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战,所谓人者,惟人士而破妖祥(1)也。行军之际,或枭(2)集牙旗(3),或杯酒变血,或麾竿毁折,惟主将决之。若以顺讨逆,以直伐曲,以贤击愚,皆无疑也。法曰:“禁邪去疑,至死无所之。”
唐武德六年,辅公祐(4)反,诏赵郡王李孝恭(5)等讨之。将发,与将士宴集,命取水,水变为血,在座皆失色。孝恭自若,曰:“毋疑,此乃公祐授首(6)之征也。”饮而尽之,众心为安。先是,贼将拒险邀战,孝恭坚壁不动,以奇兵绝其粮道,贼饥,夜薄(7)李孝恭,孝恭坚卧不动。明日,以羸兵(8)扣贼营挑战,别选骑以待。俄而羸却,贼追北且嚣,遇祖尚(9),薄战,遂败。赵郡王乘胜破其别阵,辅公祐穷走,追骑生擒之。
【注释】
(1)妖祥:本谓吉凶的征兆,这里指妖灾怪异等不吉利的现象。
(2)枭:鸟名,俗称猫头鹰。旧传枭食其母,故常以喻恶人或不祥之兆。
(3)牙旗:古代将帅之旗,因旗竿以象牙装饰,故名。
(4)辅公祐: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与杜伏威一道起义。唐朝建立后,伏威归唐,公祐则据丹阳(今江苏扬州)称帝,国号宋。不久,被唐将李孝恭所擒杀。
(5)李孝恭:唐宗室。曾任山南道招慰大使、扬州大都督等职。因辅佐李渊父子定天下有功,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受封赵郡王。贞观初年,改封河间王,官至礼部尚书。
(6)授首:被杀。
(7)薄:逼近、靠近。
(8)羸兵:谓老弱残兵。羸,瘦、弱。
(9)祖尚:即卢祖尚。光州乐安(今河南光山西北)之富户。隋末,趁农民起义之机,据扬州起事称刺史,后以州归附唐朝,官至交州刺史。
【译文】
战争中所谓的靠人力,是要靠人破除迷信。行军打仗的时候,有时恶鸟落于牙旗上面,有时杯中的酒变成血,有时主将旗竿折毁,遇到这类情况时主将要作出决断。如果是正义之师讨伐反叛、惩罚邪恶势力,用贤能的人为将去讨伐愚佞之辈,便没有什么可忌讳的。兵书上说:“除去邪佞和疑惑,军士就会放心地去拼死战斗。”
唐朝武德六年时,辅公祐反叛,皇帝命赵郡王李孝恭等人去讨伐。部队将要出发,将士们聚餐,孝恭命令人去取水,水取来后变成了血,在坐的将士皆大惊失色。李孝恭从容镇静地说:“不用疑虑,这是辅公祐将要被杀头的征兆。”说完一饮而尽,众人这才心安。两军对垒,辅公祐的将领依据险要地势向唐朝部队求战,李孝恭坚守于营垒之中不出兵,并另派一支部队断绝了敌人的粮道。辅公祐的士兵缺粮,夜间来攻打李孝恭军营,李孝恭安卧在营中不动。第二天,李孝恭派一些老弱残兵到敌营前挑战,另外又挑选一些骑兵作好战斗准备。不一会儿,老弱残兵从阵地上退了下来,辅公祐的士兵追来,遇见祖尚的部队,双方开战,辅公祐的士兵被打得大败。赵郡王李孝恭并乘胜攻破辅公祐别处的军营,辅公祐大败而逃,没多久就被唐朝骑兵活捉了。
【心得】
本篇主要阐述在行军作战中如何破除迷信、发挥人的作用的谋略思想。所谓“人战”,就是破除迷信、坚定部队斗志的问题。在出师过程中,凡遇有各种怪异现象,主将务必破除迷思,以稳定军心。只要所进行的是“以顺讨逆、以直伐曲”的战争,都要坚信不疑地去战斗。
兵者,诡道也,虚虚实实,无有定规。兵不厌诈,也就是说,要用各种手段迷惑、欺骗敌人。或以虚为实,或以实为虚。或以虚为虚,使敌反以为实,或以实为实。使敌反以为虚。运用之妙,不一而足。
有一则寓言故事叫“狼来了”,告诫人们不要说假话。但在敌我双方的生死斗争中,“狼来了”是一种正常的谋略现象。运用“虚虚实实”的谋略,实际上就是“狼来了”现象。运用和识破这一谋略是谋略家重视的问题。对于敌方的“虚虚实实”,我则时刻不能松懈警惕;在实施这一谋略时,则应力图使敌方麻痹懈怠,真假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