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零食都不让孩子吃是很难做到,也不现实。妈妈需要掌握给宝宝吃零食的基本原则:
零食中不应该含有太多的脂肪或者蛋白质,所以零食最好选择水果或者蔬菜。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给他们吃零食的最佳时间是在两顿饭的中间,而且要离下一顿饭一个半小时以上。
不能因为吃零食而影响正常饮食摄入。
蛋糕、饼干、点心、咸味油炸小吃有三个坏处:脂肪含量和热量过高;缺乏其他食物中所含的营养价值;对牙齿有害。
瓜子、花生、豆子等有危险的零食最好不要给孩子吃。
不吃含色素、调味料、添加剂过多的零食。
注意零食是否变质,即使是在保质期内的零食,开封后也要注意检查。
孩子的饭量
在喂养孩子时,妈妈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1岁时能吃1儿童碗米饭,为什么快满两周岁了,还是吃1儿童碗米饭,有时还会吃得更少?
存在这个疑问的妈妈,是没有明白孩子的饭量不是和月龄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孩子的饭量和所需营养不可能随着月龄的增长而无止境地增加下去。相反,19个月的孩子不如14个月时吃得多是常有的事。
快2岁的孩子,昨天一顿吃满满一碗,今天却半碗也没吃下去,这不能说明宝宝有什么问题。孩子吃多少自己心里有数,父母要尊重宝宝选择饭量的权利。妈妈不要为了让孩子多吃一些,就不管花费多少时间也总是陪着孩子,应坚持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把碗里的饭吃光。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饭量小的瘦孩子,正餐之间吃点儿东西是有好处的。但是,不停地吃零食没有好处,它只能给孩子养成不好好吃饭的习惯。建议在早餐和午餐后以及睡觉前让孩子吃点儿有营养的食物。但是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瘦就给他吃高热量、低营养的劣质食物。既不要把这种食物当作一种奖赏,也不要只要看见孩子吃东西家长就感到高兴。
另外,孩子的饭量会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吃得多和吃得少的时候。饭量小的孩子到了夏季饭量更加减少,有不少孩子因此而体重减轻。也有不管任何季节都能吃的孩子,但这样的孩子最好不要让他多吃,以免发胖。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体重超过13千克以上,从节制饮食的意义上来说,要给孩子多吃水果,用酸奶代替牛奶。
避免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是孩子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理性现象,但是不规律的饮食及点心的给予方式,也常是原因之一。
为了避免宝宝暴饮暴食,必须让他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但因为这个时期容易受到精神上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充分理解此时期的孩子情绪通常不稳定,绝对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孩子不想吃饭的时候,父母就把焦点从吃饭这件事上转移开,借由散步或出游等来增加热量的消耗,让孩子产生饥饿感。
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
养成边吃边玩的坏习惯,是因为孩子明明不饿父母却想尽办法让他吃东西。为了不让孩子离开餐桌,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或洋娃娃等放在餐桌上,是有些母亲经常使用的方法,这反而使孩子无法区别吃饭与游戏,助长了边吃边玩的现象。人们经常看到母亲手里拿着餐具追在孩子后面喂饭的情景。这也会促使孩子边吃边玩。所以,当孩子在用餐的时候站起来走动,或在用餐中玩耍,都有必要加以禁止。
为了让孩子专注于饮食,应该限定用餐的地方,并让孩子坐在固定的位置上,要让他养成除了乖乖坐在自己的座位外就不给孩子饮食的习惯。
此外,也不能忽略边吃边看电视的习惯。常常看到母亲趁着孩子看电视时,用汤匙把食物放进孩子口中的情景。但是,孩子很难和大人一样,同时把注意力放在饮食和电视上。所以必须在用餐时间关掉电视,让孩子专注地吃饭。
有的孩子明明没有在玩,吃饭却得花上一两个小时。这种现象虽然常见于母亲过度干涉的孩子身上,却也发生于母亲个性急躁而老是催促的孩子身上,或是孩子将其作为引起母亲关心的手段。像这种情形,就算责备或催促也没办法立刻改正过来。首先,父母请试着反省自己在教养方式上以及日常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否有问题。还是点心给得太多或者孩子食欲不振?应该探讨真正的原因。家长应将用餐时间限定在30分钟以内,就算用餐量少,在下次的用餐时间前也不要给予食物或点心。
孩子食欲不好
在食欲上每一个宝宝有非常大的个别差异。有不管什么食物都能吃的孩子,也有几乎不接受大部分食物的孩子。特别是后者,怎么样能让孩子多吃一点,让母亲们伤透了脑筋,在饮食上花费了许多心力与工夫。然而,这些努力通常很难达到成果,使母亲们十分烦恼。
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重要的是不能只专注在三餐上。这种孩子乍见之下好像不太吃东西,但整体上大多都有足够的饮食。三餐的量虽然少,相对地可能是牛奶的量多、或补充较多的点心,又或者原本他的活动量就少,所以也就不容易饿。与其太过专注于三餐,不如审视孩子的整个日常作息,如果是牛奶量多,就试着一点点减少牛奶的量,如果是活动量过少,就试着多花时间陪他玩儿,这样比较有效。
即使这样做也没效果的话,也不要太介意。宝宝中本来就有缺乏食欲的孩子,也很少有孩子因为不吃东西而罹患疾病。即使吃得少,但对孩子来说,也可能已经满足了他的必需量。与其让孩子多吃东西,不如确保均衡的营养比较好。因为孩子本身最清楚自己能吃的量,强迫孩子摄取超出必需量的饮食,也会影响宝宝的食欲。若形成恶性循环,孩子反而会讨厌吃饭。
让孩子高高兴兴吃饭的方法
孩子高高兴兴地吃饭是最重要的,如何做到?妈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为孩子精心准备能令人胃口大开的食物:这点需要妈妈在烹调上下点工夫。首先,食物烹制一定要适合宝宝的特点。对消化能力比较弱的宝宝,饭菜要做得细、软、碎。对咀嚼能力强的宝宝,饭菜要做得粗、硬、整。其次要注意色、香、味。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吃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品尝食物的美味和色泽。这样才能高高兴兴地吃。总之,如果孩子发现正餐的饭菜不如零食有吸引力,那就说明父母准备的饭菜有问题。
不要勉强宝宝吃:家长们也许会抱怨,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吃得很少,而在其他时间总是要吃东西。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家长随便给他们吃零食而引起的。恰恰相反,都是因为父母在吃饭的时候苦苦地劝说,甚至强迫孩子吃东西,而在其他时间则不给他们吃东西,正是这种强迫才使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失去了胃口。这样数月之后,孩子一进餐厅就会反胃,自然不能高高兴兴地吃饭。
睡眠充足、增加活动,按时排便也很重要:睡眠充足,精力旺盛,宝宝的食欲就好。睡眠不足,无精打采,宝宝就不会有食欲,日久还会消瘦。活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消耗。按时大便,使消化道通畅,可促进宝宝食欲。
不要让孩子坐在高处吃饭:让孩子坐在高处吃饭,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全。试想,带着恐惧感吃饭,孩子怎么会高兴呢?所以,不要为了方便孩子夹菜,而故意把餐椅加高,相反应该适当降低点。
让孩子使用筷子:对孩子而言,使用筷子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吃饭时,他们可能会抢着用筷子夹菜。对孩子的这个举动,妈妈可能会感到好气又好笑。好笑的是,孩子拿筷子时那种笨拙的样子,好气的是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也许有些妈妈会因此而不让宝宝使用筷子。其实这样不好,因为用筷子吃饭是锻炼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好方法,并且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膳食结构要合理: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而让孩子不能高兴地吃饭,比如肉、乳、蛋、豆类吃多了,会增加胃排空的时间,让孩子缺少饥饿感;橘子吃多了上火,梨吃多了损伤脾胃,柿子吃多了便秘,等等。所以,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使劲给他吃这样东西,要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也就是每餐要求荤素、粗细、干稀搭配合理。另外,合理的膳食结构也是预防宝宝肥胖的一个好方法。
适合孩子的几种食谱
以下是在遵循品种齐全、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几种食谱,希望对爸爸妈妈们有所帮助。
食谱一:
早餐(7:00~7:30),1瓶牛奶,半块面包,1小勺奶油,2小勺果酱;午餐(11:00~11:30),1小碗稀饭,1块肉末土豆泥煎饼,1小碟炒小白菜;午点(15:00~15:30),1块蛋糕,苹果半个;晚餐(18:00~18:30),1碗牛肉面条,1根香蕉;晚点(20:30~21:00),1瓶牛奶,3片饼干。
食谱二:
早餐(7:00~7:30),1瓶牛奶,半块面包;上午点心(10:00),2块饼干,半个苹果;午餐(11:00~11:30),1碗米饭,鱼、鸭血、豆腐;午点(15:00~15:30),鸡蛋羹,1根香蕉;晚餐(18:00~18:30),10~12只菜肉小馄炖;晚点(20:30~21:00),1瓶牛奶,2块馒头片。
食谱三:
早餐(7:00~7:30),1碗牛奶肉末粥,2块饼干;午餐(11:00~11:30),1碗碎菜粥,1个馒头,1小碟肝泥碎土豆;午点(15:00~15:30),1个肉包子,3颗草莓;晚餐(18:00~18:30),半碗米饭,鸡蛋羹,海带菠菜汤;晚点(20:30~21:00),1瓶牛奶,半个苹果。
培养孩子独立进餐的习惯
父母要耐心地培养宝宝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进餐的能力。你可在碗中装小半碗饭菜,要求宝宝一手扶碗,一手拿勺自己吃饭。当宝宝吃得差不多时,你再给予帮助把饭喂完,以确保宝宝吃饱。在宝宝尚未完全掌握进餐技能时,你要耐心指导,不要对宝宝不耐烦,也不要包办,以免宝宝养成依赖性。要鼓励宝宝自己吃完碗里的食物,对宝宝的进步要及时表扬,以增强宝宝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带孩子旅游如何准备食物
带孩子旅游,应准备好足够吃的东西,只要孩子身体没有不适,他就会非常高兴地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旅游,当然你的整个行程也会轻松很多。如何准备食物呢?
第一,牛奶。
在旅途中准备充足的牛奶,不仅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而且也十分方便。带什么样的牛奶好呢?要视具体情况决定。
如果是自驾车出游,或者乘坐他人的私家车出游,车上有冰箱的话,可以带上125毫升或250毫升的小包装鲜牛奶,大包装不要带,孩子喝不完,扔掉是浪费,重新存储和冷藏又很困难。要是没有冷藏设备,就购买不需要冷藏储存的牛奶。
在旅途中带上小包装的配方奶粉很必要,奶粉储存方便,不易变质。孩子饿了随时都可以冲给孩子喝。不过需要准备好旅行热水瓶和保温桶。
孩子在旅途中可能出现便秘,酸奶能够通便,但需要冷藏。所以,如果是长途旅行,车上又没有冷藏设备,就不要带酸奶了。
第二,零食。
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来说,旅途中准备好零食也是很必要的。这会让孩子在旅途中兴致盎然,不易晕车或烦闹。父母可以给孩子带少量优质的零食,尽量不买或少买膨化食品和令人胀饱的食品。孩子以前没有吃过的零食也不要买,一旦出现不适,会非常麻烦。
第三,即食食品。
旅途中可能不能按时用餐,给宝宝带上打开即食的食品,让孩子到正餐点后就能够有食物吃。这能够防止孩子打破原有的饮食习惯。
生病期间不宜吃甜食
很多宝宝在生病时都会有食欲不振的情况,爸爸妈妈心疼宝宝没吃饭,常常会给宝宝一些甜食。其实,这样做对宝宝的身体恢复是很不利的。这是因为,宝宝生病后,消化道分泌液会相对健康的时候有所减少,胃肠运动缓慢,消化功能失常,所以往往会食欲下降。
此时,如果给孩子吃过多的甜食,会消耗掉体内大量的维生素,而人体缺乏某些维生素后,口腔内唾液、胃肠消化液就会减少,从而会使得食欲更差。特别是在饭前吃甜食,会引起血糖升高,更会导致患儿没有饥饿感,而更不愿吃东西。
另外,即使健康的宝宝也不要过多吃甜食,会造成食欲差、龋齿,并且对保持视力和骨骼生长也不利。
大小便管理
对大小便训练的认识
有的孩子在满1周岁时就开始了大小便训练,也有的孩子在1~1岁半之间的某个月开始大小便训练,还有的孩子在满1岁半时才开始大小便训练,甚至有的孩子在2周岁以前还没有开始大小便训练。不管在2周岁以前有没有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父母都要明白以下两点:
第一,大小便训练的基础是生理成熟。
在训练宝宝大小便之前,妈妈认识到生理成熟是基础,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孩子没有到生理成熟阶段,大小便训练可能没有一点成效。判断孩子有没有到生理成熟期,没有客观的标准及依据,完全靠妈妈的直觉。如果妈妈认为无法用直觉判断宝宝是否到了生理成熟期,也可以用这个不是很科学方法——如果在训练宝宝大小便时,不乐意接受,说明宝宝未到生理成熟期,再等一段时间进行大小便训练——进行判断。
对生理成熟期,妈妈还要认识到,每个宝宝都不是一样的,进入的时间有早有晚,但不能因邻居家的宝宝能够控制大小便,乐于接受大小便训练,就怀疑自己的孩子不聪明。生理成熟期的早晚和宝宝聪不聪明没有关系。
第二,什么时候训练大小便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知道大小便是需要控制的。
在纸尿裤没有普遍使用之前,孩子都是使用尿布,妈妈为了不让孩子总是兜着湿漉漉的尿布,在婴儿期就经常给孩子把尿把便。尽管这不能让孩子早早地就能控制大小便,但确实能够减少尿布的使用。现在不同了,大多数孩子都在使用纸尿裤,这让妈妈得到解放的同时,也淡薄了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意识,尤其是城市里的一些上班族妈妈,根本记不清她的宝宝是在什么时候学会控制大小便的。
什么时候训练宝宝学会控制大小便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宝宝知道大小便是需要控制的。这是因为纸尿裤的使用,让控制大小便不再是一种技能,但宝宝不知道要控制大小便,在撤掉纸尿裤后,就会随地大小便。孩子不懂得这是不好的习惯,父母要负起责任。
一般来说,1岁半以后是训练孩子大小便的大好时机。多数情况下,孩子1岁半左右能控制大便;2岁左右能控制小便;3岁前基本上解决了控制大小便问题。孩子对大便的自控意识要比对小便的自控意识形成得稍早一些,这是因为肛门括约肌对固态的大便的抑制要比尿道对液态的尿的抑制容易得多(当然,在闹腹泻的时候,肛门的作用就显得差一些了)。
训练大小便包含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训练大小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撒尿或大便时,孩子能告诉父母:有些孩子在满1周岁后就能够做到这点,也有些孩子在1岁半后才能够告诉父母。这与宝宝能不能感受到便意、说话早不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