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说,规定三。这里规定的查分范畴,除了“漏登”那项以外,就是个简单的三位数加法。甭说是通过计算机,就是小学生也不会弄错。这查分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而如果深查必须有真凭实据,一个考生上哪去找真凭实据去。难怪女儿说,那个女孩是幸运的了。
待我慢慢冷静下来之后,换位思考一下,也觉得考试部门有一定的难处。女儿高考这年,我省共有考生近70多万,如果根据她们班对考分持怀疑态度的比例来推算,就得有15万之多考生想查分。假如没有这三条规定,下一步工作也就无法进行了。可又一想,要想既让考生对自己的分数心服口服,又保持一个良好的招生秩序,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要把高考的试卷“完璧归赵”就可迎刃而解,何必把它打入死牢一去不返呢?
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和法制意识的增强,公平公正已不再是公民的一种奢望。但要想保证这一点,首要的前提就是公开。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单位的帐目公开了,一些刑事案件也公开了。那么,平时学生的试卷,也可以公开,并允许学生挑出刺来,讨回该得而没得到的分数。为什么最关键的考试,决定孩子命运的考试,高考的试卷却不能公开呢?没有试卷的公开,高考就永远谈不上公平公正,就永远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甚至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那句老话:“好事不背人,背人必有鬼”!
地理位置
据传,有一所不怎么景气的大学,办学的实力和水平丝毫没变,就是因为迁到了一座美丽而又富饶的都市,从此,就变得生源滚滚前程似锦了。
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我没做过考证,不敢贸然断言。只知道地理位置的优劣,确实已经成了当今多数考生和家长,读哪所大学的首选。
在为女儿填报志愿之前,我竭尽全力调动社会关系,搜集了整整六个年头六大本子,由省里招生办编制的《招生指南》。那里面清楚地记载了国内一千多所院校,在两千多个日夜里走过的风雨历程。透过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我惊讶地发现,繁华的都市发达的地区,录取分数段一年比一年高,简直是“一路飚升”。反之,录取分数段却一年比一年低,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有些同一个档次的学校,前者和后者之间,往往要相差几十分。众所周知,一个学校录取分数段的高与低,完全是由报考者的多与寡所决定的。仅从这一点,就足以证明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了。
“人往高处走,鸟往亮处飞”,按理说,此举本无可厚非。可让我百思不解的是,大学,无非就是个学习深造的场所,地域的好坏缘何变得如此重要了?
在一次谢师宴上,一位老同事的话为我解开了谜底。
这位老同事的儿子,整整重读了三年,原因就是非北京市的大学不读。第一年报的是一所名校,差了15分没被录取;第二年报的是没有多大名的学校,又不幸落榜;第三年他锲而不舍,总算感动了上苍,收到了一所普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在这三年间,那孩子高考的成绩,在别的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任意挑选一所大学,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去。
那天,他眉开眼笑神采飞扬,言称儿子这三年工夫没有白搭,终于圆了一家人的梦。
有人不理解。说,这三年时间浪费得值不值得姑且不论,就是凭着他今年的成绩,也可以在别的地方选择一所重点大学,你干吗一定要让他到北京上一所普通的学校呢?
他不以为然地说,你的目光就短浅了。北京是什么?那叫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呀!这三年时间现在看是有点浪费了,上这所大学暂时看也有点儿亏了,可他要比在别的地方发展省很多力气,不说前程一片光明吧,起码这所有的损失会很快补回来。
一语道破天机,原来他是把学习深造的地方,当作了安身立业之所。
这是不是现在很多家长和考生的共同心理呢?
坦白地说,我真没有那么远的目光。在给女儿报志愿之时,我第一看的是,哪所学校有她喜欢的专业;第二看的是,这所学校的硬件软件如何;第三看的才是地域。就是因为我把“地理位置“这一点,委屈地排在了最后,最终才导致了女儿第一志愿落选。
落榜后,我怀着十分沮丧的心情,给那所驻扎在某海滨城市的大学招生办主任打了一个电话。
这位主任在报完志愿以后,我跟他电话联络过不下十几次,为了给他留下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我还千里迢迢地把自己的书和女儿的书都给他寄过。至少也算没见过面的“熟人”了。
我说,按照你们历年来录取的分数段,我女儿的成绩应该是没问题的呀,为什么就没录取呢?
他说,沿海地区“热”呀,今年录取的95%以上都是重本段淘汰下来的。
我说,我女儿报的那个专业不是一直都比较冷的吗,今年怎么也莫名其妙地热了起来?
他说,现在热门学校根本就不存在冷专业了。实话说,你女儿没被录取,我也感到很意外,按照每年的行情,是没问题的。
我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说,人们都一窝蜂似地往发达和沿海的城市挤,无非就是图个好前程呗!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就曾给大学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意思就是说,大学和高楼大厦没关系,而是要有大学问者。
谁料到,几十年过去,人们不仅仅投奔的是高楼大厦,而且是繁荣昌盛之地了。
我担心,如此下去,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大学将会越来越膨胀。反之,将会越来越萎缩。随之带来的后患是,发达地区,会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会越来越落后。
不知我这种担心,有没有道理?
但愿是杞人忧天!
称谓
绝非有意和谁过不去。在给女儿填报志愿时,根据她喜欢的专业,我废寝忘食精心挑选出来的几所学校,竟鬼使神差地都是“学院”。
马上就要涂卡了,我还是有些举棋难定,下不了最后的决心。便想用电话征求一下,一位非常要好的“过来人”的意见。他沉吟、支吾了半晌说,你为什么一所“大学”也不报,偏要选择“学院”呢?
我说,并不是我故意这么做的,完全是巧合啊!这几所学院一是有我女儿喜欢读的专业,二是历年来的平均录取分数段又和她估计的分数最接近。难道“大学”和“学院”还有什么区别吗?
他说,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也说不清楚。不过,好象凡是叫“大学”的,都应该比叫“学院”的,规模要大一些。更主要的是,“大学”,听起来也响亮、也舒服、也叫人羡慕呀。
我说,规模大,并不一定办学水平就高,师资力量就强。至于响亮不响亮,舒服不舒服,让人羡慕不让人羡慕,那都是虚荣心作祟。既然如此,我就这么决定了。
他说,要我看,你还是慎重一点儿为好,“称谓”有时候不但不能小觑,往往还重要得很呢!就拿毕业以后就业来说吧,“大学”的文凭,就常常比“学院”的文凭,好找接收单位。
我说,还有这种事?
他说,那当然了。紧接着,又张三姑娘李四儿子地举了好几个例子。
放下电话,我尽管没有改变原来的主意,他的话却让我联想起了很多。
世间万物,之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称谓,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异类与同类、个体与整体,明确地区别开来。如:一群家畜在一起,就必须有牛啦马啦羊啦之类的称谓。而几头牛或几匹马或几只羊在一起,就必须各自有各自的称谓。否则,就会混为一团。那时侯的称谓毫无杂质,是纯粹的“代号”,或者说“符号”。后来,不知为什么,人们竟给它强加了一些形形色色深深浅浅的内涵。就拿中国近半个世纪来说吧,随着政策和策略的变化,称谓也随之千变万化起来。文化大革命时,以阶级斗争为纲,代表无产阶级颜色的“红”字,便陡地吃起了香。人叫“红”、村叫“红”、社叫“红”、街道叫“红”的举目皆是,几乎是全国山河一片“红“了;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成了硬道理,谁也不想自己的事业没发展,行行业业的名字也就越起越大。顶多三五个柜台的杂货铺,能挂“东方大商场”、“北国大超市”的招牌;只有六七张桌子的小吃部,敢叫“中国大饭店”、“亚洲美食城”;不到十个人的小私企,可以注册“宇宙什么什么”、“环球什么什么”公司。这样的名字,不仅违背了称谓的初衷,也有“拉大旗做虎皮”之嫌。说得难听一点,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欺骗性。
原以为如此的“俗事”,惟有社会下层的“俗人”所为。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号称传播先进理念、人才济济的高等学府,也跟着随帮唱影起来。几所烂校合并而成冠以“大学”的招牌的有之;从甲地乔迁乙地摇身一变成为“大学”的有之;原地没动丝毫未改而煞费苦心变做“大学”的也有之。倘若说,这些学院真的因为改了名字而变得比原来听着“响亮”了、“舒服”了,“令人羡慕了”,也未尝不可,连一只宠物还想有一个招人喜欢的称呼呢?实际,个别学校却恰恰相反。其中,有一所在国内国外都响亮得如雷贯耳的传媒学院,在一夜之间就被某某大学所取缔了,弄得舆论界一片哗然。有人断定,如果想让这所“大学”再重新恢复到“学院”时的名气和人气,至少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三年以上。
你瞧,这不是事倍功半、弄巧成拙、费力不讨好吗?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东北的一句土话,叫做: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意思就是说,一件东西有没有内涵,绝对不在外包装如何如何。我查阅了近年来世界公认的著名大学的名单,在那里竟有很多大学的名字都叫“学院。如:麻省理工学院、伦敦帝国学院、伦敦王国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等等等。倘若这些学院也顺应中国的潮流改成大学,恐怕比国内任何一所学院都有资格。然而,人家依旧巍然未动,也没见得就比别的大学渺小了多少。这些学院,恐怕任何一个人考进去,都够骄傲一辈子、炫耀一辈子的了。
坦白地讲,我在给女儿择校之前,已经把这几所学院和同类大学做了反复的比较。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不仅丝毫不差,有的甚至还要略胜一筹。
故此,我想奉劝那些即将给孩子报志愿的家长和准备用人的单位,不要被名字所惑。
“大”和“好”,完全是两个概念。
专科
“能考上本科就上本科,能考上专科就上专科”,这是高考的前几天,我亲口对女儿许下的诺言。其一,是想宽慰一下她的心,不让她带着沉重的精神压力走进考场;其二,当时我也确实是这么想的,觉得专科和本科毕业后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工薪起点稍稍低一点儿罢了,而对前途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就拿我所在的这个机关来说吧,专科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不仅可以坐在一个办公室里,从事同样的职业,而且有不少已经成了本科毕业生的顶头上司。印象最深的是,几年前一个局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局长,报名者大多数都是本科毕业生。其中,也不乏“清华”、“北大”之类名校的学子,可谓人才济济。结果,历经面试、笔试,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脱颖而出的竟是个专科生,而且那张专科文凭,还是参加工作以后通过自学考来的。
“你这都是老黄历了!”
给女儿报完志愿后,我到游泳馆游泳,两个处得不错的游友不约而同地对我说。
这两个游友,一个是老刘,在一家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一个是老马,是一所大学的副教授。
老刘说,关于这件事儿我最有发言权了。如今的文凭等级非常森严,已经像奖章一样,分为金、铜、银、铁了。名牌院校毕业的是金质,一般重点大学毕业的是银质,普通本科毕业的是铜质,而专科毕业的充其量能算是铁块子做的。
我说,你这种分法有什么根据吗?
他说,当然有了。就是根据各类不同的文凭,所遭到的不同待遇下的结论。名牌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甚至提前一年预定;一般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比较抢手;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差不少,至于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几乎就找不到接收单位。有个学美术的女孩子,画一手好画,实际水平决不次于本科毕业生,就是因为专科文凭,都毕业三年了,至今还在家里待业,年年招聘会都来,年年也无人问津。
我禁不住为这个可怜的女孩子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如果她知道专科文凭遭到这样的冷遇,当初肯定会继续念下去的。现在不是有专升本、本升研一说吗?
这时,老马立刻接过了话茬。专升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在读专科的时候,要分出很大的一部分精力,去复习高中的课程。因为专升本的试卷,大部分还是高考的那些东西。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往往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一帆风顺地考上了还好,如果考不上,就会落得个“鸡飞蛋打”的下场,连专业知识也没学好。
即使真的升了本,那文凭在一些用人单位的眼里也要大打折扣的,说得形象一点,铁块子还是铁块子,也只不过是镀上了一层金而已。老刘接着说。
我说,按照你的这种说法,就是他们念了硕士、读了博士,这辈子也别想翻身了呗!
他说,差不多吧!有一些用人单位是在这方面是要查“三代”的,专门看你的原始文凭。
我说,这不有点像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那个时代,只要你的爷爷是地主,你就得世世代代“地主”下去;只要你被扣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即使摘掉了也是“摘帽右派”,吗?
老马说,性质不一样,实际差不多。去年,有个博士毕业生,到我们学校应聘教师,什么试都通过了,就是因为最早的毕业证是一家师专的,便没被录用。
我们遇到的这种情况多了。老刘说,去年有个硕士毕业生,到我们交流中心报名。那小伙子可谓才貌双全,学的专业也很热门,可好几个单位宁可要本科毕业生也不要他。一开始,我们都很纳闷。仔细一查档案,才发现他的原始学历是专科。有个招聘单位的领导,和我打了好几年交道,关系也很不错。我就直言不讳地对他说,这小伙子这么优秀,你干嘛不要呢?他说,我倒是想要,就怕老总不答应,员工也要说三道四的。那年我们部的老吴就招回个专升本、本又升了研的毕业生,不但立刻把那孩子辞退了,还落了一身的“不是”,有人认为他收礼受贿了。
我说,这也太不公平了,到底差在哪里呀?
是啊,老刘说,当时,我也是这样问用人单位那个熟人的。他说,我们老总认为,这种人肯定不会出色,高考时连本科都没考上,未来怎么能够担当大任,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呢?
听了老刘、老马唱双簧似的对话,我不但为当今社会这种只看文凭不看水平的不良风气颇感气愤,也暗暗为女儿捏了一把汗。多亏她的成绩稳稳地跨进了本科段,假如不幸跌入专科那一档,按照我原来的想法,就非让她读专科不可。那样,我不就等于亲自给她定了一个“地主”成分、戴了一顶“右派”帽子了吗?
专业
在为女儿填报志愿时,我是严格按照她喜欢的两个专业选择学校的。没有她喜欢的专业,哪怕这所学校名气再大,再有录取的可能,我都不屑一顾。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报志愿前亲友间询问的,都是给孩子报什么学校了;录取后,打听的也都是接到什么学校的通知书了,几乎没有人过问读的是什么专业,孩子到底喜欢不喜欢。很多家长,也把让孩子上什么学校作为第一选择。实际,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