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科技的今天,情报的搜集工作愈演愈烈,竞争也是无处不在,甚至细微到基因的领域。FBI讲述了这样的案例。
2001年5月9日,美国俄亥俄州陪审团向该州北部联邦地方检查院递交了对两名日本科研人员冈本卓和芹泽宏明的控诉书,控告这两名日本人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医院盗窃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综合症(老年痴呆症)的药品试样和相关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样品,并把所盗物品带回日本理化研究所。控诉书认为两名日本人行为违反了美国的“经济情报人员法案”。北部联邦地方检查院斯维尼检查官对此发表声明称,日本理化研究所94%的经费是日本政府拨款,此案有可能会发展成日美间的外交问题。目前,华盛顿已要求日方引渡已经回国的研究员冈本卓。
脑科学研究是目前世界科技激烈竞争的一个领域,而案件所涉及的脑科学研究更是其中的一个焦点。早在1990年美国政府就制定了《脑十年计划》。为此,美国每年在脑科学研究上投入大量的研究经费,目前美国在这方面已形成了25000人庞大研究队伍。而与此同时,1991年欧洲成立了《脑十年》委员会,1997年日本理化研究所成立了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由此可见,各国都在努力抢占这一领域的制高点。
单就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研究来说,德国的海德尔堡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是欧美地区的佼佼者,而美国克利夫兰医院也是这一领域有名的研究机构,很显然,日本在人体基因组研究方面已经被远远低落在后面。于是日本千方百计要在后基因领域赶超欧美。日本在1999年出台了生物产业的基本战略,把关于生物基因研究的预算提高到2600亿日元,2000年提高到3000亿日元。2001年日本13家主要医药生产厂家的研究开发费比上年度提高6%,总额达6000亿日元。在生物技术专利数量上,日本也是快步赶超。1995年在日本登记的生物技术专利数量美国为672件,占42%,日本为576,占36%;而1999年日本的专利注册数量达到1076件,占45%,美国则为908件,占总量的比率下降到38%。
被控告的两名日本人,一名,另一名是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副教授芹泽宏明。控告书说,冈本卓和芹泽宏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同谋划了这起盗窃案。
两名涉案的嫌疑人可以说是日本高科技领域的精英。冈本卓今年40岁,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系。1999年7月进入日本理化研究所。在日本理化研究所,冈本卓担任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遗传基因研究小组负责人,因为他发现导致老年痴呆症的“β淀粉状蛋白质”与某种细胞膜有密切关系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冈本卓从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在克利夫兰诊疗所从事老年痴呆症的病理及治疗研究,在担任该所神经科学副主任研究员的同时还兼任俄亥俄州立大学分子遗传学教研室的副教授,
另一嫌疑人芹泽宏明今年39岁,毕业于日本明治药科大学,后又就读东京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1991年获医学博士,后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96年12月转职到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任副教授。20世纪90年代中期,冈本卓和芹泽宏明作为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在美国波士顿相识,并成为朋友。
1999年7月8日夜至9日黎明,冈本卓伙同另一名医生在夜幕的掩护下潜入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医院克利夫兰诊疗所的拉纳研究所,并将有关老年痴呆症的DNA样品和试剂盗走。冈本卓为了掩盖其盗窃行为,他在装样品的试管里重新装上了水,对所窃物品进行伪装。得手后,冈本卓把所盗物品装在4个箱子里寄存到住在堪萨斯州的芹泽宏明的住所。而他自己则在1999年7月26日辞去了在克利夫兰医院拉纳研究所的工作,回到日本,进入理化研究所就职。1999年8月,冈本卓再次来到美国,从芹泽宏明那里取出寄存的箱子并带回日本,交给了日本理化研究所。很显然,这是一起有预谋、有计划的盗窃行为。
克利夫兰医院拉纳研究所发现物品被盗后,立即向美国联邦调查局作了报告。美国调查人员随后对芹泽宏明进行询问,但是,事先有准备的芹泽宏明作了伪证。
据日本驻堪萨斯城总领事馆透露,1999年9月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帮助非法运送所盗物品和作伪证的罪名逮捕了芹泽宏明。后经交涉,芹泽宏明以2万美元的保证金获得保释。美国联邦调查局对已回到日本的冈本卓,也发出了逮捕令。目前,美方正就引渡冈本卓的问题同日本进行交涉。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克利夫兰分局估算,此案已给拉纳研究所造成了200万美元的损失,同时也迫使该所的老年痴呆症研究不得不因此而停滞。
此案发生后,日本外务省和日本理化研究所也分别成立了调查组,对冈本卓的研究室进行了调查,对其实验样品等进行了检查,但是冈本卓矢口否认对他的指控。与此同时,日本理化研究所也声称,冈本卓虽然在研究老年痴呆症及治疗新药的开发,但所用的方法与拉纳研究所完全不同,他也未从美国带回什么试样交给理化研究所。日本内阁秘书长福田康夫在记者会上慎重表示:“美国当局正对此案件进行侦查,我们不便发表任何意见。”
《日本经济新闻》在分析这起基因情报人员案时指出,美国这次态度强硬,是因为它有意霸占到了2020年价值将达数千万亿日元的生命科学市场。而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积极的。该报道指出,到了2025年,全球痴呆症病患者将高达2000万人。自1990年老布什时代开始,美国就展开10年脑科研究的政策,对脑科研究的成果十分关注。
阿尔茨海默综合症是老年性痴呆症的一种,患者因为脑神经细胞的死亡而引起痴呆,严重的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能辨识,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是“β淀粉状蛋白质”存留在脑中使神经细胞窒息死亡而造成此病。
目前世界上阿尔茨海默综合症患者约1500万人,日本约有150万人,美国约有400万人。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日渐加重,这种疾病的患者还会增加,到2025年预计世界患者总数将达2000万人以上。
以目前的诊疗技术来说,对于阿尔茨海默综合症还没有治疗的特效药。日本在对其研究和药品开发上十分活跃。日本的一家制药公司用独自的技术开发了一种叫“阿利塞普特”的治疗此病的新药,从1997年首先在欧美上市,1999年在日本销售,到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达700亿日元。生物领域将成为21世纪创造新生产业的重要源泉。预计生物基因产品的市场规模可达数百万亿日元。面对这一巨大市场的诱惑,各国都在垂涎欲滴。为了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新药开展着激烈的竞争
美国把生物、宇航、信息产业、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视为国家发展的命根子,并将这些领域纳入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小布什政府对这一领域的安全更为敏感,美国绝不会轻易放弃他在高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
当初冈本卓表示要辞职返回日本时,克利夫兰诊疗所就曾一再挽留。因为同意其回国,那么投在冈本卓身上的研究经费就将化为乌有,而且一名脑科学领域的优秀的人才也将流失。经过多次挽留无望,双方开始围绕雇佣合同进行交涉,并由此产生了矛盾和对立。
美日之间知识产权意识大相径庭。美国在1980年实施了《拜·多尔法》,此法规定利用政府资金进行研究时,研究成果要归单位所有。实际上科研人员在与科研单位签订雇佣合同时,也就等于把自己将来的研究成果所有权转让给了雇佣单位。当然美国的科研机关也不是完全限制科研材料、数据的相互利用。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也鼓励没有专利化的生物材料无偿地转到所外去。但向外转移时,材料的所有权是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使用方只能以科研为目,不能以商业开发为目的,同时不能把材料再转给第三者。而美国大学和公立机关的教授、科研人员都不是国家公务员,他们都签有雇佣合同。因此,他们在实验室的笔记资料是不可随便带出实验室的。美国的研究机构或企业在从外部招聘研究人员时都签署相应合同,合同中明文规定专利权归聘主所有,同时要签订离职后不得把在职时知道的情报泄漏出去的保密合同。
而在日本则不存在美国式的规定,日本的科研人员把试验样品带到新工作单位的现象十分普遍。日本有一种自由交换信息的风气,他们认为过分的保密会阻碍研究的发展。一项对研究单位和所聘研究人员之间有无关于研究资源的合同调查表明,日本的大学或研究所都没有这种合同,而日本的企业则有这方面的合同。这也表明日本公立机关对研究资源管理的落后。因此许多日本人士说,在日本是十分普遍的“常识”,在美国就成了“犯罪”。
在美国,冈本卓和芹泽宏明犯了经济情报人员案,对这种罪犯最多可判处15年的监禁。面对21世纪的巨大大市场,谁能占领主要份额,谁就能获得竞争的最后胜利。因此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必将是长期而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