有的协调,缺乏可靠的情报。李孝式打心里不愿去趟浑水。
10月21日,新上任的英国保守党派遣新任殖民部大臣奥利弗·利特尔顿前来马来亚进行了2个星期的巡视,之后不久,邓普勒抵达新加坡,出任新的钦差大臣。
邓普勒公然宣称“共产主义是全世界最邪恶的”,对华人新村实行严密的“问卷箱行动”,像日军当年为甄别亲英、抗日分子而采取的“大检证”一样,利用“问卷箱行动”来甄别亲马共或同情马共的华人。邓普勒亲自写信给戒严区的每一个家庭,搜集关于马共活动的秘密情报。信是这样写的:“如果你是共产党员,我不期望你会复信。如果你不是,我要你在这张纸上写下尽可能多的情报,以协助我们的军队逮捕在你的地区的共产党恐怖分子。”
邓普勒的行事作风,得到了伦敦的肯定和赞扬,却让华人陷入更痛苦的境地,也最终将马共逼入绝境。李孝式对这样的局势无能为力。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为苦难的同胞寻找可以安居乐业的土地,劝诫他们务必安守本分。而他在侨领中说的“以静制动等待云开雾散的那一天”话,是不能随便对平民百姓说的。还有就是,竭力却不露痕迹地拒绝邓普勒要他出任联合邦海港铁道部长的邀请。
可是,就跟当初他因为“偶然事件”被推上商界领袖的位置时一样,这一次,同样是因为一次偶然事件,间接地促成了他的入阁。
这次的偶然事件可不是一般的偶然事件,而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伊丽莎白二世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