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勇:课堂结构除了周目标导航、前置性学习这两个板块之外,接下来就是小组交流互助板块。这个环节的确立,我们还是从问题入手探索的。在学校超大班额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课堂教学上的小组合作是否真正做到了富有实效?合作学习的落脚点在那儿?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一次回到教育教学的原点上思考小组合作问题。
陶继新:基于问题的解决,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我采访一些学校的时候,经常听到校长与老师们的抱怨:“班额如此大,教学的时候必然顾此失彼,什么方法都用上了,结果还是不见效果。”其实,你们的方法他们就没有用上,如果用上,定然生效。这里面辐射出一个问题:面对困难,是一筹莫展唉声叹气,还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你们的课改,就是从一般人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处入手,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付诸行动,且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李升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问题。我们首先思考的是课堂教学和语文课改到底需要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还是有效合作的学习组织?通过认真研究名师课例和部分公开课,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之所以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差,根本原因不是教师的能力问题,更不是学生水平问题,而是犯了方向性错误,合作学习的落脚点不应在小组合作形式上,应该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上。
陶继新:您之所言,可谓一语中的。我听一些名师讲课,为其深厚的文化功底而折服,也为学生尽管听得津津有味可是只是处于听客位置感到遗憾。学生如果在课堂之上缺少了自主积极的活动,其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也观摩过一些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不少是在形式上做文章,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并没有进入到合作的本质之中。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才是合作学习的核心所在。可是,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却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课题。
组牌名称李升勇: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问题。当合作学习从关注合作形式回到关注合作组织以后,我们合作小组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第一项检测功能。一旦学习小组成为长期固定的学习型组织,周目标的积累性内容就可以在组内完成,使前置性学习的过程和成果有了支撑点,不但教师和课堂得到了解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也都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第二项展示功能。传统课堂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上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得到展示,如果学生长期得不到展示的机会,势必成为消极看客,积极性和学习内驱力就会受到影响。形成学习型组织以后,再设立一个小组交流展示的环节,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陶继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当是很多教师费时费力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尽管教师百倍努力,可是,往往还是力不从心。你们将检测权下移到小组,由学生行使检测的权力,从根本上解放了教师,也使学生在检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这样的检测,由于面对面,可以商讨,可以争论,所以,大家感到平等放松,而又异常有效。
展示成果是可以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的兴奋剂。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节课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学生展示,其他学生只是听众而已。而长期不能展示的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个别学生的展示产生抵触。你们将展示的基本单位定在小组,人人都有了展示机会。由于是在学生之间展示,特别是在整天一起玩耍和学习的学生在一起展示,就少了拘谨,多了各抒己见的胆识,且能在这种展示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李升勇:第三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功能。人管人累死人,老师的管理相对几十个学生来说,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制度管理又很难预设出过程中的所有可能。所以,制度永远滞后于问题。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主管理,怎样才能由教师的权威管理、制度管理过渡到自主管理呢?学习组织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学习型组织内,大家有着共同的学习成长目标,都要按规范要求完成自学互助内容,自然每个人都有责任感,所以,人人都是管理者。
陶继新:一个教师管理几十个孩子,不但身累,心更累,而且累了效果还不佳。这里面有一个观念问题,就是这样的教师认为,学生是孩子,没有教师之管是绝对不行的。其实,孩子有着多方面的潜能,包括自主管理的潜能。如果发挥这种潜能,学生就可以回应教师一个惊奇。学习型组织则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每个学生可以管人,也理所当然地接受管理。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只有共同进步,才能为小组争得荣誉。所以,管理就成了每一个孩子当仁不让的担当。
李升勇:“管理就成了每一个孩子当仁不让的担当”说得好!确实如此。观察课上有的小组选择了观察枣林,如何观察、观察什么、怎么表达,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制定观察目标和计划,并明确分工,有的同学负责观察记录枣林的全貌、环境状况,有的同学负责观察记录枣树的生长情况,有的同学负责观察果农对枣树的管理,还有同学负责记录整个观察过程发生的故事。最后,每人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的观察日记,再回到班里集体展示。
学习小组内很多活动已经延伸到课外,教师已经无法监督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没有了教师的监督,也没有了教师的批评,完全是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展示,平等、民主始终贯穿于过程之中。久而久之,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就会逐渐增强,独立、民主、平等的思想也就必然孕育其中,从而走向名副其实的自我管理的道路。
陶继新:教学成功的要义之一就是放手,放手,再放手;放心,放心,再放心!放手放心地让学生去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当属正常。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而失败的教训,往往更有价值,因为他们可以在接受教训后走向了成功。长期的自主行动,长期的由败到胜,还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积淀成一个信念:凡事有败就有胜,失败乃成功之母也。特别是有了解决难题的勇气与信心,有了转败为胜的特别快乐。
孩子之间在心理上是平等的,所以,不管是课上学习,还是课外活动,放手放心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就少了居高临下的威严,多了平等民主的意识。而当下中国人的平等民主意识的缺失,其实很多是从小就培养出来了。如果不从根上解决问题,待“枝繁叶茂”后再行解决就会难上加难。
李升勇:第四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互补功能。学习组织的建立,充分考虑学生的互补问题,把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性别身高、家庭条件、文化环境、居住情况等因素做了充分考虑,然后根据各方面情况合理分组。性格开朗的与内向的,活泼好动的与文雅好静的,一方面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做到资源共享。除去这些因素之外,尽量把同住一个小区、身高座次相近的安排在一起。
课改之前,李英老师的班里有个学生被称为“哑女”,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她始终都是一个默默的听众,无论同学老师怎样主动与她交流,或点头或摇头,她就是不开口。课改之后,通过小组同学长期的影响和鼓励,终于使她增强了自信心,从能和对子相互检查交流,到小组内小声发言,最后,“哑女”终于走上讲台,大胆的为老师同学表演课本剧……
陶继新:“整合资源”可以使资源更加优化。孩子固有的劣势,之所以不能转化为优势,很多时候是没有给其提供变为优势的环境所致。而学习型组织则为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提供了经常性的转化条件。而且这种转化不是刻意而为,而是不断熏陶而形成的。孩子的模仿性和向他性特别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某些方面有劣势的学生,就可以从某些方面有优势的学生那里悄悄地“拿来”补己之短,从而由短变长。您所说的那个“哑女”后来之所以能够走上讲台,就是她所处的那个学习组织中为其提供了变化的环境。正所谓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改变人也。
李升勇:第五项是学习组织的文化功能。我们的学习小组与传统小组合作,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学习型组织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生目标。每个小组都要根据价值追求为小组取名,并以此制定出自己的组约、组训、主旨、口号等。如此一来,学习型组织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互助合作,还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教育功能。
小组承诺韩玉珍老师班内有位同学自制力较差,缺乏良好习惯。由于父母从小溺爱,导致他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要求父母给他买这买那,不满足需要就大哭大闹,成为让老师头痛让家长无奈的孩子。自从成立学习型组织后,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他有了一点成绩和进步的时候,小组长就给他家长写信,告诉他儿子的进步,希望家长更多地鼓励他。其他组员也都经常写上几句关心或肯定的话,捎给这位同学的家长。这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和同学的帮助后,激动地给几个孩子回信表示感谢,同时表示今后不再打骂孩子。这位同学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也开始懂得感恩父母、关心他人了。
陶继新:小组成员之间不仅具有互助学习的关系,还有互相关心和帮助的维系。大家为什么如此主动地帮助其他同学呢?关键是他们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荣俱荣,一耻俱耻。哪个学生掉队,都会影响到自己。所以,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也是为整个小组争光。如果没有这种学习型组织,只是教师管理,就会有力之不逮的遗憾。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思想工作,有的时候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理层面,因为师生之间年龄的差异,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而学生之间呢?年龄相仿,心灵相通,做起“思想”工作来,更加自然,更加真实,当然也就更加有效了。
为优秀家长颁奖李升勇:现在我们学校的学习型组织,不仅存在于学校,还延伸到了家庭。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同时也影响扩大到了家长,有的家长自发成立了家长协会,定期举行沙龙活动并邀请老师参加。他们互相介绍自己家庭教育的经验,探讨如何与孩子沟通,遇到问题也通过沙龙进行研讨,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中找到好的方法。如今,这些孩子虽然已经毕业离开了学校,但是,家长协会的家教沙龙活动并没有停止,仍然经常举行,进一步影响带动了我校的其他家长,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
陶继新:这是一个令人异常惊喜的事情。家长协会的原初之意,是为自己孩子更好的学习而建立起来的。结果,它的功能不断地扩大,由学习到习惯到思想,再后来竟然变成一个“常设机构”。看来,家长们的自主意识也形成了。我想,这一协会定然对他们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心存感恩的家长们,希望使学校更多的孩子更好地成长。同时,意想不到的另一个收获是,他们自己在这一协会中有了成长,而且爱上了学习,爱上了帮助别人。于是,家校之间的联系,就有了一种文化与思想的纽带,生成了很多富有价值的东西。
李升勇:学习型组织的性质问题。创建学习型组织这个方向性问题解决以后,组织的性质问题又浮了上来。组织的重心是放在学习合作上,还是放在合作学习上?带着这个问题再回头审视我们过去的小组合作,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小组合作通常是为了解决教师提出的某一个问题而进行临时性的合作交流,这种合作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人员是流动的,关注点是课堂上如何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它体现的“合作”并非是运用组织形式来进行有效自主学习。所以,合作往往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缺少实效性。
学习型组织则不同,其成员是固定的,分工明确,有首席发言人,有补充发言人,有质疑者,还有记录员。成员之间的分工定期轮换。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也已超出了课堂的范围,同学间相互制约、相互激励,已经成为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陶继新:长期合作组织优于临时合作组织之处有三:一是这个组织成员需要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景,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二是成员之间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互助关系,不但有学习上的兵教兵,还有思想等方面的兵影响兵;三是这个组织的所有成员都要不断进步,共同维护这个组织的荣誉。
欣赏你们这些学习型组织的分工。分工之后,就会目标明确,各司其职。虽然每个成员只是突破一个点,而大家却可以领略几个点上的风采。由于分工的不固定性,所以,大家都有在同一个岗位上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同组之间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潜在的竞争,有了积极向上的生命张力。于是,既竞争前行,又荣辱与共,学习型组织的良性发展就形成了。
李升勇:课堂发展的均衡性也很重要。传统课堂上,在面向全体施教的过程中,也有一个“二八定律”问题,即百分之二十的强势学生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课堂话语权,百分之八十的弱势学生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发言权。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不能也不可能把问题放给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但是,发言机会对于这些学生往往又是最需要的。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就有了“移除强势学生”的想法,让强势学生经常“安静地走开”,让他们充当欣赏、激励、协助的角色,把机会让给弱势学生。
由于前置性学习环节的设立,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角色转换后不再有过去那种后进生不敢发言或发言语无伦次的现象。再加上在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教师面对面的指导,每个人都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发表见解,对于强势学生不但不会在课堂上一无所获,其他同学的成果展示对他们还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促进作用。
陶继新:“移除强势学生”,可以给弱势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弱势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几乎是没有发言机会的。教师剥夺这些学生发言权力虽然有其理由,可是,对于他们而言太不公平。如是长期下去,弱势学生就越来越没有发言的机会。那些强势学生发言越多,得到锻炼的机会越多,也就越有自信;而那些弱势学生也就更弱,越来没有自信。而失去自信之后,休说发言,就是其他方面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你们让强势学生“安静地走开”,当是“均衡”教育的措施之一。
同时,你们也给予了强势学生另一种机会,即“欣赏、激励、协助”。是的,在考虑均衡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杀富济贫”。我在想,有的时候,强势学生也需要保护。他们不但要有欣赏激励与协助的机会,也不应当剥夺他们应有的发言权。其实,不管我们怎样企望学生均衡地发展,而不均衡却是一个永远的存在,这当是教学上的一个生态或常态现象。所以,不能因为要均衡,而使强势学生失去其本应有的权力。理想的境界,是强者更强,弱者也强起来。其实,你们的学生已经进入到了这样的境界之中。
李升勇:让“强者更强,弱者变强”,既是课堂改革的理想追求,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改革的突出效果之一。因为学习型组织实行的是捆绑式评价,课上不同学号展示获得评价等级不同。譬如,同一个问题不同位次上的同学回答小组得分不一样,甲位同学得1分,乙位同学得2分,丙位同学得3分,丁位的同学得4分。为了能让自己小组得高分,学习相对强势的同学不单主动把发言权让给相对弱势的同学,同时他们还充当起老师、教练、检察官等多重角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时间,积极帮助学习困难或者相对落后的同学。所以,“让强者更强,让弱者变强”不再是一种理想,在我们的课堂上变成了一种现实。
学习型组织是关注“合作”还是关注“学习”,不仅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它还直接关系到学习组织本身。利用组织来进行学习合作,还是进行合作性学习,两者意义大不相同。利用组织合作形式进行有效教学,是学习型组织的根本属性。学习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探寻合作途径,只是学习组织的副产品。
当然,强调学习并不是不要合作。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组内交流的严肃性,分工负责人的权威性,角色的分工转化等,都可能决定着合作的效率,合作基本问题得不到解决,学习效率也就无从谈起。学习组织内信息交流、汇集、整理的过程,既是一个思路方法的学习训练过程,也是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分享的成长过程。所以,分工是手段,学习是目的。
陶继新:没有组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就不复存在。充分发挥这个组织的作用,就可以取得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所以,组织建立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形成的。而且建立之后,又有了加强组织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借助这一组织,通过大家的合作,才在单位时间内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建立之初,就是直指高效学习这一标的的。
但是,绝对不能由此忽视它的“副产品”。合作意识一旦形成,就会生成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而且这种意识还会向其他方面延伸,甚至伴随学生的一生。特别是当今社会,没有合作意识的人,是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副产品”的价值一点儿也不比当下学习的价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