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受感染后,侵入的病毒会有8~14天的潜伏期。潜伏期过后,最大的特点为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宝宝却突然高烧,几小时就上升到39℃~40℃。但也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不适。食欲、玩耍及睡眠无大变化,热度持续不退。在发烧的3~4天时,热度突然下降,并在热退时或热退不久皮肤上出现粉红色的斑或疹子,以躯干处为多,仅1天就出齐,并于1~2天内退尽。不脱屑,不留色素沉着。
医生检查时喉部仅轻度发红,验血白细胞数量降低,但淋巴细胞占多数。
医学上目前尚无有效对抗此病毒感染的药物,因此对待玫瑰疹可采用对症治疗及支持性疗法,做法为:
高烧时按医嘱及时服退热药,并卧床休息。
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水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断奶的宝宝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可服用些维生素D与维生素B片剂,但须遵医生所给的剂量。
勿用碱性大的皂剂擦洗皮疹。
玫瑰疹是一种良性疾病,痊愈后,患儿通常获得终身免疫,再发的可能性非常小。
婴儿爬行练习
婴儿爬行是发育的必修项目,爬行对婴儿的智能发展和健康作用巨大。爬行是一种很好的肌肉锻炼方法,它是一种全身协调动作,对中枢神经有良好的刺激,还能扩大孩子的接触面和认识范围,对智能发展有利。
婴儿6个月时,要训练他爬。开始时,妈妈可以用手顶住他的脚让他用力蹬,训练爬的意识。在练习时还可用双手轻托宝宝的胸脯和肚子,帮助他的手和膝盖着床并向前稍微送一下,让他有爬的感觉。教会宝宝用双肩和双臂双腿支撑交替移动,反复练习。但在训练时要注意场地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对不肯爬的宝宝,家长可在爬行的前方放一些宝宝特别喜欢的玩具引起宝宝爬的欲望。
对已学会爬的宝宝,家长可再做一些亲子游戏,以增加情趣。
追球。
家长拿一个彩色塑料球,往某一方向滚动,引导宝宝通过自己爬行去追球、拿球,然后,家长与宝宝一起玩球、滚球或抱球。游戏可反复进行。
赶小马。
家长拿小纸棒在爬行的宝宝后面赶“小马”,并不停地发出“驾”的声音。当宝宝不愿爬时,前面放一个可爱的玩具,可继续赶“小马”。
宝宝语言能力训练
学说话
目的:训练婴儿语言能力。
方法:当婴儿表现出“说话”的欲望时,大人要抓住时机,教婴儿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最好用普通话和外语交替着说,给婴儿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如:妈妈指着自己说“妈妈,mother”,又指着爸爸说“爸爸,father”。给婴儿看图片时,指着图片上的花说“花,flower”,指着小鸟说“鸟,bird”。
即使婴儿这时还不会说这些词,但家长一定要持之以恒,并作为一种长期性的、经常性的教育任务来做。
听儿歌做动作
目的:语言与动作的协调能力。
方法:让宝宝面对着妈妈坐在妈妈的膝上,拉住小手边念边摇:“拉大锯,扯大锯,外婆家,唱大戏。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到最后一个字时将手一松,让宝宝身体向后倾斜。每次都一样,以后凡是念到“也要去”时宝宝会自己将身体按节拍向后倾倒。
宝宝社交能力训练
照镜子
目的:认妈妈、认自己、认五官、认身体,了解实物与镜影的区别。
方法:抱婴儿在穿衣镜面前,让他追随、拍打镜中人影,用手指着他的脸反复叫他的名字,再指着他的五官(不要指镜中的五官)以及头发、小手、小脚,让他认识、熟悉后再用他的手指点他身体的各个部位,还可问“妈妈在哪里”(让他朝妈妈看或抓镜中的妈妈),用他的手指着妈妈说“妈妈在这里”。逐渐地他就会朝着妈妈看或抓镜中的妈妈。
捉迷藏
目的:让婴儿开心,增进与父母的感情,发展感知能力。
方法:妈妈在床上盘腿而坐,让婴儿面对面坐在她的腿上,一手扶着婴儿的髋部,一手托着他的腋下保持平衡。爸爸在妈妈背后,让婴儿一只手抓着爸爸的手指,另一只手抓住妈妈的胳膊,爸爸先拉一下被婴儿抓住的手,当婴儿朝这边看时,爸爸却从妈妈背后另一边突然伸出头来亲热地叫“××”(婴儿的名字),当宝宝转过头找到爸爸时会“咯咯”地笑起来。
宝宝情感训练
传递积木
目的:训练手与上肢肌肉的动作,提高用过去积累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方法:婴儿坐在床上,妈妈给他一块积木,等他拿住后,再向另一只手递另一块积木,看他是否将原来的一块积木传递到另一只手后,再来拿这一块积木。如果他将手中的积木扔掉再拿新积木,就要教他先换手再拿新的。
坐“飞船”
目的:增进父子感情,加强游戏能力。
方法:在婴儿情绪愉快时,爸爸与婴儿面对面,扶婴儿腋下站立,然后把婴儿往上举过自己的头顶,反复几次。也可把婴儿从爸爸身体的左侧向右上方举,再从右侧往左上方举,反复几次,边举边说:“婴儿坐飞船,飞船开喽!”
注意不能将婴儿抛过头顶再接住,这样会增加婴儿患脑震荡的概率。
宝宝记忆能力训练
寻找玩具
目的:动动小脑筋,锻炼记忆力和判断力。
方法:让孩子看着,把玩具小狗放在桌上,用手绢盖上,大人问:“小狗狗呢”孩子可能懂得被手绢盖着,用手扯开。如不懂,大人可帮他把手靠近手绢,让他拉开见到小狗。要多次训练,逐渐学会,一问便扯开手绢。以后当着孩子面用碗把小玩具扣上,再问,是否知道是在碗下面而揭开,再反复训练。
从躲避到接受生人
目的:要让宝宝从躲避转变为接受生人,要容许宝宝自己去观察探索。母亲要谅解宝宝保护自己的意识,同时要逐渐让他能接受生人。
方法:来客人时,母亲抱宝宝去迎接客人,暂时不让客人接近宝宝,让宝宝有机会观察客人的说话和举止。适应一会儿后,母亲再抱宝宝接近客人,这时只让客人同母亲对话,偶尔看宝宝笑笑,不接触宝宝,使宝宝放松。
告别时只要求宝宝表示“再见”,客人并不接触宝宝。第二次或第三次再见面时,客人可拿个小玩具递给宝宝,如果宝宝表示高兴,客人把手伸向宝宝,看宝宝是否愿意让客人抱一会儿。客人抱宝宝时,母亲一定不要离开,使宝宝感到可以随时回到母亲怀抱。有过这种经历,宝宝就会从躲避到接受生人了。
宝宝听觉能力训练
拉一拉,叮咚响
目的:训练听觉能力。
方法:在宝宝的床栏杆上,在其手可碰到的地方,吊一些漂亮、会发声的玩具。妈妈可拉着他的手去触拉玩具,让他体会拉拉线,玩具会动,还会叮咚叮咚响的情趣。如此反复多次,孩子就会自己去触拉玩具,成功后,孩子会咧嘴咯咯大笑,且乐此不疲。
为训练婴儿听力,还可以把表贴在婴儿耳边,并说:“滴答滴答……”接着把表贴在自己耳边说:“滴答滴答在哪儿呢”如果婴儿表示出要把表放在耳边听的要求就可以了。这时,可让婴儿多听会儿,再说:“给妈妈听滴答。”如果孩子把表送到你耳边,就说明他懂了。
测听力
目的:训练婴儿对各种物品发出的声音的辨别能力。
方法:让宝宝坐在你的腿上,和墙壁的距离不应少于120厘米,并请另一个大人站在宝宝一侧与其耳朵齐高,但宝宝看不见的位置。
对6个月大的宝宝,测试者应站在离他45厘米以外的地方。利用下列的顺序在宝宝耳朵高度处发出声音:
利用你的声音发出低频率及高频率的声音;摇动会发出声响的玩具;以汤匙敲打杯子;搓揉卫生纸;摇动摇铃。
如果宝宝对声音没有反应,等两秒钟后再试,试过3次之后,如果还没有反应则继续作下一项测试。
宝宝感觉能力训练
观雨
目的:让婴儿熟悉雨的声音、感觉。
方法:下雨时,可抱(扶)宝宝在窗前或阳台上,引导宝宝观看下雨的情景,听下雨的声音时反复说:“滴答滴答,下小雨了,沙沙沙沙,小雨沙沙。”若下大雨,则说:“吧嗒吧嗒,下大雨啦,哗哗哗哗,大雨哗哗。”
雪日的世界
目的:使婴儿知道雪的感觉,认识雪。
方法:冬天白雪飘飘的时候,父母可带宝宝外出欣赏美丽的雪景,让宝宝看一看漫天飞舞的雪花,摸一摸堆积在一起的雪堆,让宝宝领略一下这银白色苍茫大地的气派。
当欣赏雪景的时候,父母可用语言与宝宝交流:“下雪了,雪花飘下来了,房顶上变白了,地上也变成白色的了,真漂亮。”
宝宝动作能力训练
翻身
目的:经常翻滚有助于肌肉关节和左右脑的统合能力的发展。
方法:学习由仰卧翻至侧卧,然后再翻至俯卧。可将玩具放在宝宝的体侧伸手够不着处,宝宝为够取玩具先侧翻,伸手使劲也够不着时,全身再使劲就会变成俯卧。这种动作要经常练习,基本上到第7个月才能翻滚。
选择物体
目的:以此建立“比较”、“分类”的数概念。
方法:可同时给小儿2~3件种类相同但形状或颜色不同的玩具,让小儿进行选择,家长可在一旁适时引导。
第7个月
婴儿的形体变化
婴儿的体格在6个月以前发育最快,6个月以后体格发育较前稍有减缓。6个月以后,体重平均每月增长500克,身长平均每月增长1厘米。这个阶段胸围比头围略小。
正常男婴9个月时的发育标准:身长平均为72.3厘米,体重平均为9.18千克,头围为44.8厘米。
正常女婴9个月时的发育标准:身长平均为70.4厘米,体重平均为8.6千克,头围为44.3厘米。
宝宝的喂养
宝宝6个月后母乳逐渐稀薄,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慢慢减少,若不及时添加辅食,宝宝就会出现营养不足,导致生长速度减慢。宝宝6个月以后,可添加代乳食品,使宝宝逐渐适应吃半固体的食物,为以后断奶作好准备。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在吃奶前先吃点辅食,如米糊(市售)、稠粥或烂面条,开始量不要太大,不足部分由母乳补充。待宝宝习惯后,可逐渐用一顿代乳食品完全代替一次母乳。
食欲好的宝宝每天可喂两顿辅食,包括一个鸡蛋、适量的蔬菜及鱼泥或肝泥。注意蔬菜要切得比较碎,以利消化,水果可刮成泥再吃。
许多宝宝此时已开始出牙,可让宝宝咬嚼些稍硬的食物,如较酥脆的饼干,以促进牙齿的萌出及颌骨的发育。
推荐一日食谱:
上午6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
9点:煮烂面条15克。
12点:母乳或牛奶150毫升。
下午2点:苹果泥15克。
4点:稠粥半小碗,鸡蛋1/2个,碎青菜15克。
7点:青菜泥或煮烂面条20克。
晚上10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
怎样给宝宝喂米饭
宝宝出生后4~6个月内,母乳还能满足宝宝的全部需要,但过了这个时期,乳汁就已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了,应该增加辅食。
给宝宝吃的食物应是软的,增添的辅食中,粥是其中一种。给宝宝喂粥时,开始时喂少量,看他是否对粥有兴趣,并且能大口大口地吞下,如能,可换成大米饭。怎样给宝宝喂米饭呢?
先作示范,将米饭放入自己的口中,表现出对米饭的兴趣,然后再喂宝宝。喂时用语言表达,如:宝宝今天真乖,能吃大米饭了,吃了大米饭,宝宝能长得又白又胖。在以后喂米饭时,可加些肉汤、鱼汤、菜汤等,以供给宝宝足够的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
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应每天在固定的地方、位置喂孩子吃饭,给他一个良好的进食环境。在吃饭时,不要和他逗笑,不要分散他的注意力。可以让他自己拿饼干吃,也可以让他拿小勺,开始学着用勺子吃东西。
即使孩子吃得到处都是,家长也不要坚持喂孩子,每个人都要有这个过程。但如果他只是拿着勺子玩,而不好好吃饭,则应该收走小勺。
婴儿早期营养不良的表现
营养不良主要是营养供应不足、不合理喂养、不良饮食习惯及精神、心理因素而导致厌食、食物吸收利用障碍等引起的慢性疾病。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所列的营养不良早期表现来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是营养不良。
缺乏蛋白质与铁:表现出郁郁寡欢、反应迟钝、麻木的状态。
体内维生素B族不足:表现出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的状态。
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情绪多变,爱发脾气。
缺乏维生素C:动作笨拙,皮肤发黄。
缺乏钙质: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出牙迟。
其他:早期营养不良症状还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睡眠减少、口唇干裂、口腔炎、皮炎、手脚抽搐失调、肌肉无力等。
宝宝膳食的搭配原则是:每天的膳食中应该包括以下4大类食物:粮食和薯类;肉、鱼、禽、蛋、大豆类;蔬菜与水果;奶及奶制品。
这4大类食物为人体提供了6种必需的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因此,每天的膳食中应该包括上述4大类食物。同一类食物的不同品种要轮流选用,注意多样化。
为宝宝准备合适的衣被
婴儿长大了,会翻身、会坐、会爬,以后还会走和跑,活动比小时候大大增加,添置衣服、鞋袜和被褥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衣服用料
棉布透气性比其他材料好,羊毛、化纤织物最好不要给宝宝穿,以免引起过敏瘙痒。内衣以浅色小花棉织品为佳,因为小儿活动后易出汗。
衣服要宽松舒适
这会使孩子产生良好的体验,如衣服的衣袖、裤脚就要选一些宽松的,这样既利于孩子穿脱,又利于空气进入衣服内,收到更好的通风干爽效果。
鞋袜不宜过于紧小,应比小脚大1厘米
会爬、站、走的婴儿的鞋底不可太软,要有一定硬度才可支持婴儿全身重量,鞋底也不可太滑,以免站、走时滑倒。
选择鞋尖较宽且呈圆形的鞋
这种鞋形便于孩子脚趾的活动,同时鞋底要有一定的曲度,以便托住足弓。鞋的重量也不要太重。
选择鞋子宜大不宜小
穿小鞋子会令宝宝的脚发生畸形,也不要让孩子过早穿拖鞋,因为婴儿穿拖鞋会增加危险性。
选择适合孩子的床垫
孩子的床垫不可太软,也不宜睡弹簧床,以免脊柱随之弯曲而引起畸形。婴幼儿的枕不可太高,约3厘米高就可以了。
正确照料宝宝的对策
给宝宝穿衣服,领着上下楼梯、散步或从床上和椅子上往起拉宝宝时,特别是在宝宝蹒跚学步经常摔倒的情况下,拉拽动作一定要轻柔。即使宝宝不听话也要有耐心,千万不能将宝宝猛然拉起。一旦不慎发生脱位,应马上送往骨科医生处进行诊治。待医生给宝宝复位后,为了防止再次桡骨头脱出,可让宝宝坚持戴颈腕吊带2~3天,尽量不要再牵拉宝宝的胳膊。如果宝宝摔倒,应抱着宝宝的腰部扶起,以防桡关节再次脱位。
宝宝患咽喉炎、扁桃体炎、鹅口疮及口臭时,润喉片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润喉片同样是药而不是糖果,哪怕里面含的是中药也应像西药一样慎重使用。随便给宝宝服用会带来副作用。
宝宝做事时喜欢用哪只手都可以,不要强行矫正,以免使生理功能发生不协调。
宝宝一旦突然扭伤,若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应马上去医院就诊,拍X光片以确定有无骨折,切记在24小时之内不要用手按摩。应将扭伤部位固定不动,用冷毛巾湿敷扭伤的部位,以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组织出血。过了24小时后如无骨折,可进行轻轻按摩,并用热毛巾热敷,这样能够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