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认为梁武帝并非饿死而是忧愤而死。据《资治通鉴》记载,侯景攻破南京后,进宫面见梁武帝萧衍,“入城见武帝于太极殿,以甲士五百人自卫,带剑上殿拜谒。”萧衍神色自若,对侯景说:“卿在戎日久,无乃为劳。”让人带他到三公的座上,侯景非常惶恐,便对左右说:“吾踞鞍临敌,矢石交下,未曾怖畏,今见萧公,使人畏惧不已!”也就是说侯景攻破皇宫见到梁武帝时非常恐惧,被梁武帝的从容自若镇住,于是便把他软禁在台城,不敢再去见他。后来侯景派王纶给萧衍送了几百颗鸡蛋让他吃,因此梁武帝不可能是饿死的。关于梁武帝之死,《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梁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就是说梁武帝生病久了觉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而不能,于是大喊“嗬嗬”数声而死。根据这段记载,萧衍是“疾久口苦”,也就是得了重病,嘴巴苦,说明梁武帝并非空腹,而他想吃蜂蜜说明他并非肚子饿。其实当时梁武帝已经 86岁,眼见国破家亡,恶人横行,禁不住忧愤成疾,而自身又被软禁,无人搭理照料,因此病情日益恶化,最终死去,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管梁武帝因何而死,他自身都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他之所以死乃是由于侯景之乱,而侯景之乱则是由于他过于崇信佛教,以致朝政废弛,国库亏空,老百姓民不聊生而引起。梁武帝在位 48年,葬于修陵,庙号为高祖,谥号为武帝。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会怕老婆?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怕老婆皇帝,大家可能首先想到唐高宗李治,想当年,他对于武则天干扰朝政表现出不满,想要废掉武则天,正命宰相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时,被武则天逮个正着。武则天发飙,李治就马上装熊,把责任全部推到上官仪头上,害得上官仪家破人亡,自己也成了一个傀儡。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其怕老婆程度比李治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
据《隋书》、《周书》记载,隋文帝的老婆独孤皇后是“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之女,十四岁时,由其父做主,嫁给了“风骨不似代间人”的北周骠骑大将军杨坚。当时的独孤家族是名门望族,独孤皇后的大姐是“周明敬后”,四姐为“元贞皇后”,到隋文帝杨坚册封她为皇后时,其母家一族已是出了三个皇后(其女不计算在内)了,难怪《周书》中将独孤信一家称之为“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这位出身名门的文献独孤皇后(“文献皇后”为其谥号),其相貌又当如何呢?在史书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文字记述。但从其父独孤信“美容仪”的史书记载中,可以推见,这位皇后,应当也是仪容端庄之人。自身相貌不俗,夫君杨坚“奇美”,可以说,两人是比较般配的。
初为杨坚之妻的独孤皇后,对杨坚的事业是激励并加以支持的。《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一》载,“及周宣帝崩,高祖居禁中,总百揆”之时,“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由于独孤皇后“柔顺恭孝,不失妇道”,且在“贵戚之盛,莫与为比”的情况下,更注意“谦卑自守”,由此也赢得了“世以为贤”的美誉。
贤惠归贤惠,这并不是杨坚惧内和“妻管严”的理由,那么,杨坚是何时开始怕老婆的呢?
据《隋书》载,“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究竟是杨坚出于夫妻间的恩爱而出此话语还是因为当时就惧内并“妻管严”,史书并无详载,但,“高祖五男”——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孝王杨俊,先受封为越王、汉王后被废为
庶人的杨秀、杨谅,“皆文献皇后之所生也”,确是事实。
史籍中明确记载杨坚对独孤皇后“宠惮之”是文献独孤皇后被册封之后的“八百万突厥明珠交市事件”。《隋书》记载,“突厥尝与中国交市,有明珠一箧,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白后市之。后曰:‘非我所须也。当今戎狄屡寇,将士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百僚闻而毕贺。高祖甚宠惮之”。面对着这样一位不是个人爱财,而是替自己江山社稷考虑并极具政治家天赋的贤惠皇后,隋文帝杨坚也只能是“甚宠惮之”了。
文献独孤皇后的贤惠与政治天赋还远不止于此。杨坚每次上朝,皇后一定随辇送到殿阁之外才返回宫中,还使宦者暗中窥探文帝为政之得失。若有失误必定提出匡正意见,对杨坚施政“多所弘益”;但她从未擅权干政,总是让杨坚知其错而改之,自己暗藏幕后,弼违匡谬,是正非讹。大都督崔长仁是独孤皇后的中表兄弟,犯法当斩。隋文帝念他是皇后亲戚之故,欲赦其死罪。皇后闻之正色说:“国家大事,按律处之,怎么能枉国法而顾私情呢?”崔长仁依法处死,这种大义灭亲的行为,当时传为佳话。皇后的同父异母之弟独孤陀,用猫鬼巫蛊之术诅咒皇后,依律当处死刑。皇后为此废食三日,向文帝求情赦免。她说:“陀若犯蠹政害民之罪,妾决不为之求情。今因咒我而处死,妾心不忍,请免他一死。”独孤陀因之减去死刑。这种公私有别、恩怨分明、通情达理的豁达行为,满朝文武为之折服,故当时“宫中称为二圣”。
文献独孤皇后的“妻管严”,严格说来,主要是限制隋文帝杨坚的后宫生活,尽管独孤皇后有着亲民向善的一面,她对自己的情敌却异常的心狠手辣。
《隋书》载,“尉迟迥女孙有美色,先在宫中。上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此得幸。后伺上听朝,阴杀之”。杨坚得知此事后,“大怒,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高颎、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上太息曰:‘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曰:‘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上意少解,驻马良久,中夜方始还宫。后俟上于阁内,及上至,后流涕拜谢,颎、素等和解之”。独孤皇后虽迎于阁内,置酒相欢,但始终未承认自己有过错。
独孤后不到 50岁时,先于杨坚去世。这时的他才彻底获得自由,不过已经年过 60。为了弥补自己浪费的大好青春年华,杨坚接连找来陈宣华夫人与蔡容华夫人等几个绝世美女入宫伴驾。从此左拥右抱,日夜享乐。但不久就倒在了病床上。这时他才意识到“使皇后在,吾不及此”。
文献独孤皇后,从 14岁嫁给杨坚到 50岁离世,与隋文帝杨坚共同生活了 36年,期间,虽对杨坚的后宫生活“妻管严”,而且曾令这位开国皇帝摇头叹息“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但正是两人间的恩恩爱爱,才使杨坚成为“妻管严”下的最终受益者。
隋炀帝是弑父杀兄的权力狂?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共有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次子杨广被封为晋王,其余三个儿子也被分封为王。隋文帝曾经骄傲地对群臣说:“前代帝王,都有很多宠妃,嫡庶纷争,遂有废立,甚至亡国。我旁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说是真兄弟。哪能有嫡庶纷争的忧虑!”其实,他未免太过于自信和乐观了。他完全没有料到,他的继任者隋炀帝杨广一当上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伪造杨坚的敕书,借用老子的名义杀死原为太子的亲哥哥杨勇。杀了杨勇还不算,杨勇的十个儿子,大儿子杨俨当时就被毒死,剩下的九个,全部充军到岭外,到了所在地以后,也统统被杀死。狠毒的杨广,对十个亲侄儿一个也没有放过,赶尽杀绝。不仅如此,有些人还认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也是杨广杀死的,为了获得最高权力,杨广简直就是一个弑父杀兄的权力狂,杨广杀兄杀侄的罪恶史书记载凿凿,这无可辩驳,那么,隋文帝杨坚真的是死于自己的亲生儿子之手吗?
杨广少时聪明伶俐,相貌英武,加之巧于辞令,故而深得父皇母后的喜爱,在他 13岁时,便被委以重任,担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被封为晋王。面对如此殊荣,杨广并不满足。也没有因父皇立兄长杨勇为太子而灰心丧气。后来,隋朝兴兵灭南朝的陈,刚 20岁的杨广是统帅,灭掉陈后,杨广也是屡建战功:在公元 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公元 600年,北上击败突厥进犯。这些功劳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
为了实现做太子以及做皇帝的梦想,杨广费尽心机地将自己伪装起来。而太子杨勇却缺少杨广那样的心机,他不仅奢侈浪费,还喜好女色,而且他冷落了母亲精心为他挑选的妻子。这使得父母都对他有怨气,加上后来杨勇还过分地接受百官的朝贺,使杨坚更为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大臣杨素的帮助,隋文帝杨坚终于下决心将杨勇废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公元 602年,文献独孤皇后病逝永安宫中。之后文帝有了两个宠妃,宣华夫人陈氏和容华夫人蔡氏。公元 604年 7月,杨广当上太子后的第四年,文帝卧病在床。《资治通鉴》记载:“高祖在仁寿宫,病甚,炀帝侍疾,而高祖美人有嬖幸者,唯陈蔡而已。帝乃召蔡于别室,既还,面伤而发乱,高祖问之,蔡泣曰:皇太子为非礼。高祖大怒,嗜指出血,召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令发诏追废人勇,即令废立。帝事迫,召左仆射杨素,左庶子张衡进毒药。帝简骁健宫奴三十人皆服妇人之服,衣下置杖,立于门巷,以为之卫。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
隋末唐初人赵毅,在其《大业略记》中曰:“高祖在仁寿宫,病甚,炀帝侍疾,而高祖美人尤嬖幸者唯陈、蔡二人而已。帝乃召蔡于别室,既还,面伤而发乱,高祖问之,蔡曰:‘皇太子为非礼。’高祖大怒,啮指出血,命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严等令诏废追庶人杨勇,即令废立。帝事迫,召左仆射杨素、左庶子张衡进毒药。帝简骁健宫奴三十人皆服妇人之服,衣下置杖,立于门巷之间,以为之卫。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到了唐中期的马总在其《通历》中记载也说:“上有疾,于仁寿殿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欧欣。是时唯太子及宣华夫人侍疾,太子无礼,宣华诉之。帝怒曰:‘死狗,那可付后事。’遽令召勇,杨素秘而不宣,乃屏左右,令张衡入拉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崩。”
《隋书·后妃列传》中对隋文帝死亡前的情形是这样记载的:初,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狐诚误我!”意谓献皇后也。因呼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阁为敕书讫,示左仆射杨素。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张衡入寝殿,遂******及后宫同侍疾者,并出就别室。俄闻上崩,而未发丧也。夫人与诸后宫相顾曰:“事变矣!”皆色动股栗。《隋书》此段记载虽未明指文帝被弑,但实际上已给世人留下推猜的余地,即文帝之死具有被谋杀的性质。
但也有一些史学家对隋文帝杨坚是否死于杨广之手存在质疑。他们分析说《隋书》是唐初编纂的,有可能诋毁炀帝,即便如此,也没有找到炀帝杀父的证据,不然,是决不会放过这个充分诋毁炀帝的机会的。
事实上,就连尽力搜集炀帝反面材料以为批判的唐太宗君臣,也没有一人指控杨广父。试想,假如果有此说,则李唐起兵之时,何不以为宣传材料?而且史书载的因隋炀帝****宣华夫人说,也经不起推敲:文帝病重,炀帝宫中侍疾,宣华夫人起身更衣,旁当有宫女侍候。其时炀帝尚未即位,仍处于受威胁的地位,一向以谨慎著称的炀帝绝不会在此时做危及其继承帝位之事;其时宣华夫人若与炀帝两人以前没感情基础,炀帝绝不会对她非礼。事实上,炀帝早与宣华夫人有过不正当的关系。而且这种交往使两人感情发展很深。这从宣华夫人死后,炀帝作《神伤赋》的内容便可得到验证。既然隋炀帝和宣华夫人早有不正当关系,那么,宣华夫人就不可能到隋文帝面前揭露杨广的恶行。
以上为隋炀帝的辩护,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却不能完全说明隋文帝之死与杨广无关。因为,已经伪装多年的杨广在得知杨坚已经病入膏肓后,得意忘形是可能的。而面对隋文帝的追问,宣华夫人供出杨广的丑行也在情理之中。隋文帝在盛怒之下要更立太子,这当然是杨广不能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隋文帝杨坚暴死,杨广是难逃干系的!至于后来的《神伤赋》,杨广对宣华夫人真情流露,但谁又敢肯定在隋文帝未死之时宣华夫人对杨广不是真情呢?
李世民血液里有鲜卑人基因?
在中国所有伟大的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公元626~ 649年的 23年,但他的功绩及名声丝毫不逊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创业之主。他开创的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他也被称为“千古一帝”。通常我们认为,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是汉人建立的政权,理所当然的,李世民也是汉人。然而有人却认为一代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有可能是鲜卑人的后裔。这种观点理由何在呢?
认为李世民是鲜卑人,主要有以下几点证据:第一,李唐开国初期的一系列事件体现了胡人的风俗。在该风俗中有父死子娶母为妻的习俗,也流传有共妻的故事。在昭君出塞的故事里,王昭君在死了丈夫后就嫁给了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