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戏剧性地死在“万岁殿”
在中国历史上,自夏禹传位于子启,即开始了帝王子承父业、世代为君的先河。从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社稷永存,福绵子孙”成为历代封建帝王恪守的信条,很少发生有子嗣拱手将皇位传与他人的事件。但是宋朝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宋史·太祖本纪》仅用寥寥一句话草草打发了赵匡胤之死:“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50岁,正当人生的壮年,居然无疾而终地驾崩,而且戏剧性地崩于“万岁殿”!
关于赵匡胤之死,千载之下聚讼纷纭。大致有四种说法:
一是著名的“烛光斧影”说。宋代有个叫文莹的老僧写了一本书,名叫《湘山野录》,其中提到了赵匡胤之死。说赵匡胤听信了一个术士的话,知道自己气数已尽,便召赵光义入宫安排后事。当时赵匡胤患病已久,他把宦官和宫女遣走,
自己与赵光义对酌饮酒。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光义留宿寝宫,然后解衣就寝,鼻息声如若雷霆。五更时分,太祖驾崩,遗诏嘱赵光义在灵柩前即位。这就是著名的“烛光斧影”的故事。
这种说法是最传统的观点,但也是最受非议的观点。按照宋朝的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也许这是一场事先策划好的血腥谋杀。
二是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太祖于四更驾崩,宋皇后命内侍都知王继恩把太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却直接去找了赵光义。赵光义闻讯大惊,正自犹豫不决,王继恩大叫道:“再犹豫,皇位就是别人的了!”两人一起踏着积雪来到万岁殿,宋皇后一看是晋王赵光义,一下子就愣住了,醒悟过来之后,泪流满面地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官家(对皇帝的称呼)你了!”赵光义也流着泪说:“你不要担心,我们共保富贵。”这是司马光描述的赵光义篡位的经过。
这一记录也存在疑点,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之盟”说。据传当日杜太后病危,急召赵匡胤等人领受遗命。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自己是如何做了天子的?”赵匡胤十分悲伤,伤心得不能回答。杜太后又说:“我已经行将就木,你哭管什么用呢?我时日已不多,你怎么只哭呢?我还要告诉你一件大事。”赵匡胤见状,只好回答母亲:“我能做天子,全是先祖与太后积功积德的结果。”杜太后听后,有些生气,严厉地说:
“根本不是这样!你能当天子是因为周室国君年幼,群心不附的原因。倘若周室有长君,你能当上皇帝吗?”继而又说,“你与光义都是我的儿子,将来你应当传位给你的弟弟光义,这才是确保社稷的根本啊!”赵匡胤于是叩头回答:“一定照您的吩咐办。”杜太后又指着宰相赵普说:“你把它记下来,不能违背我的话。”赵普于是当场记下了太后遗嘱,并在末尾署名“臣普记”三字,赵匡胤将遗嘱藏到金匮中,并命令那些细心谨慎的人掌管,这就是赵光义即位所依据的“金匮之盟”。
这一说法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钦定说法,历朝历代早已指摘了其中的许多漏洞: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病重时,宋太祖只有 34岁,正值年轻力壮之时,赵光义才 23岁,而太祖长子德昭也已经 14岁了。当时太祖身体健康,没有短寿驾崩之象,即使太祖只能再活 20年,那时,长子德昭已 30多岁,不可能存在幼主之说。杜太后没有依据猜测太祖早死、幼子继位,而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辙。如果确如太后所预料宋太祖中年夭折,也许杜太后凭经验或灵感有超前的洞察力,立下“金匮之盟”。但是,太祖活了 50多岁,并没有早逝而面临幼子主政。如果有遗诏,太祖临终前应该命人打开金匮,即使是突然死亡,皇后也应该知道此事,掌管金匮的宫人同样也知道此事,但是为什么要等到太祖死后 5年才由赵普揭露出来?即使公布遗诏,赵光义应该把全文都公布出来,而留下来的却仅是一个大概的内容,而且内容还不完全一致。更何况,太宗并未遵照遗诏办事,传位给他的弟弟,而是传位给他自己的儿子。
四是徐大焯《烬余录》的记载。乾德三年(965年),赵匡胤以大将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都部属,伐后蜀,一路所向披靡,攻到成都城下,兵锋所指,立国40年的后蜀,仅仅两月有余就灭亡了。后蜀皇帝孟昶修降表投降,迁到汴京,刚刚被封为中书令、秦国公七天就被赵匡胤害死,葬于洛阳邙山。孟昶的宠妃,著名的花蕊夫人被赵匡胤占有。谁知赵光义也喜欢上了花蕊夫人,开宝九年(976年),赵光义趁着哥哥卧病在床,在床前趁机调戏伺候的花蕊夫人,赵匡胤惊觉,用玉斧砍他,赵光义逃跑,赵匡胤因此气绝身亡。
关于赵匡胤之死的四种说法,无论哪一种,都毫无疑问是弟弟赵光义阴谋篡权所致。赵光义即位后,迫不及待地改用太平兴国元年的新年号,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篡位之后,太祖的两个儿子神秘死亡,宋皇后死后却不按皇后礼仪隆重发丧,弟弟赵廷美以 38岁的盛年郁郁而终。至此,他的皇位才算彻底稳固,而宋太祖的死因真相也永远地被带入了他的陵墓之中。
巩义为何成了宋代的风水宝地?
秦陵、唐乾陵、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提起这些皇家陵园,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地处中原的巩义市,不但埋葬着赵匡胤、赵光义等七位北宋帝王,还是埋葬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寇准、包拯、杨六郎等功臣名勋的宋陵,这一点却鲜有人知。北宋总共有 9位皇帝,靖康之难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掳走,死在了金国,其余 7位皇帝都葬在了巩义,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宋太宗赵炅(赵光义)的永熙陵、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宋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宋哲宗赵熙的永泰陵,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永安陵,史称“七帝八陵”。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皇家陵地都在都城周围,为什么宋陵要建在远离开封的巩义呢?
有的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巩义符合古代堪舆学的优良墓地标准。巩义山水秀丽,土质优良,水位低下,适合挖墓穴和丰殓厚葬。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是被风水家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宋代帝陵在地形选择上与别代迥异。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宫、商、角、徵、羽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对应五行中的木,木生东方,阳气在东(因此赵宋定都开封),而死后必须安葬在西方,且陵地需要东高西下,即堪舆学上所谓“东高西下谓之角地;南高北下谓之徵地,角姓亦可居之”。巩义恰恰符合这一堪舆学的要求:东南,嵩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 1440米;西北,邙山海拔 272米,正所谓“东高西下,南高北下”。况且西有洛河北流,注入黄河;南山北水,山高水来,实为堪舆学“富贵不断”的最佳范例,赵宋不把这儿定为皇家陵地,还去什么地方寻找更好的位置?
还有人认为,选择巩义为墓地主要是因为宋太祖想迁都洛阳,巩义就在洛阳附近。宋朝开国之后,一直到赵匡胤死前,都没有停止过南征北战的步伐。尤其是黄河以北的北汉和辽国,国势强劲,对宋朝虎视眈眈,更是大宋王朝的心腹之患。开封城地处一片平原之上,没有山川之类的天险可守,摆明了是易攻难守的局面。因此赵匡胤一直想迁都洛阳。不仅因为洛阳是赵匡胤的出生之地,而且因为洛阳地形复杂多变,难攻易守:北依邙山,南望洛水,西有秦岭潼关之险,东有虎牢黑石之固。和开封城相比,更有地理优势。
赵匡胤为了迁都,他对自己的臣子说:“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不仅能据山河之险,而且还能裁撤保卫开封的“八十万禁军”之冗兵,可谓一举两得。但是他的提议却遭到了弟弟赵光义的反对:“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险,秦据关中,苛政虐民,不二世而亡。”他把王朝的长治久安上升到道德高度,一句话塞住了赵匡胤的嘴,赵匡胤总不能承认自己是亡国的秦二世吧。赵匡胤事后感叹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传说,当宋太祖从洛阳回开封经过巩义时,他祭奠埋在这里的父亲,更加悲从中来。于是,他登上阙台,面向西方,要来弯弓,对臣下说:“我生不能居西京。
宋陵
死当葬此地!”弯弓搭箭,响箭向西北飞驰而去,箭落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
宋陵建制与历代帝陵不同,后妃采用的是祔葬制,均埋在皇帝陵外,不与皇帝同穴。皇后陵的建制与帝陵相似,只是规模较小,其他嫔妃均埋在帝陵后侧。不止是帝后不同穴,不同于历代帝王一即位就修陵的做法,北宋时期的皇帝生前是不修陵的,但又必须在驾崩 7月内下葬。据史料记载:北宋皇帝下葬遵《周礼》,即从皇帝晏驾的某一天算起,选址、建陵、下葬到封闭皇堂,时间限在 7个月内完成。从丧葬期间到陵墓后期的管理,均设有专门的机构,有常设的,也有临时的办事班子。常设的如太常寺,系宋朝中央专设的机构,负责掌管礼乐、宗庙、封赠、陵寝等事务,国葬期间,还有临时机构,如丧葬期组成的“五使”,规格就非常高。
至于和气势磅礴的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相比,北宋皇陵默默无闻主要是与金兵的破坏有关,1127年北宋亡国后,金兵进驻宋陵,为掠夺也为报复,他们对宋皇陵进行了毁灭性的盗掘。一时间狼烟四起,掘墓开棺,惨绝人寰。陵区内瞬间尸骨遍地,烟火弥漫,一片狼藉。偏居临安的南宋皇室听到祖坟被劫掠的消息,悲痛万分。宋高宗赵构命令河南镇抚使翟兴父子及岳飞等大将军带兵赶往巩义迎战金军。金军被驱赶出宋陵,南宋皇室派人修葺陵寝。但是宋军一撤,金兵又来,并进行更大的报复。后来,三京淮北宣谕使方庭硕奉旨到巩义谒陵,看到永泰陵哲宗的尸骨竟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只能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尸骨包裹起来。南宋高宗听说后愤懑至极,不觉凄然泪下,但又无可奈何。后来,金人扶植的傀儡伪齐政权,又对宋陵进行大肆盗掘,烧毁所有地面建筑(神墙、神门),北宋皇陵从此更加惨不忍睹了。
花蕊夫人凭何迷倒了两朝帝王?
熟谙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学的人都知道,中国自古就不缺乏奇女子,但是才华和美貌却仿佛在女子身上互不相容。李清照、谢道蕴,虽才华横溢,但面容只能称得上是平凡;鱼玄机、薛涛,虽容貌娇艳,却在文才和智慧上又稍逊一筹。唯一例外的,是一个叫花蕊夫人的女子,她美丽却摒弃妖娆,聪颖而博识强记,在亡国之后,还写出了“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这首悲愤婉转、不亢不卑的《述亡国诗》。这位才高气傲的女诗人是谁呢?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三位“花蕊夫人”,而且都居于成都。其中两位是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妃子徐氏姐妹(约 883~ 926年),她们都是成都人,宫号为花蕊夫人,当时她们两姐妹都得到王建的宠爱。大徐妃为王建生下一个儿子王衍,后被立为皇太子。王建当上皇帝后不久去世,王衍当上皇帝后荒嬉无度,对吃喝玩乐十分在行。当他陪母亲和阿姨游青城山时,命宫女衣着都画云霞,又令宫女穿着宽松的道袍,簪莲花冠,浓妆艳抹,叫做“醉妆”,他自己跟随在后边走,边走边唱:“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这边走,莫厌金杯酒。”而大、小徐妃更是结交宦官卖官鬻爵,后唐庄宗乘机灭掉前蜀,可见这两位花蕊夫人并没有名垂千古的资本。
而另一位“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也正是《述亡国诗》的作者。
花蕊夫人,本姓费,四川青城人,约于后蜀广政六年(943年)入宫。据《十国春秋·慧妃费氏传》记载,孟昶对她十分宠爱,嬖之专房,拜为贵妃,又升为慧妃。“尝与后主登楼,以龙脑末涂白扇,扇坠地,为人所得,蜀人争效其制,名曰‘雪香扇’。又后主与避暑摩诃池上,为作小词以美之,词曰:‘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因其娇美明艳,赐号“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的诗作水平较高,在后蜀时,就曾仿唐代宫体诗人王建的风格写了宫词百首,深受蜀中士大夫赞赏。其诗词短小、平易、细腻、传神,多数近似白描,往往在寥寥数十字中,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如孟昶夜寝喜听滴水之声,宫人为了取悦于他,便用水车踏水模拟滩头细流,花蕊夫人曾作宫词记之:水车踏水上宫城,寝殿檐头滴滴鸣。助得圣人高枕兴,夜凉长作远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