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不但在先秦文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中也享有很高地位,是中国诗歌的发轫,也是当时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
孔子与《诗经》是有密切渊源的。据说,原来诗经有3000首,经过孔子修订,凡305首。精选之后的《诗经》才如此流行,还是精选了之后使大量的诗歌流失,不再进入人们的视野,不得而知。在孔子眼里,“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具有唤起人心、教育人心的作用。
1.孔子非常重视诗的作用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孔子说:“诗可以感发人的意志,礼可以使人能够立足于社会人生,音乐可以成就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
兴,是起的意思,与我们讲“赋比兴”的“兴”字义相同。这里孔子是讲人的心志道德的修养常常是起意于诗的感发,实际上是说,人常在读《诗经》作品的时候,受到感发,而起意于心志道德的修养,故曰“兴于诗”。诗,指《诗经》,古代学者常用“诗”表示《诗经》。礼是教人恭谦辞让的,人能立身社会而有坚定的处世原则,不为世事的利害所动摇,靠的是礼,故曰“立于礼”。音乐歌舞既可以劳人筋骨,教人俯仰进退之节,又可以使人受其教育,修身养性,达到人性的完善成熟,故曰“成于乐”。
治国之道离不开乐,《乐记》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一个国家的政治搞得如何,通过民间的音乐就可以表达出来。如果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是安详、和平、快乐,那么就说明整个国家政治清明祥和,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如果是乱世之音,大家都在发牢骚,音乐里处处都在影射和发泄对国家的不满,那就说明国家的政治有问题。如果是亡国之音,国家就危险了。
当年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东北三省在一个月内相继沦陷,几千万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前后长达14年,一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在当时唱遍了大江南北,听上去让人感觉到悲愤、哀怨。
由此可见,声音之道的确是与政事相通的。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兴: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托物兴辞;引人联想,催人振奋。
观:观察社会,反映现实,考察政治、人心的得失。
群:使人和谐、团结。
怨:美刺现实,批判社会不良现象,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
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孔子的心得,是孔子对学生的启发。孔子说这句话时,是对“诗三百”在欣赏之后达到的一种更高的超越诗文本本身的境界,无可厚非。这时的诗还是单纯的唯美的,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真实情思,吟诗诵诗唱诗,人们得到的是美的享受,诗所代表的是人们的心声。
诗可以兴,“兴”只是一种美的形式,在我看来,就如现在我们唱流行歌曲一样,是一种释放,或忧伤或欢乐,诗是人们用来抒发感情的一种途径,是没有功利无关政治的一种直接又有效的途径。
诗可以观,由于诗是人们感情的直接抒发,它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一定是真实普遍的。所以,自然而然的,诗也会成为统治者的一种参照,通过诗考见得失,也是当时一种朴素的统治思想,有关政治,但无关统治,只是一种参考。
诗可以群,当然是孔子的一种书生意气,觉得诗对社会团结教育会有作用,这是文人的一种美好愿望,至于诗在这方面的具体社会功用,我觉得未必有这么重要,诗可以怨倒是现实一点,民众对于现实不能奈何,唱诗发泄一下也是最实在的做法了,虽然不能跟《诗经》这种经典作比,但我觉跟我们现在的KTV发泄相似,尽管几千年过去了,但这种纯本能的怨的方式背后人们的心境应该很相同的吧。
总之,我们以为,这时的“诗”才是最本真的最美的“诗”,“诗”代表的还都是人本性的自然的东西,有的社会功用也是最单纯的社会教化作用。
可是,后来,当“诗”成为《诗经》之后,它也慢慢从单纯的私塾教材变为经学教材,然后成为儒学教材,直至成为科举教材,彻底沦为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这时的《诗经》表面上还是教化民众的,实际上它的政治作用已经远远大过了它的教化作用。
“诗”还是那些诗,它所承载的社会功用已经大大不同了,先秦之时,人们赞颂的是“诗三百”本身的魅力,而这时,人们只是专注于征服它之后那些物质的东西,“诗三百”本身的魅力已经在政治的打磨之下渐渐隐退在功名利禄的光芒之下,被传诵的多了,被研读的频繁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意境却越来越难完美重现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成为统治者的借口,本来纯洁的《诗经》也拜这句话所赐,必须在功利窝里摸爬滚打,成为人们向上爬的工具。
庆幸的是,我们现在已经不用把《诗经》奉为教条,《诗经》也摆脱了统治者统治工具的身份,但我们也不知道《诗经》在当今社会所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幸运的话,也许它是某一个国学爱好者苦苦钻研的经典,这样当然最好,《诗经》终于能寻回它还是“诗”时的单纯美好的小幸福了,但倘若又不幸沦为某位所谓的大家获取名利的工具,《诗经》倒不如做无知者漠不关心的随便任何东西。
2.孔子大力倡导读《诗经》
推介《诗经》,孔子先对自己的儿子“直销”。他曾问儿子孔鲤学习《诗经》了没有,孔鲤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就是,不学《诗经》,没法讲话。他对孔鲤说,人如果不研读《诗经》里面的“周南”“召南”,就好像面对墙壁站着一样,寸步难行。
当时,《诗经》也是有志从事外交工作的年轻人的必备教材。有人学得好,有人学得不好。怎么算好?考试得100分算好,还是背诵得熟练算好?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熟读《诗经》三百首,交给他政治,不会搞;让他出使各国,不能独立应对;读得再多,又有何用?
原来孔子反对读死书,掉书袋,强调学以致用。应该说,他的这个看法,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倡导起来就有了效果。
3.《诗经》人人应读,但并非人人可与之讨论子夏是孔子认为可以与之言诗的。为什么?有一天,子夏问孔子,《诗经》里面有句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绘事后素”,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画画。子夏又问:“那么礼在后?”孔子大为赞赏,说,启发我的是你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倩:笑貌,指面颊酒窝。巧笑:巧好的一笑。兮:语气助词。美目:眼美。盼:美目转动灵活,黑白分明。素:是指面颊与美目。绚:是指笑倩目盼的姿态。有此好面目始有笑目盼之美。绘:绘画。起:启发。予:我。
子夏问:“‘笑脸真灿烂啊,美目真妩媚啊,天生丽质打扮得真高雅啊’。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宣纸,然后才能绘画。”子夏问:“先有仁义,后有礼法吗?”孔子说:“子夏,你启发了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诗了!”
这里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节选自《诗经》中的《卫风·硕人》。
在诗中描写一位女人的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她的手就像柔软的小草,她的肤色就像那凝结的玉脂。她的脖颈洁白丰润,她的牙齿像那瓠瓜的籽。丰满前额弯弯的眉,迷人的笑好漂亮啊,美妙的眼睛眼波流动。
同样是从各个部位去描写美女,再看看现代人都喜欢用些什么词汇。玉腿粉胸、带电的眼神、翘臀……两者相比较,打趣地借用孔子对《诗经》的一句评语,那可真是“思无邪”与“思有邪”啊!
正因为“思无邪”所以子夏才敢跑过来,向孔子请教这句描写美女诗句的内在寓意。
这是一首赞美山歌,赞美的是卫庄公夫人庄姜。
为什么要赞美她呢?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富有就值得赞美歌颂吗?其实不是如此。歌的前三段均是赞美之辞,而点题却是落在末尾上。喧闹的水声使她心绪烦乱,她一方面希冀那姜水(爱情源泉)缓缓流来,浇灌她已干枯的爱情心田,另一方面她又希冀那个读书郎快走,远远地离开她,不要扰乱她宁静的生活。最后这一段充分表现出她的这种矛盾心理。
人们为什么要说这个事,而且还要编成歌吟唱?其实整首山歌所赞美的是她恪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的是最佳行为方式,尽管她渴望爱情,渴望被爱,但她却压抑了内心的冲动,没有去乱爱、泛爱。比起春秋时期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来说,庄姜也就显得高尚得多了。这在当时淫乱之风盛行的卫国是很难得的一个人。
礼乐是仁义的形式,只有实行仁义大家的欲望才可以都得到满足,如果把欲望作为一种资源,那么仁义道德就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理论。“绘事”就是实行礼乐,“后素”实行礼乐要符合于仁义。就像诗歌中的美女卫夫人。她所选择做的事情,其德行正如她的美貌一样啊,因此卫国人编制这首诗歌来传唱。
孔子在这里不但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还给了我们另一个启发,那就是他善于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哲学道理。由此可以看出,一种思想要想很好地流传,不但思想本身要有价值,还需要有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贡说:“修养的完善,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四字分指平列,谓非加切磋琢磨之功,则四者皆不能成器,盖言学问之功。
4.孔子评价《诗经》
孔子这么重视《诗经》,又不遗余力进行推介,那他是怎样评价《诗经》的?
孔子论诗,强调“温柔敦厚”的诗教。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诗经》有305首,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思想纯洁’。”
季札论诗,和孔子非常接近,注重文学的中和之美。
所谓中和美,正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美学上的反映。孔子认识到任何事不及或过度了都不好,事物发展到极盛就会衰落,所以他就“允执厥中”。在个人感情上也不能大喜大悲。
龚自珍的“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就不合孔子的中庸标准。《世说新语》雅量门谢安听到“淝水之战”晋军胜利的消息,强制欣喜之情,以致折断屐齿。顾雍丧子,心中很悲痛,可他强自克制,说:“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
体现在文学批评中,就是推崇抑制过于强烈的感情,以合于礼,要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对古典诗歌含蓄委婉风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因为要抑制感情,所以往往是一唱三叹,而不是发露无余。文学的意境也因此深长有味,颇耐咀嚼。但这也是中国没有产生像古希腊那样的悲剧的原因之一。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哀:怜悯,同情。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淫秽,悲哀却不悲伤。”
《关雎》:《诗经》的第一首诗,其中经典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等生动地描述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及心情、状态:在河边初见面时,一见钟情,然后梦寐以求;追求不成,昼思夜想,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情形。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写得非常生动巧妙,既充分表达了对美女一见钟情而发起追求的快乐之情,而不会使人感觉到轻浮和淫秽;既生动表达了追求过程的曲折反复、求之不得、欲罢不能之情形,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不免有同情之心,而又不令人感到很受伤。
孔子在《礼记》中指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即生存和爱情,是人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欲望。他用一句话来评价《诗经》——“思无邪”,也就是《诗经》能正确引导人们思想,使人思想健康,不会有邪念。他认为追求女孩是人之常情,只要发乎欲,止乎礼,追求时遵守礼节,做到真心实意,规规矩矩,是值得提倡的。因此,他把《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开门见山地提示出《诗经》“思无邪”的中心思想。
可见孔子原本是一个多可爱的老头儿,多么懂得人情世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神仙。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雅言就是正言,是说官方语言,孔夫子不仅会讲鲁国的地方方言,也会讲周王朝的官话。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所”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可以”的意思。我还是主张小孩子应该多背诵,为什么呢?小孩子,记性好,悟性差。古人在12岁之前就要小孩子将四书五经背得熟烂,设杏坛之盛,开风气之先,家学的功底尤其重要。
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用当时的陕西语音。此处,“雅言”即当时的陕西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