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制和颁行满文,是努尔哈赤在满族文化发展史上建立的一个里程碑。努尔哈赤兴起后,建州与明朝和朝鲜时常有公文来往,但因没有女真文字,只能由汉人龚正陆用汉文书写。每逢向女真人发布政令,则先用汉文起草,然后再译成蒙古文。女真人讲的是女真语,书写却用蒙古语,这种语言与文字的矛盾,促使努尔哈赤决心创造记录满族语言的符号——满文。公元1599年,努尔哈赤命巴克什额尔德尼和扎尔固齐噶盖,用蒙古字母拼写满语,创制满文,这就是无圈点满文(老满文),皇太极时改进成为有圈点满文(新满文)。满文是拼音文字,有6个元音字母,22个辅音字母和10个特定字母。满文成为清朝官方语言和文字。
满文的创立和颁行,加强了满族人民内部和满汉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也加速了满族社会的封建化。
誓师伐明连战连捷
建国称汗后,努尔哈赤花费大量的精力整顿内部。与此同时,他将矛头公然指向了明朝。而明朝当时的政治腐败与军备弛废,是导致努尔哈赤实行战略转变的催化剂。
公元1618年,一切准备就绪后,努尔哈赤召集八旗将士,祭祖告天,宣读了“七大恨”伐明誓词。誓词说:“我的父祖未曾损害明的一草一木,明却无端挑衅将我的父祖杀害,恨一也;明虽挑起事端,但我仍想与明修好,划界立碑,共立誓词,互不侵扰,但明军践踏盟约,越我边界,出兵护助叶赫,恨二也;清河两岸明人,年年入我境内劫夺,我遵照两国盟约,捕杀越界汉人,明朝却诬我擅杀,扣我使臣刚古里等11人为人质,逼我杀10人换取,恨三也;叶赫之女本来已经许配于我,但因得到明朝支持,叶赫又将已聘之女改嫁给蒙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等三地,历代属我部所统,明却不让三地民众取田收割,发兵驱逐,恨五也;我奉天意征讨叶赫,明却偏听叶赫之言,遣使对我谩骂凌辱,恨六也;明朝逼我把所俘哈达之人退还,结果被叶赫所掠取,恨七也。明朝欺人太甚,情理难容。因这七大恨之故,誓师伐明!”
宣誓完毕,努尔哈赤率领着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向抚顺进发。濒临浑河的抚顺城是明朝设防的边关要塞,又是明与建州互市的重要场所。年轻时的努尔哈赤经常出入这里进行贸易,因而对抚顺的山川形势和各地情况了如指掌。他决定以计智取,辅以力攻。他先派一人到抚顺,声言明日有3000女真人要来做生意。第二天,扮作商人的后金先遣部队就来到抚顺城内,诱使当地商人和军民与之贸易。
抚顺守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后金兵士已遍布集市。后金主力又接踵而至,乘机突入城内,与先遣部队里应外合,一举攻取了抚顺城。抚顺守将李永芒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束手就擒。辽东总兵闻讯率兵万人仓促来援,这时努尔哈赤已经撤出抚顺,在中途设下埋伏,全歼了援军,缴获了大批武器辎重,满载而归。
努尔哈赤起兵伐明,初战便大获全胜,兴奋不已,但他并未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深知明朝现在虽然江河日下,但毕竟还有相当的实力,不能贸然大举进犯。
因此,他对明朝不断进行试探性的进攻。在攻陷抚顺城3个月后,他又用计智取了清河城,杀死守将及兵民万余人。随着接连不断的胜利,努尔哈赤的胆子也愈来愈大。明朝派来使者求和,努尔哈赤借机向明朝提出一系列要求。经济上,他要求给他和众贝勒、大臣缎3000匹、金300两、银3000两。政治上,他要求明朝尊他为王,承认他的所作所为是合法的,撤回明朝派驻叶赫的官兵。他声言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方可罢兵谈和。明朝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的。于是,双方的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一触即发了。
明神宗派杨镐为辽东经略,于公元1619年分兵四路进攻努尔哈赤,双方在萨尔浒展开激战。
在萨尔浒大战中,努尔哈赤仅用5天时间,就大败明朝十几万大军。他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为原则,以铁骑驰奔、速战速决为法宝,以诱敌深入、以静制动为手段,以亲临战阵、身先士卒为表率,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萨尔浒大战之后,明朝在东北的统治日趋崩溃,而已经立住脚跟的努尔哈赤,则开始由防御开始转入进攻。
公元1621年春,努尔哈赤发动了辽沈之战。努尔哈赤先攻下沈阳。不久,他又做出向辽阳进军的重大军事决定。几经苦战之后,努尔哈赤终于占领了辽阳。
接着,他将后金的国都迁到了辽阳。以后努尔哈赤率军几经征战又攻占了整个辽西地区,直指山海关下。
宁远兵败郁郁而终
辽西地区失陷后,明朝政府深感形势严重,又一次征调全国各地的军队会集山海关,全力固守,并将积极主张抗击后金的大学士孙承宗、兵部主事袁崇焕派往关外考察军务。
袁崇焕来到边关果然不负众望,他首先向孙承宗提出要固守山海关必须先守宁远的建议,要求重新修建宁远城。宁远地处辽西走廊中段,它依山傍海,地势险要,是由沈阳通往山海关的咽喉要塞。孙承宗采纳了袁崇焕的建议,加紧修筑宁远。使其成为关外的军事重镇,孙承宗又修缮了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地的城池,遣兵分守。一条以宁远和锦州为中心的防线迅速建成了,辽西的局势重新稳定下来。
努尔哈赤此时正忙于迁都,得知孙承宗在辽西严阵以待,他一直没有贸然进攻。但不久明朝内部的党争再起,孙承宗尽管满腹韬略,守边有方,却因秉性忠直遭到魏忠贤一伙的嫉恨和排挤。继任孙承宗的是魏忠贤的同党高第,他精于投机钻营,对打仗却是纸上谈兵,一窍不通。他对后金怕得要死,认为关外必不可守,他只想躲在山海关内苟全性命,因此,他不顾袁崇焕等人的强烈反对,撤离锦州等地的防务,将各城兵力强行调入山海关。孙承宗苦心经营的“宁锦防线”
就这样被破坏了。只有袁崇焕坚决不撤。
努尔哈赤迁都之后,一直在寻找征伐明朝的时机,得知明军更换主帅、全线撤防的消息,他喜出望外,决定立即出兵。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6万八旗大军(号称14万)向辽西杀来。
一路上,后金军队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锦州、松山等大小城池,只剩下宁远这座孤城,仍由袁崇焕固守着。努尔哈赤认为,后金大军压境,宁远一座孤城已是唾手可得,便派人给袁崇焕送去招降书,用高官厚禄引诱他献城投降。袁崇焕毅然拒绝了后金的招降,全力准备迎战,与宁远共存亡。
当时,袁崇焕的兵马还不到3万,他在城墙上架设了红衣大炮迎敌,并且将城外的所有明军调入城内,将武器兵力集中起来。又将城外的百姓动员进城,把城郊一定范围内的房屋粮食全部烧毁,使后金兵在宁远城外一无所获,袁崇焕用佩刀刺破手指写下血书,表示要誓死守住宁远。宁远军民为他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决心同后金军队决一死战。
努尔哈赤指挥后金军队整整攻了两天三夜,部下死伤无数,他自己也负了重伤,但宁远城依然固若金汤,巍然屹立。努尔哈赤不得不承认自己无计可施。在凛冽的寒风中,他带着残存的兵力撤回盛京(今沈阳)。
宁远战败给努尔哈赤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为此努尔哈赤的心情一直忧郁不安,加上已近七旬高龄,又连续多日征战,这些都严重损伤了他的身体健康。
公元1626年9月30日,努尔哈赤终因郁闷得痈疽死在返回盛京的途中,享年68岁。努尔哈赤的皇八子皇太极,继承了后金国汗位,使后金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的时期。1636年,皇太极去汗王称号,改称皇帝,改国号金为“清”,改族名女真为“满洲”。1644年4月,清军入山海关;10月,在北京建立了大清王朝。
八王共治奠基满清
在努尔哈赤成功的背后是几位兄弟的鼎力支持。
努尔哈赤有弟兄5人,但称得上同胞手足的只有三弟舒尔啥齐和四弟雅尔哈齐。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杀害,努尔哈赤继承了祖父的职位,统领建州左卫都指挥,还受封敕书、马匹。当时的努尔哈赤25岁,舒尔哈齐20岁,他们不但令周围女真各部刮目相看,就连明朝和朝鲜也都知道这兄弟二人志向不小。当时朝鲜政府得到情报说,努尔哈赤自称为王,其弟自称船将,立志要“报仇中原”。明朝当局对兄弟二人采取给予高官厚禄的策略,努尔哈赤被晋升都督,加龙虎将军勋衔,舒尔哈齐也被明廷授予都督职,故在建州内部人称舒尔哈齐为“二都督”。当时,凡军机大事,努尔哈赤兄弟密议、决定之后,雷厉风行,竟无一人了解内幕。
公元1609年3月间,努尔哈赤以舒尔哈齐图谋自立为理由,杀舒尔哈齐一子及一僚属,削夺了他所属的军民,两年后,舒尔哈齐死去。
和努尔哈赤一样,舒尔哈齐也是明朝廷任命的管理建州女真的官员,又有自己属下的兵马,如果他能听从兄长的指挥,自然和努尔哈赤相安无事,但舒尔哈齐偏偏又是桀骜不驯的人,处处要和兄长分庭抗礼,兄弟之间难免矛盾重重。虽然不及其兄兵强马壮,舒尔哈齐还是决心离开兄长。对努尔哈赤来说,舒尔哈齐的独立完全是在自己身边又立一敌国,因此努尔哈赤起了杀心。
由于弟弟的离心和死亡,努尔哈赤决心改革政体,他以八大贝勒共治国政,来维护后金长治久安的统治。
努尔哈赤召集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小贝勒德格勒、济尔哈郎、阿济格、岳托,即八王开会,努尔哈赤宣布了他的改革方案。把原来的君主集权,改革为八王共同治理国政,使其拥有汗王立废、军政议决、司法诉讼、官吏任免等重大权力。因此,八王会议就成为后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成为约束新汗王的监督机构。努尔哈赤试图通过“八王共治”这种共同管理国政的制度,在新汗王继位之后,改革君主专制,实行贵族共治。
在明王朝日益衰落腐败的形势下,努尔哈赤在辽阔的东北大地,跃马扬刀,率领八旗子弟兵,纵横驰骋,创建了惊人的业绩,成为清王朝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开始向更远的地方扩展自己的势力,他先后征服了东海之滨极北诸部,又基本上统一了大漠以南的蒙古族,把在自己控制下的各族统一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促进和加速了女真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女真族就是以后入主中原的满族。所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也就是满族形成的过程。
从此,满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谱写了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