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57100000014

第14章 时令节庆风俗(4)

老南京“上坟”有一习俗,鼓楼人也不例外,就是拜谢“坟亲家”。由于亲人亡故后,大都在荒郊野地,择地为墓,平时要有住在墓地不远处的乡民给予看管、照料,天长日久给坟墓维护,换个新坟帽等什么的,上坟前后,都得上门向不是亲家的“坟亲家”送上一笔酬金,如果坟亲家“獅子大开口”,将让上坟的人十分难堪。故老南京有句俗语:“乡下人怕进城,城里人怕上坟”,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一批公墓——人生“后花园”的建设,此俗已渐渐在人们视野中淡去。

随之而来的新风俗是对革命先烈的緬怀,逢到清明时节,单位、学校总要组织青年、学生去雨花台烈士陵墓谒陵,或是去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凭吊死难同胞,成为一种新的风俗。

7.美丽的三月三

江南三月,春风和煦,草长莺飞,度过寒冬的人们纷纷走向清溪、秦淮河、莫愁湖畔,嬉水优游;走向绿野田畴,采摘野菜,尽情享受这美丽的阳春三月。

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

区境内的妇女儿童和老南京人一样,至今还保留着对荠菜花一种特有的情愫。

荠菜又名护生草、清明草、枕头草、地米菜,因为每采一棵都要弯腰屈膝一次,故老南京又称其“磕头菜”。荠菜是一二年生野生十字蔬科草本植物,初春时节其嫩叶,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精品野菜,它以蛋白质含量在非豆科菜蔬中位居前列,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红柿高出4倍,尤其是含钙量还超过豆腐、牛奶,而深受居民喜欢。宋代词人辛弃疾有咏荠佳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味美而鲜香,可切碎后和虾米、豆腐丁、香干丁凉拌,制作各种风味的荠菜馅料,尤为鲜美。难怪大诗人陆游食过荠菜后留下绝唱:“春来荠美忽忘归”。

民间传说,三月三是荠菜花的生日。当田头地角开出如繁星点点的细碎小白花时,区境内的女同胞们,早就按捺不住,带上小刀铲去挑荠菜了,也算是模仿“马娘娘带宫女挑荠菜——散散心”吧,先摘几朵小白花,插在发间鬓角,以解除春困,“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花”。南京很早就流传这样一句民谣,谓“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妇女戴荠菜花,或将其置于铺席之下,藉以消灾祛病。据中医称,清明前后带花及茎的荠菜可供入药。它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水、明目、止血功效,因含有荠菜酸,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血压,治疗慢性痢疾和肾结石、血尿、牙龈出血、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从摄生角度讲荠菜又叫“眼亮花”,能明目清火,利肝和中,可治愈头痛病,所以至今还盛行三月三吃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当你敲开荠菜花煮熟的鸡蛋蛋壳时,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枚枚绿莹莹的鸡蛋,鸡蛋白像碧玉一样,令人舌下生津。据说多吃几只荠菜花鸡蛋,不但眼睛好,整个夏天都不会头痛。同时还可防止伏天“疰夏”。剩下的荠菜花水,将其洒向灶台、屋边墙角,可以防止虫蚁。人们还用桃花柳枝洒水洗门槛,洗澡沐浴以去旧病。有的居民因“荠菜”谐音“聚财”,还将其供奉家堂,或悬挂门楣,又多了一层民俗的韵味。

三月三,诗人情人赏春光

历史上的三月三,古称上巳节,原定于三月第一个巳日去水边祓禳,消灾求福。它还是一个文人雅集,游春娱乐的盛会。南朝梁宗懔在其《荆楚岁时记》中描述:“三月三,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这一风俗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作《兰亭集序》而流传千古,“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在南京,三月三也曾是古代诗人聚会的日子。这一天,文朋诗友相邀出游,聚集在清溪、乌龙潭、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水边赋诗行令。他们围坐在流水旁,把酒杯放在弯曲回环的小水渠中,酒杯漂流到谁面前,谁就喝酒,并赋诗一首。后来还人工造起曲水,盖上亭子,可以风雨无阻地饮酒吟诗,人称“流觞亭”。“三月三”诗人节活动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诗人们身处湖光山色、百花争艳的美景之中,自会灵感泉涌,诗兴大发,吟出许多好诗佳句来。今日“三月三”,南京民间仍有诗人文友聚会之俗。

其实现实生活中,三月三对于少男少女来说更像一个“情人节”,这一天,很多人结伴偕同来到清溪、秦淮河边,取水沐浴。他们泼水嬉戏,追逐打闹,无忧无虑,人不分公卿庶贾,男女老幼,让春水荡涤心胸。尤其少男少女,一同走出冬天棉衣棉袍的禁锢,走向大自然,去体验春江水暖,洗去污垢,祈求安康,然后结伴踏青、赏春,把一个周朝原有的祭祀禳灾、招魂续魄的宗教节日,演变成青年男女约会求偶的“情人节”,让三月三日赋予崭新的意义,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推陈出新”。就像明代的三月三明太祖朱元璋率领文武大臣出城同游牛首山,后来演变成金陵春游牛首山,欣赏著名的“牛首烟岚”一样,演变成一大民俗活动。

更有少数未育妇女于三月三日,要吃炒南瓜子,因“南”与“男”谐音,以祈得子生男,此俗起源何时,无考。

8.国色天香古林园

早在1700年前,南京人就有爱花、栽花、赏花的习俗。闻名遐迩的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和宫女嬉戏后在一棵梅树下小憩,一阵微风吹落几片腊梅花瓣,正巧贴在公主粉白的额上,汗水一浸,竟留下淡淡的花痕,宫女们称公主变得更加妩媚娇美,从此催生了六朝时尚“梅花妆”,南京也逐渐形成植梅热潮。据明代《正德江宁县志》记载,六朝时已栽有牡丹、芍药、梅、桃、玫瑰等花卉。明代则有牡丹、芍药、海棠、玫瑰、水仙、夜百合、玉簪、木樨、菊、梅、桃花、紫薇、紫萱、栀子等几十种。

南京各区县对花卉有着特别的偏爱。玄武区因有“天下第一梅山”而引以为荣;六合区也因优美动听的民歌《茉莉花》,从雅典唱到北京奥运会,更在茉莉花上做足文章,已连续举办了六届茉莉花节;鼓楼区也因拥有南京最大的牡丹观赏基地更加敬慕牡丹仙子。说起花仙子,不能不说到二月的“花之候”和二月十二日的百花生日。《花镜》一书载,二月里“桃始夭,李方白,玉兰解,紫荆繁。梨花溶,杏花饰其靥,正花之候也”。而二月十二“花朝节”,南京民间向有敬花神的习俗。

凡是种有花树的人家或花农,在百花生日这一天,要在自家的花树枝上挂上红布条,为百花仙子贺寿,经济不宽裕的人家,便用红纸剪成小旗帜或是裁成红纸条,贴在树上或是系于小木棍插在花盆里,俗称“护花符”,这种风俗叫做“赏红”,由勤劳的妇女专司此职。是日,一个个花嫂、花姑梳妆打扮去花神庙烧香、许愿、还愿,虔诚之至。如果不赏红,花树会因此不高兴不乐意,甚至生闷气枯死。

每逢,花农和种花人包括卖花人更要去城南的花神庙祭祀花神,当年有副庙联曰:“过眼说繁华漫劳寻芳草吴宫梂花晋苑;同心勤报赛最难忘春风山郭秋雨江城”,简练地概括了人们对花神的无限敬慕。庙正中神台供奉花神神像,两侧分列十二月花神,仪容端庄,令人顿生敬慕之意。在供桌上摆放寿桃、寿糕、果品,人们焚香点烛,顶礼膜拜,祈求花神保护花农花事茂盛,“春艳夏馨,秋妍冬香,让一年四季花市繁荣”。正如《白下琐言》所说,“每岁花朝,卖花之家,各以花供献几,牡丹、芍药、海棠、碧桃之属,竞秀争妍,备极其胜。”更有甚者,花农敬罢花神后,还要在花神庙喝庆寿酒,晚间抬着花神在庙外巡游,每人擎一盏花灯,名“花神灯会”,会后还要演出古装戏酬谢花神。

据民间传说,为花树“赏红”之俗,始于唐朝初年,说是武则天登上女皇帝宝座后,在一个飘雪的寒冬,忽然突发奇想,要去御花园赏花,独见腊梅盛开,一枝独秀,便咏出一首《腊日宣诏幸上苑》: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全唐诗》卷五

武则天女皇完全不顾自然规律,随心所欲,恣意枉为,勒令园中所有花卉,不管你是春之海棠、桃花、梨花,或是夏日石榴、荷花,

秋季金桂、银桂、菊花或是冬令梅花、水仙等,统统都要连夜开花。说也奇怪(当然有人阿谀逢迎,杜撰神话),所有的花卉一齐遵从皇命,该开花的、不该开花的都慑服于武则天的淫威,开花了!惟花中之王牡丹坚贞不屈,违抗皇命,就是不肯绽放,这下子招来灾祸。在武则天的暴怒声中,有的牡丹被炭火烧成枯枝,有的被发配到洛阳,永世不得进京。但是毕竟还是有人不满武则天的霸道,同情倔强的牡丹,为她们设计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被贬洛阳的牡丹照样蓬蓬勃勃地开放,使后来的洛阳牡丹之盛成为全国第一;被烧成枯枝的牡丹,流落到江苏盐城卞仓,成为世界闻名的卞仓枯枝牡丹。再有一点,后人又延伸了这则瑰丽的传说。说是鼓楼区在古林寺旧址不远处新建了一座占地22.7公顷的古林公园,园中耸立起洁白如玉的牡丹仙子塑像,园内以太湖石、假山堆砌成九大牡丹花池,栽培牡丹300余种、600余株,每逢谷雨时节,区境内外的市民摩肩接踵涌进古林公园,参加盛大的牡丹花会,鼓楼区为花文化的传承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感人的牡丹仙子传说,注入了崭新的内容。

鼓楼人爱花、赏花、敬花,从当年流行于鼓楼区的一首《十二月花名节气歌》的美好韵律中,可见一斑,歌曰:

正月更始万象新,梅花开放初立春。

二月遥看满田野,阵雷惊蛰杏花春。

三月翠盖似青纱,清明谷雨看山楂。

四月篱边蔷薇开,才了蚕桑插秧来。

五月榴花红似火,梅雨过去天放晴。

六月荷花开婷婷,小暑黄鳝上市新。

七月芝麻花儿开,开花结籽节节高。

八月丹桂阵阵香,正是秋高又气爽。

九月霜打菊花黄,寒露稻子收割忙。

十月芙蓉应小春,农村半收好年成。

冬月里来大雪到,人寿过半盼年少。

腊月里来腊梅芯,十二月花名唱不尽。(节选)

二、夏之歌

9.立夏风俗趣谈

立夏尝三新

立夏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农历四月上旬、公历5月5日前后。此时天气渐暖,越冬粮食作物大都已经收割完毕,新鲜果蔬应时而上,故立夏时俗以尝新为主,南京有“立夏尝三新”之俗。“三新”也即“三鲜”,水中三鲜指鮒鱼、刀鱼、白虾;地上三鲜指苋菜、蚕豆、竹笋;树上三新指樱桃、梅子、枇杷。

樱桃又名含桃,有朱樱、紫樱两种,因在新鲜水果最少的初夏上市,物以稀为贵,被誉为“果中珍珠”、“鲜果第一枝”。樱桃红如玛瑙,娇小玲珑,肉质细嫩,入口即化,富含糖类、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能调中益脾,补肾涩精,祛风除湿,可养血补血,治腰腿酸痛,且有美容之功效。紫色有细点者,味最甘美。民歌中有“樱桃好吃树难栽”之句,说明培植樱桃不易,因而比较名贵。古时常用以祀宗庙,作贡品,朝廷亦用以赐百官。史载康熙帝南巡抵达江宁(南京)时,江宁织造府曹寅当夜进贡的就是玄武湖樱洲产的时令佳品“玄武樱”。康熙十分喜悦,下令差官飞马晋京将红如玛瑙的樱桃进献给皇太后。

青梅,梅之未成熟者,色青故名,肉厚、核小、汁多、味酸而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制成咸水梅、话梅、乌梅、蜜饯、梅酒、梅酱、梅脯等,有开胃消滞、增进食欲的功效。青梅冲茶可解醉酒。青梅还具有较高的药物价值,可止泻净血、去毒杀菌、生津消食,止渴除疲。

鮒鱼又名三黎鱼,其鳞银白,纤明可爱,每年春夏之交,从沿海水域回游上溯到江中产卵,季节性很强,所以有“时鱼”之称。挂网即随水而上,出水即死,是长江中名贵鱼类之一,不用去鳞,清蒸最佳,肉质细腻,因含有脂肪、蛋白质、核黄素、尼克酸、硫胺素,温中补虚、对体弱久病、脾胃失调、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者有疗效。明清两朝,一直作为贡品。曹寅曾写过一首《鮒鱼》诗:

手揽千丝一笑容,夜潮曾识上鱼风。

涔涔江雨熟梅子’黯黯春山啼郭公。

三月奢盐无次第,五湖虾菜例雷同。

寻常家食随时节,多半含桃注颊红。

一首诗把南京“尝三新”全概括进去了,可见曹寅对南京风俗的熟悉。

区境内还有妇女饮李子酒的习俗。李子,性甘、酸凉,可生食、浸酒、制成蜜饯、果脯,对肝阴不足、虚热内生、口咽干燥有一定疗效。《月食粹编》称,李子,汁多、肉厚、味甜。女子立夏这一天,将李子榨汁兑入酒中饮之,可使青春永驻。民间有谚“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由此可见李子酒的护肤作用。立夏吃李子,可清肝泄热,清胃生津,亦可解疰夏之疾。

立夏吃糕蛋

立夏以后,南京夏日炎热,各种传染病也增多,夜间睡眠不足,白天萎靡不振,令人茶饭不思,日益消瘦乏力,小孩尤其如此,谓之“疰夏”。立夏之时,南京人喜吃豌豆糕。正如老记者杨心佛《金陵十日》中所述,“将豌豆煮烂,捣成糊泥,凝结成块,分切为糕,糕约一寸见方,它既不如豆沙的香糯,也不似绿豆糕的细腻,质地比较粗糙。但豌豆香中也带有淡淡的甜意,售价低廉,深为儿童所喜爱。”《金陵岁时记》称:“立夏叫小儿骑坐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吃了可口的豌豆糕也许就能健脾开胃,让小孩长精神、少打瞌睡。还有用豌豆煮饭,坐在门槛吃一说,同样可免除工作时犯困。不过区境内还有一种“戴醒睡”的习俗。这和吃却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一种叶小而密集的灌木植物,与刺槐相似。人们将“醒睡”的枝条圈成二三圈,戴在小孩头顶,枝条上的凸起能压迫头部穴位,有提神作用,“可止做事时之瞌睡”。

南京立夏的食俗还有一样,就是男女老少都要吃鸡蛋或咸鸭蛋,尤其是让孩童吃了,寄寓他长得像蛋白,白白胖胖,身体健壮,

故城里人有句俗语,“立夏吃个蛋,石头都踩烂”、“立夏吃蛋,可免疰夏”。此俗和吃豌豆糕一样,至今仍有留存。

立夏秤祢人

炎热的夏天开始了,整个夏天自家的孩子是胖还是痩了,抑或健康如何,区境内的居民便十分看重立夏和立秋的两次“称人”,即用大杆秤(或现在用地秤、健康秤)为小孩称体重,以作比较。

立夏“称人”

相传此俗源自元朝忽必烈的故事。

忽必烈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严密防止江南人民起来反抗,就派出许多蒙古人到江南来,要求每十户百姓供养一个蒙古人,并且要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每年在立夏这一天要给这些蒙古人称体重,并作记录,只许体重加重,不许减轻,否则就要重罚。老百姓自己还缺衣少食,那有钱供养这些蒙古人,让他们养尊处优,过寄生虫的生活呢?只有想办法让那些蒙古人在立夏前多吃一些东西,而且是味道好、吃了又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饭和鸡蛋,这样做效果还算不错,大部分百姓都免除了受罚的痛苦。于是,大家为了庆贺安康,吃一些糯米饭和鸡蛋,也称一称自己的体重。这样年复一年就养成了立夏吃鸡蛋、称体重的习俗。

老南京称人,过去一般用大杆秤,秤钩下吊一竹筐,让被称的小孩坐在里面,如果孩子大了,称秤的大人一只手拎不动,则可让两个大人用木杠子穿过秤毫来称人。时至今日,健康秤已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已不再局限于立夏、立秋日称人的重量。随时称随时便可知晓自己的体重了。

立夏“蚕关门冶”

古代区境内有一些蚕农,精于养蚕,所得蚕茧卖给蚕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同类推荐
  • 梁宗贷:穿越象征主义

    梁宗贷:穿越象征主义

    本书以“主题学”研究为主要方法,将梁宗岱的创作、批评和翻译活动放置到法国乃至世界性的象征主义大视野中,通过全方位比较梁宗岱与象征主义,显示出其穿越象征主义的最高境界。
  • 意大利往事

    意大利往事

    本书介绍了意大利的历史概况,书中所有珍贵资料和影像图片均来自澳大利亚LIC的独家授权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本书介绍了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繁华都市,其中有充满时代气息的古老皇都北京、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中西文化交融的都市澳门等中国的繁华之地,以及伦敦、巴黎、雅典等国外著名的繁华城市。
  • 中国对联·谜语故事

    中国对联·谜语故事

    对联,又称楹联、楹帖、门联、对子以及联语等。对联以其悠久的历史、精练的语言、独特的风姿、神奇的魅力和高雅的情趣跻身中华文学之列,成为最具中国特色、拥有众多读者的文学形式之一。谜语是一种语言技巧、文字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读之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和启迪智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书收录了大量由汉字的音、形、义等特点而产生的巧联妙对、生动的对联故事和谜语故事,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可为读者闲暇之余增添一份乐趣。
热门推荐
  • 快穿姐不是病毒

    快穿姐不是病毒

    植物人李晓甜的意识被困在一个黑暗空间,伴随她的是永恒的寂寞,有一天她发现黑暗空间裂开了一道缝,她的意识随着缝隙钻了出去。才发现进入到了互联网世界,她的存在就像是一个病毒,可以随意进出游戏,电视,电影,动漫,而且这个病毒还无法清除,只能被驱逐。什么?我竟然成了召唤师峡谷一个领头兵,她喵的,赶紧跑。什么?你要我做你的压寨夫人,咳咳,壮士,麻烦你先整整容好吗!正要与英俊的王子接吻,忽然风云突变,晴空打雷,李晓甜对着天空大喊,我不是病毒!
  • 天玑神珠

    天玑神珠

    神珠现,天下变,大道轮回。从小因为体质特殊,洛枫落得个废物的名号,无奈只能外出游历,与一个神秘的老者同居数年。数年后,洛枫毅然决定回归故里,却不知何时老者已经把神珠封印在自己的识海内。一段爱恨情仇,一段兄弟情谊,一段风云伴着洛枫,不断演绎着。
  •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教程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教程

    本书根据新修改的宪法,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别是人大代表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和近几年来作者对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新的体会,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编写。本书是从代表履职的实际需要出发,规范了体例结构、明确了相关内容,力图为人大代表依法执行好代表职务和人大工作者开展好相关代表工作,提供一本较新的系统、规范、简明、实用的参考读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深深漫漫

    深深漫漫

    乐樱从前过得并不好,后来的情路也颇为曲折。但是,青春不就是这样嘛,我们在懵懂里成长,也在成长的阵痛中收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武极仙

    魔武极仙

    行走于黑白,刀刃上跳舞。低调是他的信念。背后捅刀那是他的风格。亮刃苍穹,斩邪魔、斗天神、诛妖妄!人道不公,挥刃杀之!天道不公,利刃弑之!
  •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在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的观照下,从壮族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壮族经济生活与性别平等、壮族政治参与与性别平等、壮族宗教信仰与性别平等、壮族教育文化与性别平等、壮族哲学思想与性别平等六个层面,全面而系统、有根有据地向人们展示了壮族性别平等的种种文化表达,给人们提供了性别研究的一个新样本。
  • 野蛮王妃:暴君,有种娶我!

    野蛮王妃:暴君,有种娶我!

    恶俗的穿,穿成亡国奴,她忍了,穿成被拍卖的亡国奴,她又忍了,穿成被拍卖带诅咒的亡国奴,她还是忍了。可当那个自大而高傲的男人出现,以绝对命令的姿态,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本王的女奴,本王说什么,你绝对要服从!”忍忍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她终于要爆发了!
  • 武仙之界

    武仙之界

    一个封存着前世记忆,承载着今世灵魂的少年。原本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却是因为一次偶然之间一抹前世的记忆浮现,从此踏上了一条虚无缥缈的修仙之路。然而天地之间是否有仙,却是无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