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
一、社会学本土化理论主要视角和代表作
社会学中国化问题,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却极有必要从新的视角来研究。我们的新视角主要是两个:一是研究社会学本土化,首先需要探讨的是社会学本土化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社会学本土化的由来和界说,社会学本土化的类型和特征,以及社会学本上化与社会学西方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关系等。对于这些基本理沦问题,我们是着重结合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从地区性向世界性发展的历史实际,结合其在中国的实际进程,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来加以考察和说明的。这是理论研究的视角。二是社会学中国化可以而且应当从社会学在世界各国本土化这一更开阔的眼界来加以研究。因为社会学中国化只是世界社会学本土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比较研究的视角。
笔者认为,从上述新视角形成的社会学本土化理论,是继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之后的第三个理论,在自己的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的社会学本土化理论主要代表作:(1)《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第一作者,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年7月版)。(2)《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第一作者,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7月版)。(3)《中国社会学史新编》(第一作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4)《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五期)。(5)《社会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学海》2000年第六期)。(6)《中国社会学百年轨迹》(《东南学术》1999年,第五期)。(7)《关于2l世纪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几点展望》(《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二期)。
社会学本土化理论的研究,是与我承担的国家教育部的一个“九一五”课题分不开的。在“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我承担了社会学的一个子课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研究”。上述三本书都是这一课题的成果。它们是按照“把纵的历史方面和横的理论方面结合起来”的思路来设计和规划的。我和李迎生合著的《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和《中国社会学史新编》这两本书,主要说的就是历史方面。现在,中国社会学史已被确定为社会学系10门主干课程之一,《中国社会学史新编》因而成为该门主干课的一本最新的教科书。而我和王万俊合著的《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又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社会学本土化从世界到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则主要说的是理论方面。在我看来,只有把纵的历史方面和横的理论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较为完整地体现出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真实面貌,也才能较为完整地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内涵。
二、一种探究精神下的理论研究视角
研究社会学本土化,首先要探讨社会学本土化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社会学本土化的由来和界说,类型和特征,以及社会学本土化与西方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关系等。我们对这些前人还没有系统探索过的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学本土化运动--从地区性到世界性
“本土化”一词,英文为“indigenization”,又译为“本国化”、“本地化”或“民族化”。在社会学变迁史上,本土化率先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拉丁美洲(尤其墨西哥)杜会学界和中国社会学界。这两个国家,特别是中国,因而在世界的社会学本土化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学本土化从地区性的学术运动开始逐步成为一场世界性的学术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结构和学术思想重大变动,社会学本土化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的响应和重视。这时,在拉丁美洲、亚洲、非洲以及加拿大等地世界性的社会学本士化运动中,社会学本土化概念的内容日趋丰富,本土化的目标日愈明确,本土化运动的地缘范围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在社会学本土化的过程中,社会学者们一方面反对那种脱离本国或本地区社会现实、文化传统而简单地移植、套用国外社会学尤其欧美社会学的做法;另一方面,始终将社会学本土化的目标或内容与本国或本地区社会问题之解决以及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构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社会学本土化的内涵和目的
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增进社会学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和在本土社会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方法的学术活动和学术取向。
社会学本土化基本目的概括地说有四:增进社会学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增进社会学在本土社会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方法;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
对社会学学科的引进国和后发展国家(如非欧美国家)来说,社会学本土化发生并体现于外来社会学尤其强势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只有经由社会学本土化这一途径,实现社会学本土化的目的,社会学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得以成长发展,开花结果,根深叶茂;才有可能形成新的社会学学派:这些国家的社会学者才有可能获得在世界社会学界中与社会学学科的起源国和发达国(如欧美国家)的学者平等地对话、交流和台作的条件。
(三)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根据社会学本土化的展开方式,社会学本土化可分为“运动型”和“非运动型”两类。在20世纪里,1930年后十多年里以及70年代末以后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50年代后开始的社会学在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本土化,60年代后期开始的社会学在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本土化以及在非洲诸国、北美加拿大的社会学本土化,大体上都属于运动型的社会学本土化。而社会学在美国的本土化(美国化)和在日本的本土化,就主要属于非运动型的社会学本土化。
依据社会学本土化的发生地,可将社会学本土化划分为中国化、拉美化、印度化、菲律宾化,加拿大化、日本化、美国化等等。这些因发生地不同而出现的社会学本土化类型,彼此间有相同的一面,如它们均体现为将外来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但它们彼此问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依据社会学本土化成果的形态,可大体将社会学本土化划分为理论问题研究型、本土社会认识型、本土社会问题解决型以及修正一创新型四大类型。
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起点上的反思性;功能上的整合性;空间上的世界性;内容上的多方面性。
要顺利推进社会学本土化,有必要澄清对它的疑问和误解:如社会学本土化是否会导致学术上的排外主义?社会学本土化是否是一种学术上的相对主义?社会学本土化是否必然会导致局内人主义?以及社会学本土化是否等同于对本土社会问题的研究?除上述四大对社会学本土化的误解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误解,如:将社会学本土化看成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归或仅看作是对本土社会较独特的现象的考察。
(四)牡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关系
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国际化、全球化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
社会学西方化与社会学本土化。西方化,英文为“Westerniza-tion”,简称“西化”,这一过程本质上是西方尤其欧美诸国的制度和文化等因素在非西方社会的扩张或扩展。这种扩张或扩展过程,既可以通过西方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非西方社会(如殖民地的建立)而实现,也可以通过非西方社会内部一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西方模式的不加分析的认可和移植而实现。
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之间具有多方面本质性的差异。其一,社会学本土化体现为外来社会学(古西方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的结合,而社会学西方化则体现为对外来社会学(西方杜会学)的机械模仿和套用,它事实上是对本土社会实际的视而不见,严重忽视社会学学术研究与本土社会应有的结合。其二,社会学本土化有助于社会学在非西方国家得以成长和发展,增进社会学对非西方社会的认识以及在非西方社会的应用,形成有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而社会学西方化所起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它无助于社会学在非西方国家得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阻碍了社会学对非西方社会的认识和在非西方社会得以应用,妨碍了非西方国家社会学研究者的学术建树。其三,在如何对待外来社会学问题上,两者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通常,在社会学本土化中,外来社会学被认为既包含了科学的成分也含有非科学的成分,既有对本土社会适用的东西也有不适用的东西,批判地吸收外来社会学的合理成分是社会学本土化的前提或基础之一;而在社会学西方化中,作为一种外来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的全部内容似乎都是绝对科学的,对本土社会(非西方社会)是完全适用的,社会学就应当是西方模式的杜会学,社会学本土化因而也就没有必要或没有多大必要。
当然,尽管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有着多方面本质性的差异,但这并不是说两者之间毫无关联。事实上,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之间至少有两方面的关联。一方面非西方国家的社会学本土化运动所以得以兴起,原因之一就在于非西方国家的社会学者认识到了社会学西方化是一种非科学的学术倾向,社会学西方化有碍社会学在非西方社会的成长和发展。在这一点上,社会学西方化是社会学本土化的“靶子”,社会学本土化就在于克服社会学西方化业已造成的危害性,两者显然是有关联的--彼此是对立的。另一方面,对非西方国家来说,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均属于这些国家的社会学发展策略(虽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策略),而且在这些国家的社会学变迁史上社会学本土化倾向与社会学西方化倾向曾长期处于既相互冲突、对立又同时并存的关系之中。
社会学国际化与社会学本土化。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指的是社会学跨国台作、跨国交流日益发展、成为一种超出本国范围的国际现象的趋向。它萌芽于19世纪后期,勃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学国际化有三大基本目的:一是加强社会学研究成果的跨国、跨文化传播和彼此间的认可;二是增进各国社会学者在社会学理论方法上的共识,提高社会学知识的跨国有效性;三是推动各国学者关注一些其有国际性色彩的重大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如人口问题、污染问题、贫富不均问题等)并对它们进行研究。从组织形式上看,社会学国际化具有多种多样具体的形态,如跨国派遣留学生和交换访问学者,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组建国际学术研究机构或团体,建立跨国性的社会学情报资料网(库)等。
作为现代社会学的两大不同的发展趋向,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国际化首先是有区别的。一方面,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学学科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和在本土社会进行应用,形成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而社会学国际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社会学知识的跨国跨文化流动、传播及彼此的认可,增进不同国家的社会学者在社会学理论、方法上的共识。另一方面,在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社会学者具体研究的主要是本土社会的问题,而在社会学国际化过程中社会学者具体研究的主要是一些具有跨国、跨文化性质的国际性社会现象或杜会问题。所以,两者各有其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同时,两者的关系事实上是相容的和彼此互补的。其一,社会学本土化的基础之一就在于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社会学的合理成分,而吸收和借鉴任务的完成恰恰要通过社会学者们的跨国性学术交流和学术台作等社会学国际化活动。其次,要参与社会学的跨国交流,交流活动中的任何一方若无既具有科学性的又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成果则难以取得平等地与人进行学术交流的资格,终难以真正地在社会学的国际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获得其他国家社会学者的认可和承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学只有真正本土化了,才有可能真正国际化”。再次,社会学本土化强调对本土社会进行研究,但它并不反对本土社会的学者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与国外学者合作而对存在于本土社会中的具有国际性色彩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恰恰是社会学本土化活动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学全球化和社会学本土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概念的使用晚于国际化概念。目前,在各种社科文献里,全球化一词并无统一的定义。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所使用的全球化概念实际上指的是经济全球化,即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越来越多地跨过边界的相互流动。在社会学中,对全球化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据Z·姆利那1992年在其《全球化和地域特征》一书中所说,正是在此次会议上,全球化问题被社会学者们“欣然地接受了”。到目前为止,社会学界对全球化现象的研究已出现了“至少”三种“竞相媲美”的全球化研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