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月历
胎儿的第十幅画像
这个阶段胎儿体重迅速增加,每天大约长30克,胎儿的身长已经长到50~52厘米,体重3000~3500克,头围约34厘米,肩宽约11厘米,腰围27厘米左右。此时胎儿的外形模样已经跟新生儿一样。
胎儿皮下脂肪继续增厚,体形圆润。皮肤没有皱纹,呈淡红色。骨骼结实,头盖骨变硬,指甲也长到超出手指尖,头发长出2~3厘米,内脏、肌肉、神经等都非常发达,已完全具备生活在母体之外的条件。
还有,胎儿的头部已进入了母体的骨盆之中,身体的位置稍有下降。
男性胎儿的睾丸已下降,女性胎儿大、小阴唇发育良好,大阴唇盖住小阴唇和阴蒂。胎儿的颅骨已经变得坚硬了,由于胎儿的增大使子宫空间范围越来越小,再加上胎头入盘,因此使胎儿活动减少。这时的胎儿出生后哭声响亮,吸吮有力,呼吸动作强烈,四肢活动自如,此时的胎儿已完全成熟了,称为足月胎儿。
开始出现分娩的症候
孕妈妈子宫底高30~35厘米。由于胎儿下降,腹部凸出部分有稍减的感觉,胃和心脏的压迫感减轻,但因为下降的子宫压迫膀胱,尿频更为明显,而且阴道分泌物也增多起来。由于肚皮胀得鼓鼓的,肚脐眼的凹陷也消失了,成了平平的一片。
胎儿压迫胃的程度渐小,胃舒服了,食欲也日渐恢复正常。而且,孕妈妈常感到肚子发胀,子宫出现收缩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每日反复出现数次,就是临产的前兆。子宫收缩时,把手放在肚子上,会感到肚子发硬。
此外,孕妈妈会感到腰痛、脊背痛,有时甚至肋间也疼痛。沉重的身体加重了腿部的负担,腿会出现抽筋或疼痛。身体的分娩准备已经成熟,子宫和阴道趋于软化,容易伸缩,分泌物增加,以方便胎儿通过产道。而且子宫收缩频繁,开始出现分娩的症候。
孕期最后的关怀
尽可能每天洗澡
孕妈妈尽可能每天洗澡,清洁身体,淋浴或只擦擦身体也可以。特别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头发也要整理好,内衣裤应时常更换。若发生破水或出血等生产征兆,就不能再行洗浴,所以在此之前最好每天勤于淋浴。
睡眠必须充足
此时期的孕妈妈,睡眠必须充足,还是要采用左侧卧位的姿势睡觉。由于身体沉重加重了腿部肌肉的负担,会使腿部抽筋或疼痛,所以睡觉前可以按摩腿部或把脚垫高。
另外,由于马上要临产了,很多孕妈妈在精神上有很大的负担,导致失眠,这时不必为此烦恼,要减轻心理负担,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分娩,如果实在睡不着,可以看一会儿书,转移一下注意力,心平气和,自然能够入睡。
乳房按摩促进催产素的合成
自然分娩时孕妈妈的垂体会分泌一种激素(催产素),这种激素不但能促进产程的进展,还能增加孕妈妈乳汁的分泌,甚至在促进母儿感情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研究表明,乳房按摩能促发孕妈妈自身催产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加强宫缩,促进自然分娩。具体按摩方法如下。
足月时由待产妇本人或其丈夫手持热湿布(28~30℃),交替按摩双侧乳房,每侧15分钟,每天2次。
用食、中指固定乳房,大拇指指腹轻轻摩擦乳头、乳晕,每侧15分钟,左右交替,每天2次。手指与乳房之间最好隔一层棉质内衣。
按摩乳房的注意事项
如果按摩乳房后,出现腹部变硬,或阵发性腹痛,说明按摩有效,这时候,不要停,继续按摩。因为一旦停止按摩,催产素的分泌就减少,而再次按摩乳房,激发宫缩就特别困难了。
刚开始进行乳房按摩时,可能出现宫缩过强,这属于敏感性宫缩过强,应停止按摩,待宫缩缓解后再继续进行,一般反复几次后就可以渐趋正常。
对乳房按摩不敏感者,要坚持较长时间才会见效,要有耐心。
肥胖和乳头凹陷的产妇,按摩效果较差,也需要坚持较长时间。
还没到预产期的孕妈妈不可以进行上述按摩,以免发生早产。
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
胎动异常。当胎儿的头部下降到骨盆后,胎动的频率、幅度和强度就开始减弱。但是,如果胎动次数明显减少,12小时内小于10次或胎动较前减少了50%,或凭借你这几个月的经验,预感胎儿有异样,不要犹豫,马上看医生。
胎心异常。胎儿的头部开始向子宫颈口移动,胎心位置会明显比原来低。
进入临产期,孕妈妈会经常出现一些无痛性子宫收缩。在子宫收缩的时候,胎心率会减慢,如果此时听胎心,心率可能会降到120次/分钟。这是正常现象,子宫收缩停止后,胎心率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是,如果长时间胎心率不恢复,或胎心率低于120次/分钟,或高于180次/分钟,要与医生取得联系。
多练习分娩过程中产妇的配合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大多数妇女都能够顺利地使胎儿经过阴道分娩。
每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妈妈都应该考虑到这是自身社会角色质变过程,是一种自豪而伟大的事情,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乐观地去迎接分娩疼痛的挑战。同时,每一个孕妈妈还应该认识到,分娩是每一个妇女做母亲的必经之路,它既给自己带来自豪又给自身带来痛苦。自豪是永恒的,痛苦是短暂的,在享受自豪的同时必须忍受痛苦。任何的烦躁、不安、反抗、发泄都将无济于事,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给孩子带来不小的危害。所以,在分娩过程中,听从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接生员的工作才是最佳的选择。
整个分娩过程分为三个产程。产妇在不同的产程有不同的感觉,也就具有不同的配合任务。
第一产程产妇的配合。第一产程的时间较长,宫缩给产妇带来规律性的腹部、腰部疼痛或下坠酸疼感。这一产程中,产妇要注意:
打消顾虑,稳定情绪,保持安静,切忌大喊大叫,消耗体力。
吃好、喝好、睡好。可以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鸡蛋、青菜、鱼和瘦肉等清淡的饮食,可多喝些糖水,以保证体内有充沛的精力。
经常排便。膀胱充盈会影响胎头下降和子宫收缩,所以要经常小便,排空膀胱,至少2~4小时排尿1次。
胎膜未破时,可在室内活动;胎膜已破,则需卧床,以防脐带脱出。
宫缩时可采取一些辅助动作。可以斜靠床旁,轻轻按摩下腹部,深吸气时将两手移向腹部中央,呼气时双手移向外腹。腰骶部胀痛较重时,用手或拳头压迫眼痛处,直至疼痛减轻。
主动向接生员提供信息,如阴道流血、流水与否、宫缩时是否有屏气感等。
第二产程产妇的配合。第二产程是关键,产妇正确运用腹压很重要。在第二产程中,产妇有憋胀感。这时需平卧在产床上,头略抬高,两腿屈曲自然分开,足蹬住床,两手抓住产床边的扶手。宫缩时深吸一口气憋住,随子宫收缩力的加强向下用力屏气,以增加腹压。宫缩间歇时停止用力,借机安静休息,养精蓄锐,以配合下次宫缩时用力。屏气时臀部要固定,不要扭动,以便接生员保护会阴。待胎头快要娩出时,宫缩时不要再用猛力,而是张开嘴哈气,使会阴肌肉松弛,便于胎头娩出。
第三产程产妇的配合。第三产程中,产妇会感觉很轻松。接生员通过轻压宫底,牵引脐带,协助胎盘娩出。漫长的分娩过程结束,孕妈妈完成妊娠使命。
孕妈妈临产“五忌”
孕妈妈在临产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保证母子平安,分娩顺利。要注意以下五忌:
一忌怕:很多孕妈妈对分娩有恐惧感,害怕疼痛和危险,临产期越近,越是紧张。其实,这种害怕完全没有必要。分娩几乎是每个妇女必经的一“关”,事到临头,人人都能承受。现代医学发达,分娩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分娩手术的成功率也近于百分之百,一般不会出现意外。
二忌累:临产前,工作量、活动量都应适当减少,应该养精蓄锐,准备全力以赴地进入临产过程。
三忌粗:妊娠末期不可粗心大意。要避免长途旅行和单独外出,以免突然临盆,措手不及。
四忌忧:临产前要精神振作,情绪饱满,摆脱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轻装上阵”。尤其不应该顾虑即将诞生婴儿的性别,亲人也不应该给孕妈妈施加无形的压力,免得给孕妈妈带来沉重的心理,使分娩不顺。
五忌急:到了预产期并非就分娩,提前17天、过后10天都是正常的情况。孕妈妈既不要着急,也不要担心,因为这样都无济于事,只能是伤了自己的身体,影响了胎儿的发育。
做好分娩前的检查
为防止胎儿发生异常情况,必须每周进行一次检查,除了例行的常规检查以外,接近预产期的时候,医生会给你做“内诊”或“肛诊”检查,了解子宫颈口情况,大多数孕妈妈不愿意接受内诊或肛诊检查,因为有些不舒服。如果医生认为非常有必要,那你就欣然接受检查吧。
解决生活麻烦的
小常识
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分娩期或妊娠期发生裂伤,为产科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婴生命。主要死于出血、感染休克。
子宫破裂的前兆,包括胎儿心跳变慢出现窘迫现象,可从产妇腹部清楚地摸到胎儿的肢体或躯干。如果产妇的肚子膨胀得很厉害,这是发生了内出血,而且出血量非常大。
因此,产妇发生子宫破裂时,医生的选择只有一个——尽快施行剖宫产。
仍然感到气短
一般来说,孕10月,子宫的高度会开始下降,因为胎儿头部开始钻进妈妈的骨盆,把子宫也往下拽。子宫的高度开始下降,会使孕妈妈的气短现象明显减轻,胃部也不那么饱胀了,感觉轻松多了。
但有些孕妈妈即使到了这个月,仍然感到气短,子宫底顶着膈肌,不但胸部被增大的子宫顶得难受,甚至肋疼痛,耻骨、腰部和骶部也开始酸酸的,还一阵阵地疼痛,这在孕妈妈身材比较矮或胎儿比较大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如果两肋痛,尽量少坐。如果耻骨和腰骶痛,就尽量少站、少走,多采取侧卧位,适当使用腹带,可减轻疼痛。
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绝大部分发生在胎位不正、破水的情况下。如果胎儿的胎位是“足位”,也就是在子宫内双脚朝下,当一只脚滑下时,脐带常常会跟着滑落。如果胎位正常,但胎头仍没进入骨盆腔固定,此时如果发生脐带脱垂的话,胎儿反而更危险,因为母体一旦出现破水,胎儿脐带脱垂下来,胎头可能因为往下降而直接压迫到脐带,也就是胎儿自己把自己的血液供应阻断了,这会在3分钟内造成胎儿极为严重的缺氧或死亡。
所以,医师通常会让产妇“头低脚高”地躺着,让胎头或胎儿身体离开压迫位置,再将手伸入产道内,将胎儿往上顶,使胎儿不要压迫到脐带,然后赶紧施行剖宫产。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仍要在产妇下方,协助医师用手将胎儿顶住并往上推,以方便医师直接从上方尽快将胎儿拉出。所以,一旦出现胎儿脐带脱垂,孕妈妈最好能平躺着,并尽快由家人送往医院。
胎头衔接
胎头衔接是描述胎儿向妈妈的骨盆方向下降的过程。对于初产妇来说,衔接通常在分娩前的2~4周开始;经产妇则通常在临近分娩时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胎头衔接在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孕妈妈都快到预产期了,可医生说胎头还没有衔接,为此有些孕妈妈会很担心。其实,有的初产妇宫口已经开全了,胎头还浮得很高,破水后,胎头才开始入盆,但生产过程仍然很顺利。
所以,不管胎头有没有衔接,只要医生没有说有什么问题,你就放心好了。担忧会影响情绪,阻碍顺利分娩。
胎膜早破
在怀孕后期,孕妈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分娩时的阵痛尚未发生,但突然有像温水一样的分泌物从阴道中流出。人们称这种现象为“破水”。其实,这在医学上称为“胎膜早破”,是指在分娩发动前,胎膜便已破裂。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行动不慎,腹部受到剧烈撞击,或强烈的压迫以及不小心跌倒,均会造成胎膜早破。
一般来说,如果胎膜在怀孕8个月以后破裂,应尽量延长胎儿在母体内生活的时间。延长胎龄对胎儿的意义很大,可以提高胎儿出世以后的成活率等。但是,如果孕妈妈这时阴道排出的液体有臭味,或者孕妈妈发热,则应该尽早终止妊娠,以免危及母亲的生命安全。
孕妈妈一旦发现胎膜破裂,就尽量不要移动身体,可以先垫上干净、吸水性强的干燥物,抬高腰部仰卧,再静待医生的处置。羊水流出时,孕妈妈极易受到细菌的感染,要注意卫生。
难产
难产是很多孕妈妈在孕后期比较担心的问题之一。分娩的顺利与否,与分娩过程中的产力、产道、胎儿以及产妇的心理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就都有可能造成难产。
产力。产力是指将胎儿从子宫经产道娩出的力量。它来自三方面:子宫收缩力、腹肌收缩力和提肛肌收缩力。
产力的三方面力量中以宫缩为主,腹肌和提肛肌收缩力为辅。正常的宫缩有一定的节律性,并且临近分娩时逐渐增强,其中宫缩不论是过弱还是过强,都有可能造成难产。
产道。产道是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娩出时所经过的信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两部分。
骨产道就是骨盆内腔。通常骨盆内腔是前浅后深,有一定弯度,轴呈半月形。若骨盆畸形或狭小,则胎儿娩出受阻,造成难产。所以孕期一定要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医生及时发现问题,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如果在产前检查中发现产道有问题,一定要提前入院,择期进行剖宫术。
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管、阴道、盆底组织及会阴所构成的管腔,呈筒状,是胎儿分娩时所通过的管道。
胎儿情况。胎儿在分娩中的自身情况也很重要。如果宝宝在孕妈妈子宫中的位置不正常,如臀位,横位等,或是宝宝在宫内生长发育得过大以及有连体胎儿等畸形儿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正常的分娩过程,造成难产的发生。所以必须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处理。
产妇的心理。如果孕妈妈对分娩中所要面临的“挑战”没有心理准备,或是对分娩过程过度恐惧,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也会造成难产。
所以,以上这四点在分娩中都很重要,因此为了避免难产,就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
滞产
在正常情况下,全部分娩过程的时间大致是初产妇约为16小时,经产妇10~12小时。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使产程延长,超过30小时,则称之为滞产。
滞产发生的原因常常是子宫收缩乏力。如何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则是预防滞产发生的措施之一。为保持产力的充足,准妈妈就必须在整个妊娠期间,生活有规律,注意饮食和休息,防止便秘,定期产前检查,听从医生指导。准妈妈在妊娠期还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到妊娠晚期,每天也要适当活动和锻炼,以利增强体质,迎接新生儿的出生。如果准妈妈在孕末期或整个妊娠期过于强调休息,身体乏力,加之子宫收缩无力,就容易发生滞产。
为了防止滞产的发生,妊娠期间就要做好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妊娠末期也要有规律地生活,每天适当活动,从事一般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不必过早休息,以防分娩时的准妈妈身体和子宫无力引起滞产的发生。
分娩时的会阴侧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