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研究发现,鱼体黑色素细胞附近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神经系统控制着黑色素细胞的生理活动;同时,脑下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控制黑色素细胞的生理活动,但作用的速度比神经控制速度要慢得多。至于黄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则是由激素进行控制的,它们与神经系统无关,因为形态学的研究表明,这两种色素细胞附近未发现有神经末梢。鱼类之所以能够变色,主要是受环境的刺激。这些刺激包括从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以及触觉等感觉器官所感受到的。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至脑,促使脑的相适应的反应下传至一定部位,或通过脑下腺分泌激素经血传至一定部位,最后各种色素细胞得到信息而分泌适宜量的色素。刺激不同,分泌色素的种类与量就不同,从而显示出不同的体色变化。这种体色的变化是与环境刺激的统一。鱼类死后的颜色有很大的变化,活着时和死后数小时颜色完全不同的也很多。具有美丽虹色的羊鱼,从被捉住到死亡,其间颜色最为美丽。据记载,在罗马时代,大型宴会上常常把活的羊鱼放入鱼缸内,作为桌子上的装饰品,请客人们来观看它在死亡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颜色。无论是石斑鱼还是羊鱼,都是较为名贵的食用鱼,在我国南海这两科鱼的种类也不少,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奇形怪状的金鱼
金鱼是大家非常喜爱的观赏鱼类。它们有的身白头红、有的身披彩袍、有的如锦似锈,有的体色或黑如墨、或白如雪、或红似火,真是千姿百态,光怪陆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形怪状的金鱼呢?金鱼的祖宗就是我国东部普通的鲫鱼。只要仔细看看金鱼的鱼苗,就可看到金鱼与鲫鱼的鱼苗几乎很难区分。金鱼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品种,是和近千年来劳动人民的精心选育分不开的。据传金鲫发现于晋朝(公元265-419年),而正式作为观赏鱼则是在南宋早期。据陈桢教授考证,金鲫的发源地是嘉兴月波楼下的陆瑁池和杭州的六和塔后池中。自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盛行放生,金鲫带有神秘色彩,更是放生对象。据说,唐代已有专放鱼鳖的放生池,到南宋时期则由放生池移入家池,从此金鱼便由野生过渡到池塘饲养的半家化阶段。至明代有了盆、缸养金鱼的方法后,饲养金鱼得以普及,从而进入了盆养家化阶段。到了清朝人们则已开始有意识地选种培育,最终培育出今天的几百个奇形怪状的金鱼品种。
为何普通鲫鱼会变为美丽的金鱼呢?家化是形成金鱼品种的决定性因素。野生时金鲫产生的个体变异是很难保存的。盆养家化后,生存竞争的现象消失了,而水质、营养、饲养方法等因人因地而异,促使金鱼发生变异,如体形,鳍、鳞片色素细胞等都发生不同形式与程度不等的变异。饲养者再将新奇变异的金鱼挑选出来,加以定向培育或互相杂交,一代代就逐步培育出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不同品种来。
我国为金鱼的故乡。欧美各国人民也非常喜爱金鱼,现欧美各国饲养的金鱼,最初都是由我国传入的。17世纪传入英国,1874年传入美国。日本的金鱼,最早是1502年由我国传入的。我国是金鱼的故乡。
宝贝的贝壳
宝贝属于腹足纲。成螺的螺旋部很小,埋藏在体螺层中,看不见竖起的螺旋塔。整个壳呈卵圆形,壳口狭长,唇缘厚,唇即壳口加厚的边缘,唇上有横排齿刻若干,如虎斑宝贝有22~30个齿刻。像《本草纲目》所说“贝字象形,其中二点象其齿刻,其下二点,象其垂尾”。垂尾其实是触角。一般贝类内面是具有光泽的珍珠层,由外套膜紧贴贝壳的外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形成的。而有些贝类如宝贝及梭螺等,它们贝壳的内外表面都是光滑的。这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当它们运动时,外套膜两侧向背侧伸展,分泌珍珠质的外套膜外表面附贴在贝壳外面。因此宝贝贝壳的内外面,都富有珍珠光泽,光彩夺目,令人喜爱。
宝贝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我国南海估计有50多种,如:虎斑宝贝、授贝、货贝、卵螺等。以虎斑宝贝较着名,个体较大,高约11厘米,宽7厘米,壳面瓷白色,具强光泽,布有黑褐色圆斑点,近似虎皮的花纹。潮间带和水下数十米的海底是它们的生活场所,白天隐藏在珊瑚礁洞穴里,岩礁下边,黄昏后,黎明前出来取食藻类。其外套膜经常翻出,常与外界接触,因而生有触手等感觉器官和色素。
5000多年前,我国的甲骨文里就有贝字,这些宝贝从南国送到西安、洛阳等地,在内陆作为货币流通,所以我国凡和钱有关的字,大多和“贝”字联系着如:赊、账、贩等等,说明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凡需用货币流通的领域都离不开它,所以称之宝贝。现今,在非洲一些地区,仍使用宝贝作为货币流通,竟如黄金一样贵重。
海绵是个大旅店
海绵动物的形状各种各样,有不少是块状,片状,紧贴在岩石、贝壳或蟹壳上,此外还有指状、瓶状、壶状……它们也呈五彩缤纷,有黄色、橙色、紫红色、绿色……数不胜数。不论什么形状和颜色的海绵,体内都有一个中央腔,水流不停地从身体周围进入又从顶部的孔流出。一个小小的海绵,每天能过滤100升海水,由于水流快速地流动,吸进无数微生物,同时中央腔内水流含氧充足,海绵本身又没有什么防御武器,因此海绵体内成为许多动物的舒适住所——犹如是个大旅店和避难所,如龙虾、蟹、对虾或一些鱼遇到危险时就急忙躲入海绵体内。有些小型的鱼如鳚、金鲈等竟进入到海绵深处安卧并捕捉食物。有一些褐色管状海绵内居住着管状蠕虫。有一种大型龟头海绵体内藏着无数的虾、蟹、蜗牛、海星等等。在一个龟头海绵中竟发现有16000只鼓虾。在凤仙花海绵体内居住的大多数白色蠕虫,构成海绵体重的大部分。这些无偿地为其他动物提供住处的海绵是无害无毒的。但也有些海绵是有害有毒的,如:褐红色、直径1.2米块状的凤仙海绵,它向外的骨针具有一定毒性,潜水员若不小心接触了它,就会感到痛痒并发生皮疹。有一种叫做钻孔海绵,它蔓延生长可覆盖山丘珊瑚群体的整个表面,并能在珊瑚的石灰质骨骼上向下钻孔侵入珊瑚群体的内部。另一种钻孔海绵生长在珊瑚上,并分泌黏液杀死活的珊瑚虫。海绵有很强的繁殖和生长力,一种篮状海绵能长到2米高,寿命长达100年。总之,形形色色的海绵是海底奇观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珊瑚礁的分布
由于造礁珊瑚为典型的热带海洋动物,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水温是25~30℃,最高不超过36℃,最低为13℃,所以珊瑚礁大致集中分布在南、北纬28度之间。造礁珊瑚生长还要求有充足的光线,只能生活于不超过50米深的浅海,珊瑚虫所需的氧气和糖类是由与其共生的虫黄藻提供的。虫黄藻为单细胞藻,据估计每立方毫米珊瑚的内层细胞中有3万个虫黄藻。由于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浅海光线较充足,虫黄藻从珊瑚体内获得二氧化碳、氮和磷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糖类,放出氧气,从而加速珊瑚骨骼的生长,若除去虫黄藻,珊瑚体内积聚大量二氧化碳,则妨碍珊瑚骨骼的增长。此外海水必须含有较高盐分,约3.2%左右,盐分是制造骨骼必需的原料。在珊瑚外层细胞中,含有从消化腔吸收进来的钙和二氧化碳,它们形成碳酸钙,逐渐分泌到体外形成骨骼,这些骨骼黏结在石灰质岩石上。随着珊瑚迅速繁殖,骨骼堆积,相互粘连,由水平向外,和垂直向上,扩展形成珊瑚礁,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据计算,形成高8米的礁壁需要经过5000年的历程。
珊瑚礁可分成三种:比较接近海岸的是岸礁,远离海岸的是堡礁,马蹄形或环形的是环礁。
流眼泪的鳄鱼
“鳄鱼的眼泪”,是民间用作形容伪善者的一句老话。鳄鱼流下眼泪,不是在假慈悲,只不过是在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鳄鱼的肾脏已经退化了,而生活在海水里的鳄鱼每天不知要喝进多少海水。那么多的盐分怎么受得了?但鳄鱼是有法子的,它的眼眶里有专门处理盐分的加工厂,能够把多余的盐分浓缩起来,再借道鳄鱼的眼睛处的一个专门分泌眼泪的小囊,像眼泪似的淌出去。大海里的海龟也会流泪,和鳄鱼一样,只是为了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