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我国唐代伟大诗人。他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叫瑶湾的地方。
杜甫从小体弱多病,但勤奋读书,十四五岁时便显露了非凡的文学才能。从20岁起,他先是游历了江南各地,后又漫游了山东河北一带。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杜甫35岁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来到了当时的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但奔走求官未成,政治上没有出路,生活陷入贫困。在来到长安快十年的时候,他才被任命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时期唐王朝已由兴盛走向衰落,这使杜甫对现实黑暗和社会危机有了深刻清醒的认识,开始走上为人民而歌唱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领妻儿奔波逃难,被叛军俘虏,后冒死逃脱,到了唐肃宗皇帝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因上疏营救宰相房(guǎn)得罪了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时期,他写了很多著名的诗篇。
759年,杜甫弃官西行,来到成都,在浣花溪上筑草堂居住,一度为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参谋,被任命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晚年携家离开成都,辗转于各地,挨饿受冻,度日艰难,后又漂泊在湖南湖北一带。770年,这位伟大的诗人贫病交加,死于湘江的一条破木船中,享年59岁。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始终与国家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他的诗现存1400多首,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面貌和动乱年月人民的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总结吸收了唐代以前各时代诗歌的特点,加以发扬光大,写景叙事细致入微,抒情遣怀沉郁顿挫,语言精炼,韵律工整,把诗歌创作的艺术推上了新的高峰。
杜甫的诗歌创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以后的历代诗人都把他视为楷模,从他那里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学习他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他的艺术手法。杜甫被尊为“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