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把吴三桂推向多尔衮怀抱?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讲的是明末清初苏州名妓陈圆圆,母亲早亡,从姨父姓陈。能歌善舞,色艺冠时,时称“江南八艳”之一。崇祯时外戚周奎欲给皇帝寻求美女,以解上忧,后来田畹将陈圆圆献给崇祯。其时战乱频仍,崇祯无心逸乐。陈圆圆又回到田府,后被吴三桂纳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诗人吴梅村为她作《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今人普遍认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之时已经投降了清朝。但也有一些人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北方大的政治军事势力有三支,分别是李自成农民军、清王朝和吴三桂明军,其中吴三桂的力量最弱,而且吴三桂所率明军被夹在中间,因此吴三桂要么联合农民军抵抗清军,要么联合清军镇压农民军,由于吴三桂的父亲被农民军关进大牢、爱妾被农民军的将领刘宗敏霸占,为报此仇,吴三桂选择了联合清朝的道路,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投降了清朝。而且以下几点也可以作为佐证。
首先,在李自成起义军攻进北京城之前,吴三桂坚持抗清。明天启末年吴三桂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1641年松锦之战后,明朝在辽东的将士损失殆尽,洪承畴、祖大寿被迫投降,骁将曹变蛟被杀,只剩下吴三桂一支军队在山海关一线英勇抵抗清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吴三桂克服困难,重新组织起一支接近万人的边防劲旅。承担起防守山海关,抵抗清军的重任。为了打开山海关这道屏障,清廷曾多次派祖大寿和洪承畴等人招降吴三桂。但是吴三桂始终不为所动,坚持抗清。
其次,吴三桂的一系列书信也反映他只是求援而并没有投降。为陈圆圆之事吴三桂与农民军决裂之后,吴三桂就宣扬“周命未改,汉德可思”,“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之正统”。在写给多尔衮的求援信中,吴三桂以大明国平西伯自称,他提出:“我国与大清通好二百余年,今我无故而遭国难,大清理应助之。 ”“王以盖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机,诚难再得之时,念之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吾朝酬报大清相助,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可以看出,吴三桂是以明朝臣子的身份向清朝求援,请兵之目的是“灭流寇”,并使明朝得以“中兴”,而不是让清入主中原。多尔衮也说:“你们愿为故主复仇,大义可嘉,我领兵前来成全这一美事。先帝(崇祯)时事,在今日不必说,也不忍心说。但昔为敌国,今为一家。我兵进关,若动人一株草、一颗粮,定以军法处死。你们可以通告大小官员百姓,勿须惊慌。”
吴三桂还提出了多尔衮率兵入关的条件和报答,一是寻找到崇祯的太子,在南京重建大明政权;二是以黄河为界,以北归清,以南归大明,两国通好,互不侵犯;三是,清兵入北京,但不得侵犯明历朝皇帝陵寝,也不得伤害百姓。如果多尔衮不同意,那么他只有自己拼死一战。山海关战后,吴三桂又到处散发传单,大造复辟舆论,他提出“约自成回军,速离京城,吾将奉太子即位”,又“传帖至今,言义兵不日入城,凡我臣民为先帝服丧,整备迎候东宫”。老谋深算的多尔衮担心吴三桂入城后拥立新君万民归附,自己则成了客人,于是“命其西行追贼”。吴三桂因其势力太弱,不敢与多尔衮决裂,只得听从了多尔衮。后来,吴三桂对清朝的反叛似乎也可证明吴三桂未降。
但是,也有人认为清兵入关之时,已经以对待降将的态度来对待吴三桂,而且吴三桂入关后的所作所为也表明他已真心降清,吴三桂虽然打着为明王朝复仇的旗号引清入关,但是却拒绝了南明政权的拉拢。《明季稗史汇编》记录:福王的侍郎左懋第“谒三桂,出银币且致福藩意”时,吴三桂说“时势如此,我何敢受赐,唯有闭门束甲以俟后命耳”。之后的几个南明政权统治者也都拉拢过吴三桂,可是他始终没有表态。相反,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二月,吴三桂被清廷任命为“平西大将军”,出兵贵州征讨李定国拥戴的桂王政权。桂王政权由于不敌清军而节节败退至昆明。当时南明政权内部派系林立,永历帝无力解决残明势力与李定国等大西军的矛盾,更无力消除大西军内部的争斗,被吴三桂的数十万大军逼逃至缅甸境内。吴三桂陈兵缅甸边境,威逼缅王交出永历帝,带回昆明。永历帝父子被押回昆明后,关在篦子坡头金禅寺内,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吴三桂为断绝后患,断绝尚有兵力的李定国以永历帝为号召来反清,与他对抗,在金禅寺里用弓弦勒死永历帝父子。至此,朱明王朝彻底灭亡。
可以看出,不管当初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基于何种考虑,在清廷取得了********后,吴三桂倒向清廷的怀抱是不争的事实,而前明政权这个幌子也已经被他彻底扔掉了。
末日大清——封建帝国落日余晖
雍正“矫诏继位说”为何盛行?
中国历史上,皇子们为争夺储君地位的斗争屡见不鲜,雍正皇帝的继位就被认为是一场阴谋,那么,雍正皇帝是怎样登上皇位的?他真的是矫诏吗?
康熙皇帝一生共有 35个皇子,其中皇二子允礽为皇太子。但皇太子长大之后,对于康熙迟迟不死感到着急,同时也怕康熙皇帝哪天变了主意,会立别的兄弟做皇帝。于是便同索额图等人结成太子党,暗中培养势力,企图谋害康熙,夺取皇位。后来被康熙皇帝觉察,康熙一怒之下于四十七年(1708年),将其废黜。康熙废掉皇太子之后,储位空虚,这样诸位皇子之间争夺储位的冲突骤然激化。后来,康熙曾一度恢复允礽的太子之位,但是允礽不思悔改,再次密谋篡位,又被康熙废黜。从此,康熙到死也没有再提立储之事。
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在热河和南苑行猎之后“偶感风寒”,住在畅春园休息,命皇四子胤禛往天坛代行冬至祭典。十一月十三日凌晨,病情恶化,至夜间猝然逝世。据说康熙驾崩之前曾经将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允佑、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皇十二子贝子允祹、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八人招至御前安排后事,并命隆科多草诏传位于皇四子胤禛。康熙驾崩 7天后,隆科多公布了康熙的遗诏,宣谕:“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
几天后,胤禛在太和殿即位登基,改年号为雍正元年。
胤禛的继位就像是一块石头丢进了清世宗雍正皇帝朝服像原本平静的湖面,让清廷内外动荡不已。不久,有关雍正篡位的传说就悄悄开始流传。较早见于记载者为《大义觉迷录》,其中说:“先帝欲将大统传与允禵,圣躬不豫时,降旨召允禵来京,其旨为隆科多所隐,先帝宾天之日,允禵不到,隆科多传旨,遂立当今。 ”“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 ”“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就进一碗人参汤,不知何故,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随将允禵调回囚禁。太后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于铁柱上撞死。”
近代也有学者认为康熙临终前召“八人同受面谕”值得怀疑。据史料记载,康熙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晚八九点钟驾崩的,召胤禛进畅春园是在这天的凌晨一两点钟,也就是说在胤禛到达畅春园之前,康熙已经将八人急召入宫,宣布了遗诏的内容。而后来雍正自己说有八人同时受诏书是他继位后的七年。如果此事是真的话,一直受人怀疑的雍正也不会等到七年之后,同受面谕的八人大都变化了时候才拿出这一证据。所以这一证据极有可能是雍正为了掩盖自己改诏篡位的事实而伪造出来的。
但是,对于改诏一说,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首先是皇十四子的问题。康熙在选立储君问题上确实是在犹豫。开始确实有考察皇十四子允禵的意向。但是,允禵在西宁建立衙府、收受贿赂,引起康熙的不满。所以,康熙又在自己体弱多病之时让允禵回到前线,而让皇四子代为祭天。说明康熙此时已无传位皇十四子的意思。而对皇四子似乎更加器重。另外,雍正改“十”为“于”说也站不住脚。因为,根据清朝的用语规范,传位诏书均写为“传位皇某子”。如果将其中的“十”字改成“于”,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就读不通了。而且清代的诏书中“于”与“於”字是不能互用的,诏书中用的都是“於”字,没办法改。此外,清代诏书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的。满文是竖写的,很难更改。至于,雍正让十四弟把“祯”改为“禵”字,是为了表示避讳,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雍正囚禁允禵,只是表示雍正对允禵手中的军权不放心,不能以此说雍正就是篡位。
综合以上史料,可以看出雍正是合法继位的。康熙比较欣赏雍正那种雷厉风行而又粗中有细的性格,认为他能够在自己百年之后,扭转自己晚年政治上的颓风。康熙晚年让雍正代为祭天,就说明康熙早就有选立雍正为自己的继承人的考虑,因为在封建社会,祭天是天子独有的特权。此外康熙选中胤禛,还因为他喜欢胤禛的儿子弘历,康熙生前曾将弘历接到宫中亲自指导,康熙到围场打猎或批阅奏章,都要弘历在一旁侍奉。康熙让雍正继位,也许真的有隔辈的考虑,他要为大清立下两代英主。这在乾隆陵前的《裕陵神功圣德碑》中,也可以找到佐证,这些都说明无论传位的诏书是真是假,康熙确实是要立雍正为继承人的。
关于雍正篡位的传言也许是那些不甘失败的皇子和不满雍正严厉的政风的官吏们故意制造来诋毁他的。雍正篡位的故事也只是心怀好奇的人杜撰的传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