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鲁尔·洛迪
洛迪王朝的创建人巴鲁尔·洛迪是一个阿富汗人,他是一个遗腹子,是被他的叔父伊斯拉姆汗养大的,伊斯拉姆汗是个有权势的贵族,在萨依德王朝的时代,他为希兹尔汗服务,带着他的兵马,为王朝镇守着旁遮普的锡尔欣德。巴鲁尔·洛迪长大后,伊斯拉姆汗就把他的女儿嫁给了他的侄子,并把侄子确立为他的继承人,伊斯拉姆汗去世之后,巴鲁尔·洛迪就获得了他的职位。
1451年,洛迪利用苏丹与首相的矛盾,带兵进入德里,在宫廷斗争中掌握了主动权,登上了苏丹宝座。
对于如何巩固他的王位,洛迪自有一套办法。他对于德里苏丹国的王廷大臣和各地领主们不放心,就采用掺沙子的办法,从印度境外与他有一定关系的阿富汗贵族中,选取了比较稳妥、可靠的人,请他们进入到王朝之中,安排给相应的职务,协助自己统治王朝。为了笼络住这些新来的权贵,让他们安心地辅佐自己,洛迪不仅给他们高官厚禄和封地,还时常问寒问暖,同他们共同坐在一块毯子上一起享用美食,在他们心情不好时亲自上门慰问,让他们觉得那个高高在上的帝国苏丹就是自己人,是自己可以完全信赖的朋友。洛迪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博得大臣们的信任和支持,巩固和稳定了局势。
洛迪对于他认为可以拉拢的人就施以恩惠,对于那些可能损害王朝稳定的人,尤其是各地掌握重兵又对德里王权虎视眈眈的贵族们,则是毫不手软。他在德里局势初步稳定之后,就主动出击,先后向拉贾斯坦等各地的割据者们痛下杀手。面对着洛迪的强大压力,那些贵族们不得不收起异心,低头承认了德里对自己的宗主权,规规矩矩地纳贡称臣。洛迪对他们也并未赶尽杀绝,毕竟王朝初创,面临的矛盾很多,想一下子就彻底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也不现实。
巴鲁尔·洛迪统治下的北印度基本是比较平和、稳定的,这与洛迪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那时的苏丹有绝对的权威,如果他认为应该以残酷的高压统治管理国家,民众就会生活在惶恐之中。如果苏丹认为应该以德治国,让人民休养生息,那么民众的生存环境就会宽松一些。据说巴鲁尔·洛迪就是一个宽容的人,他作为一国苏丹,生活上与前任苏丹完全不同,他从不滥用国库储备,甚至过得很简朴。他对待臣民也是很慷慨,即使是穷人和乞丐来了他也要认真对待,不会让人家在离开时一无所获。在宗教问题上,他也持宽容的态度,对待印度教教徒也不像其他苏丹一样采用高压、歧视的政策。
塞干达尔沙的手段
德里苏丹国的各位苏丹中,对印度教持敌视态度的是主流,温和政策总是暂时的,在洛迪王朝也是这样。1489年巴鲁尔·洛迪去世了,塞干达尔沙即位后,就改变了宗教政策,印度教徒刚刚过上几天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惶恐不安的情绪又弥漫在大家的心头。作为一个偏激的伊斯兰教徒,他数次命令破坏印度教寺庙,破坏之后,在原址建立起清真寺。他还命令砸坏印度教的崇拜偶像,把神像的碎块交给屠夫作为交易时所使用的秤砣。又下令禁止印度教的信徒们剃去胡须,也不可以到圣河中沐浴。他想用各种各样的压力,迫使印度教信徒们改变信仰,皈依伊斯兰教。
在印度历史上,印度教的影响真是太强大了,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民众的思想中,即使在穆斯林政权的高压政策下,信仰也只是暂时低调蛰伏一段时间,待环境稍有改善,马上就又生根发芽,茂盛地生长起来。
塞干达尔沙在位时间达28年,他喜欢使用权力来镇压反对者和进行领土扩张。一登基他就对反对他的那些王公下手,他不想那些人继续在王朝中发挥作用,怕他们有一天再起反意,就施以重手,坚决地镇压这些站错了队伍的人。
在王朝内部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这位野心很大的君主就调集军队,用武力来开疆拓土,力图恢复德里苏丹国的强大面目,他也要享受一下帝国曾经有过的强盛。
他先是出兵比哈尔,兼并了那里的土地,然后又与孟加拉的穆斯林贵族修好,因为对方正处在强盛的时期,塞干达尔汗不想给自己找个强大的敌人。
一个王朝总会有很多层出不穷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当塞干达尔汗踌躇满志地准备施展身手时,巴鲁尔·洛迪时代留下的问题就突然显现出来,并且成了一个相当难以解决的矛盾。在洛迪王朝初期,被巴鲁尔·洛迪从境外请来,平衡德里旧贵族势力的阿富汗豪强们,现在越来越不听话,巴鲁尔·洛迪的礼贤下士把他们惯出了毛病,让他们养成了目中无人、自大自狂的习惯,甚至还要威胁到王权。这还了得,塞干达尔汗可没有巴鲁尔·洛迪那样的好脾气,他决心重重地惩治一下这些调皮孩子,让他们知道点好歹。
他命令王朝的所有官员,不管你是中央的大干部还是地方官员,都要如实记录好收支情况,定期报送给王廷,不许进行隐瞒,如果发现有违反规定的,那就等着严厉处罚吧。
为了打击一些权贵们的嚣张气焰,他专门颁布规定,凡是苏丹下达给各地的圣旨,地方官员在得到通知后,一定要出城10公里,恭恭敬敬地迎接,王朝又在所有重要机构和高级官员的家里安排了密探。苏丹在总结了历代的经验之后,觉得密探制度真是个好东西,有了密探遍布在各个地方,即使你没有异心,也要小心翼翼,更不要说私下聚集密谋反叛了。利用这些手段,德里苏丹的权威就一步一步地强大起来,大臣和贵族们也变得听话了很多,都变成好孩子了。
塞干达尔汗对这样的局面很满意,他兴奋地说:“即使我安排自己的奴隶坐上轿子,我的贵族们也会听从命令把轿子扛到肩上。”
多事之秋
易卜拉欣是塞干达尔汗的长子,在塞干达尔汗去世后,他就成了继任者,但王朝的大臣们对于确立新苏丹却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共谋。他们在拥立易卜拉欣的同时,又给予查拉尔汗一定的支持,让他拥有较大的权势,以达到牵制易卜拉欣的作用。可以看得出来大臣们的想法,他们是不想再出现一位过于强大的君主,塞干达尔汗给他们吃的苦头太多了,他们不想再在惶恐中为君主工作。
但是这个易卜拉欣也是一位强硬的人物,而且他还不善于处理与大臣们的关系。即位不久,他就攻击查拉尔汗,打败并毒死了他的这位兄弟。从这个事件开始,他与臣下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而他的下一步行动更是加重了权力危机。
易卜拉欣觉得苏丹的王权需要加强,就打算推出一系列巩固王权的措施,来维护和强化他的地位。但是他犯了冒进的错误,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没有顾及到自己正处于立足未稳的时期。结果压制贵族的企图没有实现,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己与权力很大的阿富汗贵族的关系。
易卜拉欣向大臣们宣布“王权不认亲族”,贵族的下属地位一定要坚持和强化。大臣们过去见苏丹时,一直是可以就坐的,而易卜拉欣一改过去的习惯,命令大臣们要侍立在阶下,双手交叉在胸前以示对苏丹的敬意。他力图以这种形式来形成对大臣的压力,让他们从内心服从于苏丹。
易卜拉欣还把那些他不满意的旧臣辞掉,甚至把一些人关进监狱,转而让他信任的新人取代他们。这样,王朝旧有的秩序和关系一下子就被易卜拉欣粗暴地打破了。易卜拉欣很欣赏新的局面,而贵族和大臣们则是叫苦不停,人人都担心下一个清洗目标就是自己,宫廷之间暗流涌动,矛盾激化到一触即发的程度。
北方邦的卡拉首先发难了,那里的叛乱很快就得到了卡瑙季的响应,德里王廷中也是乱纷纷一片。易卜拉欣赶忙调动他的亲信,组织对叛军的清剿。还好,在内战中,德里方面取得了胜利,叛乱被扑灭了,可是王朝的实力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就这样,易卜拉欣也不打算收手,至少稍微温和一些,而是变本加厉地对抗贵族们。终于,在易卜拉欣悬赏行刺昌德里地方首脑等事件爆发之后,各个权贵们纷纷起兵自立,矛盾激化到了极点。
比哈尔的巴哈都尔汗很有影响力,他宣布独立之后,不少地方的首脑就表示愿意听从他的号令,不长的时间里,巴哈都尔汗就组织起来一支拥有10万骑兵的队伍,他指挥着这支军队向易卜拉欣发动了进攻,占据了从比哈尔到桑巴尔的大片区域。身在德里的易卜拉欣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立即向旁遮普的道拉特汗·洛迪求援,请他出兵支援,共同打击巴哈都尔汗。
但是道拉特汗是一个很油滑的人,他在辨别不清形势之前是不会轻易出兵的。过去由于站错队而身败名裂的事情他见得多了,莽撞行事可是要命的。
于是他就派出自己的儿子到阿格拉一带去探听虚实,了解叛军的实力和各地王公、贵族的人心向背。当他判断易卜拉欣已经失去影响力,而反叛势力空前强大,他就决定浑水摸鱼,不但不发兵支持苏丹,反而向占据着喀布尔的北方豪强巴布尔发出了邀请,请巴布尔支持自己脱离德里苏丹,宣布独立。
无独有偶,有这样想法并做出同样事情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阿拉姆汗·洛迪,作为易卜拉欣的叔叔,他也邀请巴布尔进入印度,帮助自己夺取王位。
富饶的印度早就成了巴布尔的目标,只是巴布尔这个人很谨慎,他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实现战略目的。在1519至1520年间,他曾经发动了三次对北部印度的试探性进攻,一边抢掠一边试探对手的实力。现在道拉特汗和阿拉姆汗先后请自己发兵,就决定再次进兵印度。但是出兵之后,由于兵力不足,时机不成熟,在深思之后,他又退了回去。
道拉特汗和阿拉姆汗两人没有得到巴布尔的相助,又不甘心停手,眼见天下大乱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怎么能轻易放过?这俩人一商量,决定携起手,合兵一处,向易卜拉欣发动进攻。德里的苏丹易卜拉欣四处求援,可是发现自己求助的对象竟然联合起来进攻自己,真是又惊又恼,都说墙倒众人推,可是我这堵墙还很结实呢你们就来推,也太着急了吧。他决定给这两个不知道好歹的家伙一些颜色,也好让其他的割据势力打消反叛的念头。那两个趁火打劫的叛乱者认为易卜拉欣已经是火烧眉毛了,所以有些轻率,这个弱点被易卜拉欣抓住了,他就趁着夜晚,对放松戒备的叛军发动了突袭,一下子就击溃了他们。没想到看似强大的叛军竟然组织不起像样的反击,易卜拉欣就乘胜消灭了大部分叛乱者,让那一对难兄难弟的苏丹之梦化成了泡影。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易卜拉欣虽然已经没落,但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并不是这两个货色。
真正结束洛迪王朝的还是巴布尔,这位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开国皇帝,在打败了乌兹别克人,清除了后顾之忧以后,就挥师离开了喀布尔,东渡印度河,在决定命运的帕尼帕特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并杀死了易卜拉欣,结束了洛迪王朝,也宣告了为时320年的德里苏丹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