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月6日,英国国王、李孝式青年时代的同窗好友乔治六世驾崩。殖民地政府进行官方哀悼,各政党以及各华社社团纷纷举办各种悼念活动。
乍一听到广播噩耗,李孝式还不相信,及至接到当局通知,要在规定的时间赶到规定的地点进行默哀,他才愣住了!久远的往昔,剑桥的风光,三一学院里的讨论,课余时的闲聊,网球场外的对峙,作为王子的艾伯特对他的板球技术的惊叹,小酒馆里甜蜜的尴尬,还有成为王储的艾伯特在新加坡拒绝与总督同行执意要坐他的老爷车的情景……还有那些与爱情有关的记忆,刹那间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他……
就在春节前夕,他还倡议马华和巫统以及印度国大党联合起来,共同以政党的名义,向英国殖民部递交了要求让马来亚成为内政完全独立的政府的备忘录。备忘录里列举了英国二战时的亲密盟友美国已于1946年7月4日让菲律宾独立,和英国也于1947年让印度及巴基斯坦独立,荷兰也允许在其殖民统治下的东印度群岛自治等事实,强调英国应该从维护自己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公信力的角度出发,尽早让马来亚和新加坡独立,并提出了他们期望的独立时限。
那份备忘录很快就有了回复。回复里没有殖民部的任何意见,只是轻描淡写地陈述了国王的一些担忧。他的老同学乔治六世认为:马来亚不同于英国统治的其他地区,马来半岛上的华、巫、印三大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融合在一起,他担心仓促独立会发生内乱等意想不到的灾难性后果……
而对他们的备忘录,执政的保守党却没有任何表示,显然是默认了“国王的担忧”,并且认定马来亚的三大政党根本无法解决这个民族问题。
这样的答复可糊弄不了李孝式!因为他完全了解英国的政治体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王室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精神象征发挥作用,并不具备实质性权力。国王是名义上的统治者,首相是英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通过民选产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首相可就重大事项与国王磋商,但最终决定权由议会和首相做出。也就是说,决定马来亚命运的实权,掌控在执政党也就是包括殖民部在内的英国内阁手里,国王是不会也没有权力真正决定殖民地独立与否的命运的。所以,他完全可以想象,他的老同学很可能是在某次茶余或者餐后,偶尔的有感而发而已,不期被在场的内阁成员听见。而他的内阁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他们的要求,又不好公然的置之不理,就拿国王的“担忧”来做挡箭牌了。
事实正如他猜想的那样。英国在马来亚颁布紧急状态2个星期之后,殖民部大臣也就是他的同学格里菲斯的同僚克里奇琼斯向内阁提呈了一份与马来亚民族解放运动密切相关的报告书。报告书准确地提到到了马来亚的人口统计数字:“马来亚人口约有580万,其中220万是马来人,260万是华人,其余60万是印度人”,这位大臣将战后东南亚的民族运动,说成是“全东南亚已经成为一个受干扰的地区”,“日军赶走了欧洲人及殖民地政府,而且深刻地扰乱了被占领国家的社会结构,释放了一股汹涌奔腾的民族主义运动巨浪,而这股势力正方兴未艾……”克里奇琼斯告诉英国内阁,在“无法无天”的局面浮现之前,马来亚曾是东南亚最和平安宁的领地,而且已朝着“重建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跨前一大步。偶然在议会办公室里留意到这份并未加密的备忘录时,李孝式敏感地留意到克里奇琼斯的遣词用字,发现他并没有提到朝向独立或者自治跨前一大步,而是说“朝着重建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跨前一大步”。更重要的是,这位大臣提到的连李孝式都惊心的数据,“1947年间,新加坡及联邦的出口总值合计1亿5千万英镑,其中美元出口占5千6百万英镑。它是目前为止殖民帝国里最重要的美元来源,而且一旦马来亚的出口受到严重干扰,将大大损害英镑区的美元货币平衡……”
这一数据和这位大臣的“隐忧”,印证了英国政府并不曾考虑,最起码不想让马来亚独立或者自治的事实。他们考虑的是马来亚的继续的繁荣和稳定,而不是放弃。
这一发现也从侧面回应了他的猜测。
然而,就在1个月前,他已经成功地促成了华巫联盟,而且正在争取国大党的加入!
他一直在努力的期望用政治手段,和渐进、稳健的社会改革来解决马来亚问题的理想,终于看见胜利的曙光了!
他永远都不会忘记,是他自己一手促成了马华与巫统的联手。
1951年8月,巫统的创办人拿督翁从解决未来的竞选经费问题出发,提议本政党开放门户吸收各民族当然也包括华族加入——当时马来半岛的经济基本掌握在华人手中。但巫统大部分成员,都基于民族主义立场反对他的开放门户建议,拿督翁一气之下辞去领导职务,另起炉灶,于9月16日,在吉隆坡成立马来亚独立党,并恭请陈祯禄主持开幕。
为了支持拿督翁的非种族主义运动,李孝式以矿商和华团领袖的身份赴会。同时,他也意识到随着拿督翁退出巫统,他谋划多日的华巫联盟也将面临流产了。所以在马来亚独立党的成立大会上,他不由自主的就有些沮丧。他的这一表现在当时被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受到拿督翁的冷落的缘故,这其实是一个误会。他的心里只想着无法实现的华巫联盟。
功夫不负苦心人。吉隆坡自治市选举的日期确定之后,他终于在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办法:既然华巫的整体联盟短时间内是不可行的,不如先从马华和巫统两大政党的局部着手,循序渐进的促成联盟。自己不是雪兰莪马华公会的主席吗?就从雪州马华想办法。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了雪州巫统的情况,得知其主席耶哈耶也是位非种族主义者,并且正在为即将举行的竞选经费发愁。1月7日,他以雪州马华主席的身份约到了耶哈耶主席,开门见山地说雪州马华想跟雪州巫统联手,合组雪兰莪华巫联盟参加吉隆坡市议会的竞选,条件是由雪州马华提供全部竞选基金。
耶哈耶求之不得的一口应承。就这样,马华和巫统最初的联盟,在两个属会之间顺利完成了。
与耶哈耶达成秘密协议之后,他立即将这个可喜的进展向马华总会会长陈祯禄做了汇报,陈祯禄很赞同他的做法。事不宜迟,他立即建议以联盟的名义以代表马来亚的姿态,再次向英国殖民部递交了要求独立的备忘录。
也许是遥远的伦敦要忙于应付战后层出不穷的麻烦,根本无暇顾及已经统治了近200年的马来半岛吧!他们的要求终于有了来自英国政府而不是皇室的明确而肯定的回应:同意联盟的独立要求,准许马来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独立。要求联盟“把权力交给马来亚人民”,进行从下至上的民主选举,用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有领导一个国家的能力。如果一切顺利平稳,英国殖民地政府将在预定的期限里退出马来亚。并确定了吉隆坡自治市选举的时间:1952年2月16日。
遗憾的是,他的老同学没有等到这一天……
他曾经多少次的想象,自己会在久违了的伦敦,以一种别样的身份会晤自己的国王同窗……一切都还没有来得及,就像当年他的多伦来不及给他时间创造两人长相厮守的机会!
李孝式默默地站立在窗前,一任思绪将他带到自己感知不到的地方,一任肆意的泪水在毫无意识中泛滥成灾——自从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就不知道流泪的滋味了……直到秘书进来提醒已经到了前往集中地点为英王致哀的时间了,他才如梦初醒。
他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用无休止的回忆来缅怀,因为身份和际遇不同从不曾重逢的同窗好友。然后,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再过10天,就是马来亚进行第一次议会选举的历史性时刻了。他们必须用事实向英国政府证明,让英国政府相信,他们没有一样东西相同的三大民族,完全可以通过彼此的包容和协商达成一致的理想,组成一个共同的国家。
悼念乔治六世的活动刚刚结束,吉隆坡就开始举行市议员选举。选举的结果是联盟在参加竞选的12席中赢得了9席,其中华人占了6席,巫统3席,独立党只得2席,剩下的1席归独立人士获得。
这样的竞选结果,成功地奠定了巫统与马华走向完全合作的基础。李孝式的长子,年仅29岁的李剑桥也当选,他是当时最年轻的议员。
这样的竞选结果,也极大地鼓舞了马来亚各州华人踊跃参与政治的热情。之后在各州举行的选举中,联盟都取得辉煌胜利!有感于华人在政治上强大的生命力,原本坚持种族政治,一直鼓吹马来民族主义路线的新任巫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也于1952年4月,开始在马来人中间大力宣扬非种族政治。
这个转变,也从侧面表明,李孝式的政治理念已经成功地深入人心了!
“所有的选举都风平浪静。”李剑桥这样形容60年前马来亚里程碑式的民主选举。
李剑桥曾蝉联两届吉隆坡市议员,州议员也是两届。一直到现在为止,他仍然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年轻的民选候选人。
他本来有机会向国会议员进军的,后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竞选。“政治是为大众服务的,没有薪水,老婆孩子拿什么来养?”在马来亚,没有行政职务的人从事政治工作,完全是一种义务性的工作,没有足够的实力是“玩”不起的。李剑桥从政治中抽身而退,出来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豪光建筑有限公司,同时代理一家美国公司生产的Q·C·A冷气机。
后来,担任独立后首任财政部长的李孝式提倡“工业建国”的时候,他还亲自为他父亲的理想设计了“八打灵卫星市”的规划蓝图……
很多与李孝式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李剑桥都曾亲身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