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五月的北京,一场夜雨过后,气候分外凉爽,空气格外清新。五月二十三日上午,已是八十七岁高龄、但仍在辛勤笔耕的老作家谢冰心正在伏案写作,忽然接到电话,传来邓颖超同志要来她家看望她的消息。
这真是意外的喜讯,却也令冰心老人深感不安。
她想:邓颖超也已年逾八十,又辛苦操劳着国家大事,她的时间那么宝贵,工作那么繁忙,怎么可以来看我呢?
她正在思忖的当儿,邓颖超同志已经到来。因为冰心家住二楼,爬楼阶,邓大姐行吗?冰心自己虽还耳聪目明,思想灵敏,然而行动却大大不便了;即使在房间里走动,也需要借助于助步器。
一听说邓大姐到了,冰心赶忙扶着助步器在门口迎候。一再对正在上楼的邓大姐说:慢点,慢点。
邓大姐一行走进冰心幽雅、安适的客厅,秘书赵炜同志才说:今天上午,大姐同往年一样,是来看月季花的。她见您没有来,听说您在家,她说一定得来看看您。因为去年这个时节,邓大姐和谢冰心两位老人曾愉快地相会在月季丛中。
今天,邓大姐又带来一只鲜花盛开的月季花篮,送给冰心。
冰心非常感动,几天前,邓大姐刚刚让秘书特意将她家院里开放的芍药采撷了一束送给冰心。冰心提起这事,邓大姐反而表示歉意地说:前几天给您送花,我忙的连封信都没来得及写。我知道您非常爱花……
冰心说,喏,这不,我把那束您家院里开的芍药献给总理了。
这是冰心多年来的习惯,她总是要把自己喜爱的鲜花献给终生难忘的周恩来总理——用她那只典雅的花瓶,摆在总理的遗像面前。
邓颖超同志听了缓缓站起身,移步来到总理遗像前,默默地沉思良久。
在场的冰心一家人也都陷入深情的怀念中……
过了片刻,冰心告诉邓大姐,她今天为什么没有去看花?腿脚不灵了是一个原因,主要因为她正在赶写一篇文章——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将要出版的一本《中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写序言。她说,她本来想在匆匆地看过几十篇作文后写点感想出来完稿,没有想到竟把这篇序言写得很长;因为在她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仿佛回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她教大学一年级国文的时代。她说,那时候她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很深的感情,因而现在读到这批作文时无形中看得很细,也批得很多。拿起笔来一直写下去,就自然地写得这么长了。
邓大姐高兴地频频点头,诚挚地说:好!好!您老而弥坚!老而弥坚!并说,您今年比去年健康得多,结实,气色好。我在《人民画报》上看到你的照片后,我说冰心没老,一片冰心还在玉壶。
大姐的一席话,使得在场的人都爽朗地笑了。
邓大姐又对冰心说:您是个乐观者。我想你大概从青年时候就喜欢和小读者在一起。您的《寄小读者》,我是什么时候读的?我是在二十年代在北京当小学教师时就拜读过。一直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冰心说,那已经是从前的事了。您那么忙,您跑来看我,我真过意不去。
两位老人热烈而又亲切地交谈着;谈花、谈写文章,谈往事、谈家常,谈子女的教育……时间不知不觉已近中午。冰心和家人留邓大姐吃饭,大姐说,我们今天是突然来,下次来吃饭,早一天通知你。
冰心说:今天我们事先就不知道你来。早知道就好了。我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邓大姐说:我怕惊动你。
分别时,两位老人紧紧握手,互相祝福。邓大姐临下楼时,还直念叨说:千言万语说不完,以后再说,咱们下回再叙。
冰心手扶助步器,久久地站立楼道口,一直目送邓颖超同志走下楼,走出楼门口,乘车而去。她回转身走进客厅时,突然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是芬芳的月季散发出花香?
是亲切的话语犹在耳畔?
她期待着和邓颖超再次会见,再次叙谈。
又是月季芬芳时,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次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