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与敌对垒,我欲袭敌,须丛聚草木,多张旗帜,以为人屯(1)使敌备东而我击其西,则必胜。或我欲退,伪为虚阵(2),设留而退,敌必不敢追我。法曰:“众草多障者,疑也。”
《北史》:周武帝东讨,以宇文宪(3)为前锋。守雀鼠谷,帝亲临围晋州,齐主闻晋州被围,亦自来援,时陈王纯(4)屯千里径(5),大将军永昌公椿(6)屯鸡栖原,大将军宇文盛(7)守汾水关,并受宪节度。宪密谓椿曰:“兵者,诡道。汝今为营,不须张幕,可伐柏为庵,示有所处。兵去之后,贼犹至疑。”时齐主分兵向千里径,又遣众出水关,自帅大军与椿对。椿告齐兵急,宪自往救之。会军败,齐追逐还师,夜引还。齐人果以柏庵(8)为帐幕之备,遂不敢进。翌日始悟。
【注释】
(1)人屯;有大队人马驻防。
(2)虚阵:虚无的阵形,用以欺敌。
(3)宇文宪:周文帝宇文泰之第五子,武帝宇文邕之弟。因累战功封齐王。
(4)陈王纯:即陈惑王宇文纯,宇文泰之第九子。官至上柱国。
(5)千里径:地名,在平阳(晋州治所,今山西临汾)北,是通往太原的要隘之一。
(6)永昌公椿:即宇文椿,宇文泰之侄孙,封永昌公。周武帝时,任大将军;宣帝时,任大司寇。
(7)宇文盛:宇文泰之第十子。周武帝时,封越国王,授任相州总管。周静帝时为太保,后为隋文帝杨坚所杀。
(8)庵:草房。
【译文】
凡是与敌军对垒,我军计划袭击敌军,应多堆聚草和树枝、多悬挂旗帜,造成有军队驻扎在该处的假象,使敌人于此守备而我方从别处进攻,如此就一定能取胜。如果我方想撤退,就把伪装的军营留在那里,部队悄悄退走,敌人一定不敢来追。兵书上说:“堆积许多草木作障碍,是故设疑阵。”
南北朝时期,周武帝讨伐北齐时,任命丰文宪为前锋,驻守雀鼠谷。当时,陈惑王宇文纯在千里径驻军,大将军永昌公宇文椿驻军在鸡栖原,大将军宇文盛守汾水关,都受宇文宪指挥。宇文宪私下对宇文椿说:“用兵打仗,要讲求诡诈。你这次安营,不要使用帐幕,可以砍些柏树搭成小草屋,向敌人显示我方要在这里长久驻军的假象。等我们部队从这里撤走之后,敌兵经过仍会疑心这里仍有我军。”当时齐后主高纬分派部分兵力向千里径进攻,又派遣部分军队攻打汾水关,自己则率领大部分军队与宇文椿对垒。宇文椿向宇文宪报告北齐兵急攻,宇文宪亲自领兵营救,正遇上打了败仗被齐兵追赶的宇文椿的军队,连夜带领他们回到自己的驻地。北齐的士兵果然以为柏树搭的小草屋是周兵驻扎的营地,便不敢进军,直到隔天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心得】
本篇主要阐述设置疑阵迷惑敌人的谋略思想。要进袭敌人时,可采用“丛聚草木、多张旗帜”的办法,使敌人误认为是屯兵,以引诱敌人,待其兵力分散时,乘机袭击之,必能取胜。如要退却时,则设置假营阵以惑敌,使其摸不清虚实,不敢轻率追击。如此,即可安全撤退。
公元218年,刘备领兵10万围汉中,曹操闻报大惊,起兵40万亲征。定军山一役,蜀将黄忠计斩曹操大将夏侯渊。曹操大怒,亲统大军抵汉水与刘备决战,誓为夏侯渊报仇。蜀军见曹兵势大,退驻汉水之西,西军隔水相拒。刘备与孔明至营前观察两岸形势,谋划破敌之策。孔明见汉水上游有一带土山,可伏兵千余。回营后命赵云“引500人,皆带鼓角伏于土山之下。或半夜,或黄昏,只听我营中炮响。炮响一声,擂鼓一番。 只不要出战。”孔明自己却隐在高山上观察敌军动静。第二天,曹兵到阵前挑战,见蜀营既不出兵,也不射箭,叫喊了一阵便回去了。到了深夜,孔明见曹营灯火已灭,军士们刚刚歇息,使命营中放炮为号,令赵云的五百伏兵鼓角齐鸣,喊声震天。曹兵惊慌,疑有蜀兵劫寨,赶忙披挂出营迎敌。可出营一看,并不见有什么蜀兵劫寨,便回营安歇。待曹兵刚刚歇定,号炮又响,鼓角又鸣,呐喊又起。一夜数次,一连三夜, 弄得曹兵彻夜不得安宁。曹操的谋士们认为,这是诸葛亮的疑兵计,建议曹操不要理睬。曹操却认为,如果多次皆假,却有一次真来劫营,我军不备,岂不要吃大亏。于是传令退兵三十里,找空阔之处安营扎寨。其实,他正是中了诸葛亮用的疑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