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飞机研制程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上级也有文件规定,也在不断修正中。它涉及到研制是否符合科技客观规律的大问题,也涉及到资源配置及分布的大问题。1995年我曾经撰文上报航空工业总公司和国防科工委,得到有关领导的首肯,据说已逐步纳入今后程序规定的文件中去。“飞豹”研制过程中程序及资源配置有些缺憾,希望引起重视。
(4)在“飞豹”研制中主辅机关系大体是正常和成功的,但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探讨。
①由于辅机的研制,特别是重大新系统的研制,基本是与飞机研制同步的,缺乏货架产品,这样风险大,势必更改多,互相牵扯,对整个研制进程不利,尤其是像平显和惯导这样的重要系统比飞机起步还晚。“飞豹”配备平显和惯导是正确的决策,但也带来了研制后期的一系列更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给技术带来混乱,也给管理带来了混乱。技术状态相对稳定,不要大变,是重要的经验,“飞豹”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
②两个火控系统,从技术上看综合成一个系统是合理的,但我国特殊的行政体制硬是一分为二,现在看来是不合理的,带来了不少不良的后果和麻烦。现在看来行政干预应建立在技术论证和“飞豹”飞机设计经验总结优化之上,才是合理的决策。
(5)合同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产物,是新生事物,不可能一出现就尽善尽美。“飞豹”研制实行了这个制度,客观上保证了研制进程,也节约了资金,可是如何处理与工业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如何配合,是有待进一步改进的。
(6)按科学客观规律办事是大家经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但在“飞豹”研制中几经起伏,这与行政上主观限定进度有很大关系。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几次主观限定进度,当初虽无技术储备,但选用更先进的布局,多进行探索研究,今天的“飞豹”飞机可能更加先进,进度也不一定比现在慢,这当然是“事后诸葛亮”。现在的“飞豹”飞机是大家,包括我一致赞成的,是为之付出了一生最佳时光的成果,今天回顾只是为了将来少干主观决策的蠢事。“飞豹”的这个遗憾,只能是历史性的遗憾了。
“飞豹”飞机这么一个新机种,几经磨难,在广大科技人员、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终于成功了,是航空事业一大快事,是值得大庆、特庆的里程碑式的成就,蕴含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血结晶,有的同志功未成身先逝,实在让我们在庆祝之余深感怀念!
“飞豹”飞机共花了二十年时间进行研制,这是不合理的理论值。其实1979年又做了方案调整,共优化了数十个机翼方案,相应机身、机翼、尾翼参数都做了调整。十多年来因国家经济困难和“飞豹”飞机存在的争论,又是“三起三落”,至少影响了3~4年。理论上试飞7年,实际上没这么长。总之,实际上“飞豹”研制所花的时间只有12~14年,这样的进度是符合世界上全新飞机的研制规律的。“飞豹”基本上是在无预研储备,技术队伍又十分年轻,冲破多种干扰才诞生的新机种,是来之不易的。从经济角度看,总共才花10亿元人民币,质量是好的。今天总结起来,是值得庆幸和高兴的。
结束语
应该看到,“飞豹”飞机交给部队后,还会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还有待新的磨炼。“飞豹”飞机在空间、能源等方面尚有发展潜力,空海军亟需我们改进型和发展型的实施。四十年左右新生机种的全生命周期我们仅仅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过去是辉煌的,今天是理智的,将来是锦绣光明的。
跌宕起伏十余载,
广垠心田勤耕耘;
拙笔如犁重千斤,
开拓奋进后来人。
最后,让我引用《易经》中的一句话献给新老伙伴们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战斗机的未来之路
内容简介
战斗机的未来之路也就是高科技的发展之路,是战斗能力更强、战场生存能力更高的发展之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飞行器就把飞机变为网络里面一个节点,再一个趋势就是飞行器本身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这是将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再一个就是飞行器的无人化、飞机设计的数据化、一体化,这是将来的大方向。再一个就是飞行器的制造全部数字化、精益化,精益化的效率非常高,像美国精益化的设计部件,零件可以减少百分之二三十,它的成本降低50%,挺厉害的!精益化三分之二,这个效率非常高!所以高科技有非常高的含金量,道理就在这儿。
随着科技的发展,飞行器的性能不断提高。提高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光从速度来看,现在都已经是超声速了。然后要突破热障,将来要搞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器马赫数是5以上,就是高超声速飞行器。从速度这个例子来看呢,它发展非常快,一百年里面跨越了很大一个步伐。这样一个武器装备性能的提高,影响了军事理论的发展。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用手枪、步枪、机关枪、手榴弹作为进攻武器开始,就出现了新的军事思想,就是争夺立体战争、就是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一直到今天,由于飞行器的本领大大提高,军事理论也逐渐得到发展。
现在的战争越来越是不对称的、非接触的了,所谓非接触就是看不见了。你在哪儿、我在哪儿你都不知道。过去肉搏的时候,是面对面、枪对枪、刀对刀的。后来格斗还看得见,或者说远距离格斗看不见,我还可以用雷达来瞄准。现在的战斗也越来越是非对称的了。非对称的概念很广泛,实际上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技术上的差距太大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再加上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过去单机与单机,编队与编队的制空权作战,发展为空、天、地、海、电五维立体战争。从过去单机对单机,编队对编队,发展到今天体系对体系的战争。所以说航空器在军事领域里面的贡献是非常重大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C4ISR,就是美国人开发的一个通信联络系统,实际上它就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情报、监督、侦查还有对抗。这六七个功能在整个系统里面都体现出来了,将来是怎样一个局面呢?就是天上有卫星;空中有预警机、加油机、电子对抗机,还有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海面有军舰、潜艇;地面还有防空的雷达、雷达站,有指挥部,有陆军指挥部、空军指挥部、海军指挥部、总指挥部,就是这么一个立体的系统,有了信息以后,就有可能把它们串起来。串起来通过什么手段呢?实际上就是信息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一个数据链,用数据链把信息串起来。以信息作为载体,数据链作为一个手段,把这么多东西,包括空间、地、海全部连在一起,那效率就非常高。就是说我飞机是一个载体,也是一个信息载体,也是一个信息的接点。它在天上看见敌人有一个目标,它可以实时把敌人的目标传到指挥部去。或者说看到敌人有一个军舰编队,就传给我们的海军军舰,实时地把信息都传给它了。这样的话,就可以减少很多人为的环节,大大节省时间。加快了战斗的决策,加快了决策的时间和力度。这样的话,打胜仗就有了保证。时间在战争的概念里比在经济里还要厉害,它是争分夺秒的一个概念,你抢了一分钟,你抢了一秒钟,你就抢了主动权。所以今天的战争已经跟过去大不一样,是一个五维的立体战。因此整个飞机、或者攻击机、或者轰炸机等都要作为立体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设计飞机,不能像过去那样,只考虑到自己飞机的性能就完了。它应该放到整个五维的立体里面去考虑飞机性能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设计。就是根据上下行数据链应该怎么设计?接口怎么设计?和机体里面的计算机怎么匹配?这些问题是很大的一个题目,可能一个人搞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搞得好。
第二,飞行器和航空、航天过去好像分得比较开,为什么?过去我们航空高度基本上是20千米以下,航天一般在四五十千米以上,接近地球轨道作为航天部门的一个领地,他们在那儿攻克它的难关。因此当中有一个断档,从高度上有一个断档,现在的航天呢,它往高发展,那就要占领三十、四十千米高度的领域。这样由于信息的基础有了,我们的高度再提高一点儿,通过信息,就把航空跟航天的界限模糊化了。这样,航空和航天就融合了。譬如空天飞机,实际上既是航空的也是航天的,这是由于有了信息这个手段以后,你飞得高,就有这种可能。
第三,就是机载设备全部信息化。大家都知道机载设备很多,大概主要是三个系统,一个是雷达火控系统,一个是综合电子系统,再一个就是电子战系统。战斗机或者歼击轰炸机还有很多系统,但是这三个系统是最突出的,是跟信息有联系的,是可以建立立体战的。这个也把信息数据的技术都融化在许许多多的系统里面去了,大大改善了系统的性能。所以飞行器的设计、飞行器的使用对军事作战的影响,将会以五位的立体作战为考虑,这是我要讲的趋势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飞机一体化的设计技术。我是搞飞机设计的,飞机设计应该说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我搞“飞豹”飞机的时候,最后句号画在“飞豹”飞机上,搞“飞豹”飞机设计呢,那就是一个专业一个专业大家分头去设计、分头去优化。如果说我是搞雷达的,我就要把雷达设计得最好、功能最多、最准确、最好操作、最好控制。每人都有每人的专业,自己都把自己的专业设计得最好,这是每人必然的一个趋势。让你干活你肯定想干得最好,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由各级总师,最后由总设计师协调这里面所有专业的谁应该服从谁,谁应该砍掉一点,做一个协调和取舍。这里面呢,有一些主观的臆断,所以没有一体化综合设计的这么一个概念是不行的。大家都知道数学的优化理论里面实际上已经说清楚了,就是很多局部的东西,局部的专业,所有专业都优化完了之后把它加起来,变成一个飞行器,它不一定是最佳的。这飞行器不一定最佳,是局部最佳的机械之和,不等于说总体最优。因此今天由于有了计算机技术,有了信息技术,我们就可以把许多专业分开优化,变成一体化的优化。说简单一点儿,就是综合设计。
我举几个例子,过去设计飞机单搞飞机,设计发动机单搞发动机。现在设计的时候飞机和发动机就可以一起优化,发动机设计到什么样的油耗,什么样的推力,什么样的重量,能够满足我这个飞机的需要。还有譬如说飞机发动机加上飞行控制系统,我这个总设计师要求这个飞机有多少个控制律,这个都定下来了。然后飞机和控制系统就可以集体去优化,因此在这个地方大家就可以看,气动布局加上动力,再隐身。这些东西呢,就是飞机的总体布置的几个主要需求,因为有了计算机,有了软件,把它们综合到一起,搞一体化设计,过去人不可能综合,人用那个手摇计算机都解决不了,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个方程式太大了,解不了。
后面当然还有很多了,大家看,结构、强度、工艺制造一体化,将来我们这个设计院,设计出来的这个结构图样通过计算机网络就给了工厂,工厂接到这个数据流以后,就变成它的工艺装备的一个设计依据,这就连起来了。过去不是,过去是我们把图样发过去,它再消化图样,再把图样变成它的加工依据,那不但效率低,而且错误多。还有就是飞机的性能、飞机的控制系统、飞机的作战方案、武器这几个一体化。那就是使我们的火控系统效率大大提高,发挥集体的优势。再一个就是机载电子系统、电子战、人机工程、显示一体化。这几个专业都是给飞行员提供信息的,过去我们也是分开干,各干各的,将来就是一体化了。
第三个问题就是超声速巡航,过去我们民用飞机除了“协和”号以外,基本上都是高亚声速的。军用飞机我们现在能够超声速,但是不能够超声速巡航,就是超声速时间有限制。过去的飞机,第三代以前的飞机的阻力特性,就是气动效率还不足以长时间超声速飞行,再加上发动机性能不能够支持超声速长时间巡航。到了今天,气动效率大大提高,大家都知道,过去我们声阻比是七、八,已经搞得很了不起了,现在声阻比都是十几啊,十二、十三,预测二十年左右,大概声阻比就可以达到二十,气动效率将大大提高,再加上发动机也很争气,推重比也很大,因此就有提供超声速巡航的这种可能性,大家都知道,亚声速的阻力和超声速的阻力,基本上是一倍的关系,亚声速是0.0021,超声速是0.004,这个阻力系数大概是这么个量级,就是一倍的关系,所有的先进技术用上去以后,发动机不推加力,它就可以长时间超声速飞行。像美国的F-22飞机,它就可以在马赫数1.5的情况下长时间飞行,这优越性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