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了。三年的长跑临近终点,但我感到疲惫极了。每天坐在教室里,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不断机械地重复,感觉如此枯燥无味的生活,就像炼狱一样,简直让我难以坚持下去了。
但我深知高考对我一生的重要性,所以坚持是必须的。有时看着黑板上的倒计时,我会想到考场上的失利,还有公布成绩时的失望。如果考不进理想的高校,那么多米诺骨牌哗啦啦一倒,我的一辈子就完了。想到这些,我就身心疲惫。而这反过来又让我学不进去,学不进去就更加着急,形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让我晚上经常失眠,痛苦极了,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就像一些同学那样,高考前基本上不再复习,每天散漫度日。
唉,我该怎样才能在疲惫中坚持呢?
学生朱晨怡
可见,疲惫、倦怠,是考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种种看似“麻木”的表象,实际上是因高考引发的预期性焦虑的一种另类反应。经过长时间的高强度复习,大家进入了一个心理疲劳期。一方面,是由长时间的重复复习导致的心理厌倦性反应;另一方面,也是过度紧张焦虑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复习状态如果不调整,后果是很严重的。
一、意义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塞利格曼曾讲过一个蜥蜴的故事。一位教授在实验室中养了一只稀有的亚马逊蜥蜴当宠物。头几个星期,蜥蜴不肯吃东西,不论教授如何费心,给它吃生菜、坚果、肉馅,甚至捕苍蝇、捉昆虫,还把水果打成汁……全都没用,蜥蜴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看就要饿死。有一天,教授带了一个火腿三明治做午餐,掰了一块给蜥蜴。一如既往,它没有兴趣。接着,杰恩斯拿起报纸来看,当他看完头版时,把报纸放在火腿三明治上。蜥蜴看到后,立刻在地板上匍匐前进,抓破报纸,抢过三明治,用尖牙扯碎,然后吞下。原来,蜥蜴需要潜行攻击、扯碎食物后才会吃东西。
原来,轻而易举地坐享其成,并不是蜥蜴的本性。它天生就是个猎手,要匍匐,要出击,要撕裂,才能获得愉悦。因为在捕猎中,它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我们也是一样,看好莱坞电影或韩剧,读《盗墓笔记》,刷微信,玩升级类游戏,吃垃圾食品,这些都不需要技能,是唾手可得的愉悦。我们若是深陷其中,久而久之,心灵就会感到无聊、空虚,以至于外国人很诧异:中国人怎么不读书了?据说,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其实,读书,尤其是读经典,是相当费力的。很多大学生告诉我,他甚至读不完一本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读几页就心思不定,打开手机追美剧去了。读活泼的寓言小说姑且如此,还能指望他去读《国富论》或《浮士德》吗?
但是,我们的天性却是希望得到深层次的愉悦的。当我们读完一本真正的好书,当我们在足球场上学会一记漂亮的远射,当我们与朋友进行了一场充满智慧的交谈,内心会充满力量和满足。因为这一切,都充满着意义。
塞利格曼说:“虽然我们天生就会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和需求,获得舒适和放松……但真正的享受,却未必令人愉悦,有时甚至充满紧张和威胁,登山者常面临冻死或坠入山谷的危险,常会精疲力竭,但他们乐在其中。在蔚蓝的海边,躺在棕榈树下喝鸡尾酒当然很好,但这与在冰天雪地的山脊上的狂喜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而我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提升、视野的开阔,并攻克一道道难题,这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预示着我们在未来的发展。
二、你能否看到读书的真正意义
几年前,阿里·克拉姆与埃伦·兰格共同做了一项实验,这次的研究对象是酒店清洁工。他们告诉一半清洁工,通过工作他们每天得到了锻炼,帮助他们燃烧了许多卡路里,清洁工作就像心脏锻炼,等等。而另一组清洁工是控制组,没有得到这样的好消息。
几个星期后,他们发现,那些认为工作是锻炼的清洁工,实际体重下降了,不仅如此,他们的胆固醇含量也降低了。与控制组相比,他们并没有做更多的工作,也没有做更多的锻炼。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大脑对待工作的看法。这一观点非常重要,值得再重复一次:与行动本身相比,我们对日常行为的心理定势更能决定我们的现实。
因为大脑会按照我们对将要发生之事的预期来运转,心理学家称之为“期望理论”。神经学家马塞尔·金思博兰尼博士解释说,我们的期望能创造出一种大脑模式,就如同真实世界创造的大脑模式一样真实。换句话说,对一件事情的期望激发了同一复杂的神经元,就好像这件事情真实发生了一样,并在神经机制中引发了一系列事件,产生了许多躯体的后果。在工作中,这意味着新年能切实改变我们努力和工作的具体结果。
所以,你对学习的看法,决定了你是否能学好。也就是说,你越认为学习单调乏味,学习就越发乏味透顶。而如果你看到了学习的意义,那么你可以焕发出强大的力量,足以战胜厌倦。
耶鲁心理学家艾美·瑞斯尼斯基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员工有三种工作取向或看待工作的心态:把工作看做工作、职业和事业。第一种人认为工作是例行公事,他们工作是因为迫不得已。把工作当成职业者,他们工作不仅出于必须,而且为了进步和成功,他们很投入,并想把工作做好。最后,把工作视为事业者,认为工作本身就是目的本身,他们的工作实现了个人抱负,他们感到工作可以产生更大的幸福,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个人优势,并给予他们意义和目的。
这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如果你无法为日常工作带来实际的改变,问问自己所做的工作中存在哪些潜在的意义和乐趣。想想一个小学有两个看门人。一个人只注意看他每天晚上必须清理脏乱的环境,而另一个相信他正为学生提供一个更清洁、健康的环境。他们每天做着相同的工作,但不同的心态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成就感,以及最终的工作表现。
那么,对于你而言,学习的意义到底何在?
是改变个人命运?
是走进更大的世界,追逐自己的力量?
是光宗耀祖,让家人扬眉?
或者,还可以更高,更远。因为意义,往往是要与他人,与社会,甚至与世界前途有感。当我们越是离开小我,就越能获得幸福,就像接下来要出场的人物一样。
哈佛校园充斥着各种怪人,基辛格也算其中一个。他在生活上毫不讲究,一套衣服长年累月地穿,像个古板的苦行僧,也不在意别人眼光。孔子曾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基辛格该是能得孔老夫子赏识的。
基辛格穿得破旧,的确是你没时间打理。
基辛格生于德国,因是犹太人,所以十五岁时逃到美国,有些水土不服,幸亏成绩不错,大学时又参了军,退伍后进了哈佛大学,当时已是24岁。青春已逝,年华可贵,再加上他是犹太移民子弟,要想有所成就,没有捷径,只能靠个人奋斗。
他深深懂得学习的意义之一,就是改变命运。
他兢兢业业,远离尘嚣,玩命苦读。他博览群书,虽然读的是数学专业,却对哲学、逻辑学、历史更有兴趣。他研究罗马人的历史,钻研哲学家苦涩的名著,黑格尔、康德、马克思、斯宾诺萨,无所不涉。时常是书桌旁一坐就是一天,直至深夜两三点。
渐渐的,他发现学习的意义不仅为己,还能影响世界。
当时,校园生活安谧如小溪流淌,但外面的世界,虽然是“二战”初定,却依旧翻涌着惊涛骇浪。国内,捕猎共产党员的麦卡锡主义统治全国。国外,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壮大,整个西欧惶惶不安,胡志明正在越南的丛林里进行抗法战争,******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红旗。哪怕随便扫一眼,也会发现世界变动不断,革命连连。
在许多哈佛学子看来,这些似乎都是远方的事情。但基辛格却不这样想。在他眼里,每一次大变动,不管发生在多么遥远的地方,都是对他个人的一种威胁,因之深感焦虑,并且苦苦思索。他开始思考世界的前途,并经常说:“强权才是历史的基本力量。别总把强权看作洪水猛兽,强权就像刀剑,本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使用刀剑的人。纵然历史上充满了滥用强权、肆虐行暴的例子,但强权也可以用来防止灾难。”
他的结论是,外交政策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和平结构,其战略是巧妙利用争斗双方之间的均势,其手段是谈判与战争威胁结合。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均势理论”。
哈佛毕业之后,他纵横天下,调停美越战争,冰释中美关系,缓和核战危机,建功赫赫,名满天下。二十世纪前50年爆发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而后50年基本上没有类似的战争,与基辛格等人的努力分不开。1973年,他众望所归,荣膺“诺贝尔******”。这正是对他的最好肯定。
或许他在哈佛时,也曾感到孤单,枯燥,沮丧,但是深沉的快乐,肯定始终伴随着他。
三、再伟大的事业也有无聊的部分
好吧,还有个问题。就是你觉得高三重复的学习,让你深感枯燥。我也的确对此颇有微词,可是,这是你目前难以改变的现实。而且,枯燥、无聊,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你不可能指望人生的每一刻都是好莱坞大片,精彩不断,高潮迭起。况且,就算是好莱坞大片如《霍比特人》,也需要有平静的铺垫、背景的交代,而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令人血脉贲张的看点。
许多学生认为,只要熬过高考,一切就好了,生活就激越活泼且五彩缤纷了。其实,要想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我们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和厌倦的时刻。
为此,我们要再请进来一位人物,让他现身说法。
1974年10月26日。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校区。毕晓普-瓦默斯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