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的中级篇中,我们探讨了根本方法的基本内涵。在本篇的上一章中,我们探讨了根本方法的哲学逻辑。现在,我们已具备条件,进一步了解根本方法的更深内涵。或者说,了解如何高水平地应用根本方法。通过中级篇,我们可以做到正本清源地追求人生的更加美好;通过高级篇,我们则可以做到通透澄澈地追求人生的更加美好。具体而言,本章围绕心智通达这一主题,分节探讨以下内容:激发心中的潜能,高水平主动励行地向上;释放人性的光辉,高水平主动尚德地向上;创造美好的成果,高水平主动创实地向上;让生命之花灿烂绽放,高水平主动励行、尚德而创实地向上。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探讨根本方法与具体知识的关系,探讨个人如何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第一节)激发心中的潜能中级篇中,我们探讨了主动励行地向上。主动励行地向上,难点在于激潜。激潜是激发我们心灵力量的艺术。本节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一艺术。情绪意志波动起伏的深层原因人生的美好包括快乐。我们都向往人生的美好。所以,我们应当时常快乐。但事实是我们有时快乐、有时不快乐。为什么?同样,我们都向往人生的美好。那么,凡是有利于人生更加美好的事情,我们都应当主动地去做。但事实是我们有时有兴趣,有时没兴趣。为什么?我们情绪意志波动起伏的背后,有什么深层原因?答案在于,对于人们而言,同一主体的各种需要之间往往具有矛盾,这种矛盾影响心志,进而影响行动。这一规律,就是上一章哲学逻辑中探讨过的心志行动论。同一主体的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的例子很多。例如,有人想好好工作,但又想过得舒适休闲;有人想创业,但又害怕创业的失败;有人想资助失学儿童,但又想减少开支积累经济实力;有人想追求远大梦想,但又不希望经受长期的坚持和曲折。这实际上都是不同需要之间具有矛盾的表现。
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使人们在追求某一种需要的满足时,心情受干扰、意愿不坚决、意志不持久、创造力不活跃,由此影响行动。
例如,有人想好好工作,但想过得舒适休闲的需要又比较强烈,这样便造成遇到工作简单、不苦不累、容易取得成果时,工作有劲头、行动积极高效;工作有难度、较苦较累或者不易取得成果时,工作劲头不足、行动消极拖沓。
例如,有人想创业,但拒绝创业风险的需要又比较强烈,除非有一个特别好的、成功就在眼前的机会,这类人一般不容易下创业的决心,不容易迈开创业的步伐。
例如,有人想资助失学儿童,但想减少开支积累经济实力的需要又比较强烈,这样就犹豫不决,很难下定决心,很难付诸行动。
例如,有人想追求远大梦想,但想逃避艰难困苦和长期努力的需要又比较强烈,这类人在追求远大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容易灰心丧气,就容易放弃自身的追求。
我们可以通过耳熟能详的社会格言,来进一步了解同一主体多个需要之间所具有的矛盾。
“没有付出,哪有收获”,人们往往都想不付出而直接收获。想收获是人们的需要,想不付出也是人们的需要,想收获的需要与想不付出的需要之间是矛盾的。正因为如此,“没有付出、哪有收获”的格言才具有警醒意义。
“先苦后甜”,人们往往都想不苦而甜。想得到甜是人们的需要,想不承受苦也是人们的需要,想得到甜的需要与想不承受苦的需要之间是矛盾的。正因为如此,“先苦后甜”的格言才具有警醒意义。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但人们往往都想不经历风雨而直接见彩虹。想见彩虹、想获得人生的精彩,这是人们的需要;想不经历风雨、想不经过艰苦奋斗,这也是人们的需要;想见彩虹、想获得人生的精彩这种需要,与想不经历风雨、想不经过艰苦奋斗的需要,这两者之间也是矛盾的。正因为如此,“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格言才具有警醒意义。
既然对于人们而言,同一主体的各种需要之间往往具有矛盾,这种矛盾影响心志、进而影响行动,那么激潜励行就极为必要。
只有主动地激潜励行,使自己愿意向上,使自己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去尚德创实,去思考行动,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更加美好。
否则,我们将走不出自身的恶性循环:
我们将沉溺于自身各种互相矛盾的需要和意愿中,而且往往倾向于本能需要与自发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大多是反应性、层次低、重眼前、情绪化的。
我们的行动,将大多是在本能需要、被动接受、偶然接触、他人引导、外在压力、兴趣牵引或习惯作用下完成的,与主动尚德而创实地向上相比,是存在差距的。当然我们不排斥这些,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况且这些行动也是不彻底、不稳定、不持久的,时常受心理惯性、情绪波动与主观态度的影响。
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逐步深化的,人们认识规律、掌握方法、获得成效需要探索过程,创实地向上需要探索过程,人们的活动往往并不能立即解决问题,行动往往具有风险,不能完全避免暂时的失败、挫折和打击,因此心理和行动上胆小恐惧做不到主动创实地向上,气馁放弃则更做不到主动创实地向上。
为此,我们要想收获,首先得克服想不付出这一需要在心理上造成的阻碍;我们要想得到甜,首先得克服想不承受苦这一需要在心理上造成的阻碍;我们要想见彩虹、要想获得人生的精彩,首先得克服想不经历风雨、想不经过艰苦奋斗这一需要在心理上造成的阻碍。
为了收获,付出一点算得了什么?为了甜,吃点苦算得了什么?为了彩虹与人生的精彩,经历一点风雨,经过一番艰苦奋斗又算得了什么?
我们不但可以不怕付出、不怕吃苦、不怕风雨、不怕艰苦奋斗,相反的,我们还可以享受付出的过程,享受吃苦的过程,享受经历风雨的过程,享受艰苦奋斗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向上。
通过以上对情绪意志波动起伏之深层原因的探讨,我们对激潜励行的必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
下面进一步分析不利心理的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和产生过程。
不利心理分析
根据心志行动论,同一主体的各种需要之间往往具有矛盾。在人的需要矛盾中,可能存在一些非根本的、惰性的、虚幻的、低级趣味的、逃避困难的、情绪化的或者相对次要的需要。
因为这部分需要的存在,当我们面对某些特定的情景时,如果我们自身存在未经优化的心理反应机制,就使这部分需要中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得以激活、显现或加强,从而引发使情绪不佳、动力不足的不利心理。
正是因为这些不利心理的产生,使得我们不能够真正地向上,不能够主动尚德而创实地向上。因此,我们需要对此进行分析。
不利心理
使情绪不佳、动力不足的不利心理有哪些?
大致说来,有以下这些:
怨恨;妒忌;贪婪;吝啬;过度依赖;消极等待;自卑;恐惧;急躁;骄傲;愤怒;悲伤;过分紧张;……这些心理,都是不利心理。当我们的心中产生这些心理时,我们将会情绪不佳、动力不足。
阻碍情景
就我们的需要矛盾中那些非根本的、惰性的、虚幻的、低级趣味的、逃避困难的、情绪化的或者相对次要的需要而言,当我们面对某些情景时,它们并不显现、并不明显或并不强烈,因而不会导致不利心理的产生;而当我们面对另外一些情景时,这些需要就得到激活、显现或加强,从而导致不利心理的产生。
由此看来,某些情景是我们产生不利心理的直接诱因。这些使我们产生不利心理的情景,可称为阻碍情景。让我们详细探讨那些容易使人们产生不利心理的各种阻碍情景。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苦累、饥渴时,例如面对或即将面对农村环境的简陋、露天场地的风雪、施工工地的泥泞、长期工作的劳累、用尽力气的疲惫、难以下咽的食物、食不果腹的饥饿、五脏生烟的干渴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苦累、饥渴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苦。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疼痛、衰老时,例如面对或即将面对肢体受伤、疾病入侵、生理刺激、肉体折磨、健康衰退、年老体迈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疼痛、衰老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痛。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麻烦时,例如面对或即将面对找不出头绪的技术问题、重要客户的投诉索赔、止不住哭泣的不适婴儿、乱成一锅粥的家庭矛盾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麻烦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烦。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诱惑时,例如当做作业的孩子面对精彩的电视节目时,当工作的员工面对电脑上冒出的网游时,当戒烟的“老烟枪”面对朋友递过来的香烟时,当缺乏监督的官员面对主动送上的财色贿赂时,他们都容易产生不利心理。诱惑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诱。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被人轻视、拒绝的情景时,例如当面对或即将面对因为贫穷而被人瞧不起,请求帮助而他人不答应,拜访客户而被拒绝,求爱而对方不接受,向银行申请贷款而不成功等情景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被人轻视、拒绝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拒。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被侵犯、吃亏的情景时,例如排队时有人在前面蛮横插队,工作中工资被单位无故扣减,行车时对方不守规则抢道,接受工作时自己任务最重,办事时遭遇索贿,无缘无故中国家被他国粗暴侵略,这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被侵犯、吃亏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侵。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欺凌、屈辱时,例如无德领导老给小鞋穿,素质低下者作威作福,黑恶分子鱼肉乡里,失势之人受到排挤,企业被迫屈服,民族遭受欺辱,这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欺凌、屈辱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辱。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付出、奉献时,例如当面对要求个人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情景时,当面对要求个人不计回报、无私奉献的情景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付出、奉献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献。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无计可施的情景时,例如当上学没有条件,就业没有出路,生病无法治愈,受灾无法克服,创业没有资本,买房没有资金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无计可施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难。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风险、挑战时,例如当创业面临失败风险,投资面临亏本风险,购物面临被骗风险,手术面临失败风险,市场中面临对手的竞争挑战,工作中面临他人超越的竞争挑战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风险、挑战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险。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失败、挫折时,例如考试未被录取,工作遭遇淘汰,输了重要比赛,做错重要决策,努力而未取得预期成果,奋斗而遭受重要意外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失败、挫折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败。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损失打击时,例如面对企业亏本、股票套牢、名誉被夺、家庭变故等情景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损失打击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失。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追求道路过于漫长、曲折时,例如创办企业长期未盈利,培养人才路途漫长遥远,搞个发明其中问题反反复复冒出来,追求事业一路波浪起伏,这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追求道路漫长而曲折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长曲。
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残酷危险的情景时,例如当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残酷的战争,见义勇为的生命危险,壮士出征一去不复返的危险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利心理。残酷危险这一类型的阻碍情景可简称为残危。
有时,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顺境时,例如出身富贵、锦衣玉食,仕途顺利、连连高升,出行无畅、一路平安,呼朋引伴、一呼百应时,人们也容易产生不利心理。有时,当人们面对或即将面对取得的成绩时,例如考试比赛闯关成功,创业经营业绩倍增,事业发展一蹴而就,攻城拔寨连战连胜,这时人们也容易产生不利心理。上面分析了容易使人们产生不利心理的种种情景,这些情景可划分为几种类型:苦、痛、烦、诱,这四类情景的共同特点是人们生理上遭受不如意,或可能遭受不如意,人们的需要特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这些情景容易使人们产生不利心理;拒、侵、辱、献,这四类情景的共同特点是人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上遭受不如意,或可能遭受不如意,人们的需要特别是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在追求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中遇到阻碍,所以这些情景容易使人们产生不利心理;难、险、败、失、长曲、残危,这六种情景的共同特点是人们在人生追求上遭受不如意,或可能遭受不如意,人们在追求满足需要的过程中遭受不如意,或可能遭受不如意,所以这些情景容易使人们产生不利心理;顺境、成绩,这两类情景的共同特点是人们比较如意,人们的需要得到较大满足,但在需要得到满足后,容易滋生骄傲自满、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不利心理。以上这些情景有时互相交叉。在现实中,同一种具体情景,有时兼具以上多类情景的特点。
例如,“文革”中一些高级干部被打倒,下放到工厂农村劳动改造。一方面,条件艰苦、身体劳累、疾病缠身,这是生理上遭受苦痛的情景;另一方面,受到他人的排挤和打压,这是在与他人关系上受到侵犯屈辱的情景;最后一方面,事业追求被迫中断,人生陷入低谷,这又是人生追求遭受损失打击的情景。这几个方面,都容易使人产生不利心理。
归纳起来,容易使人们产生不利心理的情景,主要是人们面对或将要面对的苦痛烦诱、拒侵辱献、难险败失、长曲残危或顺境成绩等情景。
产生不利心理的心理反应机制
就人的需要矛盾中那些非根本的、惰性的、虚幻的、低级趣味的、逃避困难的、情绪化的或者相对次要的需要而言,即使人们面对同样的阻碍情景时,人们的心理也会分化,在有些人的心中这些需要就得到激活、显现或加强,从而产生不利心理;在另一些人的心中,这些需要却得不到激活、显现或加强,不会产生不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