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怎么样?”子贡的心得很了不起。但孔子并没有打高分,只是说:“还可以,比不上贫穷的人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富有却又崇尚礼节的了”。
通过这番问答,可见孔子的高明。也正是通过这番问答,给我们学人当头棒喝。
有的人常说:“你有钱,我不羡慕。你有地位,我不巴结。我比你强也不瞧不起你。”
说这话的人似乎很清高,实际上很可能不是这么回事。不如人时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满肚子不满与想不开。当自己有钱有地位时,觉得我要以礼待人,其他人不如我,用不着与他们计较。有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的感觉。心里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恭敬心。
子贡能做到无谄无骄,在夫子看来,只是保持了天性而已,可则可矣,但若能修身正道,做到乐道好礼,则属难能可贵了。
人在穷困时,较能显示志节的高低,这时除了做到“无谄”之外,如果进而坚持行道,并且以此为乐,就接近“仁”的境界了。富有的人也可以行道,但是除了“无骄”之外,还须进而好礼。
无谄与无骄是努力避免缺点,乐道与好礼则是积极有为的表现了。所以说孔子说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显示了更高的境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乐:乐于学。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筒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乐源何在?孟子有言:“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其中第三乐,乃“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换一个角度讲话:拜圣人为师而学,难道不也是莫大的快乐吗?
颜回是孔子最欣赏和得意的门生,名列“德行”排行榜榜首。《论语》里,孔子关于颜回的评论,条目是最多的。
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从以上记述不难看出:
1.颜回安贫乐道,好学不厌。
2.颜回视师如父,对于老师所讲授的,“无所不说”(没有不乐于接受的),“不违如愚”(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不迁怒,不贰过”,好人缘。颜回早逝,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孔子师徒被围困陈、蔡之间,进退不得,断绝了粮食,弟子们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分别召见子路、子贡和颜回,问了同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
子路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
子贡说: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
颜回则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对前两个学生的回答都不满意。当听到颜回的回答,他才“欣然而笑”,说:“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肱: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夫子所吃的是青菜和很粗糙的饭,喝的是白开水,睡觉的时候,连枕头都没有,就是曲着手臂当枕头,而生活的乐趣在其中了,如果是以不合理的方法取得富贵,他根本看不上眼,当它是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那是很快就会消散的,绝对不要它。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因为比起以不合理手段取得的富贵来讲,这种幸福来的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在张扬个性的现在,什么是幸福?愚以为,还是那个硬道理:平平淡淡就是真。饿了可以大吃一顿,困了就好好睡一觉;年轻的妈妈扶着咿呀学语的孩子走路;大人小孩平平安安上班,上学;老年人聚在一起聊天,下棋……俗话说知足常乐,幸福是朴素的,生活中并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
大家知道,王安石这个人不注意生活小节,吃饭填饱肚皮就行,穿衣也很随便。人家请客,他就把自己面前的那个菜吃光,其他菜都不动一筷子,害得人家以为他就喜欢吃那个菜,就给王安石夫人说了,夫人说,你下次再换一个其他菜试试,结果,无论你换啥,王安石还是把面前的那个菜吃光,这下子主人才恍然大悟,“我们以前都以为他藏奸装假啊,原来就是这个脾气!”这些本来是个大优点,很符合孔子说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君子标准,颜渊不就是个好榜样吗?
读后收获:
一、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综合上述5段材料,说说在儒家看来,一个优秀的人应具有哪些素养?
2.你认为这些素养中哪种最重要?为什么?
3.请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几则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这几章节形象地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和心境?
2.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三、阅读下面几则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1.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
2.上述章节都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哲学思想?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理解。
§§第七章 交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