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汉墓: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的墓葬,金镂玉衣、玉风鸟形饰、玉透雕双龙谷纹璧。
镶玉铜枕、玉剑饰、九窍塞玉等罕见的玉器珍品得以重见天日。河北省保定市西北20公里的满城县有一座陵山,自古就被传为帝王陵墓,当地居民也称自己的先人是给人看坟的,但没人知道更多的实情。1968年,这个古代谜案就在解放军开山的炮声中揭开了。5月的一天,施工官兵发现山坡上被炸出了一个大洞。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指派考古所专家与河北文物工作队立即赶赴现场。考古工作者们惊异地发现,山中竞藏有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和文物宝库。经考证,墓主是西汉中山国的第一代国王中山靖王刘胜,他在位年,死于公元前113年2月,距今已有二千多年。
刘胜墓发掘42完成后,郭沫若又根据西汉墓葬方式认定,在刘胜墓北侧不远处还应有一座其妻的陵墓。果然,就在他所指的地方,考古人员准确地找到了刘胜之妻窦络的墓地。两座规模巨大。保存完整、年代明确、文物丰富的墓葬同时出土,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象岗山,是南越国第二代国王“文帝”赵昧的陵墓,距今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1983年发现的岭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的一座西汉前期彩绘壁画石室墓,为当时中国五大考古发现之一。这座墓由七百五十多块砂石板构成,全长10.85米。墓内由两个耳室。两个侧室、前室、主棺室和后藏室等7部分组成,到处都堆放着各种精美的器物。从贴身随葬的龙钮“文帝行玺”金印和一枚“赵昧”玉印,确认了墓主是南越开国之君赵伦的孙子,即第二代南越王赵昧,他死于西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22年)。在南越王墓出土的物品中,以玉器最具有特色。玉器共出二百余件,数量多,品种杂,按用途来划分有礼仪用玉、装饰用玉、丧葬用玉、日用器具和镶嵌器等。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汉墓中出土文物最多、考古收获最大的一座墓葬,它的发现,为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
物质文化的发展、南越历史,以及广州早期城市的历史发展、汉越民族文化的融会等,特别是对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被誉为“岭南文化之光”和“国宝”。
此外,在北京大葆台汉墓出土的风姿绰约的玉舞人,咸阳西汉帝陵附近出土的王仙人奔马、玉辟邪等,都是极为罕见的艺术瑰宝。从汉墓出土的玉器来看,西汉早中期玉器数量多,质量好,艺术价值高,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玉器数量相对较少,玉器质量及艺术价值比西汉早中期略逊一筹。
汉代随西域交通的大规模开通,采运玉石原料更为便利,新疆和阗玉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同时使用的还有蓝田玉。此期玉材选料更精,玉质除青玉、黄玉、墨玉外,白玉开始兴盛,成为玉中上品。汉代在战国制玉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铁制工具已经普遍运用于制玉作坊中。汉以前的玉器多为扁平片状,上饰以浅浮雕纹饰,圆雕与楼空器物较少,随着制玉工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汉代玉器中高浮雕和圆雕作品明显增多,镂空器物亦屡见不鲜,器物表面抛光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用光洁如镜来形容亦不为过。当时已出现了布轮和砂轮等先进的打磨工具。汉代还出现许多水晶玻璃制作的璧、环,其形制与玉器几无二致。
汉代玉器根据其形制。用途大致可分为礼玉、装饰品、葬玉和陈设艺术品四大类。
礼玉类
周礼所记载的用工制度在西汉时显然已不存在,璧、琮、圭、璋、琥、璜等六种传统礼玉,”除璧、圭可能还有一定的礼仪性质外,璜、琥已明显地仅具有装饰意义了,琼和璋几乎不见,偶尔出现一两件也是由旧物改制而已,原有的祭祀礼仪功能已经丧失。
装饰类
玉装饰品在汉玉中仍占相当大的比重,一般将汉玉中的装饰品分为纯装饰意义的和具有一定实用性质的玉饰两种,前者主要包括龙形、虎形佩饰及串饰,组佩等,后者则指带钩。笄及心形佩等器物。单独的玉佩饰在汉代极为盛行,而工组佩则呈简化之势。由于汉人比较重视剑,故玉剑饰在汉代也很流行,剑饰上多施兽面纹、皤虎纹和风鸟纹等动物纹饰,甚为精美。
汉代还出土了相当数量的刚卯,它是一种悬挂在腰带上呈方柱形的玉器,四面刻有辟邪的铭文,主要发现于西汉末年和东汉时期,是汉玉中较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带钩在汉代也较常见,一般形制较小,琢磨细致,钩首多作兽头形,钩身常施以鲁面纹。在汉代还多见一种呈椭圆形扁平状的心形玉佩,从形制来看可能是从商周时期用以钩弦射箭的演化而来的,这种心形佩两侧多有突出的透雕花纹。精巧别致,已完全没有先前那种钩弦的实用功能。西汉早期还出现了大型建筑构件玉铺首,铺首正面多施以兽面、螭虎等形象,颇有威严之感。
葬玉类
葬玉是汉代玉器中极富特色的一类,为祈求尸体不朽而制造的葬玉主要包括玉衣、玉塞(也称九窍塞)、玉含和玉握四种,其完善。齐备程度可说是空前绝后的。玉衣因死者身份。
官衔高低有别,又有金镂、银镂、铜镂、丝镂之分。迄今出土的汉代玉衣有二十多件套,保存完整的有两套。九窍塞是填塞或遮盖死者的耳、目、口、鼻、肛门和生殖器九个窍孔之用的,目的是防止人体内的“精气”由九窍逸出,以达尸骨不腐。另有镶玉漆棺,其内璧镶嵌192块青玉版,外璧镶嵌26件玉璧和8件圭形饰。汉代葬玉很多,但工艺水平不高。
陈设艺术品类
汉代玉器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应属圆雕和浮雕的陈设艺术品,这类作品发现较多,玉质优良,琢磨精细,造型新颖,在中国古代玉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定县北庄出土的玉枕,是用整块绿玉雕成,枕面及两侧刻云纹。定县北陵出土的玉座屏,高达16.9厘米,由数块透雕刻细纹的工板拼成。玉制容器最早发现于商代后期妇好墓中,据先秦文献记载,战国时玉容器应有一定的数量,但在考古发现中极少见,汉代的玉容器较为常见,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角形杯最具特色。
汉代玉器中动物形圆雕作品更具特色,如满城汉墓出土的凭几而生的玉人及咸阳出土的玉仙人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等无不生动逼真,其中尤以王仙人奔马为最。汉代圆雕作品继承了商周以来的圆雕传统,同时又吸收了楚文化的浪漫主义风格,将汉玉雄浑豪放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代表了汉代玉器雕刻的最高成就。
汉代玉器吸收战国玉器的精华并有所发展,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汉代玉器纹饰图案大致可分为几何纹和动物纹两大类,几何纹以谷纹、蒲纹、涡纹和云纹最为常见,动物纹又可分为图案化纹饰和写实化纹饰两种。图案化动物纹主要有龙纹、鸟纹、兽面纹、螭虎纹等,颇为抽象,不仔细辨认很难看出“庐山真面目”,其中常见于玉剑饰上的螭虎纹,采用隐起和突起两种形式,有时还配以镂空手法,使螭虎出没于云霭之中,或隐或现,神秘玄妙,这是汉代玉器图案装饰的极为成功之处。写实性动物纹也出现较多,既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怪兽,也有现实中的人物兽鸟,种类繁多。东汉玉器上多用阴线刻饰,表现出一种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倾向,如定县北陵头东汉墓中出土的一件玉屏风,以阴线刻出东王公。西王母、侍者及鸟兽等,绘画意味颇为浓厚,这对后世玉器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总而言之,在战国玉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代玉器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汉玉以其雄浑豪放、清逸脱俗的特有挽救力而令世人倾倒,其显著特点就是玉质好,雕琢精细,构图变幻莫测,设计新颖而不囿常规,纹饰华丽却不落俗套,整体形象充满动态和灵气。由于传统的影响,一些礼玉和表现礼制内容的玉器在汉代玉器中仍占有相当的比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品与其说重在渲染“礼”的内涵,倒不如说它更重在表现华丽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那些圆雕、高浮雕的艺术品逐渐成为玉器发展的主流,这表明汉代玉器已经基本摒弃了陈规旧套的束缚,摆脱了宗教、礼仪观念的禁锢,走向注重表现个性化及追求艺术价值的最高阶段。
汉代玉器主要作品介绍
铜承露盘玉高足杯:西汉前期玉器,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出土,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通高门厘米,由高足青玉杯。托架及承盘三部分组成,以金、银、铜、木,玉五种材质制作,整个容器以玉杯为主,以三条金首银身的龙衔着三瓣之器为杯托,置于铜盘上,设计奇巧新颖,匠心独运,突出了群龙拱托玉杯的气势,显得高贵神奇,是南越王国金属细工与制玉工艺相结合的精绝之作。汉代人们认为,神仙降露于人间,人们喝了这种神露,可以长生不老,有学者就称此玉杯为“承露杯”。还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期统治者经常服食仙药以祈求长生不老,该墓中同时出土有五色药石,所以这件王杯可能是南越王生前用来服食药石的特殊用器。
玉剑首
玉剑首:西汉前期玉器,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出土,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面径4.6厘米,底径4.1厘米,厚0.6厘米,正面有两组纹饰,中央呈圆柱形,高出器表,上面浅浮雕出等分的五叶花瓣,正中花蕊圆凸,阴刻云纹,外周高浮雕两只奔驰的螭虎,作嬉逐状,剑首背面内区中心有一对斜穿孔,外区饰凸起的勾连涡纹,内外区之间以一四槽为界,剑首形体虽小,但雕工极为精致,螭虎形象生动。
玉盒:西汉前期玉器,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出土,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高7.7厘米,口径9.8厘米,盖与身分别由两块整玉雕成,呈青黄色,局部有黄褐色斑,盒身深圆,下附小圈足,浅浮雕八瓣柿蒂纹,近口部有一周变体云纹,盖面隆起,盖顶环钮可以活动,盖画怖勾连云雷纹,近口处有一周变体云纹,盖里则用单线勾勒两凤鸟,一回首,一朝前,互相缠绕,纹道细如游丝。器盖、器身打磨光洁,雕镂精细,纹样互为对应调合,不失为汉代玉器中的精粹。
玉盒上还有钻孔修补的痕迹,说明它在当时已属珍罕之物。
汉代玉器出土数以万计,但以装饰玉为主,玉雕容器很罕见,且多为素身的,而南越王墓出土的玉雕容器,造型各异,雕工精湛,堪称汉代玉雕的绝品。
铜框王卮:西汉前期玉器,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出土,广州西汉南越工墓博物馆藏。高14.5厘米。口径8石厘米,王卮呈九棱筒形,平底,下;附铺首形三短足,卮身由镂空的鎏金铜框作支架,架内嵌人薄板青玉9片,玉片上浮雕勾连谷纹,底部嵌一圆形玉片,器腹上部附玉蜇,盖为漆木胎,顶上有玉雕钮,盖周嵌弯月形玉饰3个,造型典雅秀丽。错金嵌玉工艺在战国时代已相当成熟,但以玉为主体制作而成的镶嵌容器,仅在南越王墓中有发现。这件器物由金、玉、木构成,既牢固又美观,是汉代玉雕艺术和金属细工技术相结合的杰作。
雕跪姿舞人:西汉前期玉器,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味墓中出土,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高3.5厘米,宽3.5厘米,厚1厘米,舞女为圆雕,体中有一孔纵贯,舞女头右侧挽一螺髻,身着右任长袖衣裙,袖口和下摆阴刻卷云纹花边,舞女扭腰膝呈跪姿,舒展广袖,一手上扬,一手下甩,作长袖曼舞状,神情专注,口微张似在歌唱。玉舞人是汉代玉器常见的造型题材,舞人一般为青年女子的形象,身着长袖衣,细腰束带,长裙曳地,一袖上扬于头顶之上,另一袖横置腰间,作“翘袖折腰”状舞姿,而这件玉舞人,从其发髻来看,可能是越女踏舞的形象。一般玉舞人为扁平片状,作佩饰用,而这件玉舞人为圆雕,目前尚属仅见,弥足珍贵。
镶玉铜枕:西汉中期玉器,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通长44.1厘米,通高1.6厘米,宽8.2厘米,枕身长方形,两端饰以高昂的龙头,枕下有四个龙爪形矮足,铜枕表面鎏金,枕面及枕的两侧面并以浅浮雕式图案和镶玉为装饰,枕面为图案化云纹,枕侧为怪兽纹,枕的两端龙首亦镶嵌玉片,玉片多数为透雕花纹,枕底有四个长方形的孔,孔上嵌玉四块,造型精致,装饰华丽。镶玉铜枕出土于刘胜墓金镂玉衣头部之下,出土时枕中还放有花椒,具有散香、驱虫的作用。类似的玉枕在刘胜夫人窦绾墓和江苏省徐州后楼山墓中也有出土。玉枕是一种特殊的葬玉,玉枕鎏金嵌玉工艺在战国时期已相当成熟,两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镶玉铜枕
金镂玉衣:西汉中期玉器,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二号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长172厘米,由2160片玉片和1700克金丝编缀而成,玉衣分头部、上衣、裤、手套和足五个部分,每部分又由若干部件构成,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筒、手套和鞋分为左右两件。玉衣的制作程序很复杂,制造时需先把玉料切开,按人体各部分的不同形状磨制成各种规格的薄片,再在四角钻孔。据测定,玉片上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径仅1毫米,工艺繁难与精密程度之高令人惊讶。在汉代,人们深信玉能使尸体不朽,一些贵族死后常穿上一种形似甲胄的玉制殓服,这种玉衣将各种形状的玉片用金属丝编缀而成,已发现的西汉玉衣有金镂玉衣、银镂玉衣和铜镂玉衣,还有丝镂玉衣。
玉璧:西汉中期玉器,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1号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通高29.9厘米,璧径13.4厘米,孔径4.2厘米,厚0.6厘米,壁两面细密整齐排玉璧列谷粒纹,内孔缘和外周缘起棱,璧外缘上端饰透雕双龙卷云纹饰,双龙相背昂首挺立二张口露齿,脑后鬃毛向上卷扬,体态矫健,附饰顶部有一小穿孔。这件玉壁的附饰上有一个小穿孔,说明此璧显然是用来悬挂的。
玉猪:西汉中期玉器,1977年山东省巨野县红土山汉墓出土,山东省巨野县文物管理所藏。长12厘米,宽2厘米,高2.1厘米,玉猪为一对,造型相同,器呈长条块状,琢磨光滑,雕刻出后抿的双耳,伏卧的四足,以阴刻线琢出细部,线条简练。玉握是一种专门用于送葬的玉器,握玉的目的大概是希冀以玉石质坚色美的特性来保护尸体不化。
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