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说,要不我咋看不下去了呢!那小贩子全是胡说八道。不要说那些笔记本有的字迹潦草得像天书,有的沟模得一塌糊涂,别人很难看懂,就是都看懂了,对别人也没有多大价值。一个人在课堂上记笔记,任凭你再是天才,也不会把老师的话像录音机那样一字不落地记下来,都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理解程度,把当时弄不太明白的重点记上。何况,有的人为了节省时间、跟上老师的速度,还常常采用“速记法”,用某个符号代替一个公式或一句话,而这个符号代表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因为世界上两个人的思维,不可能一模一样。所以,这笔记本到别人手里也就是一堆废纸。
女儿是刚刚从总复习的时期过来的,我相信她的话绝对是经验之谈。
妻子是个非常善良的人。女儿的话音刚落,她就迫不及待地说,咱们应该“见义勇为”一把。至少别让那对农村夫妻上了当,看他们的样子太可怜了。
女儿也跃跃欲试地说,对!咱们马上就回去!
我说,回去可以,但一定要见机行事。你知道那一大群人里,有多少是小贩子的打手或顾来的“托”,咱们在这里又人生地不熟的,千万要小心。
妻子说,那当然了!或是给他们使个眼色或是抻抻他们的衣角。
女儿说,要不就谎称是亲属,把他们叫到一边挑明真相。
我觉得这几条方案都可行,就领着她们又返回了那所学校。
小贩子还在声嘶力竭地叫卖着,人也越聚越多,已经是黑压压地一大片了。我们三个人,像泥鳅一样在人群里钻了很久,几乎看遍了在场的每一张脸。遗憾地是,也没找到那对夫妻。
从省城归来,我们一直好多天都在惦念着这件事。不知道那个可怜的农村病妇,是不是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为儿子换回了一沓子废纸?
烧书
和女儿到寝室给她往家里拉行李,刚走进校园,就遥遥地望见她们宿舍楼门前火光如柱浓烟滚滚。
妻子惊呼道,不好,可能是失火了!
我也说,快跑几步,咱们去看看!
女儿却哈哈大笑起来,什么失火?那是同学们在烧书!
待我们走到近前一看,果然是烧书。男寝女寝中间那只巨大的铁质垃圾箱,不仅已经变成了一支熊熊燃烧的大火炬,而且还有十几个男孩女孩在争先恐后地往里面扔高中课本、参考资料……
寝室管理员戴着口罩,拿着灭火工具,走到我们身边,声音不大又无可奈何地说,这些孩子太败家了,当废纸卖吧卖吧多好,你说换了钱是买糖不甜,还是买肉不香?可他们却非要烧了不可,拦都拦不住。让我们提心吊胆不说,还弄得乌烟瘴气的。
我也感到很不可思议。一边上楼就一边问女儿,这些孩子干嘛一定要把书烧掉呢?
女儿说,痛恨呗!宣泄呗!
我不解地看了她一眼,痛恨什么,痛恨书?
女儿说,那当然了!一会我还要烧呢!接着,她又说,其实也不光是我们这一届,几乎届届如此。同学们都给它起出名字来了,叫做一年一度的“烧书运动”。
女儿这一句“烧书运动”,让我联想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两次著名烧书。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13年。事情的起因似乎也不怎么复杂,秦始皇正兴高采烈地在咸阳宫举行宴会。有位名叫淳于越的齐国籍博士,当场批评周青臣阿谀奉迎。说,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并批评了秦废分封、置郡县,如发生大臣篡权之事将无以自救!等等,按理说,这位博士考虑的本是江山社稷,虽然语言辛辣尖刻,用心不能说不良苦。没想到,这一番话却把丞相李斯惹恼了,他小题大做借题发挥,不仅当场把个淳博士骂得狗血喷头,还列举了很多儒生种种不端之举。由此推断出,儒生们即使没有狼子野心,也是朝廷之危险势力,社会之不安定因素。于是,先是建议始皇“焚书”,后又建议始皇“坑儒”。
椐史料记载,那次烧书,史书类,除了《秦记》以外,其他六国的无一幸免;《诗》、《书》、《百家语》类,除了博士宫收藏的以外,也统统化作了灰烬。
现代人尽管没有亲眼目睹过那触目惊心的一幕,也可以想象得出,举国上下一片火光冲天,场面该是何等的惨烈。况且,还有接踵而至的坑杀460名高级知识分子。哭声、喊声、叫声、骂声,一定是声声不绝于耳,久久回荡在万里长空。
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为了达到“趁乱”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以“破四旧、立四新”为借口,鼓动青年学生打、砸、抢、烧。其中,书是最大的受害者。那场运动在整个中国到底焚烧了多少珍贵的书籍,我不知道,恐怕也无法统计。当时,本人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我就读的那所学校,在乡村中学里历史比较悠久,藏书自然也比较多,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五间大瓦房。突然,有一天从县城里涌来一群穿黄棉袄、戴红胳膊箍的青年男女。一进校门,他们就勒令保管员把图书馆打开,一阵疯狂的乱翻乱撕之后,那些书里的百分之九十就都驾鹤西去了。
已经被打成走资派的老校长,是那所学校的创始人之一。可以说,每一本书,都经过了他的手。感情之深,不次于自己的亲生骨肉。当天晚上,他在那一大堆灰烬旁,整整蹲了一夜、哭了一夜,宛如给死去的亲人“守灵”。
然而,历史上中国的这两次烧书,都与政治有关,也都是自上而下的。可是,这些孩子们为什么要自发地把曾经朝夕相处的书都要烧掉呢?
我问女儿,你们为什么对书有如此深仇大恨啊?
女儿说,就是这些书把我们害苦了,日子暗淡,青春无光。好不容易获得自由了,还不好好解解恨。
听完她的话,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他们恨的不是书,而是残酷的高考制度。只不过是把对高考制度的不满,发泄到了书上而已。
如果说,过去那两次著名的烧书,是对中国文化的严重摧残,阻碍了民族发展的步伐。那么,这些孩子自发的烧书运动,却能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至少会促进教育的深化改革。
想到这里,尽管我也和那位寝室管理员一样,觉得孩子们的这种做法有些偏激,既污染了环境,又糟蹋了能源。嘴里却对女儿说,一会儿你如果确实感到不烧不快的话,老爸也助你一臂之力。
女儿兴奋地喊,真的?
我说,真的!我希望这火光越大越好,说不上哪一天就烧出了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重读
女儿被一所普通大学录取后,我兴致勃勃地用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远在故乡的一位做教师工作的亲属。满以为会听到他一句“祝贺”的话,不料,他沉吟了半晌说,凭你女儿的智商读个普本是不是太可惜了,你能不能考虑一下让她重读一年,攻一攻重本。
我果断地回答,不考虑!不重读!
他刚想再说点什么,我就很失礼地把话筒放下了。
坦率地说,至于他祝不祝贺的我并没有太在乎。让我不理解的是,一个教师怎么也在为本来就很热的重读加温。
在我的记忆里,过去,重读者不是名落孙山的人,就是专业不理想者。近些年,不知何故,重读的成分变得越来越复杂。非本科不读的有之,非重点不读的有之,非某校不上的也有之……以至弄得重读的队伍一年比一年浩大。几乎只要是高级中学,就有一个甚至几个重读班。
在这里,我不想说,一味地把目标盯在重点、名校,有没有价值;也不想说,出自名门并不意味着你的一生就能干出名堂;更不想说,上大学和赌博一样,往往不在你抓的牌是好是坏,最关键的是看你每一张如何打。就我耳闻目睹的一些孩子而言,上线考生重读的大多数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有个老乡的孩子,高考的第一年,就被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他思来想去,总觉得这所学校名气还不够大,委屈了孩子的聪明才智,就不顾我们众多老乡的劝阻,毅然把孩子送上了重读路。恐怕令他自己也始料不及的是,这一送竟把孩子送上了漫漫的长征路。从此,那孩子就高四、高五、高六地读了下去。不但成绩没有丝毫的长进,原本健康的身体也焦灼、痛苦出了多种疾病。直到读完了高七,他才不得不让孩子,上了一所比北京那所还没有名气的学校了。
另一个故事,我是在一家晚报上读到的。
某地有个孩子,第一次高考,考进了一所专科学校。家长不同意上,他自己也不愿意上,便开始了重读。没想到,这一读就读了整整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等到八年以后,家长让读了,他自己也想读了,具有戏剧性的是,录取他的竟还是那所专科学校。
在采访中,记者让他谈一谈重读失败的原因。
他说,除了本身已无潜力可挖外,主要是无法承受来自家庭和自己心理的双重压力。因为有第一次高考作为参照物,不仅父母对你的期望值更高了,就是自己对自己要求也更高了。高考这东西,主要是考心理素质,压力越大越考不好,年复一年就恶性循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