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望值不明确而风险较大的时候,此时的博弈参与者将应该如何自处?是盲目行动还是静观其变?这里我们可以借用智猪定律来进行选择。那么何谓智猪定律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博弈论中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在博弈论中,它是先假设了两头猪,一头大的,一头小的,同在一个猪槽里进食,猪槽的一端有一个按钮,另一端就是出猪食的,只要一按按钮,出猪食端就会放出 10份猪食,而两头猪都在按钮端。如果有大猪按按钮,小猪可以吃到四份猪食,大猪也能吃到四份猪食;但如果是小猪按按钮的话,将吃到负一份猪食,而大猪将吃到九份;如果都不按,就都吃不到猪食,也就是一份也得不到。在大猪与小猪的博弈中,小猪就有一个严格优势策略即等待大猪去按按钮,而如果删除小猪的严格劣势策略的话,按按钮其实也成大猪的严格优势策略。简单说来,就是小猪可以搭大猪的便车,或者说小猪在剥削大猪,而大猪还得心甘情愿。因此,我们所说的智猪其实就是指那头小猪了。那么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争霸时期,哪些是聪明的小猪呢?
我们认为,第一头聪明的小猪应该是周。当时周的力量已经衰微,虽然名义上其他诸侯国都是它的属国,但它们的眼中已经没有它这个宗主国了,既不向它朝贡,也不听它的指挥了。但是当它们有了危难的时候,就又向周这个宗主国请求援助了。而在当时,周边的诸侯小国都遭到了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于是它们纷纷向周王室请求援助,此时,周有三中选择:一是直接援助;二是请求其他的大国援助;三是不作为,听之任之。在这三种策略中,直接援助相当于智猪定律中的小猪按按钮,属于严格的劣势策略,因为它那点微弱的援助,不仅不能打退入侵的少数民族,而且还会把自己都搭进去;而主动请求大国的援助,他们如果答应还好,如果不答应的话,把周天子的脸面就全丢尽了,风险虽比直接援助要小,但还是有风险;惟有不作为,虽然帮不了有危难的小诸侯,也丢了一点面子,但跟那些大诸侯国比,这就算不得什么了,因为一旦小的诸侯国被灭亡的话,就增加了少数民族的势力,他们也就更有力量来侵扰大的诸侯国了,更何况大诸侯国帮助了小诸侯国,那么这些小诸侯就会听从和拥护帮助他们的大诸侯国,还趁机就把自己的影响和势力扩大了,这可是一举两得的美事,所以损失最大的不是周王室,因此这是周的严格优势策略。当然,这也是弱小者没有办法的办法。事情总是有所得必有所失,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周王室尊严的进一步下降,诸侯国的进一步强大以致最后把周灭掉。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春秋时期就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诸侯争霸时期。这个时候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公田制,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很明显在华夏大地上齐国也就成了唯一的大猪,可要按按钮却还要等待时机的,需经主人允许,否则可能不仅得不到猪食,还会挨打。所以齐桓公还必须把自己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的行动合法化,因为当时名义上齐国还是周的一个属国,它还没有这种权力。但当时由于周王室的力量已经衰微,对各诸侯国的事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各周边的诸侯国又不断地遭到外族的入侵,急需要一个强国来帮助他们,齐国理所当然成了他们的救世主了,但它却没有合法的资格,那怎么办?那只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呀,所以齐桓公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尊王"是因为当时周天子毕竟是传统上的"天下共主",仍有号召力,如果公开抛弃他,取他的地位而代之,必然遭到各国诸侯的共同反对,不如表面上打起"尊王"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听"。"攘夷"是因为在周边少数民族的威胁面前,一些较弱小的诸侯国难以自卫,需要大国出面联合各诸侯国共同进行抵抗。
“在智猪博弈里,利用他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智者是最大的受益人,因为他不必付出什么劳动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对手心甘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期望去行动。”
"尊王攘夷"是齐桓公成功的对外政策,也是他争霸的有力手段。通过以上政策和策略,齐桓公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的侵扰,终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服从他,订立了召陵(今河南偃城)之盟。后来,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后,就是周襄王。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在随后进行的“葵丘会盟”,周天子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庙的祭肉送给齐桓公,算是一份厚礼。因为这就等于是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从而使齐国的称霸行为名正言顺了。所以历史学家认为,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也是他霸业的顶点。
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还有一点尊王的态度,他强调诸侯在向齐国进贡的同时还应该要向周王室进贡,在祭祀的时候还要和周天子一起来主持太庙的祭祀,只是分享了周王室形式权力的一半,那是因为比齐国稍弱的国家也选择了智猪定律,但他们随时有实力去按按钮,对齐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但一旦大诸侯国之间的实力相差比较大时,而且也愿意选择智猪定律时,那霸主对周这头智猪的控制和要求分享的权力也就越多了。后面争霸的晋国和楚国都说明了这一点。
晋国国内安定以后,晋文公便开始了一系列争霸战争和外交活动。首先就是发动了对称霸有决定意义的晋楚“城濮之战”。周襄王十九年(前633年),楚成王率楚、郑、陈、蔡、许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文公抓住这个时机,立即进行战前准备,文公首先派兵攻打楚国的盟国卫国和曹国,想以此吸引楚军前来救援,以解除楚军对宋国的围攻。晋国军队渡过黄河,活捉了曹共公。晋、楚两国在城濮(今山东省鄄城西南)交兵,晋文公对楚军退避三舍,以避其锋芒。楚军统帅,令尹子玉求战心切,派人请战。周襄王二十年(前 632年)四月四日,晋、楚两军决战,晋军大胜。这次战争,由于晋文公在外交上争取了秦,齐两国参战,在军事上采取了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方针,化劣势为优势,被动转变为主动,终于取得了对楚国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晋国称霸中原的基础。“城濮之战”把北上争霸的楚国打败后,使楚国的力量有所削弱,加上晋文公与楚成王之间的交情,晋楚两国随即在宋国的斡旋下进行了弭兵活动,达成了一致的协议,而齐国和秦国都是晋国的盟友,再加上晋文公对周天子的礼节也是做得很到位的,他为周襄王在践上(今河南省荥泽县西北)建起一座行宫,举行向周襄王献俘的盛大仪式。由此他从周天子那里分享到的权力也就比齐桓公更多了,几乎成了周天子的代言人了。周襄王不仅命大臣王子虎等册命晋文公为齐桓公以后的又一位侯伯,而且还赐给晋文公象征霸主权威的礼器,及黄河以南大量土地。晋文公从此可以直接祭祀天神,自由征伐,成了周天子正式的合法的代言人。他随即在践土与各国诸侯举行了盟会,史称"践土之盟"。
如果说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以武力为后盾,以德行和礼仪外交为手段来取得了对周这头智猪进行控制的话,还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以和平的方式来剥夺周的应有的象征统治权,从而获得现实的收益值的;那么楚庄王的称霸手段就要直接和赤裸得多了。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
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
兵争霸权。
但楚庄王认为时机不成熟,决心改革国政。他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一次大检阅。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派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楚庄王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大小轻重怎么样。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庄王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王孙满是个善于应付的人。他劝说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这就是问鼎中原,直接就想灭掉周这头智猪。最终因为不具备灭掉周朝的条件,楚庄王也就带兵回国了。
后来,楚庄王又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楚国的国相)。孙叔敖当了令尹以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能灌溉成百万亩庄稼,每年多打了不少粮食。没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起来,先后平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终于和中原霸主晋国冲突起来。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
东)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遭到了惨败。从此楚庄王成就了霸业。
周虽然运用了博弈论中的智猪定律,但智猪定律中的智猪都是假定了的理性的猪,不会弱肉强食,而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国于国的关系中,那却是谁拥有了按按钮的权力,谁就拥有了更多的实惠和话语权了,大猪完全有可能对小猪进行威胁和撕咬,甚至杀死小猪的。所以周选择智猪定律只不过是弱者的无奈之举,其实如周一样弱小的诸侯都只能运用智猪定律,在选择它的同时也就沦为了霸主们称霸的工具和附庸了。祭祀太庙的祭肉本是周王室的专有权力,周鼎就更是周朝存在的标志,但就连这一点作为“天下共主”的仪式上的标志权力,也不得不跟霸主们一起分享了。霸主们都打着“尊王”的旗号,或者说打着周王朝的红旗,但干的却是“践王”的行为,是典型的打着周王朝红旗反对周王朝,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打着红旗反红旗”了。诸侯与周王室之间的博弈矩阵如下:
周王室
亲自领导承认大国领导
1
5
4
6
-1
4
0
0
尊王攘夷
诸
侯
大
国
不尊王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