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62200000018

第18章 任局长,服务航空(1)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在第三机械工业部机关,牢固树立航空报国和为基层服务的观念,全部精力都倾注于发动机的引进、改进改型、自主研制和“一弹三机”定型中,由一名技术员成长为发动机局副局长、中国轻型燃气轮机开发中心主任。

光荣入党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部机关工作,有些人觉得是件光宗耀祖的大事,但在我身上一点也看不出来。没有任何形式上的欢送活动和应酬,就独自一人离开了工厂。在妻子显碧的精心整理下,所有的行李就只是一个竹制的背篼。也没什么好带的,就只有书和几件换洗衣物。家里既没有洋气的拉杆箱子,也没有适宜的旅行包。背篼虽然显得很土气,但却非常实用。在我看来就像双肩的背包一样方便,往肩膀上一挎,便可以出发了。这样,我又一次在一只背篼的陪伴下进京了,再次回到了曾经求学五年的皇城根下。阔别十年的北京繁华依旧,只是多了一份内敛。往日的喧嚣和奢华已经被“**********”的烈焰焚毁,取而代之的是忙忙碌碌奔赴各个建设岗位的朴实身影。我心里知道,马上就要加入车窗外那些闪过的身影了,投身到新的工作环境了。我一路兴奋着、期待着。

1973年2月28日中午,我到达了目的地———部机关。接待我的是曾经相识的崔永良工程师。崔工程师没有直接把我带进机关,可能是觉得一个新来的工作人员像农民一样背着背篼进国家机关太失体统了,他带着我去他家吃午饭,吃的是他自己做的煎饼,算是给我接风了。

下午崔工程师带我去部里报到。走到大门,我惊呆了。刚迁入交道口的机关大楼非常漂亮,据说是梁思成设计的。大门右边悬挂着一块四米高半米宽的牌匾,上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的字样采用传统阴刻技术,漆黑的楷体汉字显得苍劲有力。大门两边分列两名站得笔直、手握长枪的军人。森严、保密,昭示着国防工业的神圣。到机关报到后,我正式成了部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

3月5日,接到部里通知,我们全家五口人的户口可迁入北京。当时,和我一批到部里的还有另外四名各下属单位的领导,我们是“**********”后首批调进部机关的。由于“**********”期间未进过人,我成了部机关最年轻的工作人员,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小段”。

当时的部机关有政治部、办公厅、生产局、科技局、物资局五个机构,生产局最大,人最多,油江任局长,下面设有飞机发动机处、辅机处、生产计划调度处、质量处、设备处等。当时整个三机部人员结构都非常精简,生产局也不例外。从上到下就是局长、处长、工程师,没有虚职,整个生产局只有50多个工作人员,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精兵强将。

我被分在生产局的飞机发动机处。飞机发动机处里一共十余人,处长张金波、副处长陈继昌都是搞飞机的,分管发动机的加上我只有五人,他们都是老牌大学生,老工程师。我们分管着十几家发动机工厂的生产技术,具体分工体现在发动机型号上。当时的型号几乎全是引进的,有活塞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和涡轮喷气发动机。我是给崔永良工程师当学生、当助手,一起负责涡喷发动机,主管的是“4”字打头的发动机厂。

崔工程师是北京工业学院毕业的,主管410厂、420厂和430厂。他每年总得去一两次420厂。我在厂工作的十年基本上都是与涡喷发动机打交道的,所以自然就和崔工程师比较熟悉了。部里管质量的王喜春工程师也经常同崔工程师一起去420厂指导工作。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他们是在他俩主持的一个会议上,主要是研究发动机的故障问题。在会上我与领导发生了分歧,对有些问题的看法不一。此时,他们都表示很认同我的观点和看法。这就是我与他们的第一次会面,从此更是与他们结下了师徒之缘。只要他们来420厂,我总是陪同两位领导视察工作,讲解和回答相关问题。我也常常向他们请教发动机的一些疑难问题。我打心眼儿里敬佩、尊重两位前辈,就像自己的老师一样,所以他们应该算是在部里与我最相熟的人了。我自己揣测着,这次能够调到部机关,肯定是他们举荐的。如果不是他们,谁会认识我这样一个小小的设计员,一名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呢?工厂是不可能推荐我的,从牙根儿里就不愿意让我走。对于两位的知遇之恩、提携之恩,我是永远铭记于心的。

后来我的揣测得到了证实,也知道了1969年部军管会周主任批评工厂不放一名技术员与我有关。正是两位伯乐,给我创造了机遇,给了我更广阔的天地。

我还是延续着在工厂工作的老习惯,早上总是来得最早,先把当天打到基层的长途电话向北京市电信局挂上,接着打扫卫生、打好开水,然后开始着手一天的工作。

由于我有工厂工作的基础,在工厂负责过涡喷发动机的生产技术。到部机关后,只是负责的型号多了,一共有7~8个型号的涡喷发动机,有的是引进的,有的是改进改型的,但结构大致相同,所以工作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但在部机关工作毕竟不同于基层工厂,除了要全面把握每个工厂、每型发动机任务完成情况、处理重大生产技术问题外,还要撰写各种公文,要随时将工厂的情况汇报给上级批示,做到上传下达。由于我一直在工厂工作,对部机关这一套以公文为主的工作方式非常陌生,加之本身是工科出身,文笔欠佳,每一次写完报告,崔工程师要亲自修改几遍,以确保其内容简洁清晰、表述准确。在崔工程师的帮助下,我才逐渐适应了这一工作方式,公文写作水平提高了。

刚开始我一切都听从处长的工作安排,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有不懂的就请教崔工程师以及其他经验丰富的前辈。到后来,干了一段时间后我就能主动、积极、有计划地安排工作了。

我到部里不久,就有幸参加了部工作组到四川、贵州的检查指导工作。此时正值“**********”的恢复阶段,质量事故不断。据说周总理对航空工业的质量工作非常重视,就派北京军区空军李际泰司令员来担任部长,此次带队的就是李部长。工作组人不多,有他的司机、警卫、办公厅主任和几个工作人员。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到各航空企业,检查领导班子的精神面貌、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主要方式是深入工厂听取各单位主要领导的汇报,到车间科室听取职工的反映意见,然后与工厂领导交换意见,提出要求。李部长对基层的汇报非常重视,一字一句做好笔记,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与基层的交流中,李部长总是能够敏锐地抓住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具体明示。针对这些问题机关该怎么办,企业该怎么办,并做出进度要求。汇报中只要涉及到生产局的问题,我都认真做好记录,第一时间向局里汇报。

此次到的地方就数贵州给我的感受最深。贵州地处偏远山区,加上“**********”的破坏,处境十分困难。基地、工厂领导汇报时士气不足。李部长当场严厉批评道:“看你们怎么一个个都像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成何体统!没激情、没斗志,仗还没打就已经输了一大半。是,你们困难,你们难做,这些我们都理解。但这种精神面貌是绝对不行的。气势!知道吧,这是克服困难的关键。一定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这是你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他的一切问题你们一一提出来,我来就是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李部长就带着整个工作组穿梭于车间、职工食堂、工厂办公楼之间,了解情况,并当场提出解决办法,遇到问题马上办,有时候还即兴来一段鼓励士气的演讲。

在这段日子里,我了解到了基层企业很多情况,学到了机关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方法,下属企业的领导应如何对待上级的领导和检查指导。同时也见识和学习了首长工作严谨、说话滴水不漏、办事果断、处事得力的工作态度及作风。这次工作经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当年夏天,局里到郊外农村义务劳动,帮助农民收割小麦。对于那些在城里长大的同志来说,这可是一件苦差事。火红的太阳晒得人头皮发麻、汗流浃背,尖利的麦芒刺得那些娇嫩的皮肤生生作痛。汗水顺着被麦芒划出的伤口流过时,疼痛顿时剧增,好多同志竟然都忍不住,咝咝地出了声。实在受不了的,干脆把镰刀一扔,就近找个阴凉处,一屁股坐下,就再也不愿意起来了。我正熟练地挥舞着镰刀,一上一下,颇有节奏地干得正欢。脸被太阳晒得通红,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了大半,额头上的汗珠随着割麦子的摆动被一颗颗地甩出老远。收获是让人兴奋、让人快乐的事情。我的眼里、心里已经被黄澄澄的麦子装满了,太阳、汗水、麦芒、伤口都被视若等闲,根本顾不上了。

由于在义务劳动中确实表现太突出了,王芝芬协理员把部里发给局里的唯一一张在人民大会堂观看朝鲜歌舞剧演出《卖花姑娘》的门票作为奖励给了我。这使我有机会再次踏进人民大会堂,并看到轰动一时的最精彩的歌舞表演和舞台布景,真是让人终生难忘。

1975年2月20日,生产局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我入党的决定。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支部,有40多名党员,而且多数是老党员,最老的是抗日时期就参加革命的,大家都忠诚地信仰着中国共产党。支部书记油江局长主持会议,我诚恳地讲述了对共产党的认识,介绍人崔永良、张景武阐明我能入党的缘由,讨论时大家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我要求入党多年,为什么一直未能解决,这是大家发言的中心话题。有的说要强,有的说自负,有的说太犟,有的说固执,有的说缺乏灵活性。针对这些问题大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一边记录,一边思索着。最后油局长要我表态对自己缺点的认识。其实我无时不在思索着,为什么大学五年没能入党,在工厂十年填了志愿书也没入成党?我对党如同外婆与母亲一样亲。出身好,学习工作也不算差,品性也没大的问题,一直是共青团干部,问题到底在哪里呢?我觉得问题就在于不能客观地对待自已,也不能客观地对待别人。太逞能,太要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甚至比有的党员好。在大学里,我看不惯也看不起不好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党员,甚至班上开会时也时常批评他们。同样,到工厂也是如此。其实自己就那么优秀吗?就没有缺点与错误吗?应谦逊谨慎些。入党不光是要本身优秀,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组织里共同为党的事业而奋斗,自己的觉悟的确是太差了。所以以前党组织没接收自己入党完全是正确的。我的认识也被大家所认同。

最后举手表决时,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议得到全票通过,大家纷纷鼓掌祝贺我。

虽然我入党晚了些,但确实经受住了考验,思想觉悟与党性有所提高,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十分有益。

入党后的第二年,我就被选为部机关党委委员,一直到离开机关。

多灾多难

1973年9月,我们全家迁往北京。显碧被安排在301所,负责应用数学的推广工作。部里在德胜门西绦胡同给我安排了一间平房,面积大约10平方米,在公共厕所旁边,后来又在旁边增加了一间,条件才稍好些。

1974年秋,也就是妻子显碧刚调过来工作一年,一次她在西安出差,突然严重拉肚子,上吐下泻,吃药打针都不管用。我正好要去西安出差,随即赶去,送市中心医院检查,结果是胃癌晚期,必须立即住院动手术。我拿到检验单,泣不成声。我恍惚了,认为这不可能,好好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得胃癌了呢?这一定是幻觉,是梦。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下,癌症无疑是不治之症。这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祸从天降。我不敢,也不能把实际病情告诉显碧。在显碧面前,必须时时处处强作欢颜、隐瞒病情,泪水只能往肚子里咽。那段时间,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胸中总是有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我没日没夜地陪伴着她,安慰她。显碧的领导也专程来探望,看着未语已吞声的我,领导们也无能为力,只是拍拍我的肩膀,表示同情和安慰。手术还是很顺利的,一周后,伤口愈合了,我就带着妻子一道回北京了。

回到北京,显碧住在家里,有时去积水潭医院检查和拿药。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显碧。还好有母亲在身边帮助着照料,又稍微轻松了一点儿。

同类推荐
  •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乔·萨特——波音747总设计师,当之无愧的“747之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波音747从立项、研制、试飞直至交付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是第一次披露。747飞机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乔凭借他的洞察力、正直、勇气,带领他的项目组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研制出了堪称工业界奇迹的747飞机。本书故事跌宕起伏,语言生动风趣,既可给航空业内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业外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科学家们预测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的突破点。从汽车工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率先采用各科学领域发明的新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更加完美。
  • 辉煌60年

    辉煌60年

    2011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为弘扬“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局、中国航空报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了“辉煌60年”征文活动, 组织离退休老同志以著书立说的形式, 发掘航空工业的光荣历史。活动得到老同志积极响应, 收到来自集团总部及所属成员单位老同志撰写的征文32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计100篇。
  •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今天,我们穿的、住的、用的都可能是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那些看似柔弱的纤维却比钢铁还硬百倍,战机只要刷上特殊的材料就能躲避雷达的探测,这就是特殊材料的魅力。
  •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全书共分4章,旨在让工人了解装修的重要行业知识,为工人们提升自己,独立接恰装修项目提供知识储备。第一章,工程预算报价,介绍工程预算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合同的拟定,介绍怎样拟定合同,并详细讲解工程中的甲乙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第三章,施工现场流程管理,主要涉及装修工程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第四章,装修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是国家对装修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人身安全问题、合同纠纷问题等。并附录一套家装施工合同,以供参考。
热门推荐
  • 星海天穹

    星海天穹

    易天,一名孤儿院长大的有志青年,意外来到了一个强者为尊,弱肉强食的世界,蛮荒大地,远古世界,上古战场,无垠星空……面对这绚丽瑰奇,无尽辛密的世界,看他凭借一个隐藏着未知的罗盘,创造出属于他的神话!
  • 我的骑砍世界

    我的骑砍世界

    若有一天,你得到一个进入真实游戏世界的机会。若有一天,你掌控了一个游戏世界。若有一天,你向自己的世界导入地球人。若有一天、若有一天,地球之上人人披甲挂帅,诸天征伐!……骚年,快来瞧瞧这盛世!
  • 一曲相思一场情

    一曲相思一场情

    短短小诗,述尽心中疾苦。希望你所遇皆为良人。
  • 遇见幸福的独行侠

    遇见幸福的独行侠

    每一个女孩都爱做梦,都会憧憬着自己的爱情,要相信幸福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平平凡凡长到30岁的李绰,遇到了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的明星上古余捷,从此她和他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 众神偶像:三千界网红

    众神偶像:三千界网红

    凡女李蓉菲一头撞进诸神世界,几乎吓疯了。冒犯了神帝却被意外被传成家暴绯闻。她又哭又笑地发疯视频即刻获得了诸神怜悯,于是,她莫名其妙地红了。她开设的美食节目容妃小厨房期期走红,她制作的美食红遍三千世界,诸神均以能尝到她的厨艺为荣。总有贱出没,毁她名声?人气下降怎么办?“陛下,再借您的声望用一下下。没什么的,就是再来点绯闻呗,您看,我和您的绯闻已经那么多……”某帝冷脸。“不如让绯闻成真?”“你竟然是这样的陛下!居然想潜规则!我可是正经艺人,绝不屈服强权!”某帝:滚!“陛下又家暴了!”“堂堂帝君,怎可如此?”“岂有此理!”众神疯狂为她打CALL。
  • 守护甜心之美艳来袭

    守护甜心之美艳来袭

    她是这个学校人气最好的,却被一个转学生陷害,她的朋友之中只有一个人肯相信她,那个人就是“真诚璃茉”
  • 亚伯里的灾厄传说

    亚伯里的灾厄传说

    一个遭遇了背叛的杀手。一个冷兵器和魔法大陆。人类、月精灵、花精、麻风矮人……针锋相对的智慧生物。神秘的传说,悬疑的故事,信仰崩坏的宗教。中古的神话世纪,前代的钢铁文明。历史宛如轮回,舞台上的人们,陷在自己编织的漩涡里,无力自拔……
  • 百年之途

    百年之途

    我的第二人生,我应该怎么做,我是活着还是就这样死去
  • 江意知几许

    江意知几许

    她的宁静吸引了他,开启彼此之间的美好的经历成为彼此身边重要的人,他相遇一见钟情,她日久生情,相遇的清晨金色阳光照射在她的身上,掀起波澜~从来未觉得自己独特,只是普普通通的拥有了一分纯粹的爱情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