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47600000024

第24章 白居易作品选(18)

除李绛平章事制昔在尧舜,聪明文思,尚赖良臣,实相以济。况朕薄德,不逮先王。是用急疾于求贤,置之于左右,俾承弼纳诲,以匡不逮。言虽逆耳,必求诸道;事苟利人,咸可其奏。兹足以宣股肱之力,成天下之务。历选多士,爰得良辅,乃降厥命,其听之哉!某官李绛:斋庄严重,内明外直,进退举措,有大臣体。自参内职,每备顾问,忠谠之操,终然不渝。及贰地官,专领财赋,未逾周月,亦有成绩。历试多可,人望攸归,俾登中枢,无易绛者。呜呼!尔以文学入仕,以正直奉上,才膺大用,职亦屡迁。十年之间,位至丞相,可以报国,在乎匪躬。钦哉懋哉!无忝朕命。

除崔群中书舍人制库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崔群:端厚和敏,饰以文学,温温忠敬,得侍臣之风。自列内朝,兼司诰命,事烦而益密,职久而弥精。六年于兹,勤亦至矣!况小大之事,常所访问,尽规极虑,弘益居多。所宜宠以正名,式光禁职。敬乃嘉命,其惟有终。

独孤郁守本官知制诰制考功员外郎、史馆修撰独孤郁:为人沈实,敏行寡言,粲然文藻,秀出于众。累升谏列,再秉史笔,洎掌功论,率以直闻。求之周行,不可多得。而掖垣近职,纶阁重选,俯询时议,尔宜居之。

授沈传师左拾遗史馆修撰制京兆府县尉沈传师:庶职之重者,其史氏欤?历代以来,甚难其选。非雄文博学,辅之以通识者,则无以称命。今兹命尔,其有旨哉!昔谈之书,迁能修之;彪之史,固能终之。惟尔先父尝撰《建中实录》,文质详略,颇得其中。尔宜继前志,率前修,无忝尔父之官之职。可左拾遗、史馆修撰。

除许孟容河南尹兼常侍制昔吴公、袁安为河南尹守,皆能以廉平清肃,驭吏教人。孰能继之?我有良吏。某官许孟容:才志甚大,言论甚高,在台阁间,蔼然公望。尝尹京邑,观其器用,临事能守,当官敢言;不吐刚以茹柔,不附上以急下。政无烦碎,甚合众心。及是转迁,颇有遗爱。

河洛千里,都畿在焉,凡所选任,必归望实。考言询事,非尔而谁?

不忘旧政,可立新绩。仍以骑省,申而宠之。

赠裴官制故太子宾客裴:忠正恭慎,佐予为理,事君尽礼,徇国忘身。

积忧与劳,构成疾恙,以至沦逝,念之恻然!顷属多故,未申礼典。

永惟褒饰,宁忘于心?今则命数之间,宜从加等,庶使忠於君者,有以劝焉。可赠某官。

除军使宁节度使制金方之气,凝为将星。王者法天,选命豪杰,授之以钺,拜为将军,以威西戎,以护中夏,而倚望若是,安可非其人哉?某官某:出忠入孝,仗信抱义,行有馀力,学剑读书。郁然将材,用兼文武。自领军卫,为我爪牙,夙夜警巡,不懈于位。材官知训,环列增勋;服勤五年,兹为成绩。可以移用,使之守疆。郇大藩,控扼胡虏,若得良将,则无外虞。知臣者君,非尔不可。仍加副相,以重是行。

勉树勤劳,式光宠擢。

除韦贯之平章事制周宣、汉宣,继体之主,一得申甫,一得魏丙,咸克致理,号为中兴。朕嗣位以来,永鉴前烈,惟是贤俊,寤寐求思。历选周行,乃获时彦。宜以政柄,举而授之。某官韦贯之:温重明正,国之公器。

当官必守,临事能断。简在朕志,迨今累年。乃者擢居谏司,以观其直;出领符竹,以观其理;烦之剧务,以观其用;访之大政,以观其体。历试必中,众望允属;倚之为相,佥日宜哉!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夫臣事君以忠,后从谏则圣。靡不有始,鲜克有终,理化不成,恒由於此。今我与尔,永终是图,虽休勿休,以臻其极。呜呼!二宣之业,吾有望焉。

除拾遗监察等制渭南县尉庾敬休等:咸文行清茂,士之秀者。宜从吏列,擢在朝行。各随才用,分命以职。司谏执宪,伫有可称。

除常侍制某官某:往以强毅刚直,见称于时。擢在左曹,俾之驳议。旋以言动,小有过差,左迁远藩,亦闻有政。虽经三黜,仅历二纪。而坚直之气,终然不渝。人之所难,亦足嘉尚。宜可束带,立之于朝。

正色谠言,时有所取。俾登西掖,仍珥右貂,从容前后,以备顾问。

除裴武太府卿制聚九州之赋,辩百货之名,按其度程,谨其出纳,孰为主者?外府上卿。务殷秩崇,不易其选。某官裴武:有通敏之识,有倚辩之才,以兹器用,早膺任使。小大之务,罔不励精,累有勤绩,存乎官次。而受藏之府,国用所资,若非使能,何以集事?俾升显列,仍委剧务。尔宜率其官属,钦乃职司。会帑藏出入之要,修权量平校之法,以遵成式,无使改易,谨而守之,斯为称职。

杜佑致仕制敕:尽悴事君,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孰能兼之?司徒、同平章事杜佑:以长才名略,为国元臣,历事四朝,殆逾三纪。出专征镇,为诸侯帅;入赞台衮,为王室辅。嘉猷茂绩,中外洽闻。宠任既崇,勤劳亦至。顷以年登致仕,退请悬车。方深倚注,久未得谢,勉就牵率,迨兹累年。今抗疏披诚,至于数四,敦谕颇切,陈乞弥坚,期于必遂,理不可夺。守冲知止,佑实有焉。贤哉大夫!今古同道。宜从优异之命,式表褒崇之礼。尚资耆望,俾傅东朝。可太子太师致仕。如天气晴和,亦任朝谒。昔祁奚、申叔,皆就请老,国有大事,入议否臧。忠臣爱君,岂必在仕?永观前事,期副兹怀。

郑涵等太常博士制某官郑涵等:并早以文行,久从吏职,辈流之间,颇为淹滞,况雅有学识,进修不已。礼官方缺,宜当此选。凡朝廷礼制,或损益有疑;中外谥议,或褒贬不决。尔为博士,皆得正之。所任非轻,各敬乃事。并可太常博士。

除韩皋东都留守制国之都府,半在东周,未遑时巡,方委留镇。非位望崇盛加之勋旧者,则不足以允佥属而副重寄也。刑部尚书韩皋:名德之后,郁然公才,正行通规,贯于终始。累迁台府,连镇藩维,人修职业,出树风声。故事遗爱,著闻中外。况一登朝序,殆三十年,旧德耆望,无居其右。俾义东夏,佥以为然。乃加冢卿,以示崇宠。敬服嘉命,永孚于休。可检校吏部尚书、东都留守。

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典郊祀之礼,献贤能之书,今小宗伯,实兼二事。非直清明正者,不足以处之。中书舍人韦贯之:沈实贤峻,文以礼乐;行成于内,移用于官,公直之声,满于台阁。顷以词藻,选登禁掖,秉笔书命,时称得人。久积勤劳,宜有迁转。可使典礼,以和神人;可使考文,以第俊秀。仪曹之选,佥议所归。往修乃官,无替厥问。可礼部侍郎,馀如故。

薛存诚除御史中丞制庶官之政,得人则举。况中执宪,准绳之司,所以提振纪纲,端肃内外。盖一职修者,其斯任之谓欤?给事中薛存诚:选自郎署,列于左曹。居必静专,言皆谠正。章疏驳议,多所忠益。可以执宪,立于朝端。况副相方缺,台纲是领,纠正百官,尔得专之。夫直而不绞,威而不猛;不附上以急下,不犯弱以违强。率是而行,号为称职。敬服斯命,往其懋哉!可御史中丞,馀如故。

二十一、奏状初授拾遗献书

五月八日,翰林学士、将仕郎、守左拾遗臣自居易顿首顿首,谨昧死奉书于旒之下:臣伏奉前月二十八日恩制,除授臣左拾遗,依前充翰林学士者。臣与崔群同状陈谢,但言忝冒,未吐衷诚。今者再黩宸严,伏惟重赐详览。臣谨按《六典》: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庭诤。

其选甚重,其秩甚卑。所以然者,抑有由也。

大凡人之情,位高则惜其位,身贵则爱其身。惜位则偷合而不言,爱身则苟容而不谏,此必然之理也。故拾遗之置,所以卑其秩者,使位未足惜,身未足爱也。所以重其选者,使上不忍负恩,下不忍负心也。夫位未足惜,恩不忍负;然后能有阙必规,有违必谏。

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此国朝置拾遗之本意也。由是而言,岂小臣愚劣暗懦所宜居之哉?况臣本乡里竖儒,府悬走吏,委心泥滓,绝望烟霄,岂意圣慈,擢居近职。每宴饫无不先及,每庆赐无不先沾。中厩之马代其劳,内厨之膳给其食。朝惭夕惕,已逾半年。尘旷渐深,忧愧弥剧。未伸微效,又擢清班。臣所以授官已来,仅将十日,食不知味,寝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宠,但未获粉身之所耳。

今陛下肇建皇极,初受鸿名,夙夜忧勤,以求致理。每施一政,举一事,无不合于道,便于时。故天下之心,然日有望于太平也。然今后万一事有不便于时者,陛下岂不欲闻之乎?万一政有不合于道者,陛下岂不欲革之乎?候陛下言动之际,诏令之间,小有遗阙,稍关损益;臣必密陈所见,潜献所闻,但在圣心裁断而已。

臣又职在中禁,不同外司,欲竭愚衷,合先陈露。伏希天鉴,深察赤诚。无任感恩欲报,恳款屏营之至。谨言。

论太原事状三件严绶辅光右严绶、辅光太原事迹,其间不可,远近具知。臣前日对时,已子细面奏。今奉宣:辅光已替,严绶续追。此皆圣鉴至明,左右不能惑听,合于公议,断自宸衷;内外人心,甚为惬当。其严绶,早须与替,不可更迟。缘与辅光,久相交结,军中补署职掌,比来尽由辅光。今见别除监军,小人乍失依托,或恐严绶相党,曲为妄陈。军情事宜之间,须过防虑。伏望圣恩,速令贞亮赴本道,便许严绶入朝。

贞亮右贞亮元是旧人,曾任重职。陛下以太原事弊,使替辅光。然臣伏闻贞亮先充汴州监军日,自置亲兵数千;又任三川都监日,专杀李康两节度使,事迹深为不可。为性自用,所在专权。若贞亮处事依前,即太原却受其弊。虽将追改,难以成功。其贞亮发赴本道之时,恐须以承前事切加约束,令其戒惧。此事至要,伏惟圣心不忘。

范希朝右希朝前在振武,威令大行,至今蕃戎,望风畏伏。况又勤俭信实,所在士卒归心。今若太原要人,无出希朝之右。伏恐圣意,虑其有年。臣又访闻:希朝筋力,犹堪驱使。但且令镇抚,必惬军情。待其一二年间,威制成立,然后择能者,即必易守成规。则虽老年,事须且用。其灵武比太原虽小,亦是要镇。如纳臣愚见,伏恐便须择人与希朝相代。谨具奏闻。谨奏。

奏请加德音中节目二件缘今时旱请更减放江淮旱损州县百姓今年租税右伏以圣心忧轸,重降德音,欲令实惠及人,无如减放租税。

昨正月中所降德音,量放去年钱米。伏闻所放数内,已有纳者;纵未纳者,多是逃亡,假令不放,亦征不得。况旱损州县至多,所放钱米至少,百姓未经丰熟,又纳今年税租,疲乏之中,重此征迫,人力困苦,莫甚于斯!却是今年,伏望圣恩,更与宰臣及有司商量:江淮先旱损州作分数,更量放今年租税。当疲困之际,降恻隐之恩,感动人情,无出于此。敢竭愚见,以副圣心。

请拣放后宫内人

右伏见大历已来,四十馀载,宫中人数,稍久渐多。伏虑驱使之馀,其数犹广。上则虚给衣食,有供亿靡费之烦;下则离隔亲族,有幽闭怨旷之苦。事宜省费,物贵遂情。顷者已蒙圣恩,量有拣放。闻诸道路,所出不多。臣伏见自太宗、玄宗已来,每遇灾旱,多有拣放,书在国史,天下称之。伏望圣慈,再加处分,则盛明之德,可动天心,感悦之情,必致和气。光垂史册,美继祖宗,贞观开元之风,复见于今日矣。非小臣愚恳,不能发此言;非陛下英明,不能行此事。如蒙允许,便请于德音中,次第处分。谨具奏闻,伏待进旨。

谨奏。

论魏徵旧宅状

李师道奏请出私财收赎魏徵旧宅事宜

右今日守谦宣,令撰与师道诏:“所请收赎魏徵宅,还与其子孙,甚合朕心,允依来奏者。”臣伏以魏徵是太宗朝宰相,尽忠辅佐,以致太平。在于子孙,合加优恤。今缘子孙穷贱,旧宅典卖与人。

师道请出私财收赎,却还其后嗣。事关激劝,合出朝廷。师道何人?辄掠此美。依宣便许,臣恐非宜。况魏徵宅内旧堂,本是宫中小殿,太宗特赐,以表殊恩。既又与诸家不同,尤不宜使师道与赎。

计其典卖,其价非多。伏望明敕有司,特以官钱收赎,便还后嗣,以劝忠臣。则事出皇恩,美归圣德。臣苟有所见,不敢不陈。其与师道诏,未敢依宣便撰。伏待圣旨,谨具奏闻。谨奏。

二十二、策林策林序

元和初,予罢校书郎,与元微之将应制举,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及微之首登科,予次焉。凡所应对者,百不用其一二。其馀自以精力所致,不能弃捐,次而集之,分为四卷,命日《策林》云耳。

一策头二道

臣伏见汉成帝以朱云庭辱张禹,令持下殿,云攀槛,槛折,成帝容之。后尝理槛,帝命勿易,以旌直臣。臣每览汉史至此,未尝不三复而叹息也。岂不以臣不爱死,虽邻于死而必谏乎?君能纳谏,虽折其槛而必容乎?不然,何云之竭忠也如此?而帝之见容也又如此?伏惟陛下:以至诚化万国,以至明临兆人;故数年之间,仍降诏旨;四海之内,累徵贤良。思酌下言,乐闻上失;谕以旁求之意,询以无隐之辞。是则陛下纳谏之旨,远出于汉朝;微臣献言之罪,不虞于折槛矣。况清问之下,条对之中,苟言有可观,策有可取,陛下必光扬其名氏,优崇其爵秩。与夫勿易折槛,以旌直臣之意,又相万也。贱臣得不有犯无隐,以副陛下纳谏之旨乎?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唯以直辞,昧死上对。

臣生也幸,沐圣朝垂覆育之惠,当陛下无忌讳之曰:斯则朝闻夕死足矣,而况于充赋王庭者乎?伏念庸虚,谬膺诏选,诚不足以明辨体用,对扬德音。欲率尔而言,适足重小臣狂简之过;若默然而退,又何以副陛下虚求之心?是以窥玉旒,读金策,惭惶侥,不知所裁者久矣。然以愚虑之中,千或一得;而往古之成败,耳或妄有所闻;当今之得失,目或妄有所见:进不敢希旨,退不敢隐情,唯以直言,昧死上对。

二策项二道

臣闻: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故亿兆之所趋,在一人之所执。是以恭默清净之政立,则复朴保和;贵德贱财之令行,则上让下竞;恕己及物之诚著,则苍生可致于至理;养老敬长之教洽,则皇化可升于太宁。由是言之:盖人之在教,若泥金之在陶冶;器之良窳,由乎匠之巧拙。化之善否,系乎君之作为。伏惟陛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则太平之风,大同之俗,可从容而驯致矣。

臣闻:教无常兴,亦无常废;人无常理,亦无常乱。盖兴废理乱,在君上所教而已。故君之作为,为教兴废之本;君之举措,为人理乱之源。若一出善言,则天下之人获其福;一违善道,则天下之人罹其殃;若一肆其心,而事有以阶于乱;一念于德,而邦有以渐于兴。交应之间,实犹影响。今陛下以懋建皇极为先,则大化不得不流矣。以钦若前训为本,则大朴不得不复矣。以缉熙庶绩为念,则五刑不得不措矣。以祗奉宗庙为心,则五教不得不敷矣。而尚有未流、未措、未复、未敷之问,此乃陛下劳谦之德太过,故不自见其益也;求理之心太速,故不自见其功也。臣何足以知之?然臣闻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此言王者行道,非始之难,终之实难也。陛下又能终之,则太平之风,大同之俗,如指掌耳,岂止化流、朴复、刑措、教敷而已哉?

三策尾三道

臣,鄙人也,生仁寿之代,沐文明之化,始以进士举及第,又以拔萃选授官。臣之名既获贰成,君之禄已受一命。虽天地不求仁于刍狗,而畎浍思委润于沧溟。之诚,蓄之久矣。幸遇陛下发旁求之诏,垂下济之恩,详延谟猷,亲览条对。逢不讳之日,虽许极言;当无过之朝,不知所述。无裨清问,有负皇明;仰冒宸严,伏待罪戾。谨对。

臣幸逢昭代,得列明庭,惭无嘉言,以充清问;辄罄狂瞽,惟陛下择之。谨对。

臣生圣代,三十有五年,蒙陛下子育之恩,睹陛下升平之化,谬膺诏选,充赋天庭,安足亲承德音,条对清问?逢旁求之日,虽许直言;当已理之朝,将何极谏?尘黩圣鉴,俯伏待罪。谨对。

四美谦让

同类推荐
  • 和珅官场笔记

    和珅官场笔记

    本书从和珅的出身说起,贯穿其一生,重点介绍了他非同一般的升迁道路,以及火箭式的升官历程。从一个“反贪能臣”到一名“巨贪蛀虫”,和珅的经历,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 宁夏名人

    宁夏名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史记》中记载的宁夏人:乌氏倮;开边大将:蒙恬;“梁半朝”:汉代乌氏梁氏家族;壮节侯:傅燮等。
  • 新编历史小丛书:杜甫

    新编历史小丛书: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翦老撰写的《杜甫研究》详细梳理了有关史料,不仅讲述杜甫生平,还对杜甫的写作及思想变化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既有历史学家扎实缜密的治学,又有文学家的文笔。
  • 李敖快意恩仇录

    李敖快意恩仇录

    人人都说李敖狂傲,请看其自负。人人都说李敖爱美女,请看美女如何爱李敖。人人都说李敖是颂神,请看刁民闹衙。人人都说做自己,唯李敖一人耳!如果说《李敖回忆录》是画龙之作,《李敖快意恩仇录》则是点睛之书。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女尊废材庶女

    女尊废材庶女

    “顾皖筠,算你6.我不跟你说了。”夙玧晗气的头上冒烟。“来人,送客。”顾皖筠不在意的说道。“顾皖筠,有你这样的嘛,我大老远的跑过来,你!!!”“女皇陛下,慢走,不送。”顾皖筠咬了一口苹果,笑着说。
  • 重生之魔帝

    重生之魔帝

    她善良单纯,最终却落得悲惨下场,家破人亡。重生之后的她,身携剑典,惊华归来!抛去善良与软弱,指天扬言:既不成佛,我即成魔!终有一日她将站在最顶端的魔,冠以尊贵帝之名!无人敢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死亡虫洞

    死亡虫洞

    那天,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那突如其来的虫洞,里面出来的,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血腥生物!
  • 沧海少年行

    沧海少年行

    少年游于沧海执剑行此世间这是一个平凡少年的故事,也是一个逆天强者崛起的故事。太古时期,圣堂之主身化大道,为世间留下三十二道天书,世间众生因天书而修行,少年周易自机缘之下,得一黑剑与天书,踏上茫茫修行之路。
  • 紫绝

    紫绝

    灵武界万千种族,以灵为武,以武为尊;一代天骄因何而放弃,为何喊出:万物终有情,待我何无情,若能重来,七界皆惧。这里没有最强,因爱而强。
  • 武界修道

    武界修道

    天地尚武,我独尚道。道法虽玄,力可逆天。既然天生不适合修炼武道,那就做一个卑微的修仙者吧。谁让咱资质不行呢?是吧。
  • 炎黄战神

    炎黄战神

    炎黄大陆人族、妖族、异族三足鼎立。狂妖五十邦,东海倭异盟,两强联合,攻伐,挤压炎黄上国的生存地位。企图改变大陆已经持续了数千年的格局。可是所有人都忘了万年前上古大战以后,就流传着的一条箴言。时万年,魔族现!神器聚,地覆天!
  • 弑魇

    弑魇

    天雷破乾,惊涛彻霄,十魇出世,灵主逝世,十大门派争夺灵主之位,谁能得手?十魇乱世,正邪两派瓜分天下,民不聊生,结局,又是如何?
  • 天晴晚来秋

    天晴晚来秋

    她从第一次见面就对他树立抠门,小气,记仇的形象,不仅让她加班,还说她是自愿的不给加班工资,果然是天下老板一般黑,好看的皮囊也不能掩饰他内心的丑恶,她发誓要远离他。他觉得和她的每次见面,她说的每句话都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勾引,美丽表象下的不怀好意昭然若是,一次两次就算了,居然次次都这样,一副要把他生吞活剥的样子,他又不是什么正人君子,逼急了,他也就不忍了……
  • 极品化妆师

    极品化妆师

    这世界上拥有超能力的人不少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我的能力很特别甚至没多大用最多哄哄女孩子开心但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