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发现孩子的特殊天赋,无条件地支持他和鼓励他,提升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继续往前走,经常对他说“你在某某方面的表现真是非凡”,孩子便更能经受与此相关的艰苦训练,并在训练中找出类似“游戏”的快乐来,孩子对此越来越沉迷、沉醉,越来越“乐此不疲”。由于父母的勉励,天赋派生了毅力,毅力反过来又不断地挖掘出天赋方面的潜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后,成功的到来,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9.求真务实──苏教子法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不仅为文汪洋恣肆,明白通畅,在家庭教育上也别具一格。散文名篇《石钟山记》就是他“教子求实”的佐证。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做诗犯“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担当团练副使。这是一个闲差使,43岁的苏轼得以有闲经常与长子苏迈一起读书作文,谈古论今。有一天,父子俩不知不觉竟谈到了鄱阳湖畔石钟山的名称由来。苏迈从《水经注》等古书中找出许多说法,如“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止响腾,余音徐歇”。对这些说法,苏轼都觉得是牵强附会,实不可信。苏迈想找其他书,苏轼阻止了他:“不用找了。大凡研究学问、考证事物,切不可人云亦云,或者光凭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看来,石钟山这个问题,还必须实地考察求实才能解决呢!”
“石钟名称由来”这一问题,在苏轼父子俩的心中一悬就是5年,一直到元丰七年(1084年)才有了解决的机会。元丰八年六月初九丁丑日,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省鄱阳湖东)担任县尉,48岁的苏轼送他到湖口,顺便带着苏迈一起考察石钟山。白天,庙里的和尚叫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间挑了其中的一二块来敲打,父子俩当然不相信。月光明亮的当晚,父子俩乘着小舟来到山的绝壁下,沿着山脚寻找。寻到一个地方,只听见一阵阵清畅高扬的声音,“噌
吰如钟鼓不绝”,原来,这里的山脚下遍布石窍,大小、形状、深浅各不相同。它们不停地受到波涛撞击,所以才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宛若周景王的无射钟,魏庄子的歌钟,庞大乐队中的钟鼓齐鸣一般……父子俩此刻终于恍然大悟:这才是“石钟”名称的由来啊!
难能可贵的是,苏轼能抓住父子俩同探石钟山这件事,谆谆告诫儿子苏迈:“石钟”名称由来,此事本不难明白,只须实地考察就行了,由于一般人不肯去下这功夫,宁愿到书本里去寻找答案,而浅薄的人又往往附会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解释,最终以讹传讹,使本不难明白的事千百年来不得明白。他让儿子切切记住:“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可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为让儿子更深刻地理解“求实”的重要性,苏轼又提笔撰文。于是,苏迈乃至后人就读到了出自苏轼笔下的名篇《石钟山记》。
教子感悟:
苏轼对儿子苏迈的教育方式可谓奇特!指出研究学问,考证事物,不可人云亦云,应做实地考察,并带着儿子去实践求证。这一方法值得人们效仿和借鉴。
在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上,如果是未定的事情不可以随便臆断,没有根据的事不可以随便疑人。求实是认识真理的基本选择,绝不能人云亦云。人云亦云就是丢弃了求实精神,就会摒弃人生美德。
做父母的要适时地告诫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要敢于服从真理,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张,要刻苦学习,不要“一桶水不满,半桶水晃荡”,要善于独立思考,不做分数的奴隶,要有一个健壮的体魄,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10.自立培养法──田汉教子自立
田汉(1898—1968)是我国著名的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他教育孩子从不训斥、打骂,而是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领会长辈意图,锻炼自立能力。
田汉的女儿田野,聪明俊秀,兴趣广泛,很愿意和父亲在一起谈天说地。父亲也很喜欢她,有时还和她开个小小的玩笑。
一次,田汉到外地出差回来,已是晚上11点多了,女儿田野已经睡下。尽管他很想念女儿,但没有惊动她。第二天早晨,他轻轻地走到女儿跟前,用自己的脸去贴女儿的脸。田野刚刚睁眼,田汉一下子弯腰躲到床下。田野以为自己在做梦,又把眼睛闭上。这时田汉又用嘴去吻田野的脸,田野眼睁一看,啊,是爸爸。衣服没来得及穿上,一下子跳起来搂住了田汉的脖子……
每天晚饭过后,田汉一家和其他北京人一样便习惯地围坐在一起开始“家庭每日谈”。先是田汉读报,讲解国内外形势。他讲得通俗易懂,大家都很爱听。有时大家也谈谈心,或者听老祖母讲一段家史,虽说有的大家都听熟了,还是百听不厌;有时大家对某个戏曲也展开热烈争论。兴致上来了,还开展文娱活动。田汉的拿手好戏是“秦琼卖马”,女儿田野也来段“借东风”,家里充满了欢乐。
在父亲的影响和家庭的熏陶下,田野对戏剧十分爱好,进步也很快。有段时间,田野常被剧团借去演重角而耽误了学习,缺课多了,学习成绩当然不好,父亲十分着急。为了让田野的学习赶上去,田汉抓得很紧,规定田野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再加写一篇小字、一篇大字、一篇日记,完不成作业就不能睡。作业这么多,孩子常常要做到晚上甚至半夜才能“交卷”。而田汉同样是每天坚持为孩子批改作业,再忙再累也不间断。他改作业十分认真,每篇都要仔仔细细过目。他对孩子写的好的字和好的句子都圈上红圈圈,鼓励孩子进步。开始田汉手把手教田野,后来他把“拐棍”撤掉,让田野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规定学习书目,自己出作文题,然后田汉再抽出时间给予指点。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田野的学习果然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田汉把女儿的一篇篇、一张张作业按日期顺序排列起来,分成类,订成一个个本子,叫田野从头到尾地好好看。不看不知道,一看一比大有益。后来田野较早地成为一个出色的文艺工作者。她在回忆自己的成长进步时说:“是父亲教我自学立志的,没有父亲的引导就没有现在的田野!”
教子感悟: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了,重视程度提高了,是家里几代人的太阳,这些都是有利的一面,但也存在不利的一面: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懒惰,依赖思想重,不知勤俭节约,铺张浪费等。
教育成才固然重要,但成才应建立在“成人”的基础上。教育孩子爱劳动,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攀比,学会自立,自强,对自己有信心,不要骄横等,比学会弹一首曲子、跳一段舞蹈、做健美操、解一道方程、做一次实验来得重要。
不少家庭的家长,由于自己当时所处的境况不容有过多的发展条件或机会。因而一旦条件改善,就力争为小孩创设优越的学习环境,这本身没错。只是与此同时,不要忽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一些想法和行为等经过长期的训练后,就会稳定下来。不管是工作怎么忙,压力怎么大,千万别忽略了孩子。错过好的教育时机,就来不及了。
在这些教育内容当中,教育孩子自立,尤为重要。
当今社会,充满竞争,当孩子小的时候一点竞争意识没有,长大了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小时候学着自立,吃点苦头,做家长的不要心疼,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娇生惯养,教育成公子哥、小公主,长大了什么事也不能做,自己难过,父母也着急,再想培养就显得晚了,所以做家长的要特别留心,小孩子一般自觉性都较差,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做,少些包办,多些放手,不管他做得怎么样,让他自己去做他会觉得很有价值,对自己也有自信心。相信时间越长做得会越好,自信心也会越强。俗话说:孩子如白纸,你在上画什么就是什么。家长要注意引导,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孩子不经风雨,是不会长大的。柔嫩的小草是经不起风霜的。家长该狠心的要狠心,孩子的坚强或懦弱都是家长给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给再多的钱、再多的家产,孩子没有能力,最终是保不住的,是会花完用完的。而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学会生存的能力,将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