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既然不能取消从众心理,那么就要学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心理的积极因素,而且尽可能避免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避免“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呢?
首先要培养抵抗这种影响的能力。
我们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各种事物,要有自己的见解,对经过独立思考后比较成熟的见解要敢于坚持,能够自觉抵制某些错误的思想以及别人言行的诱惑。并且能够对自身力量作出准确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
我们还应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形形色色经验面前,要能够洞察它们的正确性。能够用自己独立思考得来的结果,来决定一件事该不该做,该怎样做。能够避免以自己喜好来作为判断人物和事物的是非标准,在辨别是非时能够客观公正,并且敢于同谬误做斗争。
我们还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世界纷繁复杂,在各种诱惑面前,我们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保护自己不被传统的习惯或多数人的意见所左右,更不能轻易动摇自己正确的判断,或者放弃自己的观点。还应该能抵制住享受心理的误导,因为随大流就意味着不用承担开拓的艰辛。
其次要坚持做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由于怕受到群体的疏远,或者是为了表明自己归属于群体的愿望,在某些群体的压力下,很多人选择了屈从于这个群体的心理。我们要抵制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首先要能够承受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压力。
过度地从众,会导致我们选择上的盲从和性格上的怯懦,不敢当众发言,更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没有勇气承担责任,更没有想过“敢为天下先”;面对矛盾和困难,不是逃避就是退缩,做不到迎难而上。等走到生命的终点时,收获的只是平庸。所以,我们要敢于表现自己,不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我们可以成为第二个,就是在这个展现自我的过程中,我们一步步地走上了自己的路。
很多成功者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那么,塑造自己完美的性格就格外重要。在塑造自己个性的过程中,做自己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个性象征着自信心、突破力和创新力,它重在展现自我的独一无二,而不是强调与他人的统一。只有在“同”的大环境中求个性的“异”,才能在路旁边的路上比他人先一步到达终点。正是做自己赋予了我们积极进取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当我们能够从“从众心理”的牵引下挣脱出来,能够抵制这种心理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时,我们就找到了大路旁边属于自己的“路”。
如果一直生活在众势的阴影下,我们必然会失去自己的判断标准,进而迷失自我的独特价值。只有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才能用独立的思想在人生路上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迹。只有跳出从众的群体意识,才可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很多时候,路的旁边也是路,不妨做一只立于鸡群的鹤,走一下路边的“路”,说不准就是这个选择,我们就能跨越“从众”的矮墙,而成就一个卓越的人生。
模仿是创新的根基
模仿是孕育创新的温床,模仿是创新的根基,模仿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安全而高效的捷径。
有一种叫做虎天牛的昆虫,它的样子与我们熟悉的普通天牛完全不同,无论是大小、形状、色彩甚至是神态,它都像一只胡蜂。那么虎天牛为什么会像胡蜂呢?原来,胡蜂有一样令别的动物害怕的武器,那就是它尖利的毒针,如果谁被毒针刺到的话,不但极其痛苦,还有生命之忧。因此,不仅是各种动物,即使是人类,对胡蜂也是怯而远之。而虎天牛就不同了,它在自然界中并不是什么厉害角色。更没有保护自己的武器,于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虎天牛不惜改变自己的外观,拉大旗作虎皮,模仿胡蜂。当它披着类似胡蜂的外衣在天空中悠哉游哉时,其他的动物都避之不及,谁还敢往枪口上撞呢?
虎天牛模仿胡蜂的这种行为,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拟态的动物一般都模仿自己天敌的克星,以此来保护自己,比如蝇类和蛾类模仿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还有的动物模仿另一种动物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比如寄生鸟类(如杜鹃)的卵精确模拟寄主鸟类的卵,可大大增加寄生的成功率。
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人类从动物的拟态生存法则中受到了重大启示,那就是在人生道路上,模仿成功者。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提倡创新,却很少有人赞同模仿,这是对模仿认识的偏差,实际上,模仿也是和创新一样重要。
要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部分,成功者处事行为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做法,都是模仿别人得来的。我们民族重视了几千年的学习,实质上就是一种模仿。模仿是孕育创新的温床,模仿是创新的根基;不懂得模仿,也肯定不懂得创新,不经历模仿的创新是盲目!在某种意义上讲,模仿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安全而高效的捷径。
然而大家都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成功者走过的路,通常都不适合其他人跟着重新再走,因为第一个卖大蒜的人是智者,第二个卖大蒜的人就是愚者。每个成功者都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不能为别人所仿效和重复的路。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所要走的路当中,总有一段,是和他们走过的路相重合的,有很多时候,大家所走的其实就是同一条路,即使有所区别,也不过是大同小异。这就需要我们模仿那些成功者,避免走他们走过的弯路,这样才可能加快自己的速度。
不要认为自己跟着别人后面走他们已经走过的旧路,是没有创新的表现,很多成功不是因为发现了一条新路,而是因为我们走在别人的前面。如果在一开始,就能模仿成功者的姿态,那么,通往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自己的摸索。
某陆军请了一知名专家对士兵进行射击训练。这名专家找来两名神射手,总结出他们在射击时的心态和射击时的动作,建立了一个正确的射击要领。随之对新手进行一天半的课程训练。在课后进行测试,所有人都及格,而列为优等的人数竟是以往人数的三倍多。
由此可见,模仿对于成功的效应是多么的巨大。
那么,我们是不是选定了一个成功目标就对他进行全部的模仿呢?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非但不能取得同样的效果,反而会失去了自我。对成功者的模仿主要有三个方面:
模仿成功者的思想
要模仿成功者在奋斗路上的心态和信念,他们是用什么样的精神信仰来支撑自己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选择坚持;他们对待自己的目标抱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模仿他们作出决定时对各种事物的顺序层次安排;模仿他们为自己建造的整个思维系统。只有理解他们的思想,才能模仿到成功。
例如我们要模仿一个人的说服技巧和成交技巧,模仿她如何把话说出去,把钱收回来。我们就要了解她说服对方的语言顺序,成交的次序安排等等,了解她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那样说,更要探究这样说的好处在哪里。当我们理解了她说服和成交时所运用的策略。我们也就掌握了这种策略。
模仿者的行为习惯
心理学上讲,一个人所做的动作,很容易影响一个人的内心。如果我们做出一些兴奋时的动作,即使自己原来的心态并不兴奋,也会开始变得兴奋;相反,如果做出一些情绪低落时的动作,即使自己原来的心态并不好,也会开始变得情绪不佳。
所以,要模仿自己选定对象的行为和习惯,从他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以及时间管理习惯,到具体做事情时的一些表情、肢体语言、说话时的语速语调等等,都要尽量地去模仿。通过对行为习惯的模仿,我们会渐渐感悟到他们的内心,会让自己更深一步地理解对象的信念与策略,才能做到形似和神似的统一。进而接近成功。
模仿成功者对待失败的态度
无论是凡人还是有所成就者,在一生中不可避免要遭遇到各种挫折打击还有失败,而且成功者所经历的失败要数倍于常人,因此,就更需要学习成功者在面临失败时的态度。
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往往既重视失败,又蔑视失败,在失败面前,他们常常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从容和豁达,也有“天塌下来当被盖”的胸襟和气度。谁能一帆风顺从不遭遇挫折呢,又有几个人能常胜不败不经磨难就取得成功?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谁,都会因失败而付出代价。在失败带来的失望、沉沦等消极情绪面前,我们就需要用成功者面对失败的态度来调解自己,成功者一致认为,失败只是暂时的受挫,人生没有永恒的冬天。只要能正确地对待失败并从中找出教训,反而是向成功的迈进。
模仿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不经思索的克隆,而是要善于在模仿的过程中,避免走弯路,做无谓的付出。
成功的道理很多,有些是能写到书上的,还有很多是无法用文字总结的,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模仿,模仿成功者的思维、行动以及心态,才能学到那些无法写到书本上的真经。
模仿成功者的方法,我们就会成为下一个成功者。
巧妙地进行资源整合
善于发挥资源最大效益,善于将自己手中社会资源进行搭配交互整合,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获得最大的收益。
一位老人临死前向他的朋友托孤,也许年纪大了难免有些糊涂,他对朋友说:“我这个儿子并不聪明,但是我希望他能够成为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并成为总统的女婿。”他的朋友很为难,但是想到老人快走了,就答应了。
老人的朋友考虑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找到了世界银行的总裁,对他说:“我向您推荐一位年轻人。他是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并且即将成为总统的女婿,你愿意任命他为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吗?”总裁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
老人的朋友再去找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长,告诉他:“我的这个年轻朋友,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并且即将成为总统的女婿,怎么样?你是否认为他有资格成为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洛克菲勒财团董事长考虑了一下也答应了。
老人的朋友最后去找了总统,自信地对总统说道:“我非常荣幸地向您推荐这位年轻人,别看他年纪轻轻,但他现在已经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您希望他成为您女儿的丈夫吗?”
最后老人如愿以偿,他的儿子成为了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洛克菲勒财团的董事和总统的女婿。
这个故事在现实中也许并不存在,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资源规划”的重要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强大的力量正是来自于各种资源的整和。有效的资源整和是一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并能够使我们的工作进行得更为顺利。
中国更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情关系的国度,各种关系纵横交错: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老乡关系、亲戚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就蕴藏着一座座金矿。如果善于挖掘,巧妙利用,就能创造出不菲的收益。
曾经有一个人,做家具生意。由于竞争激烈,生意一直十分平淡。但他后来听说他的一位战友,在某市做秘书长。正遇到该市政府搬迁,需要大量的办公家具。他就找到这位战友,依靠这层关系,再加上他的家具的确不错,价格适宜,该市一次就从他的家具厂采购了几万套。仅此一项,他就赚了个盆满钵溢,兴高采烈。企业和产品从此名声大震,成为众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采购家具的首选。
可见,这种关系资源带来的效益比单纯的市场竞争所得到的收益要大得多,而且也不用付出太多的资本投入。对于政府来说,他们买谁的产品都是买,既然秘书长的战友正好做这个生意,与他建立合作关系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而这个家具商凭借着和政府做的这次生意,间接地又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这就是人情资源的效应,不是一次合作就没有下文了,而是可以长期发展并且不断扩大的。
而整合资源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同陌生人接触,这些都是成功人士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成功者善于主动与别人接触,建立起庞大有效的联系网络,并利用关系网开展工作,最终促进各方共赢,化无为有。当年牟其中利用大陆的日用品换俄罗斯的飞机也是经典的资源整合运作模式。
不要总想着怎么实现自己的目的。交朋友的要旨在于真诚和慷慨,一些为了拉关系而钻营的做法是种短视的行为,表面热情握手但却内心冷漠,这样的人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要办大事,既要考虑自己的目标,又要让那些对自己重要的人实现他们的目标,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共赢。有位知名企业家在谈及自己的创业经历时就很看重积累人际关系资源这个重要方面,无论在什么场合,他都笑容满面地给周围人发放自己的名片,甚至是在饭店结账时他都要留下两张,就是凭着这种信念和心态,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资源网络。
始终积极与外界保持联系。要始终关注周围人,通过身边小事发出积极信号,让别人感到自己一直在关心他们,而不要等到需要帮忙时才临时抱佛脚。不管是在公司工作,还是参与社区活动,无论身处哪里,我们都必须马上融入这个圈子,成为集体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积累无形的友情资源。
拥有了资源并不代表着这些资源就能马上发挥作用,最关键的是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故事中的老人能够无中生有地创造资源为己所用,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到的,而那个家具商则是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人。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人际关系的资源,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左右逢源而有的人步履维艰呢?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人们对自己资源的整合能力不同,那些善于发挥资源最大效益的人,那些善于将自己手中资源进行搭配交换的人,往往能够让自己的资源不断的扩充,比起那些固守着一种资源不知道变通的人所获得的结果,差异是很明显的。
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一个人要想聚财,就先要聚人,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事业顺利的发展壮大,必须学会对自己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并扩充发展自己。
头脑灵活赢更多机会
如何抓住机遇,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准则可循,但过人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平时留心周围的小事,有敏锐的洞察力,更容易捕捉灵感,把握机遇,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