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服饰有两种基本的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在楚国,这两种服式是交互使用的。古制上为衣,下为裳。楚国的衣有单衣,有夹衣。有面无里的衣称为单衣,楚人称为褋,屈原《九歌湘夫人》:“遗余褋兮醴浦”。夹衣是面和里夹合而成的。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有夹衣的实物。按照季节分,夹衣可分为春衣和秋衣,马山一号墓中,秋衣写作[纟秋]衣,并有实物出土(([纟秋]衣)。按照《说文》的解释,裳,“下裙也。”)马山一楚墓中出土了两件单裙的实物;另外在信阳楚墓的漆瑟漆画上和曾侯乙墓钟架铜人身上都可见身着下裙的人物形象。
裙的实用功用是遮羞,而不能防寒。裙内穿夸。古代文献中所说的夸是“胫衣”即穿在两腿上的筒套,今所见楚墓出土的夸的实物实际上与裤差别不大,两裆不相连,在背腰处开衩,类似于现在小该穿的开档裤。正因夸有开衩,虽可防腿部严寒,但不能蔽羞,因此,在夸上要加穿裙。夸是裤的雏形,在马山一号楚墓发现了一件长裤,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件裤子实物。
衣裳连属制的服装的典型代表是“深衣”,它对我国古代服装的影响最大,古代的衫、袍都采用这种衣裳边属制,一直到现今的连衣裙也是衣裳连属制。深衣是先秦时中原的服式,也是楚人的主要着装,长沙楚墓出土的木俑和漆卮上彩绘人像以深衣为主。
袍服也是衣裳连属的服装,是长可及脚面并有絮有丝棉的冬季服饰。楚庄王的主要服装就是“绛衣博袍”。袍与深衣的区别是,深衣曲裾,袍为直裾。直裾长袍是楚人在深衣的基础上创新的一种新的民族服装。马山一号楚墓共出土了7件袍,这七件袍又可分为三个形制。第一种形制,正身和双袖斜裁下裳正裁;第二种形制为正裁,两袖平直;第三种形制也为正裁,但两袖特长。
楚人的冠式有獬冠、高冠等。獬冠形状前高后低,为模仿獬角形状做成,由于楚文王十分喜好戴獬冠,引得楚人竟相效仿。高冠因高耸于头,故而又被楚人称为切云冠。楚人大诗人屈原就以戴这种高冠而为荣。楚人除戴冠外,还戴帻,帻是用于束发的专用头饰,马山一号墓中出土有一件帻的实物。
服饰是衣裳的有机组成部分。楚人使用的服饰主要有佩剑、佩玉、花卉及带钩。佩剑是男性的主要服饰,剑是古代防身与进攻的主要武器。楚国男性喜佩剑与楚人尚武的风俗是分不开的。剑也可能是纯粹的装饰品,如《说苑》记楚襄城君始封之日“带玉剑”。在特殊的场合,佩剑还具有宗教的意义,如女巫降神时佩剑的主要目的在于“避邪”。
以花草作为佩饰是楚人佩饰的一个鲜明的地区性特点。《离骚》云:“扈江离与辟企兮,纫秋兰以为佩。”男女佩饰香草,除起装饰作用外,还可以香气避邪、男女相悦。除此之外,楚女还以佩饰花草研未制成的香囊为俗尚,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危中有饰花香囊,绣绩香囊和绣罗锦底香囊,当系楚俗遗风。
发式除了产生美观效果外,还是民族识别的最重要的标志。见于考古资料楚人发式主要有四种:发式第一种发式是把长发于颈后结束,自然下垂。江陵马山一号墓的2号木俑头上的长发梳向脑后,用带束成一支,下端自然松开下垂,头发并未加以编结。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的二件木俑的长发在后脑束拢,自然下垂。第二种发式是长发在脑后梳拢,并编结成长辫自然下垂腰间。这种发式见于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木俑。第三种发式是脑后挽譬。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上的女子便是这种发式。长发在脑后部挽成的譬用丝带扎紧,使之向后突出,末端略向上翘。第四种发式是垂譬。这种发式是把头发梳向脑后,编成为一束,在发束的下半段较膨大。
此外,楚人崇尚的一些主要的民俗风习是崇巫重祀,尊龙崇凤,尚武、尚左、好细腰等,在此不一一细述。
六、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记得毛泽东曾有词云:“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争渡……”就的说是湖北的武昌鱼,武昌鱼实际上不是产在现在的武昌,而是古代的武昌,即现在的鄂州境内的梁子湖。该湖湖面辽阔,直通长江,江水可倒灌。由此使湖水水质好、饵料丰富,便于武昌鱼的生长繁殖。武昌鱼属鳊鱼的一种,又名团头鲂。体形呈扁平状,重一市斤左右或二三市斤,肉质嫩白,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属名贵淡水鱼菜。毛泽东的一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让武昌鱼名扬天下。
武昌鱼分红烧和清蒸两种口味:红烧香,有味道;而清蒸则更嫩而鲜。湖北菜系由荆南、襄郧、鄂州、汉沔四大风味流派组成。荆南风味擅长烧炖野味和小水产,鸡鸭鱼肉蛋奶蔬果粮豆合烹,用芡薄,味清纯,注重原汁原味,淡雅爽口;襄郧风味以家禽为主料,杂以鱼鲜,精通红扒熘炒,入味透彻,汤汁少,软烂酥香;鄂州风味以加工粮豆蔬果见长,讲究烧炸煨烩,特色是用油宽,火功足,口味重,乡土气息浓厚;汉沔风味以烧烹大水产和煨汤著称,善于调制禽畜海鲜。
用武昌鱼可以烹制出数十种不同风味的鱼菜,如清蒸武昌鱼、花酿武昌鱼、蝴蝶武昌鱼、茅台武昌鱼、鸡粥奶油武昌鱼、红烧武昌鱼、杨梅武昌鱼、白雪腊梅武昌鱼等,其中尤以清蒸武昌鱼烩炙人口,清香扑鼻,肉嫩味鲜,已是驰名中外的上等好菜。
武汉人请客,特别是招待外地客人,总要安排几道具有武汉特色的名菜佳肴表示主人好客的盛情。其中以武昌鱼为主要原料的菜肴,如清蒸武昌鱼或红烧武昌鱼、花酿武昌鱼、杨梅武昌鱼等,是必不可少的。现在还有方便的包装成品武昌鱼出售。
那么,“武昌鱼”有什么来历呢?这要从历史故事讲起。公元221年,割据江东的孙权见曹丕代汉称魏帝,刘备亦在蜀称帝,遂作称帝的准备,自公安迁鄂(今鄂州),取“武而昌”之义,改鄂为武昌。229年,孙权即帝位,改元“黄龙”,迁都建业(今南京)。265年,吴国末代君主孙皓又自建业迁都武昌,扬州诸郡百姓溯流供给武昌帝室、官僚消费,劳役烦重,怨声载途,甚至有人劫持吴主庶弟孙谦,抗议迁都加重了民众负担。左丞相陆凯乃上流引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极力要求还都,孙皓终于返回建业。这段史实使“武昌鱼”的名声大振,以此事人典的诗词历代多有,著名者如南北朝时诗人庚信所作《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唐代诗人岑参《送费子归武昌》:“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宋代诗人范成大《鄂洲南楼》诗:“却笑护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诗人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可谓典故活用,更使武昌鱼扬名天下。仔细品味这些诗词佳句,可知“武昌鱼”本来是对古今武昌地区所产鱼类的泛称,包括了鲫鱼(细头鱼)、鲍鱼,鳊鱼,鳜鱼(桂鱼、鲫鱼)等肉嫩味美的上等品种。
黄鹤楼前江中有回流,漩涡波纹呈梅花形,俗称“梅花水”,据说其中所产鲤鱼味最鲜美。同治《江夏县志》载:“鲤鱼三十六鳞,惟黄鹤矾头鲤鱼王十七鳞,其味肥而美,立冬后腿鱼者喜买之。他省呼之曰‘楚鱼"。”近读徐明庭先生辑校的《武汉竹枝词》,其中清末范籍《春日武昌杂咏》有诗称:“吾庐天地不曾租,绝好闲官事又无。浇酒洲边告鹦鹉,年来食饱武昌鱼。”这里的“武昌鱼”,也印证了上面的推测,一个闲官,无事就到鹦鹉洲边喝酒、吃鱼,当不至于总是吃的一种鱼吧,可见是泛指。或问,既然是鱼类泛称,为何不称“汉阳鱼”、“汉口鱼”,偏偏要称“武昌鱼”?这是因为:一、有上述建业一带童谣在先,人们作诗引用现成的典故;二、武昌长期以来是湖北乃至两湖地区的政治中心,又有黄鹤楼那样的千古名胜,历代政要、墨客骚人来湖北,总要落脚武昌,吃到武昌的鱼。当他们写诗吟咏武昌时,很自然地就用“武昌鱼”来指称武昌地名或泛指在武昌吃到的鱼。现在作为湖北著名品牌的“武昌鱼”,是后来经过科学鉴定而命名的。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鱼类学专家、华中农学院教授易伯鲁等通过对梁子湖(由武昌县即今江夏区和鄂州市共辖)所产编鱼进行观察、鉴别,发现了三个编亚科鱼种,即长春编、三角编和团头纺类,前两种鱼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江湖,惟团头纺系梁子湖独有,故命名为“武昌鱼”。团头妨与三角编同属纺,但据易伯鲁的研究,团头访有几个主要特点:一、团头纺吻端纯圆,同三角编比较,口略宽,上下曲颌的曲度小;二、团头纺的头一般略短于三角编;三、团头纺尾柄最低的高度总是大于长度,三角编尾柄的长度和最低高度几乎相等;四、团头纺的中室是最膨大的部分;五、团头纺腹推和肋骨13根,三角编却只有10根;六、团头纺的体腔全为灰黑色,三角编为白色,带有浅灰色色素。这种鱼确实具有肉嫩味鲜等优点,加上毛泽东诗词的名人效应可资利用,武汉饮食行业便将其作为名菜推出。但是普通的市民并不能辨别上述这些特点,常常把所有的编鱼都认作武昌鱼而介绍给外地来的客人,客人们也便一面品尝着清蒸编鱼或花酿武昌鱼、杨梅武昌鱼,一面吟咏着“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高兴地感谢主人的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