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能控制撒尿:这个能力通常要等孩子到1岁半以后。过早地为了孩子能控制夜里不尿床,而夜里频繁地起来给孩子把尿,不是明智的做法,因为宝宝并不会因此而提前控制夜尿,反而会影响宝宝和妈妈的睡眠。
能够安心的坐在便器上:孩子是否安心地坐在便器上,与为宝宝准备的便器有关。如果便器的前部呈鸟头、马脸状的话,孩子就会认为它是个玩具,会只顾玩而不能专心坐着排便。便器最好是屁股恰好能与便器大小吻合,太大或太小,孩子坐着都不会舒服。气温低时,皮肤接触到便器会感到凉,孩子就会讨厌坐到便器上。最好用旧毛毯或布做个大小与便器相同、圈型的空心套子套在便器上。另外,孩子是否安心地坐在便器上还与妈妈告诉宝宝把尿排在便器的时间有关。妈妈只有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那么多数孩子在1岁半左右就能够自己安心地坐在便器上排尿了。
要排大小便时,能够自己脱裤子:这是教孩子迈向自立的又一步骤,能减少孩子在大小便自理上倒退。在孩子能熟练地解裤子之前,不要给他穿死裆裤。这类裤子对不会解裤子的孩子不仅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还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妈妈也要懂得放手,如果妈妈一直不放心,总是代劳,宝宝的动手能力就差,能够自己脱裤子排大小便的时间也就比较晚。
自己学着大小便:妈妈可以让孩子光着屁股玩一段时间。与此同时,不管他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妈妈都可以每隔一个小时左右提醒孩子自己大小便。如果他感到厌烦,或者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在他往坐便椅上坐的时候出现意外,就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后再说。
到卫生间大小便:这与父母的示范有关,如果父母在上厕所时也带着孩子,宝宝就会模仿着这么做。
便后洗手:这是一种卫生习惯。如果父母从来没这么告诉过宝宝,也不要求宝宝这么做,宝宝多大也不会主动便后洗手。如果父母缺乏这样的习惯,孩子就很难养成便后洗手的习惯。
以上这些只是训练孩子大小便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很多方面,比如训练孩子用成人马桶、自己擦屁股,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妈妈要多加注意。
大小便训练期间的常见问题
男孩子不会站着撒尿:有些父母可能会很担心这一点,实际上这是多余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只要爸爸在小便的时候带上孩子,宝宝就会模仿爸爸的样子,萌发站着撒尿的念头。
让尿不尿,不让尿却尿裤子:孩子能够控制小便了,很多妈妈可能会在固定的时间点让孩子尿尿,可往往是让尿不尿,不让尿却尿裤子。妈妈没有必要为此发火,要理解孩子。因为孩子现在并不完全能够控制小便。比如孩子正玩得高兴,如果妈妈在孩子的膀胱没有充满尿液时让他尿尿,他可能不会配合,但一段时间后,尿液充满了膀胱,产生了便意,但孩子兴致正浓,无暇顾及要排尿的生理信号,自然就尿裤子了。
在家里能控制小便,但到了户外就不能控制了:这是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不应该去催促或者斥责宝宝。他最终可能还是把裤子尿湿了,但是这也不应该受到责备。带孩子外出时,可以带上孩子的小坐便椅,这对孩子及早习惯在室外的各种地方小便很有好处。
会控制小便,却还是尿床:这种情况太正常了。原因可能是,宝宝睡得很深,充盈的膀胱不足以把熟睡的宝宝刺激醒,宝宝感受到尿意,却在梦里梦见自己坐在便盆上开心地撒尿,结果就尿床了。对待这个问题,妈妈不要责备孩子,更不要对宝宝能不能控制大小便产生怀疑。宝宝长大后,自然能控制了。
大便干燥,让宝宝出现肛裂:这种情况不仅很痛,而且伤口在好几个星期之内都难以愈合,会使宝宝拒绝解大便。如果宝宝憋着不拉,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大便会变得更硬。所以,见到孩子大便变硬时,要及时调整孩子的饮食,可以在每天的饮食中加入梅脯或者梅脯汁,这种办法是很有效的。食用含全谷小麦和全谷麦分较多的麦片、面包和饼干,也有一定的通便效果。当饮食不能缓解时,要通知医生,医生可以通过使用药物使大便变软。
孩子憋尿:宝宝能够控制大小便是一件好事,但妈妈也许会遇到宝宝憋尿不排的情况。孩子憋尿很可能是受到情绪的影响,比如焦虑、生气、感到害怕的时候。遇到孩子憋尿时,妈妈不要着急,孩子憋不住了自然会尿裤子。如果不想孩子尿裤子,可以对孩子进行安抚,放松紧张的神经,让宝宝顺利排出大小便。
大小便训练注意事项
在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时,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训练孩子排便时最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厌烦就不要勉强他。如果把孩子放在便器上或领孩子去卫生间孩子就大声哭泣时,要断然停止排便的训练。如果强求孩子,孩子将会对便器或卫生间产生恐惧症,那就更难训练排便了。
不要让孩子长时间蹲便盆,长时间蹲便盆不但不利于宝宝排便,还有导致痔疮的可能。让宝宝长时间蹲便盆是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之一。
刚开始训练孩子大小便的时候,不要刚解掉孩子的尿布,就把他直接放到便椅上。这样做让孩子感到太唐突,太难以理解。最好是先让他熟悉几周坐便椅,比如让他把坐便椅当成是一件可以穿着衣服坐上去的有趣的玩具,而不是父母用来逼他大小便的装置。
不要让宝宝养成蹲便盆看电视、看书、吃饭的习惯。这会减弱粪便对肠道和肛门的刺激,减慢肠道的蠕动,减轻肠道对粪便的推动力。
一旦决定了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父母的态度就要始终如一,要有足够的耐心,真心期待着受训的孩子能与大孩子和大人一样学会使用马桶。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成功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温柔的表扬,在孩子不愿服从的时候对他们鼓励,而不要在孩子不想合作的时候对他们发火或者批评。当孩子在训练失败时应该采取得体的建议和夸奖,而不应该表现出明显的不满。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冲刷粪便,因为孩子可能会因为水流冲刷粪便时的猛烈方式而感到害怕,并且因此害怕坐到坐便器上去。
减少宝宝尿床次数的方法
尿床是每一个宝宝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生理发育阶段,要想让宝宝一次都不尿床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宝宝尿床的次数并非不可减少。
首先,要尽量避免可能使宝宝夜间尿床的因素,比如晚餐不能太稀,入睡前半小时不要让宝宝喝水,上床前要让宝宝排尽大小便。
其次,掌握好宝宝夜间排尿的规律,及时叫醒宝宝排尿。夜间排尿时,一定要让宝宝在清醒后再坐便盆,因为不少5岁以后的宝宝还尿床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小时候夜间在朦胧状态下排尿造成的。
此外,克服宝宝尿床要有一个过程,只要妈妈和爸爸有耐心而且方法得当,时间一长宝宝就不会尿床了。即使偶尔把被褥尿湿了,妈妈和爸爸也不要责备宝宝,以免伤害宝宝的自尊心,造成心理紧张,反而使尿床现象转化为尿床病症。
睡眠管理
陪着孩子入睡
在1岁半~2岁之间,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在换上睡衣、盖上被子后就能静静地躺下入睡,父母多少都要陪他一会儿才肯睡。这是因为此时的孩子正处在一个独立与依恋的十字路口上。
宝宝能自己拿勺子吃饭,能告诉父母要大小便,是宝宝独立的表现。对父母的割舍不断是依恋的表现,这会使孩子想把父母拉到自己的身边,尤其是睡觉的时候,怕一闭上眼父母就不见了。如果父母拒绝宝宝的这种依恋,申斥宝宝,让他自己去睡,这样做能促进孩子的“自立”吗?当然不能,相反会影响宝宝与父母的合作,推迟其他方面的独立。所以,入睡前,孩子想让爸爸或妈妈在身边的话,就应该高兴地满足孩子,让孩子安心、快速地进入梦乡。对曾经由于醒来后,爸爸妈妈外出不在身边而受到过惊吓的孩子,更应如此。
在孩子刚睡着时,爸爸妈妈不要急于悄悄离开,孩子很可能是假装睡着。如果爸爸妈妈离开了,孩子会更害怕睡觉。
2岁左右的孩子需要睡多长时间
2岁左右的孩子平均每天需要睡10~12个小时,还不包括白天的小睡。但这只是平均的数据,而且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有些幼儿需要的睡眠时间多些,而另一些需要的相对少一些。尽管有的孩子睡得时间不够多,满足不了父母的需要,但是父母也不必担心他的睡眠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睡眠会越来越少。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能在傍晚注意到这种现象。以后,他们在白天的其他时间也会表现得一点睡意没有。父母要懂得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睡眠规律。
常见的睡眠问题
幼儿的睡眠问题确实不少,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睡觉前离不开奶瓶:如果对孩子来说这是个最简单的入睡方法的话,可以继续让他抱着奶瓶入睡。如果是白天奶喝得很多、饭也吃得不少的孩子,为了防止他发胖,要减少白天的牛奶量,牛奶中不要放糖。
困着不睡: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努力保持清醒,从而困着不睡的孩子不少。但1岁半~2岁的孩子,不会像大人一样,能够靠意志力坚持一个晚上不睡觉,他们通常都是坚持一会儿就睡着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晚上不愿意睡觉,让你陪着玩,就陪好了。但父母要注意,晚上陪孩子玩,不能让孩子像白天那样兴奋,可以和宝宝做些能让其安静下来的游戏,或讲温和的故事,或者给他唱摇篮曲。
睡到半夜哭闹:这是让父母最为烦恼的问题之一,不仅影响宝宝自己的睡眠,还会影响邻居和父母的睡眠。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采用这个方法纠正:当孩子半夜开始哭闹时,不要立即去哄,也许宝宝只是哼哼几下就睡着了。如果一段时间后,宝宝越哭越厉害,父母可以去哄一下,逐渐延长哄孩子的间隔时间,孩子哭闹时间就会慢慢缩短。哄孩子时,父母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把孩子抱在怀中满屋子地转,也不要抱着大幅度颠孩子,轻轻地拍着孩子的胸部就行了。另外,如果孩子以前没有这种情况,最近才有,需要带宝宝看医生,排除疾病因素。
半夜醒来要喝奶:在婴儿期,宝宝半夜醒来要喝奶,父母不会感到奇怪,但进入离乳期的孩子,半夜里还要喝两三次奶,父母可能会不理解,也可能会为此烦恼。其实父母大可不必这样。这可能是孩子延续婴儿期的习惯,短时间是无法改变的,需要时间,也许宝宝在某一天就突然不要喝奶了。
白天不睡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睡眠习惯,白天不睡觉的孩子,可能晚上会睡得很香,睡眠质量高。只要孩子精神好,能吃能喝,发育正常,父母就不要担心。当然,让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就更好。
翘着屁股,趴着睡:这可能是孩子觉得这样睡很舒服。只要孩子睡得香,不哭也不闹,父母就没有必要频繁地纠正宝宝的睡姿。
让宝宝安然午睡的方法
午睡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对孩子,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很多妈妈都会遇到宝宝拒绝午睡的情况。这个时候,妈妈应该怎么办呢?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避免兴奋:午睡之前,不要让宝宝进行有趣的活动,以免他过于兴奋不能入睡。
推他入睡:如果宝宝还很小,不愿意午睡,你可以把他放在童车里,推着他在家中来回走动,直到他入睡。如果宝宝很快又醒来,你可以继续走动,让他重新入睡。当他习惯于每天睡午觉后,你就可以把他移到床上睡。如果家附近有公园或绿地,你也可以把宝宝的午睡时间跟自己的锻炼时间融合,在宝宝每天应该午睡的时候,推着童车去绿地或树林散步。这样的话,宝宝可以获得睡眠,你也可以有愉快锻炼的体验。
睡前故事:也许是个小小的忽略,很多妈妈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宝宝白天不愿意午睡的原因,居然是缺少了睡前故事。如果每天晚上宝宝要听一两个故事后才能睡着,白天宝宝缺少了睡前故事一样会难以入眠。妈妈可以陪伴他,遵循着夜晚的睡觉规律,为宝宝讲一个温暖的睡前故事,很快宝宝就会甜甜入睡。
陪他入睡:在黑暗的房间里跟宝宝躺在一起,播放恬静的音乐或有声图书,放松,然后闭上眼睛。这是让宝宝接受午睡的最好方法。
遮蔽光线:如果宝宝习惯在光线暗的环境里入睡,午睡时,妈妈应该确保他的房间里保持黑暗,为宝宝拉上窗帘。如果窗帘的透光性能太好,也许你可以考虑更换成厚窗帘。要知道,有些宝宝对光线十分敏感,亮光会使他们无法入睡或者刚刚入睡又醒来。
影响宝宝睡眠的原因
精神心理刺激:宝宝遭受较大的情绪波动或心理伤害,如惊吓、虐待等,夜里便会睡不安稳。此外,家长忽视对宝宝的抚慰和感情交流,也可能造成长期睡眠不佳。
环境不佳:睡眠的地方太嘈杂,衣服包被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睡眠。此外,蚊虫叮咬和突然改变睡眠地点,也会导致宝宝出现睡眠不安。
生理性抽动:宝宝神经发育不成熟,常常会出现一些生理神经调节障碍。这种抽动在孩子清醒时不会出现,如果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检查正常,长期预后良好,则不需治疗,一般随着年龄增大,症状会逐渐消失。
安全感缺失:大部分孩子对父母都有很强的依赖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宝宝刚睡着后不久或真正醒来之前有时候会翻身坐起来,看不到大人就哭,一般家长抚慰后都能接着睡觉。如果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睡觉,这种寻求安全感的需要尤其迫切。
夜间排尿:夜里有尿意的时候,宝宝会被尿意吓得哭闹,拉完尿后会自然入睡。另外纸尿裤包得过紧同样会引起宝宝睡不安稳。
喂养不当: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宝宝吃不饱,睡觉前给宝宝喂较多食物,导致宝宝夜间肠道负担过重,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夜间就睡不安稳。建议喂粥、面等固体食物应在临睡前两三个小时喂,睡前一小时再喝一点奶。随着宝宝年龄增大,可以夜间不再进食,让全身各个器官得到全面的放松,这样宝宝睡觉就会更安稳。
不良生活习惯:睡前玩得太兴奋;睡觉时间没有规律这些不良习惯容易导致睡眠不稳。
怎样叫醒宝宝才正确
午睡需要睡多长时间呢?对大人来说,睡半小时就能变得精神抖擞。但对不满两岁的幼儿来说,可能需要睡上一两个小时,甚至两三个小时,这都是正常的。只要孩子不会因此而影响晚上的睡眠,就没有什么要紧。
如果孩子因为午睡睡了三四个小时,而晚上要父母陪着玩到半夜三更才肯睡觉,那就需要加以调整了。可以在孩子白天睡到一个多小时的时候,主动叫醒他。如何叫醒宝宝才能不让他哭呢?可以试试以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