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说过,雨后春山,是泪洗过的良心,句子自是隽句,优美,细腻,让人玩味再三,赞叹再三。
泪洗过的良心,是什么样子?
我想,一定有着雨后春山的空灵,给人一种舒散,一种洁净。雨后,有时,我会沿着山野的小路漫步。这儿的山野,是沙子路,雨后即干。走在山路上,四周寂静,草儿刚绿,叶儿刚展开,一粒粒水珠在叶面上,在草尖上,亮亮的闪出一种静谧之光。有一两只小鸟在枝间跳跃,不时呷一下嫩黄的小嘴,吐出一两个平平仄仄的音符。这音符,随着一两颗露珠落下,落在人的衣上,迅即不见了。而心,在这一会儿,变得安宁祥和,仿佛泛着一种清露之光。
那露珠,那鸟鸣,仿佛不是落在身上,而是落入心中。
更何况,四周,还有一瓣瓣花儿,在寂静中,悄然落下,给人的心中,带来一丝淡淡的哀愁,很美的哀愁。
记得,有一位小品文作家曾说过一句话,早晨的山尖,泛着圣洁的清露之光。我觉得,这恰好做了冰心老人这句话的注释。
这位作家所说的,应是秋天早晨的山尖,而且是天刚亮的时候。
我的家在山里,经常的,劳累时,或人事繁杂时,我会跑回家去,住上几天。那时,我常常会早起,天还没大亮,村子里静的如一泓水。我一个人沿着村前的小路默默地走着,漫无目的地走着,四周,甚至还有虫鸣,稀疏的,如一两朵蒲公英花儿,点缀在风露里。
有几次,当我面对东山时,都会震惊于那种清露之光。
光,是从东山最高的山尖泛出,四周,颜色仍很深,仿佛为了衬托那缕光。那光真的很洁净,如一缕水,润润的,仅一线,在山尖滋润下来,浸染下来,把山顶也染润了,而且是一种柔软的白,如蛋清的颜色,不但透明,简直能亮透人的灵魂。
在那光中,山尖的小草,竟一根根清晰可数,摇曳生姿。当然,光在扩展,在润染。不久,天也亮了,四周也响起了山歌声,随之,太阳也出来了。
我想,那光,就应当是清露之光,柔嫩,清亮,绝不寒冷,给人一种灵魂被净化的感觉。
这种光,才是良心之光,是冰心老人所说的,泪洗后的良心的光。这种光,能欣赏的少;能理解的人更少;而能具有这种良心之光的人,则少之极矣。冰心老人,大概应算这极少的人中的一个吧。
幼读冰心老人的文章,最爱的是《寄小读者》,一句一句,不是从笔下流出来的,似乎是从心里流出来的。那句子里,有无限的慈爱,无限的叮嘱,细心的呵护。那时,我想,这样的作家,该拥有一颗怎样的心呵。
到了教书时,教学生阅读老人的《小纸船》和其它的小诗,我再一次为冰心老人的爱心所震撼,我不能想像一颗女性的心是怎样的丰富,竟能包含着如此丰富的爱,如此丰富的感情。
后来,在一篇文章里,我读到了冰心老人的眼泪,更有无言的震惊。
文中介绍,冰心老人早早地就搜集材料,准备写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文章。材料搜集后,老人竟难以下笔,每次还没动手,就眼泪直流,呜咽着,嘴里反复念叨一句话:“日本人太欺负人了,太欺负人。”终其一生,老人也未写成。
一时,我也热泪盈眶,为老人的爱心。
是的,老人的恨,正是缘于老人的爱,爱祖国、爱百姓、爱和平,正是缘于这爱,才见得老人的伟大。
泪洗过的良心,永远会泛出圣洁之光。
冰心老人,冰心老人的作品,都会泛出圣洁之光。因为,那里面,包含着一颗泪洗过后的良心,而那泪,是仁爱,是慈爱,是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