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不得不隆重推荐电视剧版的《神探夏洛克》。可惜一年只出一季,每季只有三集。现代版的全新演绎,却将原着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忍不住对那些还没看过的朋友说一句:别看电影了,快去看电视剧吧,那才是真正的“福尔摩斯”。
我想大多数人看《玩命追踪》一定是冲着动作硬汉杰森·斯坦森去的,因为他的《玩命快递》系列太出名,以至于这一部的中文译名干脆也搞了个“玩命”开头,就是为了再度强化“杰森·斯坦森”的明星效应。不过若以为《玩命追踪》与《玩命快递》
有什么关系,那就上当啦!事实上,《玩命追踪》在某些方面更像《七宗罪》,不过斯坦森倒是未有太多动作戏,相反我第一次发现他的文戏还蛮不错。
《玩命追踪》在剧情上很是一波三折,从头到尾吊足人胃口。杰森·斯坦森演一个脾气暴躁的警察,动不动就把坏人暴打一顿。他追求惩恶扬善的结果,不在乎过程的简单粗暴。某天他遇到了一个自称“闪电”的连环杀手,此人极其嚣张,光天化日一连杀掉三个警察,且杀完人还会打电话给记者透露全部作案细节,简直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
我说这电影从头到尾吊人胃口,不在于罪犯的凶残,而在于罪犯一开始就暴露在观众面前。双线并行的叙事手法,令观影产生了无穷乐趣。就是说,你一方面看到警察接连被杀,整个警局焦头烂额;另一方面你也很清楚罪犯是谁,怎么去杀,杀完如《玩命追踪》:一场《七宗罪》式的警匪追逐
导演:艾略特·莱斯特
编剧:内森·帕克/肯·布鲁思
主演:杰森·斯坦森/帕迪·康斯戴恩/艾丹·吉伦/扎威·阿什顿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法国/美国
上映日期:2011-05-20
【影片档案】
何逍遥法外,两边情况都很透明。更要命的是,杰森·斯坦森第一个就查到了罪犯家里,两人互相对峙,认出彼此,却并未有进一步发展。眼看着罪犯逃脱,实施下一个杀人计划。
意外层出不穷,好不容易斯坦森通过不懈追踪把罪犯逮到了。以为这场追逐游戏就此结束,没想到居然没有证据,只能把犯人放了。看到这里,让我想起韩国电影《追击者》-不断突破观众的惯性思维,营造峰回路转的观影情绪,实乃类型片中翘楚。
到了《玩命追踪》,高潮就在罪犯被释放之后。杰森·斯坦森和他的顶头上司-另一个有暴力前科的同性恋警官,一个与杰森截然不同的境界精英-两人最后用以牙还牙的方式给出了一个漂亮的收场。结局相当震撼,叫人大呼过瘾!
或许有的观众会觉得失望,因为杰森·斯坦森并未大展身手,除了开头暴打匪徒和中间奋力狂奔之外,全片他都没什么动作戏。可我想这片子还是会看得津津有味,看编剧如何自圆其说,如何收拾这个嚣张至极的连环杀手。
不过,说到底这只是一部可看性不错的类型片。电影本身还是存在不少硬伤,比如节奏的掌控,中间段落略显拖沓;两个警察的互动也不够丰富,就是说杰森和他的同性恋上司之间原本可以擦出更多火花,现在却处理得比较散漫;加上那个黑人女警察和卷发帅哥之间的暧昧也未有下文,颇有点遗憾。
当然,杰森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饰演他顶头上司的英国演员帕迪·康斯戴恩更是到位,把人物内心的丰富层次交代得相当出色(两人互动不够这件事责任在编剧)。
所以总体来说,《玩命追踪》还是一部值得推荐的警匪片。开头很劲爆,过程很曲折,结局很意外。看完心情愉悦,值回票价。
有一回,伍仕贤在MSN上特别兴奋地发给我一个链接,让我点开看看。我当时以为他中病毒了,通常MSN上发的链接都不能随便点。但他十分明确地表示,链接中是当年下半年最令他激动和期待的一部电影的预告片,绝对不是病毒,让我尽管点。
于是我就点了,看了,同时也跟他一样激动了。
那部电影就是《通缉令》。预告片中让人无比激动的画面,是一颗会拐弯的子弹-从安吉丽娜·朱莉的枪膛中射出,以一种绝美的姿态,在天空中划出一道超乎想象的性感弧线。那一瞬间,空气都凝固了,只听见自己胸口的心跳声。
当然,预告片说明不了什么,这年头,正片之外的一切都不靠谱。甚至有时候连正片都靠不住,除非真的一刀不剪。我记得看完那个极具想象力的预告片后,我跟伍仕贤说:“你先别激动,咱等着瞧吧!”
好不容易等到电影上映,他第一时间赶去影院看大银幕。看完发了一条短信给我,一共五个字:“必须去看,值!”我相信他的眼光,便也迫不及待去看英文原版。尽管早知道,诸如安吉丽娜·朱莉的背部全裸,和詹姆斯·麦卡沃伊被群殴的暴力场面《通缉令》:子弹狂想曲
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
编剧:迈克尔·布拉德特/德里克·哈斯/摩根·弗里曼
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摩根·弗里曼/安吉丽娜·朱莉/特伦斯·斯坦普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德国
上映日期:2008-06-27
【影片档案】
都已被剪掉,但影片依旧让我看得热血沸腾,兴致高昂。
有人说这片子剧情很弱智,简直在瞎编。我不是一直都强调故事重于一切、故事是电影之核心吗?怎么现在又全不作数了?事实是,这世界上的确有一种电影跟故事无关,主要凭一股气势,摄人心魄。《通缉令》便是如此。子弹随风起舞,节奏感极强的电子乐,酷到爆棚的飙车,还有魔鬼训练营里各种匪夷所思的培训项目……总之,当这一切原本只属于梦境中的场景,被实实在在拍成了画面呈现在你眼前时,你能做的,只能是尽情享受这份梦想成真的喜悦与激动。
几年前,《黑客帝国》出现时,我们惊叹,沃卓斯基兄弟创造了“子弹时间”。
那时候,我们为子弹能被瞬间锁定而尖叫,为镜头中每一场腔调十足的动作戏而雀跃。
因为拍出了《黑客》系列,我们认为沃卓斯基兄弟不仅是导演,更是哲学家。如果说《黑客帝国》开创了一种潮流,那么《通缉令》无疑是这种潮流的跟随者。只不过在思想性上,俄罗斯人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不及沃卓斯基兄弟那般深邃。提莫是个彻头彻尾的幻想家,或者用“梦游者”来形容他,可能更合适。这一点在《守夜人》和《守日人》
中,我们都能感知到。到了《通缉令》,他的梦来得更为华丽绚烂。支离破碎的剧情,犹如支离破碎的梦境一般,仿佛真实,却又如此荒诞。
演员也很有看头,尽管表面上安吉丽娜·朱莉和摩根·弗里曼是主角,可实际上,这部电影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詹姆斯·麦卡沃伊。在此之前,我们所熟悉的他,都是温文尔雅、敏感腼腆的模样,比如《救赎》中的爱情逃兵,《成为简·奥斯汀》
的英俊恋人,还有《末代独裁》中的冒险小伙。实在难以想象,在《通缉令》里他竟成为一个职业杀手,一个能用枪打掉苍蝇翅膀的“超人”。
当然,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拽的。事实上,这个看起来很扯的故事,讲的就是如何把一个现实中无比懦弱的办公室小职员,训练成为无所不能的超级杀手。这个过程充满了惊险与意外,因为结局早已被注定,所以能把过程拍得如此引人入胜,一波三折,实属不易。
难能可贵的是,提莫做到了形式感的极致。进而用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弥补了内容的空洞;用外表的酷炫掩盖掉了故事本身的凌乱。这绝对是一种本事,就好像把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包装成为超级巨星。真做到那个份上了,原本巨星长什么模样,有没有文化,都不再重要。因为超级巨星,不需要回应,只需要表达。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张艺谋的第一部武侠大片《英雄》。尽管被很多人骂过于形式主义、内容空洞、玩弄技巧,但今天看来,不得不佩服张艺谋的独到眼光。从某种程度而言,《英雄》和《通缉令》一样,都是靠技术实现想象的电影,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美感。就好像一颗会拐弯的子弹,光是这个创意,就足够叫人抓狂。
看完《通缉令》,第一件事便是去下载电影原声。如果你还没看过电影,那么不妨先听听原声。就是那样一股势不可当的劲头,保准你产生立刻去影院纵情狂欢的冲动。而这,恰是本片最大的魅力。
《龙门飞甲》从第一个镜头就彰显了一种气度,这是一部真正对得起“贺岁大片”
四个字的电影。我们经常说的大场面、大制作、大导演、大演员、大格局等各种“大”,都在此片中得到了完美诠释。更重要的是,哪怕放到世界电影坐标中,这片子在3D技术上也不跌份。它或许还比不了《阿凡达》,但在我看来,它也就仅次于《阿凡达》(至少在观影感受上如此)。虽然此前《苏乞儿》曾打出第一部3D华语功夫片的宣传语,但在《龙门飞甲》面前,这句话就像个笑话。
无疑,单从技术层面而言,这回徐克再次笑傲江湖,引领潮流。无论是电影开篇的那段船桅航拍,还是中间的无数场打戏,抑或高潮段落的皇城显现,都在观影上创造了某种程度的视觉奇观,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此前我们经常在武侠片中看到的桥段,诸如大漠飞沙、快意恩仇、剑气袭来、侠客风范等,则在《龙门飞甲》中被赋予了全新寓意。因为技术的介入,让某些想象成为可能,我们也终于看到了所谓的“江湖”
是个怎样的世界。
不过,技术再强大,终究只是表达手段,并不能构成一部好电影。说到底,技术《龙门飞甲》:徐克归来
导演:徐克
编剧:徐克/何冀平/朱雅欐
主演:李连杰/周迅/陈坤/李宇春/桂纶镁/范晓萱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2011-12-15
【影片档案】
是为剧情服务的,对于观众来说,看的还是故事。难能可贵的是,《龙门飞甲》的剧情也不弱。延续徐克经典名作《新龙门客栈》的人物脉络,不难发现,周迅饰演的凌燕秋,无论扮相、性格还是跟男主角的关系,都在向《新龙门客栈》中林青霞饰演的邱莫言靠拢。但随着故事发展,最终揭示的身份却是当年张曼玉饰演的客栈老板娘金镶玉。而李连杰饰演的赵怀安,则清晰地复刻了当年梁家辉饰演的周淮安。这种貌似关联、实则无关的改写,给本片开拓了全新视野。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其他人物,皆为全新原创。最出彩的莫过于陈坤一人分饰两角的创意:一个是反派头目,西厂都督雨化田,单从造型就很能凸显此人的性格特征-强化眼线,妆面精致,衣着讲究,举止优雅,这是个颠倒性别的“狠角色”,一个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另一个是行走江湖靠贩卖消息苟活的小混混风里刀,装扮举止像极了张国荣版的宁采臣,嬉皮笑脸,没心没肺,放浪不羁,了无牵挂。两个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因缘际会出现在同一个客栈中,上演了一出将计就计的绝妙好戏。
因为《龙门飞甲》在技术上的造诣不需多言,所以我更要说它在编剧上的良苦用心。
事实上,相比《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的故事要复杂得多。不光人物众多,叙事线索也极为多元。比如,在赵怀安和西厂这对矛盾之外,还增加了一条寻宝线。且设定了60年一次的龙卷风,吹开古城又覆盖古城这一时间锁,让所有的叙事线索都在这个时间压力下展开。甚至暗藏了范晓萱饰演的宫女这一关键人物,让剧情始终保持高度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真正做到了全片无尿点。
演员表演同样可圈可点,李连杰的身手,周迅的痴情,李宇春的大气,桂纶镁的豪放,范晓萱的颠覆,外加陈坤的多变,令这出群戏精彩纷呈,目不暇接。印象最深的是,李连杰与陈坤在风暴中的对打,简直是天旋地转,眼花缭乱。狂风飞沙中,每一剑都很3D,好像随时都能直接戳到鼻子尖。
当然,纵观全片,也有致命缺憾,其中当属李连杰与周迅的情感戏为甚。其实李连杰的文戏是不错的,此前《海洋天堂》他一分钟都没打,照样演得令人动容。问题是,现阶段的他,真不适合谈情说爱。《龙门飞甲》中每当李连杰不打了,停下来需要跟周迅有情感互动时,就让人很出戏。这哪是一对情深意长的江湖侠侣,这分明是一对闹脾气的同事,上下级关系,跟男女风月无半点瓜葛。也因此,纵然周迅演得如此投入,遇到一个不解风情的对手,这戏也实在是没法看。幸好大部分时间,李连杰的主要任务是飞来飞去,打打杀杀。不可否认,在儿女情长这件事上,还是梁家辉更擅长。
看完《龙门飞甲》的感觉,很像2004年冬天看周星驰的《功夫》带给我的震撼:
心潮起伏,情绪激昂,极有表达欲,恨不能见谁都说上一两句。你会觉得港片黄金时代又来了,东方人独有的功夫传奇再度回归。也唯有徐克,这个香港电影的革新舵手,能让这一切成真。但愿这不是幻觉,更不是昙花一现的回光返照。
回去一查,1951年出生的徐克,2011年恰好60岁。六十一甲子,是该回归了!
我想很多人大概和我一样,看《夜宴》前带着很多疑问,比如画面是否会如《英雄》那般诗意?台词是否会犯《十面埋伏》的硬伤?故事是否会重蹈《无极》的覆辙?
再或者,是否能超越《卧虎藏龙》的成就?尽管这些年来,我们一次次被国内大师的古装巨作搞得啼笑皆非,但因为是冯小刚,我们依然心存期望,并真心企盼《夜宴》
能把之前的顾虑与失望一扫而空,企盼冯小刚能给我们一次全新的娱乐体验。
不要责怪我们这些观众太过势利,或带着偏见看电影。没办法,《夜宴》自诞生之日起便注定活在比较与唾沫的中心。只因为它不是我们习惯的冯小刚题材,更因为这样的题材加这样级别的制作团队,在中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
毫无疑问,《夜宴》是“好看的”。我的意思是说,光从感官享受而言,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华美体验。无论舞美、服装、音乐、摄影,各方面都堪称杰出。两小时十分钟的片长,眼睛始终停不下来。过后再回忆,每个镜头都还是那么美。在这点上,冯小刚做得非常到位。
开篇就很出彩,《夜宴》的片名是以一种你完全想不到的方式出现的,然后便是《夜宴》:一场形式主义的死亡
导演:冯小刚
编剧:邱刚健/盛和煜
主演:葛优/章子怡/吴彦祖/周迅/黄晓明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2006-09-15
【影片档案】
皇宫里的权色交易与宫外王子的飘逸寡淡相闪回。戴面具的王子和一群舞者在青山翠竹中翩然起舞,伴随愈发紧张的音乐,两派刺客赶到,舞者们一个个姿势优雅地倒下。
如此形式主义的状态下,死亡被处理得无比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