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有许多名臣名将治国济世堪称奇才高手,而治家却平庸无能。然而,大清中兴第一臣曾国藩在治家教子上被公认为中华第一能人。那时天下风云变幻,几番改朝换代,可曾家始终保持了谨严的家风,名人辈出,延续五代不衰。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都得益于曾国藩治家有方。
1.耕读传家,泽及后代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继承者,且其又能辨证地接受和借鉴近代西方文化的某些因子。曾国藩的耕读文化思想其实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观念影响的结果。在当代中国治家方面,曾国藩的这一思想起到了尤为独特的指导作用。
如何理解“耕读”呢?“耕”是指从事农业劳动,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即读书,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曾国藩认为,耕读之家,最能维持长久。
曾氏家族耕读文化对曾国藩的响影响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草根家庭。据清末学者王定安所撰《曾国藩事略》记载:“曾氏自明朝以来世业农,积善孝友,而不显于世。星冈公(曾国藩的祖父)少时善任侠,已乃折节下士。尝曰:‘吾少耽游惰,往还湘潭市肆与裘马少年相逐,或日高酣寝,长老有讥以浮薄将覆其家者。余闻而立起自责,货马徙行,自是终身未明而起。余年三十五始讲求农事,居枕高嵋山下,垄峻如梯,田小如瓦,吾凿石决壤开十数畛而通为一,然后耕夫易于从事。吾昕宵行水,听虫鸟鸣声以知节候,观露上禾颠以为乐;吾早岁失学,壮而引为深耻。既令子姓出就名师,又好宾接文士,候望音尘,常愿通材宿儒接迹吾门,此心乃快。’”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曾星冈年轻时不求上进,嬉戏游玩,好逸恶劳。乡里长辈讥笑他轻浮浅薄,窃窃私议:竟希翁(曾国藩曾祖)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将来一定会败在他儿子手上。星冈听到这些指责与传言,非常羞愧,决心痛改前非。于是,他断了求功名的念头,持家治业,躬耕陇亩,早出晚归,勤勤恳恳,这样总算家道没有衰落。
曾国藩的父亲名叫曾麟书,号竹亭,是家中长子。曾麟书从小受到其父曾星冈的严格家训,指望他读书以获取功名,但他天资愚钝,平生虽勤劳于学,考过十次童试,却都名落孙山,直至43岁那年,才在考试中取得“秀才”证书,仅比他的长子曾国藩早一年入县学。
他自知自己没有才华,无望跻身仕途的更高阶梯,遂发愤教育督促诸子,将光宗耀祖的愿望寄托在曾国藩兄弟的身上。
竹亭公撰有两副对联,一副是:“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另一副对联与之相似:“清茶淡饭粗布衣,这等福老子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曹当之。”这两副对联表现出了一种相当洒脱的高人逸士姿态,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其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也非一言而可尽。这两副对联的上联均表示自己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半耕半读,粗茶淡饭已足够;两联的下联又对儿孙们寄予厚望。这种希望与普通人要求子孙出人头地、升官发财截然不同,而是要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子孙去做。这可称得上是一种深谋远虑!亦耕亦读,勤俭持家,敬祖睦邻,成为曾家持家立业的基本生活理念和世代相传的传统。曾国藩也始终都在秉持着这样的持家之道。
在曾国藩的家书中,有许多内容都是教导弟妹子侄要谨守家传耕读文化传统的。在写个弟弟的一封信中,他一再强调:“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在曾国藩看来,只有耕读勤勉,才能使家庭更兴旺。
在“半耕半读”的家风中,曾国藩慢慢地成长着,同时,他也结合自己治学、为官的人生经验,将新的见解融入其中,进一步发扬了耕读传家的传统。其内容可用八句话和八个字概括。
八句话即八本堂。咸丰十年(1860年)二月,正是曾国藩反攻为守的大战初期,他却一面辑录经史百家杂钞,一面作书寄往家中,这就是“八本堂”:
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曾国藩教导子弟和子孙都是以这八句话为准。这八句话是曾国藩从经历、学识等各方面总结出的妙语,也是其家庭教育的根本。曾国藩终生信受奉行,也教导其子弟终生信受奉行。
八个字即:书(勤读书)、蔬(种蔬菜)、鱼(养鱼)、猪(喂猪)、早(早起)、扫(打扫)、考(祭祀)、宝(善待人)八字家规。八个字包括四个面的内容:读书、耕作、孝友、睦邻。蔬、鱼、猪、早、扫属于“书耕”范围,后人戏称其为治家的“八宝饭”。一个家庭有了这个“八宝饭”,便拥有了一辈子享用不尽的财富。
除了“八句话”、“八个字”之外,曾国藩的家训还有“三不信”: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以“八句话”为经,以“八个字”为纬,“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家理论体系,这就集中反映了曾国藩的耕读文化思想。曾氏家族虽历经变乱,但始终兴盛不衰、人才辈出,可以说与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曾国藩耕读文化思想包含的内容
曾国藩耕读文化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如下:
1.重视农业,耕读兴家曾国藩出身农家,对农业非常重视。他不仅将农业看作是治生之道,而且把重视农业看作是治家之道,将它作为家族世代兴盛的根本。
2.严以律己,周济族戚曾国藩坚守儒家规范,为官勤政廉明,治家亦克己自律,并具有浓厚的大家族观念,对家族亲戚从不吝惜周济和关照。他在做官期间向家中寄钱物时,总不忘分送给族戚一些。曾国藩对亲戚族党尽力周济关照,但对待自己的“小家”则总是克俭自律。
3.去惰戒奢,勤俭持家勤苦耐劳、俭朴节约、去除怠惰、力戒奢侈,是曾国藩在其家书家训中再三强调的重要主题。19世纪中后期,曾国藩的家族在当地极为有名,家中自然十分富有,但他依然能够勤俭自持自勉,实在难能可贵。他不仅自己率先垂范,还努力劝告家族成员骄戒奢。也正因如此,曾氏后裔人才辈出,长盛不衰。
4.礼尚往来,重义轻财
曾国藩在处理与乡邻、同僚、世交的关系时,总会坚守一个基本准则,那就是礼尚往来,重义轻财,互相帮助,解危济急,不占他人便宜。
5.思想开放,科技事农
曾国藩对于农业生产非常关注和重视,他对某些农业生产技术也深有体会,并将近代开放意识和农业科技融入其中。如曾国藩在家庭种蔬的问题上就主张改进农村传统的种蔬技术,从外地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曾国藩在写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乡间早起之家,蔬菜茂盛之家,类多兴旺。晏起无蔬之家,类多衰弱。尔可于省城菜园中,用重价雇人至家种蔬,或二人亦可,其价若干,余从营中寄回,此嘱。”勤俭节约的曾国藩为什么建议花重金从省城雇人到家中种蔬呢?原因就是,曾国藩认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种蔬水平和技术有着极大的差异。一直以来,曾国藩都主张雇外地人来种菜,以引进一些技术,同时,他也会结合自己的经验,亲自研究农业技术。
2.以身作则,力行身教
在家教中,曾国藩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孩子的影响,凡要求孩子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在教子方面,曾国藩始终都奉行“身教重于言教”这一准则。他对古训“身教重于言教”的理解十分深刻,他认为,如果只在语言上教育子女,而自己不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样的教育肯定收效甚微。
榜样教育,力穷量无穷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的确如此,曾国藩就是这样,他在教育子孙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穿衣方面:曾国藩的衣服上常有补钉。他30岁那年,曾缝制了一件青缎马褂,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在节庆之日才穿,这件衣服穿了30年,还如新衣服一样。这对一个享受高官厚禄的人来说,实属不易。
饮食方面:吃饭时,曾国藩每看到饭里面带壳的谷物,并没有马上扔掉,而是将壳磕开,吃掉里面的谷物。每顿饭,他也只吃一种蔬菜,从不多设。农民出身的他,深刻理解“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居住方面:曾国藩的“住”是十分简易的。曾国藩的府第富厚堂与曾国荃的房子相比,只能用寒酸来形容。富厚堂里既没有雕梁,也没有画柱,只是一种很拙朴的木结构建筑,整个房子仅比普通人家的院落稍微大了一些。但就是这样,曾国藩听说花费挺大时,竟不忍去住。
出行方面:说到“行”,在那个时代,官宦人家一般出门坐轿子。这是身份的一种象征,是自我享受的一种满足。曾国藩这么大一个官员,自己的子女出门坐轿是理所应当的,可曾国藩却在信里告诉子女:“你要步行去办事,绝不许人坐轿。”同时他也要求他们不准使唤奴婢添茶倒水,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
学业方面:一生之中,曾国藩都在勤奋读书,不会虚度光阴,几十年来,他一直都坚持记日记,即便是在行军打仗、生病的时候也都没有停止过。
工作方面:每天从早到晚,曾国藩都不停地忙着,很少给自己休息的时间,一些重要的公文,他都亲自批阅,从不让别人代劳,即便是在晚年右目失明时,他也没有停止过。
为人做官修养方面:在为人处世过程中,曾国藩以忠、孝为中心,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同时还重视家庭伦理道德建设,能时刻检讨自己,自警、自省、自律,慎独、慎初、慎微,以求心安理得。他做官几十年,对于来历不明的财物他分文不取,发誓不靠做官发财。曾国藩勤政、清廉、尊重上辈、爱护兄弟、关心子女、善待亲友邻里,实为楷模,非常值得后人学习。
3.家教以德为先,学习因材施教
对于曾国藩,后人曾高度赞誉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他拥有着深邃的人生哲理,用自己经历的一切以及心中的感悟来教育兄弟、子孙。他的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主张和做法,颇值得称道。这里要说的是其以德为先、因材施教的家教方式,以供今人借鉴。
“以德为先”的家教理念念
曾国藩的德育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其家书,一个“德”
字贯穿始终。丰富的德育思想不仅泽被子孙,对现代人而言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到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兴将相,曾国藩在进德路上孜孜不倦,无怨无悔。
在家教中,曾国藩非常重视德育。他认为首先应教会子女如何做人,中国有句古话:“先成人,后成才”,意思即如此。为了避免家中的子孙染上不良品性,他大力提倡勤俭,要求子孙戒除骄奢。曾国藩在京城当官时,见许多高官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且狂妄自大。因此,他从不让自家的孩子居住在北京、长沙等繁华城市,而是让他们住在家乡,并告诫他们饭菜不可过于丰盛;衣服不可过于华丽;大门口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不能走后门等。
曾国藩在江南担任总督时,一次,曾夫人和一妹妹被李鸿章邀约吃饭,两姐妹仅有一条绸缎裤子,为此,两人争执不下,大哭起来。曾国藩听到后,连忙安慰说:“若我明年继续担任总督,必定会再买一条新绸裤。”听了这话,两人才停止了哭闹。
虽然身居朝廷要职,但曾国藩时常都告诫子孙不能仗着权势而骄傲自大。小儿子纪鸿中秀才后,数次到府城参加岁考科举,都会遇到一些障碍。曾国藩当时已经是大学士,特地写信告诫纪鸿:“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曾纪鸿没有考上功名,曾国藩就把儿子接到金陵衙署中自学,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走后门。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大儿子纪泽新婚之初,曾国藩写信嘱咐他转告儿媳,一定要学会编织,并要亲自下厨。
于是,曾国藩的夫人和儿媳们每天晚上都织麻纺纱。这些都是德育的具体表现。
曾国藩深深地明白,只有把德育做好,才能让子孙后代成为有用的人才,才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不管是对古人还是今人来说,这种德育思想都是大有裨益的,值得我们用心去品读。
因材施教,短扬长避短
纪泽、纪鸿是曾国藩的两个儿子,两人的性格、天赋、气质各不相同,这一点,身为父亲的曾国藩心知肚明,因而就在写给他们的信中分别指出了两个人的不足以及修身弥补的方法。他说:“泽儿天质聪颖,但嫌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工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些工夫。”同时,曾国藩也为他们制订了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长子曾纪泽小时候记性差却悟性佳,他从小就习读《史记》、《尚书》等经典着作,但每次读过之后都记不住内容。因此,曾国藩总是鼓励他,并告诉他读书不强求背,只要求读懂。
为发挥其悟性强的优点,曾国藩教儿子泛观博览,速点速读。他给儿子的家书中是这样写的:
“纪泽看《汉书》,须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必须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搁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曾国藩还概括出适合曾纪泽读书的方法,即看、读、写、作,四者,每日缺一不可。
曾纪泽在父亲的严格又特殊的教育下,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根据曾纪泽性格厚重的特点,曾国藩让其接受西方的文化,希望儿子成为一个贯通中西的人才。此外,曾国藩要求纪泽戒除语言太快、举止过轻的缺点。这为曾纪泽出任驻俄大臣,与俄国人谈判提供了良好基础,使其在外事活动中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儿子的这一切成就与父亲因材施教的教诲有密切的关系。
曾纪鸿是曾国藩的小儿子,他自幼头脑聪明,悟性佳,原本可以朝着科举考试的方向奋斗,但是曾国藩嘱咐说:“纪鸿儿亦不必读八股,徒废时日,实在无益。”他教导曾纪鸿必须注意科学技术方面的事情。自此以后,曾纪鸿在攻读举业的同时,也致力钻研算数之学,因而创作出了《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等书。在数学研究上,曾纪鸿造诣颇深,是中国卓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
4.勤、敬乃兴家之道
在不断教导子孙的过程中,曾国藩总是带有“勤敬”二字,他时常这样说道: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至切至切,余深悔往日未能实行此二字,千万叮嘱。澄弟向来本勤,但不敬耳,阅历之后,应知此二字之不可须臾离也。”除此之外,他还要求家中的兄弟子侄,都应将“勤敬”二字作为自己的为人法则。
勤劳是其传家之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