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15500000045

第45章 社会学本土化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三(1)

郑杭生

一、社会学本土化理论主要视角和代表作

社会学中国化问题,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却极有必要从新的视角来研究。我们的新视角主要是两个:一是研究社会学本土化,首先需要探讨的是社会学本土化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社会学本土化的由来和界说,社会学本土化的类型和特征,以及社会学本上化与社会学西方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关系等。对于这些基本理沦问题,我们是着重结合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从地区性向世界性发展的历史实际,结合其在中国的实际进程,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来加以考察和说明的。这是理论研究的视角。二是社会学中国化可以而且应当从社会学在世界各国本土化这一更开阔的眼界来加以研究。因为社会学中国化只是世界社会学本土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比较研究的视角。

笔者认为,从上述新视角形成的社会学本土化理论,是继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之后的第三个理论,在自己的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的社会学本土化理论主要代表作:(1)《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第一作者,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年7月版)。(2)《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第一作者,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7月版)。(3)《中国社会学史新编》(第一作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4)《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五期)。(5)《社会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学海》2000年第六期)。(6)《中国社会学百年轨迹》(《东南学术》1999年,第五期)。(7)《关于2l世纪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几点展望》(《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二期)。

社会学本土化理论的研究,是与我承担的国家教育部的一个“九一五”课题分不开的。在“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我承担了社会学的一个子课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研究”。上述三本书都是这一课题的成果。它们是按照“把纵的历史方面和横的理论方面结合起来”的思路来设计和规划的。我和李迎生合著的《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和《中国社会学史新编》这两本书,主要说的就是历史方面。现在,中国社会学史已被确定为社会学系10门主干课程之一,《中国社会学史新编》因而成为该门主干课的一本最新的教科书。而我和王万俊合著的《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又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社会学本土化从世界到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则主要说的是理论方面。在我看来,只有把纵的历史方面和横的理论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较为完整地体现出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真实面貌,也才能较为完整地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内涵。

二、一种探究精神下的理论研究视角

研究社会学本土化,首先要探讨社会学本土化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社会学本土化的由来和界说,类型和特征,以及社会学本土化与西方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关系等。我们对这些前人还没有系统探索过的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学本土化运动--从地区性到世界性

“本土化”一词,英文为“indigenization”,又译为“本国化”、“本地化”或“民族化”。在社会学变迁史上,本土化率先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拉丁美洲(尤其墨西哥)杜会学界和中国社会学界。这两个国家,特别是中国,因而在世界的社会学本土化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学本土化从地区性的学术运动开始逐步成为一场世界性的学术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结构和学术思想重大变动,社会学本土化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的响应和重视。这时,在拉丁美洲、亚洲、非洲以及加拿大等地世界性的社会学本士化运动中,社会学本土化概念的内容日趋丰富,本土化的目标日愈明确,本土化运动的地缘范围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在社会学本土化的过程中,社会学者们一方面反对那种脱离本国或本地区社会现实、文化传统而简单地移植、套用国外社会学尤其欧美社会学的做法;另一方面,始终将社会学本土化的目标或内容与本国或本地区社会问题之解决以及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构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社会学本土化的内涵和目的

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增进社会学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和在本土社会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方法的学术活动和学术取向。

社会学本土化基本目的概括地说有四:增进社会学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增进社会学在本土社会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方法;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

对社会学学科的引进国和后发展国家(如非欧美国家)来说,社会学本土化发生并体现于外来社会学尤其强势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只有经由社会学本土化这一途径,实现社会学本土化的目的,社会学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得以成长发展,开花结果,根深叶茂;才有可能形成新的社会学学派:这些国家的社会学者才有可能获得在世界社会学界中与社会学学科的起源国和发达国(如欧美国家)的学者平等地对话、交流和台作的条件。

(三)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根据社会学本土化的展开方式,社会学本土化可分为“运动型”和“非运动型”两类。在20世纪里,1930年后十多年里以及70年代末以后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50年代后开始的社会学在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本土化,60年代后期开始的社会学在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本土化以及在非洲诸国、北美加拿大的社会学本土化,大体上都属于运动型的社会学本土化。而社会学在美国的本土化(美国化)和在日本的本土化,就主要属于非运动型的社会学本土化。

依据社会学本土化的发生地,可将社会学本土化划分为中国化、拉美化、印度化、菲律宾化,加拿大化、日本化、美国化等等。这些因发生地不同而出现的社会学本土化类型,彼此间有相同的一面,如它们均体现为将外来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但它们彼此问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依据社会学本土化成果的形态,可大体将社会学本土化划分为理论问题研究型、本土社会认识型、本土社会问题解决型以及修正一创新型四大类型。

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起点上的反思性;功能上的整合性;空间上的世界性;内容上的多方面性。

要顺利推进社会学本土化,有必要澄清对它的疑问和误解:如社会学本土化是否会导致学术上的排外主义?社会学本土化是否是一种学术上的相对主义?社会学本土化是否必然会导致局内人主义?以及社会学本土化是否等同于对本土社会问题的研究?除上述四大对社会学本土化的误解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误解,如:将社会学本土化看成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归或仅看作是对本土社会较独特的现象的考察。

(四)牡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关系

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国际化、全球化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

社会学西方化与社会学本土化。西方化,英文为“Westerniza-tion”,简称“西化”,这一过程本质上是西方尤其欧美诸国的制度和文化等因素在非西方社会的扩张或扩展。这种扩张或扩展过程,既可以通过西方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非西方社会(如殖民地的建立)而实现,也可以通过非西方社会内部一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西方模式的不加分析的认可和移植而实现。

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之间具有多方面本质性的差异。其一,社会学本土化体现为外来社会学(古西方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的结合,而社会学西方化则体现为对外来社会学(西方杜会学)的机械模仿和套用,它事实上是对本土社会实际的视而不见,严重忽视社会学学术研究与本土社会应有的结合。其二,社会学本土化有助于社会学在非西方国家得以成长和发展,增进社会学对非西方社会的认识以及在非西方社会的应用,形成有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而社会学西方化所起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它无助于社会学在非西方国家得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阻碍了社会学对非西方社会的认识和在非西方社会得以应用,妨碍了非西方国家社会学研究者的学术建树。其三,在如何对待外来社会学问题上,两者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通常,在社会学本土化中,外来社会学被认为既包含了科学的成分也含有非科学的成分,既有对本土社会适用的东西也有不适用的东西,批判地吸收外来社会学的合理成分是社会学本土化的前提或基础之一;而在社会学西方化中,作为一种外来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的全部内容似乎都是绝对科学的,对本土社会(非西方社会)是完全适用的,社会学就应当是西方模式的杜会学,社会学本土化因而也就没有必要或没有多大必要。

当然,尽管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有着多方面本质性的差异,但这并不是说两者之间毫无关联。事实上,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之间至少有两方面的关联。一方面非西方国家的社会学本土化运动所以得以兴起,原因之一就在于非西方国家的社会学者认识到了社会学西方化是一种非科学的学术倾向,社会学西方化有碍社会学在非西方社会的成长和发展。在这一点上,社会学西方化是社会学本土化的“靶子”,社会学本土化就在于克服社会学西方化业已造成的危害性,两者显然是有关联的--彼此是对立的。另一方面,对非西方国家来说,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西方化均属于这些国家的社会学发展策略(虽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策略),而且在这些国家的社会学变迁史上社会学本土化倾向与社会学西方化倾向曾长期处于既相互冲突、对立又同时并存的关系之中。

社会学国际化与社会学本土化。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指的是社会学跨国台作、跨国交流日益发展、成为一种超出本国范围的国际现象的趋向。它萌芽于19世纪后期,勃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学国际化有三大基本目的:一是加强社会学研究成果的跨国、跨文化传播和彼此间的认可;二是增进各国社会学者在社会学理论方法上的共识,提高社会学知识的跨国有效性;三是推动各国学者关注一些其有国际性色彩的重大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如人口问题、污染问题、贫富不均问题等)并对它们进行研究。从组织形式上看,社会学国际化具有多种多样具体的形态,如跨国派遣留学生和交换访问学者,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组建国际学术研究机构或团体,建立跨国性的社会学情报资料网(库)等。

作为现代社会学的两大不同的发展趋向,社会学本土化与社会学国际化首先是有区别的。一方面,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学学科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和在本土社会进行应用,形成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而社会学国际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社会学知识的跨国跨文化流动、传播及彼此的认可,增进不同国家的社会学者在社会学理论、方法上的共识。另一方面,在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社会学者具体研究的主要是本土社会的问题,而在社会学国际化过程中社会学者具体研究的主要是一些具有跨国、跨文化性质的国际性社会现象或杜会问题。所以,两者各有其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同时,两者的关系事实上是相容的和彼此互补的。其一,社会学本土化的基础之一就在于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社会学的合理成分,而吸收和借鉴任务的完成恰恰要通过社会学者们的跨国性学术交流和学术台作等社会学国际化活动。其次,要参与社会学的跨国交流,交流活动中的任何一方若无既具有科学性的又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成果则难以取得平等地与人进行学术交流的资格,终难以真正地在社会学的国际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获得其他国家社会学者的认可和承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学只有真正本土化了,才有可能真正国际化”。再次,社会学本土化强调对本土社会进行研究,但它并不反对本土社会的学者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与国外学者合作而对存在于本土社会中的具有国际性色彩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恰恰是社会学本土化活动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学全球化和社会学本土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概念的使用晚于国际化概念。目前,在各种社科文献里,全球化一词并无统一的定义。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所使用的全球化概念实际上指的是经济全球化,即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越来越多地跨过边界的相互流动。在社会学中,对全球化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据Z·姆利那1992年在其《全球化和地域特征》一书中所说,正是在此次会议上,全球化问题被社会学者们“欣然地接受了”。到目前为止,社会学界对全球化现象的研究已出现了“至少”三种“竞相媲美”的全球化研究模式:

同类推荐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狂人日记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狂人日记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狂人日记》收入了迄今为止发现的鲁迅先生的全部小说,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鲁迅以卓越的艺术语言和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他“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法,使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本书收录新课标中规定的中学生必背古诗词,加上必要的注释、翻译和赏析。让学生在学习、朗读和背诵一定篇目的古代诗文中的名篇佳作的同时,汲取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精华。本书根据中学语文教学标准选取了我国自《诗经》到清末中国诗歌史上的80首作品,作为中学生必背的古诗词。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热门推荐
  • 都市之签到就能变强

    都市之签到就能变强

    男主李慕白从小就是孤儿。后在22岁觉醒系统。
  • 绝品浆帝

    绝品浆帝

    这里没有花里胡哨的真气,有的只是豆浆与浆气,想提升自己的修为吗?那就来喝一杯上好的豆浆吧!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约会大作战之凌叶千羽

    约会大作战之凌叶千羽

    千年难遇的一场流星雨,只因许了个愿,一个想穿越的愿望,于是第二天就穿越到了约会大作战的世界,成为一只精灵,不过刚醒来就被AST追杀。鸢一折纸:“站住,你这个精灵!”凌叶千羽:“不要,呜呜呜,你欺负咱,呜呜呜。”五河士道娘化:五河士织。
  • 万域苍穹

    万域苍穹

    打遍九天十地,宇内我为至尊!天降奇石,砸中天赋平平的王浩,从此成为别人眼中的绝世天才,无论是不入流的基础功法,还是屌炸天的神功秘籍,都能够完全领悟。顶级天骄的热血对决,年轻至尊的激情碰撞。且看曾经落魄少年,手执三尺青锋,剑破万域苍穹!
  • 军事先锋

    军事先锋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毛泽东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本书充分利用已经解密的中美两国最新档案和多渠道获取的珍贵照片,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翔实深度地再现了毛主席战胜重病以惊人毅力会见尼克松、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密访北京、中美密建巴黎渠道、敌对势力图谋击落尼克松访华专机、周恩来智斗基辛格等起伏跌宕的历史细节。既有上层决策的罕见内幕,又有斗智斗勇的交锋较量,视野开阔,内蕴丰厚,丰富可读,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韩娱之我的摇滚

    韩娱之我的摇滚

    生命不止,摇滚不死,只是凋零!T-ara,少女时代,Secret,AfterSchool,F(x),EXID……当年的07三大09七雄一个都不会少!本书主韩娱!ps:新人新书,不喜勿喷!ps:书友群,36745771
  • 庶女有毒

    庶女有毒

    富家女因意外穿越到人人都欺负的庶女身上,7岁时意外契约了一只小狐仙,没想到7岁时的萌宠,竟是自己17岁时的良人……
  • 无花无酒任长歌

    无花无酒任长歌

    故事从遥远的西金大漠开始。三个少年,初出江湖,意气风发。可奈何江湖乱,人心乱,浮沉其中,三人渐行渐远。天高地远,随浪浮沉,何处才是方向?虽无花也无酒,此生亦愿放任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