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300000018

第18章 辅佐秦皇一统华夏——李斯(2)

李斯奏曰:“韩非,韩国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兵加于韩,韩危急而遣韩非使秦,韩非必为解韩危而来,如此,必不肯为秦王所用,且韩王与韩非有骨肉之情,彼焉能弃亲情而为异姓乎?”姚贾亦奏曰:“昔苏秦为燕入齐行反间之计,大败齐政。今韩危急而遣韩非入秦,安知彼不是行反间之计乎?愿大王思之。”

秦王然李斯、姚贾之言,复问李斯曰:“然可放其归国乎?”李斯曰:“万万不可。韩非天下奇才,若纵之归国,必不利于大王一统天下。昔魏公子无忌、赵公子平原,皆曾入秦而归国,终成秦患。韩非之才十倍于此二人,若纵之使归,其患远大于魏、赵二公子。王不如将其下狱,按律定罪。”

秦王遂将韩非下狱,命官吏治其罪。可怜韩非竟为自己的同门兄弟所害。在牢中,韩非欲见秦王自辩其冤,皆被李斯阻挡;欲上书自陈,书也为李斯所获,不能得见秦王。后来李斯使人送韩非药,令其自杀。

李斯何其毒也!所以说中国人喜好窝里斗,并非今日才有,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李哥哥、庞哥哥(庞涓陷害自己的同门兄弟孙膑)已这样做了。看来中国人喜好窝里斗这个毛病,是从老先人那里遗传下来的。

不知过了多久,秦王又想赦免韩非,使人到牢中宣旨,韩非已死多时矣。秦王大悔,夸韩非之才,惜其已死,感叹不已!

李斯进曰:“臣举一人,姓尉名缭,深通兵法,胸中韬略远胜于韩非。”秦王闻听有人才能竟超过韩非,大喜曰:“果如是乎?其人安在?”李斯曰:“其人今在咸阳。然此人自负甚高,不可以臣礼屈也。”

秦王乃以宾礼召之。尉缭见秦王,长揖不拜。秦王答礼,置之上座,呼为先生。尉缭曰:“关东诸侯比之秦国,犹郡县耳,然六国若合纵一起抗秦,秦亦无可奈何。”

秦王曰:“欲散诸侯合纵,先生计将安出?”尉缭对曰:“今国家之计,皆决于豪臣,然豪臣未必忠智,不过多得财物为乐耳。大王勿爱府库之藏,厚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秦王大悦,从其计,尊尉缭为上客,衣服饮食与尉缭同,常至尉缭房中请教破敌之策,在尉缭面前极为谦逊,从不以大王自居。尉缭私语于弟子曰:“吾观秦王面相,已知其为人。此人刻暴少恩,内怀虎狼之心。用人时能屈己待之,得志则必不能容人。我本布衣,彼竟以上客之礼待之,欲我为之并天下矣。倘若得志,天下皆为虏矣,况我等乎?不如弃之而去。”遂与弟子连夜离去。

秦王闻听尉缭离去,大惊,举止失措,如失左右手臂。急忙派人沿四面八方追寻,务必追回尉缭师徒。手下哪敢怠慢,遂出动王宫所有人马,不惜一切手段寻找。终于在天黑以前追回尉缭师徒。

秦王大喜,亲自迎接尉缭入宫,跪地对天盟誓曰:“嬴政将以天下苍生为重,一统华夏,尽快结束连年战争。今幸尉缭先生光顾秦国,此乃上天使孤完成先王一统大业也。寡人对尉缭先生绝对信任,并将言听计从,他的计策一定能使秦国尽快实现一统大业。若逾此盟,天诛地灭。”

尉缭感其诚意,遂答应留下来辅佐他成就大业。秦王遂拜尉缭为国尉,其弟子也俱封官。李斯因推荐尉缭有功,也被官拜廷尉。

于是,秦王嬴政文依李斯之谋,武赖尉缭之智,谋求一统大业。秦王嬴政13岁登基,19岁主政,赖李斯、尉缭二人出谋划策,更兼王翦、桓猗、王贲、蒙武、蒙恬等辈用武,加上先辈创立下的殷富家业,先灭韩、赵、魏,再灭楚、燕、齐。这样,秦国便在秦王嬴政26年,即秦王嬴政38岁时一统华夏,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帝大宴群臣,群臣皆呼万岁。始皇意气盈满,十分得意。尉缭私叹曰:“秦虽得天下,而元气大伤,必不能长久。皇帝意气盈满,傲慢之心已生。吾不乘此时离去,祸必不可免矣!”遂与弟子一起离去,不知所往。

群臣请皇帝分封诸子功臣,始皇犹疑不定。李斯曰:“周朝分封诸侯,遂致兵戈连年,天子不能禁。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厚其俸禄,皆无尺土之封,以绝兵戈之源。”

始皇闻言大喜曰:“天下患战争之难数百年之久,皆因分封诸侯所致。今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廷尉之言是也。”

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不立子弟为王,不立功臣为诸侯,使后无战争攻伐之患。进李斯为丞相,诸将帅有功者赏万户、或数千户之封。

始皇帝命李斯明法度、定律令等诸项事宜。李斯奏曰:“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然诸侯国大臣、学子等皆各持己见,未必真心臣服,此诚不可不虑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王不如收天下《诗》、《诸子百家》等书以焚烧之,令国人不得以古非今,有敢以古非今,惑乱黔首者,灭族,官吏知情不报者,治罪。惟留医药、种树、卜筮之书。”

李斯这样做,实在过矣!俗语云:“古为今之师。”然李斯却焚百家之言,不准人以古非今,欲禁众人之口,使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其实大谬矣。

李斯本出身黔首之家,富贵后竟以这样的办法对待百姓,愚弄百姓,欲使百姓变成愚昧无知的顺民,足见其心胸之狭窄。

始皇准丞相李斯所奏。接着,李斯开始制定法令,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车同轨,民同俗。

秦始皇本来就好大喜功,如今一统华夏,更是唯我独尊;遂大兴土木,修阿房宫殿,建造陵墓,修万里长城,以拒胡人,巡游无度,焚书坑儒。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苛捐杂费日甚一日,各种赋敛,年年加重。百姓嗷嗷,不得聊生;民怨甚怒,只是惧秦之法,不敢言而已。然这种暴政只能维持一时,毕竟不能长久。果不其然,始皇死后,天下之民纷纷揭竿而起,使秦很快灭亡。

李斯辅佐秦皇,一统华夏,此不朽之功也。然他不仅不能劝主施行仁政,且让主焚书坑儒,严威酷刑,是其过也。至于始皇帝巡游无度,大兴土木,重敛于民,李斯竟无一言谏阻,致使民怨沸腾,秦朝很快灭亡,李斯之过大矣。

后来,李斯与赵高同流合污,沙丘政变,废长立幼,更是罪在不赦。所以最后李斯为赵高所杀,夷其三族,实在是咎由自取。

假使李斯辅佐秦皇一统华夏成功后,像尉缭一样,及时身退,岂能招致身首异处,灭族之祸哉!

李斯之祸,实贪富恋贵所致。这一点赵高看得很清楚,赵高知道李斯舍不得丞相之位,所以他对李斯说曰:“长公子刚毅而武勇,假若长公子扶苏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如果你我拥立胡亥为帝,足下丞相之位岂不安如泰山?”就这两句话,便击垮了李斯,使他甘心情愿与赵高同谋,立胡亥为帝。

李斯当年未发迹时,曾说过“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穷困”。正因为他的这种认识,才使得他把富贵看得很重。为了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竟与与赵高这样的人同流合污,以致最后遭受五刑,身首异处,三族被灭。

二世胡亥,荒淫无度,暴虐更甚,在搜刮民脂民膏方面更甚于秦始皇,但他比秦始皇要愚蠢得多,宠幸百无一能、只喜欢玩弄权术的赵高,自己不理朝政,一切大事皆决于赵高,致使天下大乱。这时大错已经铸成,李斯才想起向皇帝进谏,岂不可笑?

事实上,李斯也早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也就是说,在功成身退的问题上,他的智慧是有的,只是贪恋富贵,不愿从高位上退下来,才惹祸上身。

李斯的长子李由官拜三川守,其他儿女皆与秦公主或公子婚配。一次,三川守李由回咸阳探亲,李斯摆宴宴请百官,咸阳城所有的官员能来的全都来了,丞相府门前停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喟然长叹曰:“嗟乎!恩师荀子有云‘物禁太盛’。吾本楚国一布衣,当初连饭都吃不饱,如今官居百官之上,可谓富贵已到极点。物极则衰,吾不知所归矣!”

呜呼!李斯有此识而不能去,遂致灭族之祸,身首异处,岂不悲哉!

李斯对我们今人的启示

1.李斯本出身农耕之家,做了两年郡县小吏。他从粮仓中的老鼠与厕所中的老鼠之不同命运,联想到人,悟出人的命运也如鼠一般,处卑贱之位,纵有天大本领亦难有所作为。其悟性可谓深远矣。

于是辞掉郡县小吏之职,投靠大思想家荀卿,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弃楚赴秦,欲借秦之势,成就自己的宏图大志。其智慧绝非常人可比。

后又遭到秦王逐客令的驱逐,但他从不轻言放弃,遂上书秦王,请其收回逐客令,文风犀利,言简意赅,论据充分,事实清楚,终于感动秦王,废除逐客令,李斯也官复原职。

李斯遂推荐韬略过人、谋略深远的尉缭给秦始皇,并与尉缭一起,开始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宏图大业。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遂使天下归为一统,李斯官至丞相。

李斯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借势而发,因时而为,不失时机,推荐贤才尉缭为其辅。

2.李斯遭灭族之祸,身首异处,非其智不足,实人之贪婪之心所致也。李斯早已意识到物极必衰,想到老师荀子的话‘物禁太盛’。自己从一布衣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可谓富贵极矣。

然不能及早身退,又不劝主施行仁政,且让主焚书坑儒,禁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严威酷刑,是其过也。至于始皇帝巡游无度,大兴土木,重敛于民,李斯竟无一言谏阻,致使民怨沸腾,秦朝很快灭亡,李斯之过大矣。

后来又与赵高同流合污,沙丘政变,废长立幼,更是罪在不赦。所以最后李斯为赵高所杀,身遭五刑,被夷其三族,实在是咎由自取。

看来人不能太软弱,更不能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不顾大局,一味忍让坏人,以至于与之同流合污,助纣为虐。李斯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丞相职位,一味忍让赵高,才铸成大错,身首异处的。

当你无法坚持正义时,千万不要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与坏人同流合污,否则,你会落一个向李斯一样的下场。当你对环境无可奈何时,你可选择离去。

3.李斯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是其功也。要不然我们今天陕西人看山东、河南人写的东西还要有翻译才行;陕西人到河北出差还得兑换货币,不能明白对方的度量衡是怎么回事。然而李斯让焚百家之言、焚书坑儒,则过矣。

当然,秦国刚一统天下,各国文人心里不服,私下议论纷纷,为了稳定人心,统一思想,适当采取权宜之计,临时管制,也未尝不可。但把它当作一项法律,严威酷刑,长期实施,则大谬矣。更不应该将百家之言付之一炬,愚弄老百姓,将持不同政见者全部坑杀,禁止言论、僵化思想。

看来李斯的度量实在太小,尽管辅佐秦皇成就了一统大业,但仍缺乏大将风度。他不知道民意人心,是不能靠高压,严威酷刑来获得的,更不懂得人的思想、言论是禁止不住的,而必须顺势而为。

4.李斯实在是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当年为了让秦王收回逐客令,使他留在秦国,他写下了“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千古名言。

然而,在做事、容人的度量上不仅不像泰山、大海,他连小土丘、小溪流的风度都没有,禁百家之言,焚书坑儒,严威酷刑,陷害自己的同门兄弟等,无不体现他的小肚鸡肠。

尤其在对待自己的同门师兄弟韩非的问题上,显得嫉妒心极强,度量十分狭窄,他不仅让秦王将韩非下狱,最后竟亲自派人送药将其毒死。李斯之心可谓歹毒甚矣。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道理李斯应该懂。韩非也是倒霉,遇上这么个同门兄弟,竟然死在他的手上。再说李斯杀死韩非并非为了秦王,不是战场上的各为其主,不得已而杀死自己的同门兄弟。当时,秦国灭韩已成必然,韩非本想效力秦王,即使韩非是为韩国作奸细,也没有必要将其杀死,囚禁起来,足矣。可见,李斯杀死韩非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嫉妒心。

本来李斯善言,韩非善书,二人一同辅佐秦皇,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皆可成功,他却非要致其死地而后快。

难道韩非与李斯一起求学时,两人就有矛盾?莫非李斯家贫,韩非仗着自己是韩国公子,有钱有势欺辱过他?不得而知。要不然李斯怎能害韩非,却推荐尉缭呢?果如此,李斯之行为尚情有可原,但把人致死,也未免太过矣!

当然,李斯之所以推荐尉缭,也可能是他知道尉缭无心功名,将来不会对他的仕途带来不利影响。

假若李斯、韩非两人上学期间并无矛盾,韩非也没有欺辱过他,那他这样做,实在有点禽兽不如。他的境界比起鲍叔牙来,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首先,鲍叔牙与管仲原本素昧平生。而李斯与韩非有两年的同学之谊;其次,管子在几件事情上对不起鲍叔牙,如做生意时分金不公,打仗时总让鲍叔牙往前冲,射伤公子小白人中等。所有这些,都是管子对不起鲍叔牙。而韩非并未做任何对不起李斯之事;第三,管子被囚,齐桓公欲杀之,鲁侯也想杀掉管仲,只要鲍叔牙不吭声,管子小命便休矣。而鲍叔牙却千方百计营救管子,并把本属自己的相国职位让给了才智过人的管子,自己甘愿屈居其下。韩非出使秦国,本来活得好好的,无任何过失,也未对李斯的仕途之路构成任何直接威胁,李斯只是出于嫉妒之心,竟将其置于死地。

怪不得后来李斯被赵高所陷害,以至灭族,也未能引起多少人的同情。

同类推荐
  • 名人传

    名人传

    世界上优秀的传记作家有不少,但像罗曼·罗兰这样优秀的乃至伟大的作家写传记的,在我看来恐怕只有一个茨威格可以与之相媲美。罗曼·罗兰是写小说的,茨威格也是写小说的,传记差不多只能算是他们的副业。而罗曼·罗兰的传记,也没有茨威格的传记规模宏大。
  •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图说世界名人: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介绍了,哥伦布,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
  • 百年巨匠:齐白石

    百年巨匠:齐白石

    本书以大师在艺术上的孜孜不倦和“一意孤行”为纬,生动的故事写实和赏析文字为内核,辅以对大师亲友的采访对话,讲述了齐白石传奇的生命之旅和罕见的艺术创造。
  • 迪士尼

    迪士尼

    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我们的生命之舞

    我们的生命之舞

    复仇是一个主题,情爱是一个主题;而复仇的结构,往往被情爱的结构所解构,而情爱的变化,又往往被复仇的暗流所干扰,于是爱与恨起伏不定,善与恶泾渭难分。本小说无头无尾,就像生活一样,就像时间一般,既可朝前追溯,又可往后寻索;既写到传统的固守,又写到时尚的张扬,但千言万语,只写了“人性”二字。
  • 做人三境界:舍得宽心感恩

    做人三境界:舍得宽心感恩

    本书以舍得、宽心、感恩来论述人生的三境界。“舍得”二字,有着深刻的含义:有舍有得,有得有舍;舍了才得,得了要舍;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与“得”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就如水与火、天与地一样,相应相生,相辅相成。
  • 逆天原配

    逆天原配

    原配被真爱挖墙脚了?切,别看你锄头挥得好,可惜墙脚挖错了。幸亏渣男抛的早,就连白莲花也要被整倒,只可惜真爱还是没处找,神医冒泡:娘子,真爱在这呢?某女怒吼:无赖滚粗!
  • 杀神不死

    杀神不死

    刘陨穿越,一代杀神,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系统在我手!谁来争峰。
  • 老公萌萌哒

    老公萌萌哒

    “我绝对不会让你碰我!”“我绝对不会嫁给你!”“我绝对不会爱上你!”某萌妻愤恨的宣誓。某腹黑男邪魅狂狷一笑:“你刚刚说什么?我没听清,再说一次。”“我……唔……投降了……”【新书《第一婚宠:腹黑影帝呆萌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倾!我一生爱你

    倾!我一生爱你

    从小就是孤儿的风倾夏,第一次出任务没完成不说,竟还丢了初夜。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本以为回基地肯定会受到惩罚,没想到指挥官竟把她叫到办公室就走了。一脸疑惑的看着门口,突然,一道邪魅的声音传来“风倾夏,你可还记得我啊?”天噜噜,冤家路窄啊!
  • 我是霸总的白月光

    我是霸总的白月光

    他是顾心舟心尖尖上的男神,却拒绝娶她,惹得她伤心出逃。五年后。电视里,一个小萌娃穿着帅气的西装参加超级模仿秀:“我模仿的是全球首富宋臻!”顾心舟吓得致密友:“我儿子呢?”密友说:“在我身边,睡觉呢。”顾心舟一脸惊愕地盯着电视里的小男孩,年纪、模样、神情、动作,跟她的宝贝儿子一模一样!这世上怎么会有两个一样的宝宝?
  • 纨绔医妃路子野

    纨绔医妃路子野

    这是一个纨绔和系统狼狈为奸的故事。从玄医家主穿成纨绔大少,东方青玥表示:爷只想舒舒服服地当一个浪费米粮的纨绔。梦想的日常就是撸得了帅哥,撩得了美女!打得了闷棍,拍得了黑砖!喝得了花酒,耍得了流氓!但是总有刁民找她麻烦。MMP,别拿纨绔不当爸爸!于是作天作地,一不小心作过了头。看着眼前黑天黑地,黑心黑肝的绝世美男,东方青玥头疼。明明是养在身边的小白兔,怎么就成了大魔王。某人烦燥挥手:“麻溜滚!”某个男人倾身笑:“娘子,抹干吃净,你得认帐!”
  • 无尽的任务

    无尽的任务

    从小被抛弃的孤儿李战天好在第106次面试失败,绝望时刻,天降金手指:无尽的任务系统,从此唯我独尊,黑道至尊,商道传奇,人类领袖...各种荣誉称号接踵而来。主角性格孤僻但有一群同生共死的兄弟,性格无情,却有一群生死相随的红颜。本书不弱智不滥情不种马不啰嗦,绝对爽文。尽量保证日更5000字,本书已建立QQ群419210750,非常期待大家来此跟我讨论,指点
  • 小甜甜的生活

    小甜甜的生活

    一个高中没有毕业的文盲,穿越到了古代有各种奇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