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湘军攻下了武汉,这也是清军从太平军手中攻下的第一座城,为此,朝廷上下都尤为兴奋。趁这个机会,曾国藩上奏咸丰帝一份名单,请求其给予一定的奖励。咸丰帝高兴之极,当即就批准了曾国藩的这一请求。罗泽南、杨载福、李续宾等人都因此而崭露头角,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湘军的士气。
安庆之战取得胜利后,曾国藩将功劳全部归功于胡林翼;攻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之后,他又将功劳归功于将领们,在保奏单中,他所提到的有功人员就有1000多名,那些参战的统领、分统以及营官,几乎一个都不少。曾国藩拥有幕僚四百多人,其中大多数都曾得到他的保举。因此,在他所有的幕僚中,即便是普通的官员,也都有候补、候选的机会,其中,已经有26个人都成为了督抚一级的大员,50人成为了三品以上的大员,至于那些道、府、州、县的官员就更加不计其数了。
其实,此时的曾国藩与人才之间已经是水涨船高的关系,也就是说,两者皆受益。曾国藩后来说:“凡是遇到利益问题,要注意分配;凡是遇到名声的问题,要注意分享,这样才能成大事。”这便是他的经验之谈。
11.比用才更要的是养才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天才,人不是天生就会做什么事情。发现人才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养才。人才都是从无到有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因此,应该充分考虑一个人的潜力与发展前景,并对其加以培养。
曾国藩就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用才要容才才
用人,首先必须容人。曾国藩的容人之量,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
湘军攻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后,曾国藩与清政府的关系日益紧张起来。自古以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有很多功臣都不得善功。正当曾国藩努力缓和自己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时,左宗棠却从后面推了一把。当时,曾国藩很是愤怒。对此,很多人都认为是左宗棠的错误,但愤怒的同时,曾国藩还是很倚重左宗棠的才干。当新疆发生叛乱时,急需要一名懂得用兵之道的人前去平叛,曾国藩便问一位幕僚:“你对左宗棠有何看法?”幕僚回答:“先进朝廷中,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合适的人了。”曾国藩十分欣喜,忙说:
“你说的太对了,收复新疆,若左宗棠不去,不仅我不能做到,就算是让已经逝去的胡林翼再活过来,恐怕也做不到。你说朝廷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我认为他就是天下第一。”于是,曾国藩就向朝廷举荐左宗棠担任收复新疆的重任。左宗棠不负众望,成功归来,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曾国藩很对得起左宗棠,而左宗棠有负于曾国藩。
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便驻军兰州,一天,他与幕僚聊天,有一人当面说道:“曾国藩心中时刻都有先生,而先生心中却从来都没有曾国藩。”左宗棠诚恳地说道:“你说的很对,曾国藩生前,我一直都很轻视他,如今,他去世了,我却很看重、很佩服他。”左宗棠所佩服的,无疑是曾国藩对他的宽容和大度。
对于成功的领导者来说,容人的雅量和气度是必不可少的。容人的度量就是要宽容那些有短处的人才,容忍工作中的错误,容许人才的冒犯,听得进人才的不同意见,容得下人才的不同个性,还要容得人才的成就与独立发展。一句话,用人一定要会“容”。
在养才才
在培育人才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对李鸿章的培养。
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带领湘军攻陷了九江后,李鸿章投奔了曾国藩。当时曾国藩以“军务太忙”为由,没有与李鸿章相见。为此,很多人都非常不解: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曾国藩为何如此冷落他?困惑中的陈鼐便问曾国藩:“少荃与老师有着门墙之谊,平日相处,老师也很器重他,如今,他想要投奔老师,在老师门下获得更多磨练,老师为什么要拒之千里呢?”曾国藩听后,回答说:“少荃是翰林,志大才高,而我这边的局面还没打开,恐怕容不下他啊。”陈鼐接着说:“这么多年来,少荃也经历了很多挫折磨难,已经不像往常了,老师不妨将他收留,让他尝试一番。”曾国藩若有所思,说道:“好吧。”就这样,李鸿章进入了曾国藩的幕府。其实,曾国藩一开始并不是不想接纳李鸿章,他看李鸿章心高气傲,只是想要杀一杀他的锐气。这也是曾国藩培育人才的一番苦心。
另外,曾国藩还特别讲究修身养性,规定了“日课”,其中就包括吃饭要有定时,即便是在战争时期也不例;每顿饭必须要等幕僚到齐后,才能开始,差一个人也不能动筷。曾国藩与李鸿章,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安徽人,在习惯上有很大的不同。每天天一亮,曾国藩就要吃早餐,而李鸿章却不同,他对这样的生活很不适应,每天的早餐成了他沉重的负担。
一次,他以“头痛”为由,没有按时起床。曾国藩便派人去请他吃早饭,可他怎么也不肯起。
之后,曾国藩又陆续派人去催他,他还是不起。曾国藩十分愤怒,李鸿章得知后,便连忙穿上衣服,匆匆来到大营。他一坐下,曾国藩就下令开饭,吃饭时,没有一个人敢说话,饭后,曾国藩板起面孔一字一顿地对李鸿章说:“少荃,既然你已经到了我的幕下,就请记住一句话:我这里所崇尚的就是一个‘诚’字。”说完,拂袖而去。
此后,在曾国藩面前,李鸿章总是格外小心。李鸿章比较有文才,曾国藩便把掌管文书事务的任务交给他,同时也让他帮着批阅下属的公文,撰写奏折、书牍。这些事情,李鸿章总是处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曾国藩的赏识。几个月后,曾国藩当着众人的面夸奖李鸿章:“少荃天资聪明,文才出众,最适合办理公牍事务,撰写的文稿水平超乎常人,将来必定会大有作为。”
之前的一贬与后来的一褒,自然也有着曾国藩自己的意图。对于曾国藩,李鸿章可谓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曾国藩那里,他学到了许多军事政治方面的知识,因而最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往往人们提到人才,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去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却忽略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其实,人才的成长是有过程的,没有人天生就是人才,由人成为人才,需要使用者的培养以及锻炼。12.慎用“主动吃亏之人”
郑板桥所谓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在今天依然被众多有识之人奉为信条,以淡泊明志、洁身自好,修身养性。“吃亏”与“不吃亏”总是相对的,此时吃亏不一定意味着彼时吃亏,此时不吃亏也并不意味着彼时不吃亏。
曾国藩大度待人、睿智处事,很多都是得益于他肯“吃亏”。而实际上,曾国藩慎用“主动吃亏之人”。
“忠义”可贵贵
我们知道,中国历来都是“臣待君以忠,君待臣以义”。也就是说,“忠义”二字密不可分。君主与军队统帅、主帅与部帅之间,不可没有忠义,否则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在曾国藩的所有幕僚中,除了刘蓉和郭嵩焘等老朋友之外,资历最老的就是李元度了。
当初,在曾国藩几次遭受打击的时候,刘蓉和郭嵩焘这些老朋友都不肯出来,而李元度却始终不渝。咸丰四年开始,李元度就与曾国藩同甘共苦,度过了几年的艰苦岁月。对于曾国藩来说,李元度这种忠诚的态度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曾国藩常常会在给李元度的书信中说一些感激的话语。李元度才华横溢,学识也极为丰富,对于他所着的《国朝先正事略》,曾国藩曾评价说:“当时的学者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这样的巨着,这部着作一定会风行海内,传至不朽。”李元度擅长吟诗作对,被大家誉为“神对李”,但在带兵打仗方面,他却很不懂。
即便如此,曾国藩依然认为李元度是一名忠诚信义的君子,是可靠的部下。
曾国藩曾这样说:“独信忠信为治军之本。”为了组建一支具有“忠义之气”的军队,他在挑选士兵和将领时就提出了一个首要标准:拙诚。对于士兵,他要求“技艺娴熟,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他所挑选的士兵基本上都是从乡村找来的,因为他认为,这些拙朴的农民往往比较容易接受纲常伦理的说教。
对于将领,他要求“吾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其次才是“娴熟韬钤之秘”。在他看来,“有其质而更傅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则长处亦不足恃”。诚然,将领是“吾党而直晓军事之君子”为佳,但当德与才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他坚持将“德”摆在第一位。他曾这样说:“智可因忠而生,忠不必有过人之智,尽吾心而已……能剖心肝以奉至尊,忠至而智亦生焉。”
曾国藩认为,古今英雄必须要有诚心实意。诚为立身之本,治心之本。他认为诚实不但是美德,而且可以宜身:不说假话的人,是没有私心杂念。没有私心杂念的人,就是胸怀宽广的人。所以说,天下最诚实的人,就是胸怀最宽广的人。其实,“诚”不只是修身的要求,个人的美德,更是做一切事应取的根本态度,没有老实的态度,就谈不上做好一件事情。
进退道有道
人生就是持续的进与退的过程,如果在该进的时候不前进,在该退的时候不知道后退一步,最终会导致自己的失败。曾国藩认为: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他把握了进退的智慧,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这成就了他的人生,使他成为了一代中兴名臣。
曾国藩一席人身居安庆时,慈禧太后在北京发动了一场政变,但曾国藩他们却一无所知。
几个月后,曾国藩才得知这一情况。他以为谕旨会对此事做出一番解释,于是便迅速拿起谕旨,想要看个究竟,但谕旨上却只字未提赞襄政务八大臣一事,而是将他自己新的职务任命公布于众。其中写道:“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着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督以下各官,悉归节制。”
之后,曾国藩对朝廷的内情深入细致地进行了一番分析,对其有了一定的把握,便根据自己的推断,找出了自己思考的重点和行动的方向。曾国藩认为,按照现在的形势来看,最应该担忧的并不是朝廷内部的矛盾问题。因为朝廷现在最大的敌人依然是太平天国,为了打败这个对手,完全可以将权力下放给湘军将领,即便是做出一些超乎常规的事情,也是可以接受的。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这一事实正是在间接告诉曾国藩一席人:即便是想要敲打湘军将领,但并不希望他们就此裹足不前,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更好地效力朝廷,尽快彻底打垮太平天国。
随着湘军的实力有所扩展以及地位的提高,曾国藩意识到自己应该担忧的不是其他,而是集团内部的维系问题。
因此,在把握了这样一个大势后,曾国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譬如:为湘军集团的长远利益,他将李元度参劾革职;安排李鸿章组建淮军,以进攻上海。他的这些措施为后来的胜利作了充分的准备。
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有着“进退之前先观大局”的智慧,他这样的远见和胆识正是在把握天下大势的时候所必需的。
曾国藩深得进退之道,他得意之时会强调“势不使尽,弓不拉满”。退是一种藏锋,不是一种退怯,进退有学问。何时进,何时退,是退中进,还是进中退,适情况而定,最重要的是把握进退之道,做到进退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