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矛盾的普遍性,我们在面对事情时,就要注重协调、解决、化解矛盾,就像操作手动挡汽车,离合器、油门的油离配合要好,这样换挡才能平顺;因为矛盾的特殊性,我们在面对事情时,就要注重把握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像作为业务员,对待外销的客户、内销的客户,对待美国的客户、非洲的客户,应当考虑客户是否具有不同需求和特点;因为矛盾的不平衡性,我们在面对事情时,就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要点,例如找准自己工作的要点,优先做好重点工作,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度在质变量变关系中的重要性,我们在面对事情时,就要善于要把握好度,例如在面对客户时,既要尊重客户、为客户服务,又要自尊自信、维护本单位的利益,找准并把握好中间的度;因为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们在面对事情时,就要认清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面对成绩不自傲,面对挫折不气馁。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易经》、《道德经》等经典着作中均包括十分丰富的辩证法则,例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均含有深厚的辩证法哲理。
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近来不少学者认为,《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易经》不但是群经之首,而且是群经之始,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重要思想都是从《易经》中发源出来的,《易经》是诸子百家之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源头。
《易经》对世界最基本的认识就是世界是由阴、阳构成的,阴、阳其实就是矛盾法则中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上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过历代传承和完善的太极图,形象地展示了阴阳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我们祖先留下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至今对于我们仍然具有重要启迪和借鉴意义,需要我们辩证地传承和发展。现在国际上有不少学者在研究《易经》、《道德经》等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道德经》在全世界的译本量仅次于圣经,连韩国的国旗上都有一个太极的图案。
行为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中的客观规律论首先承认了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在实践中,人们进一步发现,不仅客观事物具有客观规律,人的行为也具有客观规律,人要作出什么行为,人为什么要作出这种行为,其中都蕴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例如你、我、他,表面上好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规律可循,但事实上,我们每天、每月、每年在干什么、为什么干,其实都在受某些客观规律的支配,例如我们必须要吃饭,我们成年后必须要养家糊口、照顾家庭,等等。这些客观规律,就是从唯物辩证法中延伸出的行为辩证法。
行为辩证法包括四个根本看法:一是需要论,二是需要规律论,三是本质社会论,四是心志行动论。
(七)需要论
人都具有需要,都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
“人都具有需要”。这句话的含义是:每个人都有着需要,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例如家庭、单位、企业、组织、团体乃至国家和民族,也都有着需要;即使旧的需要满足,也会有新的需要产生,除非个人生命终止、群体完全消失。总之,人都具有需要,这是一条客观规律。
“人都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的需要包括根本需要和非根本需要,人们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不管是自发地还是自觉地,都在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都在追求通过自身的行为,使世界在它原先的运行轨迹上有所改变,以便更好地满足根本需要。
需要是人们感到某种缺乏并希望获得满足的倾向。
举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果我们渴了,除非条件不允许使得我们喝水的行动延后外,我们一般会立即喝水,满足身体对水的需要;如果我们的孩子诞生了,除非条件不允许,我们一般都会让孩子得到更好的营养、更好的教育,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满足我们对孩子的爱的需要;如果我们喜爱听歌,只要遇到我们喜爱的明星或艺术家来到我们的城市开唱,除非条件不允许,我们一般会如期参加这种演唱会,满足我们喜爱音乐热爱艺术的需要;如果我们是一位好的干部,面对群众有困难时,我们一定会采取措施来帮助群众,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满足我们自身忠于职守的需要。
人的需要与人的利益相联系。利益是对人们有好处的事物,即利益是对需要的满足有利的事物,某事物之所以是某人的利益,原因在于该事物对满足该人的需要有利。生活中,我们说维护某人的利益,就是指维护对满足某人的需要有利的事物。人的需要与人的利益相联系,人的根本需要与人的根本利益相联系。
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相联系。人的价值又称人的人生价值,是指人对于社会、他人或自身需要的满足所具有的意义。人的根本需要的满足,与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辩证关系,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是一种根本需要,这种需要是根本需要中最高端的部分。历史与现实中,无数的人在追求着自己对于自身、家庭、单位、社会所具有的价值的实现,在追求着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的需要与人的能力相联系。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很弱,所以人们茹毛饮血,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很低;当代世界,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人类在生产所需产品、抗拒自然灾害、抵御外敌入侵等方面发展迅速,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相对已很强,所以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状况与远古时期有了天壤之别。同理,今天的世界,由于贫富差距、能力不同,不同国家的人们生存和生活水平不一,不同的家庭生存和生活水平不一。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可以发现人的需要与人的能力具有辩证的关系。一方面,追求需要的更好满足,要求能力的更好发展;另一方面,能力的发展程度,又反作用着需要的满足水平。对于个人,对于家庭、单位、企业、组织、团体、国家和民族等各种群体都是这样。
人的需要与人的需求相联系。需要与需求相联系,需要包括需求,需求是指既有支付能力、又有愿望购买某种具体产品的需要。不通过购买加以解决的需要,不是需求,例如人们对空气的需要,通过自己的家务劳动就可满足的需要,对来自家庭成员的心理慰藉的需要等,这些需要不通过购买加以解决,就不是需求;但人们对医用氧气的需要,通过家政人员的劳动才可满足的需要,对专业心理机构心理干预服务的需要等,要通过购买加以解决,这些需要就是需求。以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虽然要通过市场购买来加以解决,但没有支付能力或没有愿望的需要,也不能称为需求。例如有人向往拥有一套高端住房或一部高级汽车,这是需要;如果他既有支付能力,又有真正购买高端住房或高级汽车的愿望,则这种需要就表现为需求。如果他不具有支付能力,则这种需要不是需求;如果他具有支付能力,但还没有真正购买高端住房或高级汽车的愿望,则这种需要也不是需求,只能算是潜在需求。需求这个词通常用于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场合中。
人的最终需要与人的派生需要相联系。人们为了满足最终需要,往往产生了派生需要,例如为了生产消费品以满足最终消费需要,人们产生了对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工业品的派生需要;为了更方便地获得消费品并与外界交流以满足最终需要,人们产生了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派生需要。人们还常常把需要当成动词使用,表示从人的最终需要或派生需要出发,要求人们做某事,例如人们常说需要学习,需要等待,需要奋斗,需要付出,等等。
人的根本需要与人的人生美好相联系。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就会产生放松、平衡、快乐、幸福等美好的体验。但人生只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社会旅程,每个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因此,每个人最终都走向死亡,但从人生的总和上来讲,有些人的人生是美好的,有些人的人生是不那么美好的。人生的美好与否,取决于人生最终成果与过程质量的总和,取决于人的根本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的总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或曰价值观,但人的根本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最终都与人生的美好联系在一起。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人生价值的更好实现,从人生的层次来讲,从总和的角度来讲,就是追求人生的更加美好。
我们不要把需要做庸俗的理解,不要把满足需要与自私自利对等,需要有低层次的,也有高层次的。
从需要论这个根本看法出发,在人的行为规律上还存在需要规律论、本质社会论、心志行动论等根本看法,在本节中我们都会逐一探讨到。
由需要论引出它的方法论:
人应当主动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为防止片面的、庸俗的理解,该方法论的全面表述为:人应当主动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人生价值的更好实现以及满足根本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的更好提高。从人生总和的角度来讲,就是应当追求人生的更加美好,应当主动地追求人生的更加美好。
这一方法论告诉我们,要从无意识、自发地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中跳出来,更主动、更自觉地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人生价值的更好实现,以及满足根本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的更好提高。
懂得这一方法论,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
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取得执政地位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摸索,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从需要论这个根本看法出发,从“人应主动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人生价值的更好实现以及满足根本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的更好提高”这一方法论出发,“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很好理解。中国共产党人要实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就是要为人民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而服务,为人民谋幸福而服务,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服务。因为需要的满足与能力的发展相联系,为了人民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就必须首先要使支撑人民根本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的能力得到发展,简单地讲,就是必须要发展,这在和平条件下更是如此,因此,发展是硬道理。这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可以看得更清楚,“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前两个标准的实质是讲提高满足人民根本需要的能力,后一个标准的实质就是讲满足人民的根本需要。
因此,“发展是硬道理”,这一要求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任何国家,更是特别适用于那些和平而国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国家。对于“发展是硬道理”中发展的理解,不应停留在“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这种一般哲学范畴上理解,而应理解为生产力、综合国力的发展,理解为满足人民根本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种发展最终体现为人民根本需要满足程度的提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第四代领导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有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理解中央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不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是什么。从需要论这个根本看法出发,从人应主动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人生价值的更好实现以及满足根本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的更好提高这一方法论出发,科学发展观很好理解。前面讲过,为了人民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就必须首先要使支撑人民根本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的能力得到发展,简单地讲,就是必须要发展,为此邓小平先生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但在实际中,发展存在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有些偏离了“人民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这一终极目的,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速度,“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对前两个标准做得较好,后一个标准做得相对不那么好。因此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利益与根本需要相联系,因此,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要求发展不能偏离“人民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这一终极目的,从这一终极目的出发且不能偏离这一终极目的地谋发展,让发展为这一终极目的服务。以人为本,实际就是以满足人民的根本需要为根本。
因此,懂得了前面所述的需要论以及它的方法论,我们更容易懂得为什么“发展是道理”,更容易懂得为什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我们民族的每位成员,特别是对于我们的干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团结一心,实现伟大的强国之梦。
懂得这一方法论,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作为社会个体存在的个人,追求根本需要的更好满足、追求人生价值的更好实现、追求人生的更加美好,不能消极等待、不能过度依赖,而一定要主动去追求、自觉去追求,要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变自发为自觉,这既对个人的幸福有好处,也对社会的进步有好处。
(八)需要规律论
人在追求满足什么样的根本需要、如何满足根本需要上具有客观规律性。
“人在追求满足什么样的根本需要上具有客观规律性”。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在追求满足根本需要的过程中,追求满足什么样的根本需要具有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性除了本节后续要探讨的本质社会论、心志行动论外,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层次结构性。
需要的层次
人的需要一般包括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规律于1943年被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
生理需要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对食物、水分、空气和睡眠的需要等。安全需要是指人们保护自己以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如对生命安全、劳动安全、职业有保障的需要等。社交需要是指人们要求与他人建立关系或感情的需要,如对亲情、友情、爱情的需要,对归属于某一团体、接纳、信任的需要等。尊重需要是指对自尊以及来自于他人的尊重的需要,如在工作中不甘落后、取得成绩后具有成就感自豪感等,这些是自尊需要的表现,如希望取得的成绩被他人认可,这是被人尊重的需要的表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成长发展、发挥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例如一个音乐家在创作乐曲、一个画家在画画、一个诗人在写诗、一个企业家在创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在帮助他人中,感受到最大的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