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南宋的陆游,原诗是这样的:“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示子遹》/《剑南诗稿》卷七十八)
这是陆游在山阴(即今之绍兴),给他儿子陆遹写的一首诗,时为公元1208年(南宋嘉定元年),他八十四岁,很快,他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因此,将这首诗视作诗人的一份文学遗嘱,也无妨。
但这句诗要是诠释的话,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正宗的。陆游认为:一个作家,所写作品的好坏高下,是其经历,其阅历,其见解,其识悟所决定的。当然,他所说的“诗外功夫”,也不仅仅是这些,其才智,其学养,其操守,其精神等等形而上的东西,同样也是诗人要想写出好诗的“功夫”。
但陆游强调作家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主张从作家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格物致至的探索,从血肉交融的感应,从砥砺磨淬的历练,获得诗外的真功夫。
陆放翁这个“诗外”说,倒百分百地意在诗内。唯其诗外功夫扎实而又充分,所以,他的诗词,在文学史上得以不朽。
另一种说法,不免有点泄气,但却是近日文坛上诸老诸少,诸男诸女,心照不宣的共同观点,他们宗奉的“诗外功夫”,与陆游原说风马牛不相及,百分百地与文学毫不搭界,是功利性十足的商业营销行为。这也不足为怪,在物质社会里,作为饮食男女的作家,尊崇这种炒作式的“功夫在诗外”,已经成为文坛的正常风气。
因此,今天的“功夫在诗外”,绝对是一种负面的评价。
老实讲,在文学这个圈子里,还有几位不炒作的呢?只是有炒作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和炒作得恰到好处,不温不火的区别罢了。
只有炒作得令人恶心,感到厌烦,和炒作得见好就收,适可而止的区别罢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的催动下,洁身自好,清高自许,谨守节操,安贫乐道的中国作家,又有几许?
一本书,百分之百的写作,百分之二百的功夫在诗外,这是老实人。
一本书,百分之五十的写作,百分之四百的功夫在诗外,这是时代骄子。
而一本书,百分之十的写作,百分之一千的功夫在诗外,那就是毫无疑义的当代英雄。
更有甚者,一本书,百分之零的写作,百分之一万的功夫在诗外,这种天王级的炒作恐龙,这几年,风起云生,也颇出现过几条,能够亲眼目睹这种呼风唤雨的过程,也算是三生有幸的事。
炒作已经达到如此荒唐境界,哪怕你的诗很差,差得令人掩鼻而走,哪怕你的小说很烂,烂得令人不忍卒读。没关系,只要用足心思制造轰动,只要舍得力气吆喝叫卖,只要不怕大风搧了舌头,只要不在乎背后戳脊梁骨,功夫做足,鱼目混珠自不必说,功夫做大,甚至到晒蔫的土豆能够卖出中药天麻的价。
因此,不炒,不出作家,不大炒,不出大作家,已成共识。炒作,是新世纪文坛的登龙术,是最不需要真本事的成名路,也是极容易骗到银两的生财法。
呜呼!面对这怦然心动的诱惑,又有几位抵挡得住呢?
甚至于一些平时大家仰着脸看的大师、名流,也觉得钱不扎手,名不烫手,大炒特炒自己起来,狠下诗外功夫。有的年纪一大把,著作快等身的超大师、极名流,也忍不住搔首弄姿,老黄瓜刷绿漆——装嫩,抛头露面,参加到这支炒作大军中来兴风作浪,真让人为那把炒得快散架的老骨头痛苦。
说到底,这后一种的“功夫在诗外”,谁心里都明镜似的,实际是对自己的才智,对自己的创作能力,对自己还是不是文学界的一条虫子,极端缺乏自信的表现。
唯其不自信,才求诸炒作。
其实,写不出,写不了,写不好,是文人之常,谁都会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你不服气,你不认输,要一直写到死,像马克思那样,死在写字台上,那也只好悉听尊便。但这种炒作出来的声名,镜花水月,朝露暮云,是做不得数的。即使开了十次讨论会,二十次座谈会,三十次新闻发布会,一百家媒体莅会捧场,一千个评论家写了一万篇文章叫好,又如何?好东西,永远是好东西,不炒,也是好东西;不好的东西,永远是不好的东西,炒,也不是好东西。
好不好?时间说了算。
时间是位特有耐心的老人,根本不买炒作的账,炒过初一,炒不过十五,无论怎么样的哗众取宠,不择手段,吹吹打打,锣鼓喧天,在时间面前,总有喧嚣复归于平静的那一刻。到了这一天,或许这位作家还健在,令他欲哭无泪的,是他的作品早就翘了辫子,那些曾经炒作得天翻地覆的书,早化成纸浆,成为再生纸,供包装物品用了。
说实在的,倒不是时光无情,而是这位精于炒作的作家,缺乏真正的诗外功夫,所以,重温八百年前爱国诗人陆游的这句名言,也许更有益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