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复某一特定信函之前,请先阅读所有已回复该信的内容,也许你原定的回复内容已有十个人讲过相同的意见。若真如此,只需轻描淡写地表达即可,无须重复大家已觉厌烦的意见。在网际空间中,长篇大论往往不会引发他人阅读的兴趣,反而是那些精简有力的言论会吸引别人。
(八)确认将要回复的对象
在网际空间中进行公众事务的讨论时,请再三思考回复的对象到底是谁?有必要将自己的意见广播吗?或许,只需回复意见给发信者,并加注说明:“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将这个意见广播给大家,敬请传送无妨(最好加上自己署名)。”署名代表着回复者对其言论负责的态度。
(九)切勿在朱经同意前,将他人信函转送给第三者
若要把他人的来函转送给第三者之前,要先征询来信者的同意,否则犯了网络礼仪的大忌!对来信者而言,邮件内容是针对收信者所撰写的私人信函,不见得适合他人阅读。
写信时应该注意哪些礼仪细节?
一、书信简述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书信由笺文及封文两部分构成。
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招呼、问候、对话、祝颂等。笺文是书信内容的主体,书信的繁简、俗雅及至其他方面的风格特征,几乎都由内容主体决定。
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封文是写给邮递人员看的,使邮递人员知道信从哪里来,寄往哪里去;万一投递找不到收信人,还能将信退给寄信人。
完整的书信应该是笺文封文倶全,并且将笺文装入写好封文的信封内,然后将口封好付寄的。
二、书信的写作要求
书信虽然是一种个人性很强的运用文,写法上也比较灵活,但书信还是应该遵循一定的要求,最基本的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必须合乎现范
书信写作规范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书写格式的规范,二是书信语言的礼仪规范,这两种规范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出乱子,闹笑话。
(二)言之有物,通情达理
“信”字本身含有信任之义,这要求书信不论写给谁看,所述之事都要实在,所表之情都要率真,所讲之理都要通达。
三、书信笺文的写作方法
(一)信笺的款式
现在通常使用的信笺有横竖两种款式。
竖式信笺,又称中式信笺,是我国传统的信笺款式。竖式信笺的选用有日渐减少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中,已很少使用,但是在年长者的书信往来中还常常使用,在港、台等地区及海外侨胞的中文书信中,竖式信笺仍使用很普遍。
横式信笺,又称“西式”信签,是今天常用的款式。
(二)笺文的结构
笺文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谈话,既然是谈话,就要先向谈话对象打招呼,打招呼要讲礼貌;接着要说两句对对方表示尊重话;接下来要有几句应酬语自然地引出谈话的正题;再接下来才是正文;正文完了之后,还要说上几句结束谈话的应酬语;然后向受信人报自称并署名;最后写明谈话的时间。
四、书信笺文的写作规范
(一)称谓
称谓,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它表示双方的关系,在信笺第一行起首的位置书写。我国习俗素来重视人伦、名分,所以,在交际活动中应该特别重视称谓妥当,写信时尤其如此。笺文中的称谓包括名字(或号)、公职位、私关系(包括血统关系及亲戚关系)、尊词等。有的信中单独使用,如“主席”、“妈妈”、“大哥”、“爷爷”等;在有的信中则两项联合使用,如“母亲大人”、“XX先生”、“XX儿”等。在实际使用中,两者如何结合,值得注意。
1.关于名、字、号的选用
收信人是晚辈,信可以称名。除此以外,凡有字号的,都要称“字”或“号”;也可以从收信人的字号中选一个字,下面再加上一个“公”或“翁”、
“老”等。
依照习俗,对名、字、号的选用有下列原则:
(1)对儿女称名不称字号;称学生可称字,也可称名或号。
(2)对尊亲不称名号,直写表示关系的称呼,有的在称呼下加尊词。
(3)对尊长以称字号为敬,字号后面加上职位、称呼或尊词。
2.关于公职位称谓的选用
公职位,即在社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中的职务、职称、地位。如:主席、总理、部长、局长、校长、主任、经理、董事、会长、秘书长、理事等。
3.关于私关系称谓的选用
所谓私关系的称谓,即表示发信人与受信人之间在家族、亲戚、世交领域内相互关系的称呼。如袓父母、曾袓父母、父母亲、叔、伯、兄、弟、姐、妹、姑、舅、姨、岳父母、内兄、内弟、外袓父母、世伯、世侄等。
对私关系称呼选用的原则有二:一是确切表示收信人与发信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合于习俗,令收信人感到自然、亲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许多地方都能体现出这个文明古国的谦敬之风。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说自己时用谦恭之词,呼对方时用尊敬之语。现在,在一些正式的书信中,为了表达自己的谦虚和礼貌,也会使用一些“谦称”。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1.拙笔:称自己的文字和书画。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2.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3.拙作:同拙著。
二、“小”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1.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2.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3.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4.小店:称自己的店。
5.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1.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
2.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3.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4.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这一次。
四、“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1.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贱姓王。
2.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五、“敝”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1.敝姓:称自己的姓。如:敝姓王。(您)贵姓?
2.敝人:对人谦称自己。
3.敝处:谦称自己的家。
4.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1.鄙人:谦称自己。
2.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3.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1.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
2.愚见:谦称自己的意见。
3.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如:愚以为不可。
八、“劳”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
1.劳驾:麻烦你。
2.劳步:用于别人来访。如:您公事忙,千万不要劳步。
(二)提称语
提称语是用来提高称谓的语词。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收信人査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提高称谓,也就是对收信人进行尊敬的意思,如“希圣老师尊鉴”。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在礼仪简化的现代生活中,提称语常常被省略。
省略提称语后,在称谓下加冒号“”,如“希圣老师”。
如何使用敬称
“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一、“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二、“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如: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八、“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如: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三)开头应酬语
开头应酬语是在述说正事之前,写几句问候、寒暄之类的话,以导引正事。开头应酬语属客套话,现在大多用“您好”,然后连接正文。
(四)正文
正文是笺文内容的主体,也即书信所要说的事,所要论的理,所要叙的情。正文的写作,除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晰之外,还须注意措辞得体。书信叙事论理与一般文章不一样,只要事真理直即可,需要根据收信人的特点及发信人与收信人的特殊关系来进行措辞,这方面的要求没有定格定式,都凭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等全部交际经验去处理。
(五)结尾应酬语和结尾敬语
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收得太急,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就像平常到朋友家聊天,临告辞之前需要说几句过渡,然后再告辞。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因故迟复,请谅”、“恕不详叙,望早日面谈”等。
结尾应酬语的写作原则与开头应酬语同,须从正文内容引出,要简捷自然,不落俗套。一般来讲,从书信中心内容自然引出的结尾应酬语就比较活泼和谐。
结尾敬语,敬告对方谈话到此结束,与前段的启事敬辞相呼应。前头用“敬启者”,后面“敬此”、“肃此”;如果前头用“兹复者”,后面则用“专此”、
“草此”之类。我国传统的信函书札中结尾应酬语和结尾敬语很多,并且人们还在根据书信内容的需要不断创新。
(六)问候祝颂语
书信中说完正事之后,向对方表示问候与祝颂,皆属礼貌之举。常见的问候祝颂语有很多,现代的如“向您全家问好”、“祝身体健康”、“祝你进步”、“祝你成功”等。传统的如给长辈写信用“敬请福安”或“敬颂崇祺”;如果给平辈写信,一般则用“即请大安”、“顺颂时祺”,假如给晚辈写信,只用“即颂”、
“顺问”即可。
(七)自称、署名、礼告敬辞及时间
笺文结尾,要写上发信人的名字和写信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自称,名字之下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
自称,是对收信人的自称,如给袓父母写信时自称“孙”(或“孙女”)给老师写信自称“学生”,给哥哥写信时自称“小弟”(或“小妹”)等。一封信中的自称与开头所书收信人的称谓是相呼应的,它们之间反映着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反映特殊的感情或自谦。
书信中署名的一般运用规律如下:
1.直系尊亲给子孙写信时不署名,只写“袓父示”、“父(母)字”即可;
2.给家族中或其他关系中特别亲近的人写信时署名但不写姓,只写名或字,如“儿子xx”、“女儿xx”、“挚友xx”、“愚兄XX”等;
3.其余关系用全姓名,如“学生xx”、“同学XXX”等。
关于礼告敬辞,如“学生xx敬启”、“男xx叩”、“xx启上”等,这些是自称、署名、礼告敬辞二者联用的形式,其中的“敬启”、“叩”、“启上”等,是礼告敬辞,也叫做“末启辞”。
礼告敬辞的使用应切合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时间是书信写作必不可少的内容,按常规,都把写信的时间写在最后。如果省略掉礼告敬辞,则时间便写在署名之下。
(八)附候语及补述语
1.附候语
附候语是附带问候的辞令。给亲朋写信时,如果与受信人的家人或身边朋友、同事也有交情,或者写信人的家人及身边朋友、同事也认识受信人,往往在信中附带致以问候,表示思念之情。所以,附后语通常有两种情况:
(1)写信人附带问候收信人身边的亲友,例如:
(1)令尊前祈代请安(附带问候受信人的父母)
(2)令兄处祈代候(附带问候受信人的兄长)
(2)写信人代自己身边亲友问候收信人,例如:
(1)广平及海婴随叩(附带代妻儿行礼问候)?
(2)家父嘱笔问候(附带代父亲问候)
附候语的写作应特别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称谓的恰当,二是另行写起,三是力求简练。
2.补述语
补述语,即信写毕之后又要补充说明的话语。补述语一般用“又及”、“又启”加以提示。补述语不宜过长。
传現信札常用附带问假用语
应用对象,常用问候语
请收信人代为问候长辈,令尊大人前,祈请叱名轻安。某叔处,烦叱名问候。
请收信人代为问候平辈,某兄处,祈代致候。某友处,祈代致候。
附带问候收信人的晚辈,顺候令媛近佳。
顺问令孙康壮。
代长辈附带问候,家慈瞩笔问候。
某伯处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带问候,某兄嘱笔问候。
某兄附笔道候。
代晚辈附带问候,小儿伺叩。
小孙随叩。
五、书信封文的写作
(一)信封款式的选用及写作
1.所谓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
封文的项目如下:
(1)收信人的地址(包括住址或服务机关、学校、厂、店等及其邮政编码)。
(2)收信人的姓名。
(3)发信人的地址、姓名。
如果托人带信,还要在信封上书写托带语和拜托词。
我国目前通用的信封有两种款式:一种是竖式(又称“中式”)另一种是横式(又称“西式”)。竖式信封封文内容分为左、中、右三路,右路写收信人地址,中路写收信人姓名,左路写发信人的地址、姓名。
竖式信封的使用日渐减少,这一方面是邮局普遍采用计算机分拣,另一方面也因为同国外习惯不同,因此如果要选用竖式信封,需考虑投寄及收信人的文化背景,不必泥古。
横式信封封文内容分上中下三路横书,上路写收信人的地址,中路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路写发信人的地址、姓名。贴邮票的位置,一般在右上角。
寄往国外的书信封文写作除须用寄往国家的文字书写(有的也可用英文书写)外,还有格式的明显区别,国外一般的规则是:封文左上方依次写发信人的姓名、地址(包括邮政编码)、国名(这三项内容也可写在背面封口上);右下方依次写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包括邮政编码、国名);右上角贴邮票。
(二)封文写作中的礼貌语言
封文写作中还有一些文饰成分,这就是礼貌语言。
邮寄书信封文中的礼貌语词。邮寄书信是将笺文封好投寄邮局进行传递的,因此,封文中的礼貌语言还涉及邮递员与收信人的关系。邮寄书信封文中的礼貌语词有三部分:一是对收信人的称呼,二是启封辞,三是缄封辞。下面分别谈谈三者的写作注意事项。
信封上的礼貌语
1.对收信人的称呼。许多人习惯在收信人的名字之后加上私人关系称谓,如“某某某父亲收”、“某某某爱妻收”,这是错误的用法。封文中收信人姓名下的称呼不同于笺文中的称谓,它不是发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而是邮递员(送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的选用依收信人的社会职位而定,一般来讲,对无职衔的高龄尊长称“先生”、“女士”,对有职衔者,可称职衔,也可称“先生”,对女性则称“女士”;对普通长辈及平辈,有职衔者可称职衔,也可称“同志”、“先生”、“女士”;对晚辈一般不称职衔。
2.启封辞。启封辞是请收信人拆封的礼貌语词,它表示发信人对收信人的感情和态度,所以,在郑重严肃的书信中,应该精心选择运用。
启封辞在比较简单、随便的书信中可省略,也可以简化为“启”,只不过简化、省略后就显得毫无感情色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