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民眼中,常规稻品尽管产量低一些,但其他方面除煮饭不如杂交稻好外,都要比杂交稻强一点。而且杂交稻种子每次都要买,一斤6元或8元,每亩用3斤就是20多元。常规稻种子是自留的,每亩用6斤,市场价还不到4元钱。由于有时买到质量不好的杂交稻品种,收成不够理想,一些农民因而认为杂交稻产量比常规稻高不了多少。在调查中,有的农民表示杂交稻每年亩产量达2000多斤,有的农民认为过去达得到,但现在达不到了。在农民不太精确的对比意识中,两种稻的价值是差不多的,常规稻好管理一些,又好卖,所以倾向于多种常规稻。
四、近期的水稻种植:没有增长的发展
近年水稻种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而引起劳动的节约,即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亩产量方面,依品种而异,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尤其是如前所叙,产量高的杂交稻种植面积有一个从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而且水稻面积有递减趋势。可以肯定,在二塘村八队,水稻总产量也有一个先增后减的走向,但最近受粮价上涨的刺激,下降趋势应当有所转变。
这一图表采用的亩产数据是根武鸣1998年版县志的资料,亩产单位是公斤,年代从1951到1990年,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反映,实际上从包产到户以后,所得的数字就不大准确,到1990年代后的农业统计数字更不准确。这一图表可作为一个参考,用于反映亩产量的走势是没有问题的。根据对一些年份的对比,二塘村八队的水稻亩产量要高出县平均水平10%到20%,走势大致是相同的。1990年到1998年,平均亩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到1998年后,由于用常规稻代替杂交稻,平均亩产量应略有下降。
种稻人工由于抛秧技术的应用而得以大大节约。这是近年稻作发展的最重要体现。
如果喷农药3次的劳动以1天计,从上表可以知道,抛秧技术节约了8天以上的劳动,使用抛秧技术后一人种一造水稻每亩所需的劳动日仅为7天左右,原先需要15天。如果使用免耕抛秧技术,又可节省2天的整田时间。这一技术可预计必将推广开来。而请联合收割机帮收获,更是连收获的劳动也可节省下来。所以有人将用免耕抛秧技术种的田称为“懒人田”。由此可见水稻种植的劳动生产率非常高。技术进步使农民有劳动力从事其他经济活动,获得更多收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稻种植近年来的变化,可称为有发展,没增长,或称为“没有增长的发展”。“发展”是国家推行新技术的结果,“没有增长”是由水稻是部分商品化作物、由其经济效益低、农民不指望种水稻致富等特征决定的。人均水田不到8分,即使全部种水稻,以平均亩产1000斤计算,两造的总产量为1000×0.8×2=1760斤,以每斤0.65斤计,总产值只有1040元,还需扣除成本、税费负担。显然,农民不可能指望种水稻致富。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笔者在二塘村八队前后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感觉到农民的心思主要放在辣椒和甘蔗上,而对水稻,只关心种和收。由于技术进步,他们不必再经常侍弄水稻了。正如村民所说,我们的精力主要不是放在水稻上。由于辣椒价格高,在辣椒收获季节,每隔几天可摘一次,有的农户每次可卖得100多元钱。有人说,每次卖辣椒回来,都想多去地里看一看,平时多施肥、除草。在2003年下半年,很多家庭纷纷准备多种辣椒。在11月份就准备好了第二年的辣椒种。除辣椒之外,甘蔗也是人们的心思所在,平时用非常多时间去剥甘蔗叶,砍甘蔗时要互相帮忙,从十一月到次年四月都是砍甘蔗的季节。
这些事实表明,水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低。当然,稻米仍然是最基本的食物,不是不重要。但正如恩格尔系数的意义那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支出部分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同理,作为食物来源的水稻,它的地位仍然是人们的生存保障,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它在农民心目中地位正在降低。水稻还有商品性的一面,就二塘村八队而言,尽管以并不存在水稻的完全商品化生产,但许多农户有粮食出卖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如此,受到粮价大幅上涨的刺激,不少的农民表示会多种水稻。这说明即使是半商品化的作物,受价格影响的程度也是不小的,农民的生产是对产品价格的正常反应,这一点是与经济学要求相符的。这一事实,反映出农民经济意识现代性的日益加强,或者说,他们的追求,正在超越使用价值的需求层次,转而更多追求价值的实现,正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大米市场价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和越来越多的种植辣椒,象征着农民的商品化生产的程度提高。
五、几种作物的经济效益比较
下面将对在二塘村八队农民的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三种作物:水稻、甘蔗和辣椒的经济效益作一个比较,成本的数据以最近三年的平均数为准,效益的数据另作讨论。作物核算单位是亩,劳动量单位是1人/天。
每亩常规稻成本:种子6斤+化肥+农药+除草剂+农家肥,价值约为100元,人工为1人7天(前面已算过),以当地帮砍甘蔗的工价计,每人每天15元,7天共计105元,总计为205元,两造常规稻成本共为410元。
在收益方面,每亩常规稻年产量早稻850+晚稻650=1500斤,以2003年涨价前的价格0.50元/斤计,总值750元,以涨价后0.65元/斤计,总值975元。每亩常规稻的效益为750—410=340元或975—410=565元。
杂交稻的成本在种子方面要比常规稻高20元,其他方面一样。那么一年两造杂交稻的成本为450元。
每亩杂交稻年产量1100+900=2000斤,2003年涨价前价格为0.45元/斤,总产值900元,涨价后每斤0.65元,总产值为1300元。杂交稻的效益为900—450=450元或1300—450=850元。
每亩甘蔗成本:甘蔗种150元,化肥200元,农药和除草剂20元,砍甘蔗12人/天×15元=180元,装车40元,平时人工12人/天×15元=180元,总成本770元。
如能按上述成本投入进行管理,甘蔗亩产量为7吨,1990年代的最高价为280元/吨,以这个价格计算,总值为280×7=1960元,这时的效益为1960—770=1190元,这是非常高的,这一价格维持了两年。2003年的甘蔗价格为150元/吨,以此计算总产值为1050元,效益为1050—770=280元。
每亩辣椒成本:种子成本70元,化肥150元,施肥和除草的人工20人/天×15元=300元。种辣椒3人/天×15元=45元,摘辣椒15人/天×15元=225元,总成本790元。
辣椒在2003年的价格为0.5到10元/斤。价格波动非常剧烈,每天的价格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天,不同的人的成交价格也会不同,总体而言,亩产值达到2000元。以此计算的净利润为2000—790=1210元。
在成本中,还应包括每亩土地税36.05元,水田每亩水费27.5元。因本文所列的数字只是为了比较,在此不一一列举,但要注意由于旱地不需交水费,水田的成本每亩比旱地要高27.5元。
根据近年物价情况,这些作物的种植成本都是相对固定的,变化很小。因而,种植这些作物的经济效益,与产品市场价格有高度相关性。这里最明显的是甘蔗,效益最好时每亩有1190元的利润。近几年甘蔗收购价连续下降,到2003年每亩利润只有280元。在2003年,部分群众由于甘蔗价格太低和种甘蔗太累,而想改种别的作物。但一时不知种什么比甘蔗效益更高,结果仍然继续种甘蔗。
杂交水稻是另一个利润与价格相关很大的例子。由于水稻主要用于自家消费,并且农民多年来形成了“水稻不赚钱”的意识,不将水稻当作完全商品来生产,因此对价格上涨引起的效益增加不够敏感。或者说认识落后于实际情况的变化,因此表现出对杂交水稻的热情不高。农民种植辣椒的热情则完全与它的经济效益相当。
从成本效益分析还可看出,以每亩净利润除以劳动量计算劳动效益,种水稻的劳动效益最高;种甘蔗的劳动效益曾经较高,但现在却变成最低,种辣椒的劳动效益居中。近年的甘蔗种植的作用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就业机会,农民的解释是,通过互相帮助砍甘蔗赚到了人工钱,要是请人的话,肯定不合算。在邻近的府城镇,有的农民种了很大面积的甘蔗,需要请人帮砍,有的甘蔗管理不好,长得不理想,农民干脆不收了。
事实还表明,农民对完全商品化作物甘蔗和辣椒的价格非常敏感,甘蔗价跌了就想改种别的更高效益的作物,辣椒价格高,所以想多种。而对不完全商品化的作物水稻价格的敏感程度较低,因为水稻首先是自己消费的,需要的是使用价值,与市场交换价格关系不大。
六、从个案看包产到户以来农民经济意识变化
前面已经说过总体的稻作和经济意识变化的情况,总体情况总要反映在个体上,特别是可以从个别典型上看到宏观体系的影响,还可以看到宏观体系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方式。这里以一个较为典型的家庭为例,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多种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HN家,共有6个人,分别是HN先生和他的妻子,年纪都在50岁上下,两人现在家务农。从1980年代到20世纪末,HN常外出做生意,去过很多地方,家中农活主要是妻子做的。这反映了两点,一是改革开放后部分农民已经开始转向商品经济,有的农民也能经商。二是说明这一地区耕地较少,一个劳动力即可耕种一家的耕地。再就是可说明壮族妇女的辛勤能干。HN曾和一个浙江商人合作,赚了一些钱,使他能在1980年代末建起一层火砖房。HN是八队最先建新房的人之一。如果仅靠种地,当时他家就没有能力建新房。建房用的火砖是夫妇俩自己打成和自己烧好的,这可算是一种自给。现在夫妇俩还以自己烧的砖质量好而自豪。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传统自然经济下形成强烈的自给意识,能使农民从事他们不熟悉的活动。这同时反映出经济意识的二重性,一方面外出经商,另一方面建房材料还要自给。这正是一种过渡特征的体现。
HN有4个孩子,前3个是女孩,最小的是男孩。大女儿2000年初中毕业,在家呆了半年,就去南宁打工,每年回家几次。二女儿2002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做了两年农活,2004春节过后,也去南宁打工了。三女儿现在上初中,上学期间需住校,儿子上小学。三女儿每个周末回家,帮助做一些煮饭、洗衣、喂猪之类的家务活,有时也下地做一些较轻的活。打工现已成为年轻人向往的就业模式,事实上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以笔者的观察看来,小孩子的帮助对大人而言其实很重要,可以大大减轻大人的劳累程度。以HN家情况而言,在家务农的家庭劳动力少而田地相对较多,还要做洗衣、喂猪喂鸡等家务活,实在太累。小孩所做的劳动虽不多,但好比帮一个负重到极限的人背二三十斤,那个人就会感觉轻松多了。所以小孩的帮助不是可有可无的。
HN家目前有水田5亩,从包产到户到现在,他家由于孩子多,孩子们逐渐长大,分到的田地也慢慢增多。但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并没有相应增加,按现在情况,两个人种6个人的田地也还可以应付。从这里可看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以及人多地少的状况。1983年刚包产到户时,只有夫妇两人,分到两个人的田约2亩,全部种水稻,品种有桂朝和桂片两种,亩产量为600多斤。1984年,将近村的一块0.2亩的田改作菜地种青菜,现在还一直作菜地。别人也将周围的田改为菜地。这块田的周围一小片田都成了菜地,总面积约有6亩。这是农民对生产资料的合理安排使用,在集体条件下即使个人有想法,也不可能实现。水田开始用作水稻之外的用途,在这时可视为农民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体现。
1988年,HN家开始种植杂交水稻,当时种的品种称为桂33,单造亩产有1000多斤。HN家这时总的水田面积为2.2亩,有0.2亩菜地,种了1亩杂交稻,一亩常规稻,包括0.2亩糯稻。杂交稻是中国在水稻技术上一大创举,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的国家。国家希望粮食增产,因而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农民种植杂交稻是因为它确实高产。1990年到1998年,由于养猪需要更多菜,HN家用作菜地的田增加了0.2亩,每年种植杂交水稻的田占水田面积的70%左右,其余约30%种常规品种。杂交稻品种1996年后改为汕优桂99,从1989年起种常规品种特青和珍桂矮,另外,每年的晚造要种0.2亩以上的糯稻。杂交稻的年亩产(以每年两造的总产量计算)稳定在2000斤上下,特青的年亩产在1500斤左右,珍桂矮年亩产在1300多斤左右。糯稻一般每年只种晚造,亩产大约有450斤。HN表示,亩产量基本是稳定的,在管理到位的条件下,水稻产量主要取决于品种,不会有多少增长。种植珍桂矮是因为它成熟期较短;种特青是因为煮粥好吃,产量也还算高,长势非常稳定;种杂交稻是因为产量高,煮饭又好吃。这一时期的余粮主要用于喂猪和鸡,在交公粮时也卖一些给粮所,偶尔也会拿些米到二塘街的集市去卖,但数量很有限。这说明,由于卖粮的途径有限,而且粮食主要用于自家消费,水稻并不是为市场而生产的作物。
1998年以后,二塘村的大米加工点开始收购稻谷和大米,村民一般将米碾好后卖米给加工点,而将糠用于自家喂猪。HN家一般也采取这种形式。收购点通常不收杂交稻,2000年,粮所也不收购杂交稻。HN家种杂交稻少了,水稻种植在这里同样部分的符合市场供求规律,由于收购点是农民卖粮的重要对象,所以要想顺利卖粮要种收购点偏好的稻谷品种。杂交稻种植减少还有一个原因,是杂交稻近年的收成不如过去好,HN和许多村民认为是品种不如以前了。近两年情况是,除菜地外,每年种的常规水稻大约占水田60%,杂交稻占40%。现在由于人口多了,消费的糯米有所增加,每年要种糯稻0.4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