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以巨大的篇幅,揭露和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下的法庭、监狱、整套法律制度和形形色色的官僚机构;暴露和抨击了官办教会的虚伪残忍。对沙皇制度的经济基础贵族地主土地占有制的残酷剥削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宣扬了“良心”、“博爱”、“不抵抗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等消极的思想。
小说结构简明,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朴实。精细入微的心理描写与辛辣的讽刺艺术,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把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高峰。
活尸
《活尸》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写于1900年。
小说主要写费嘉有个妻子里莎和一个男孩。妻子爱他,然而他离开了妻子。因为好友卡列宁10多年来一直爱着里莎,里莎也爱他,虽然没有明言。费嘉觉得自己使妻子不幸,妻子也不使他快乐。他离开后,就隐避在下层阶级中,整天喝酒,听卖唱。
里莎的母亲为女儿总算摆脱了坏男人而高兴,要女儿与卡列宁结婚。里莎很伤心,她不能没有丈夫,托卡列宁送信给费嘉,要他回来。里莎的未婚妹妹也去劝费嘉,可是他说,卡列宁与里莎相爱,他回去会碍事,他要给他们自由、幸福,他们快活了他也会高兴,这是他能办得到的顶好的事儿。
里莎离开丈夫后感到焦虑,经济困难,卡列宁就关怀体贴她,还说服母亲同意他与里莎结婚。
然而,他们都有严格的宋教信仰,知道不经过教堂的结婚仪式跟一个女人结合是违法的。于是,他们让阿勃列兹科夫公爵去跟费嘉商谈离婚。而依照法律,得有了夫妇一方跟别人通奸的证据,才准离婚。费嘉说,他早就告诉过他们,很愿意离婚,可是为离婚而撒谎,还要做那些龌龊的事,他不愿意,尽管他过了10年荒唐生活。不过他表示,一定使他们的婚姻没有什么阻碍。
当卡列宁的秘书拿了离婚书去让费嘉签字时,费嘉正在酒店的小房间里,他让秘书过一个钟头再去。他正在给里莎和卡列宁写信,写完后拿起手枪要自杀。这时新结识的合唱队女郎玛霞进来。她看到信里只说自杀没提手枪,就出主意,让他把信放在口袋里,衣服留在河岸上,然后一起远走高飞。
费嘉成了“活尸”。卡列宁和里莎只当他真的死了,所以结了婚。卡列宁每月汇钱救济一个钟表匠,实行费嘉信中的要求,而这钱其实都到了他手中。没想到,费嘉的“活尸”的情况无意间给一个诈财的家伙知道了,就把他密告给警察。
费嘉、里莎、卡列宁被叫到法庭。律师没有找到任何预谋的罪行。但因为犯了重婚罪,最坏的结果是把费嘉与里莎充军到西伯利亚,最好的结果是到教堂去忏悔,但取消第2次结婚。当费嘉听到这话后,就拿出一个酒徒送来的手枪朝胸口开了一枪。里莎、玛霞、卡列宁急忙奔过来,只见费嘉最后说着“多好……多好啊”,慢慢咽了气。
决斗
《决斗》是俄国作家库普林的长篇小说,写于1905年。
主要描写了在4月的练兵场上,为了应付即将来临的大检阅,第6连正进行着苦役般的操练。团长舒尔果维奇突然来到现场检查。少尉排长罗马绍夫仅因在团长面前没有唯唯诺诺,因而当场挨了一顿臭骂,并被命令在自己住所禁闭4天。
回到住所后,罗马绍夫孤凄冷落,苦闷彷徨。一年前离开军官学校时,他本是个欢乐、骄傲的青年,心里充满了种种幻想,自己也制订过种种奋发图强的计划,但现在却弄到这步田地!再说,他觉得自己也在日益堕落沉沦:他竟与一个有夫之妇勾搭了许久。今晚,他决心拒绝彼得逊太太丽莎的纠缠,然而,到尼古拉耶夫太太淑罗淇卡身边去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
淑罗淇卡不仅风度优雅,招人喜爱,而且知识的渊博、目光之远大也在一般太太小姐们之上。尼古拉耶夫正是在她的督促之下才为报考陆军大学而苦于攻读的。谈起话来,无论兵法操典、地理历史,她也都似乎无不精通。她关于决斗可以培养军人勇敢精神的这种论述,使罗马绍夫耳目为之一新,再加上她对罗马绍夫表现出来的妩媚温存,早已使这个天真的青年为之倾倒了。
丽莎与不少青年军官私通,一向心狠手毒,她扬言一定要向罗马绍夫报仇雪恨。现在,当罗马绍夫想到竟与丽莎这个自己根本不爱的女人私通达6个月之久时,他感到好象浑身沾满了污泥那样难受。苦闷之中,他眼前仿佛浮现出了这个小地方的一切污浊;上级对下属的肆意虐待,折磨人的日日操练,朋友间的尔虞我诈,毫无节制的酗酒赌博,堕落腐化的女人……总之,一个使人命运毁灭的结局正在等待着这个本来善良、正直的青年。
不幸的事连连发生。5月15日大检阅那天,罗马绍夫心里又一次升起了幻想:当他英姿飒爽走过主持检阅的将军大人面前时,周围的太太小姐们将如何为他赞叹,将军大人也一定会说:“务必叫他来作我的副官!”他神思恍惚地走着,不料他这一排人的步伐简直象羊群一般,有个士兵离队竟有20步之远!连长命他当天就递上辞呈。退役,这本是罗马绍夫存心已久的事,但他也知道,离开部队就失去了饭碗,就得沿街行乞,冻饿致死。
这里的军官们平日飞扬跋扈,但他们也感到自己的生活如同一个无底深渊。为了麻醉精神和忘掉痛苦,他们成群结队来到一家妓院,驱赶文官豪绅,打碎家具器皿,并扬言要枪杀妓女。当内心矛盾重重的罗马绍夫随他们一起回到军官俱乐部时,那里也是一片乌烟瘴气。醉醺醺的尼古拉耶夫一把揪住罗马绍夫,两人在地上滚成一团。丽莎平时写给尼古拉耶夫的无数匿名信,再加上他亲眼看到罗马绍夫与淑罗琪卡的种种可疑行径,今日终于化作一团怒火爆发了!
次日,罗马绍夫接到通知,传他到团里的军事法庭受审。开庭前,尼古拉耶夫请求他只把昨天的事当作酒后的偶发事件,以免伤害太太的名声。但这里的军官中什么样的人没有啊!彼得逊上尉对待罗马绍夫就如同对待其他青年军官一样:今日谁与他太太私姘,那谁也就是他的朋友,日后若与她分道扬镳,那此人就别想逃过他的暗算。现在,彼得逊就坐在审判台上。法庭最后宣判,为了本团的荣誉,罗马绍夫必须与尼古拉耶夫决斗,否则就得退役。
当晚,淑罗琪卡对他说:决斗必须进行,不然就会蒙受羞辱,但射击不必认真,不然她为尼古拉耶夫报考陆军大学的一番苦心就会付诸东流。最后,这个女人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罗马绍夫,但她不告诉他,她是否也要求决斗的对方不必认真。
6月2日,决斗正式举行。尼古拉耶夫开枪命中罗马绍夫的右上胸,罗马绍夫没有开枪还击,因为流血过多,这个天真的青年死于回营房的途中,年仅22岁。
哈泽·穆拉特
《哈泽·穆拉特》是俄国作家列·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
是1851年初冬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在没有归顺沙皇俄国的高加索山区,哈泽·穆拉特来到一座柴钦人村庄。哈泽·穆拉特在高加索山民反俄运动的首领沙米里手下是一个功勋烜赫的州长。他每次出行总是大张旗鼓、前呼后拥。这次他却微服简从,小心翼翼,尽量不引人注意,并且时时警觉地注视着路人的面孔。
他来到山村的一条狭窄的巷子里。一个躺在房顶上的老人一面迎接他,一面叫人去把自己的儿子萨道找来。老头子对哈泽·穆拉特说:上星期俄罗斯狗东西在高加索山村放火烧草垛,你给我撕他们的脸。并且说柴钦人上星期捉住2个俄国兵,打死一个,另一个送到首领沙米里那里去了。一会儿,萨道被找来了,他告诉哈泽·穆拉特说,沙米里下了命令叫拦截哈泽·穆拉特,活捉或者打死他,老百姓不敢违抗沙米里,所以要他当心才好。
哈泽·穆拉特说,他要派自己的部下带信到俄国人那儿去,需要一个向导。萨道让自己的弟弟巴塔去带路。巴塔愿意替哈泽·穆拉特服务,山民都知道哈泽·穆拉特是怎样打过俄罗斯猪猡的。
哈泽·穆拉特为了逃脱沙米里的追击,一连三夜不曾睡觉,当萨道向他道过晚安之后,他马上就睡着了。午夜时分,萨道进来说:“有人看见你来了,他们想阻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