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45800000005

第5章 梦太长 精神该怎么补偿

导读

经济的腾飞让中国人享受了无尽的生活。自古以来,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全身心地享受生活。进入21世纪之后,80后渐渐成长起来,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享受过度的时代。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主体,80后真是地感觉到“享受”的乐趣。他们喜欢做白日梦,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在精神压力与解脱之间,他们选择用无言的奋斗来诠释人生。这就好比一场噩梦,而且让人难以解脱。

某种情况下,80后喜欢张扬,喜欢花大把大把的钞票。在他们身后,始终有强大的父母。无论怎么样,80后的人生是没有庸俗成分的。当他们洞悉到未来有某种不安时,他们就会自行创造激情,然后投入学习或工作中。当他们的梦想还没实现时,就是睡在深夜里也会呓语“我一定会出人头地的”。这种精神压抑一般人承受不了,80后却时时在承担。一种巨大精神压力将80后捶打成一个外面轻狂,内心深沉的青年。就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历练式的进步,经历过它的人永远是最有收获的。

这种历练的确艰苦。而且,80后要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他们不得不说,自己是在一场漫无边际的苦梦中。究竟什么时候能结束,自己也不知道。

第一节 搭乘经济快车道

今天,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总是看它的经济实力如何。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再看国民是否提高生活质量。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普遍感到经济实力的重要性。很多人放下铁饭碗,下海经商,为国家经济发展作了巨大贡献。生活在80年代的年轻人是有魄力的,他们创造中国经济奇迹,时代交给他们的任务基本已完成。他们将中国经济蛋糕做得足够大,让后来人尽情地享受。到2010年,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中国创造了东方奇迹。前辈们下班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新一代接班人又上来,他们就是出生在80年代,成长在90年代,奋斗在21世纪的80后独生子女。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走向了全新的阶段,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方兴未艾。世界经济正在向技术性增长方式转型。而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人不再有大规模的饥荒,农民不再有繁重的农业税。面对一片大好形势,80后慌慌张张地登上中国主流社会舞台。他们还没有长大,就听说市场经济是前卫社会名词,他们刚刚进学校,就听说中国正在敞开胸怀,迎接经济全球化大潮,等他们进入大学、步入社会,就接触到信息革命,他们整天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敲打着键盘。过着所谓“最熟悉的陌生人”的生活已比较富裕。他们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就80年代过来的一代人来说,他们用辛劳的精神创造了稳定、富足的社会局面。他们应该是享受的主体。但是,从小就一个人独大的80后孩子,在家中总是将父辈们的享受剥夺过来。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从知识层次上来说,80后拥有大量且精深的知识,他们凭借让人瞠目结舌的学习成绩和在学校获得的荣誉就能觅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他们脱离于底层之外,这让很多前辈羡嫉不已。80后有叛逆精神,而且习惯于个性化的生活。就是再工作岗位上,他们也会将工作场所视为生活场所。但我们良好的个人素养使他们从不乱来。更重要的是,80后对主宰生活,改变社会都游刃有余,所以他们的生活更加随性。面对浮躁的社会气氛,他们总是能保持冷静对待,并没有失去自我。这与80后的前辈有很大不同。前辈基本上成为了金钱的奴隶,他们为钱能出卖道德,甚至是自己的肉体。就此而言,80后比起前辈都有巨大的进步。所以,很多80后的前辈总是对他们指指点点,企图通过批评来让自己心理平衡。

可能,在现实中有很多意外,但80后偏偏喜欢它。他们想让自己的生活不但复杂,而且易于把握和感受。在今天这个迷乱的世界上,几乎没有人能坐到这一点,唯独80后群体是一个例外。无论走到哪里,人们对80后的印象都是文雅、有学养、能坐独当一面的工作。但是他们还认为,80后性格乖张,不易相处,常常给身边人带来不适和麻烦。而他们自己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争辩。这是别人无法接受的。根据社会相关人士的观察,大部分80后都有唯我独尊的性格。在经济大繁荣的背景下,他们挥金如土,他们不是为钱而工作,他们不是为建立家庭才谈恋爱。这一切都是生活条件提升的证明。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得到全面发展,民族企业越来越国际化,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不断攀登新高峰。这其中的主力军就是80后。赶上经济进入快车道,每个青年人都在摩拳擦掌,渴望在无限广阔的商场上一展身手。为了能在经济大潮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和超人的能力,他们大部分选择终生学习,有的甚至会进入著名大学深造,攻读硕士、博士等高学位。

在80后心中,不能出国留学的学生不是最优秀的。在过去,人们想上大学都是个天方夜谭,而今天,没有硕士学历无颜回家见父母,不能出过留学则自认为低人一等。在经济大潮中,80后没有超群的社会经验,他们的力量全放在学习上,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这一点来说,整个社会的不同群体都对80后产生嫉羡心理。从根本上,80后的生活不是因为过于前卫而招致社会工作者的批评,而是因为他们的魅力已达到不人能及的地步。只有有人性的人,相信都会嫉妒。20年前,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原因辍学的不计其数,因为他们屈服在金钱面前,而不能坦然地面对残酷的挑战。就今天的80后来说,他们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且能在高压力下寻找人生的快乐。前不久,我的一个老乡刚刚大学毕业。我知道他家庭条件非常不好,我问他:“你还想读书吗?”他心理明白,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通过社会救济机构获得助学金,一是离开学校,彻底结束学生生活。但它的回答却让我非常意外:“这社会能会那么残酷吗?只要我不懒,只要承受压力,我就可以坐兼职来读我的研究生。”我非常诧异地看着他,似笑非笑地道:“你能行吗?不要光说不练。”老乡上前了几步,道:“你看好吧!没有我做不到的事。”我非常无奈,看着他苦笑了一番。两个月之后,老乡竟然约我到一家星级酒店吃饭。在席间,我张口就问他:“你还在学习,哪来的钱呢?”老乡笑嘻嘻地道:“我现在就在用我的专业知识给以家软件公司做技术支持,一个月有上万的收入。”我忙睁大眼睛:“是吗?那你学费不愁了,你的理想实现一半了。”说到此,我老乡不由自主地乐了起来。

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发现,80后的成就观与前辈完全不一样。就目标来说,前辈显得非常单纯,他们要么选择一个方向自己默默地走一生,要么当一名本分的学者,不问世事。但是,今天的80后不一样,他们正在引领一种全新的成就观。在他们眼里,做事业往往让人趋炎附势,世故尖酸。但做学问又会压抑自己的心情,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因此,80后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其中包括了“在社会上打拼”和“苦心做学问”。这不但深深影响了80后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让80后彻底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在强大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中国人用一代人的时间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当今,80后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实现了社会结构大调整。其实,中国年轻人基本上过上了发达国家公民所拥有的生活。整体上认为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老人和贫困山区的国民处于艰难之中。单单从80后中看,这群人已率先带领中国年轻人走入了“高物质消费”的时代。

根据权威人士的调查,在近十年内大学毕业的80后中,一般的工资都再4000-10000元每月之间。因为自己没有吃过苦,所以他们活着没有必要受苦。没有经过磨砺,他们便凭自己融会贯通的知识而获得顶级档次的工作。早晨,单位会开车到他们家门前接他们上班,中午一起吃肯德基,晚上又有专车送回家。如果遇到加班,老板会招来出租车,将员工一个个地送回家。就是这样,80后还在叫嚷:“应该给我配台笔记本,那样我可以在家里工作。”就此可见,80后的工作概念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并不像前辈们那样,日日夜夜守到办公室里,而且效率低下。

经济大发展给处于社会核心中得80后带来无尽的好处。即使他们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们同样能凭兼职和自己的学识谋生,这是很多前辈望而生畏的。他们说80后不能自力更生,到今天,这句话的确是偏颇了。中国市场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当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它们将极大地拉动中国经济,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两个产业必须十分强大。就目前来看,80后中的企业家和社会名人基本上都是出现在这两个行业IT方面,有康盛世纪CEO戴志康、游戏专业茅侃侃、Mysee总裁高燃等等。在文化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韩寒、郭敬明、春树等等,他们都是80后中的佼佼者。

中国已成为一个受世界瞩目的经济大国,这是60、70后创造的奇迹。相信在未来20年内,80后将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国经济强国形象。在这其中,80后会不断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力,并使全社会向它们靠拢。无论怎么样,80后在创造神话,他们的地位在提高,他们即将影响中国社会。在一切还没有实现之前,前辈们可以怀疑,但相信事实可以说话。

第二节 睡在金钱堆里的不安

有人说,有钱的人是最幸福的。在今天这个社会上,一切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但就是金钱每个人没有把握能将它永远地控制在自己手上。这让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渴望——获得更多的金钱。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的金钱意识非常弱,这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市场越来越大,越来越自由。每个人的创造精神都得到激发。由此,中国进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综合。中国人的自信心提高,国家荣誉感增强。中国经过了三十年才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这是60、70后创造的奇迹。今天,他们是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同时,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也步入社会,他们正在与前辈交相辉映,形成中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大有随时代替他们,主宰中国社会的趋势。

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80后们还没长大,就享受着一流的教育,他们既明白“孔融让梨”的道理,也知道“文理知识”。等80后成人时,父辈已经给他们编织了一个铺满“金砖”的大房子。在80后眼里,“钱”只有一个概念:它是用来换取快乐的,也就是说,金钱不再是每个人的“压箱纸”,而是到手就被花掉得消费工具。80后喜欢网络生活,他们常常在网络上攀比。一个80后网友对我说:“我上网就喜欢晒自己的房子,是我父母给我的,一般人是住不到的。”当他将房子照片发布到网络上时,马上有人回应:“这是谁的房子?如果主人是世界500强总裁我没话说,但要是游手好闲的公子哥的,我只能像愤青一样谴责你、打击你、鄙视你。”其实,这朋友的目的达到了。他通过炫富,而让嫉妒他的人产生心理反应,即使是抨击自己,心里也美滋滋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过炫富来让一群人注意他,崇拜他,巴结他。这就是80后集体追求的一种受人瞻仰的荣耀。

其实,这种凭借身外之物而获得的荣耀并不能为80后带来持久的激情。当他们拿出别人没有的金钱和奢侈品时,很多普通人都在想:为什么别人不努力就可以成为一代富甲,而自己却要累死累活地折腾一辈子呢?正是这种强烈的不满,让社会中弥漫着嫉妒和仇视心理。每当80后表现出他的富有和阔绰时,总是非常意外地承受着喜忧参半的压力。首先,他们炫富是因为渴望获得精神上得认同感,所以他们以为所有人都会崇拜他,接近她。但是,这部分人往往保持缄默,就算他们是大部分,也不会产生多大明显的社会反应。而那些愤世嫉俗、穷酸惯了的人则会大做文章。

2011年6月20日,一名名字叫郭美美的女子在网上炫富,其豪华住宅照片放在网上,让人震惊万分,郭美美必定是一个有背景的人。看完帖子发现,郭美美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当时,网上一片沸腾,很多人认为郭美美太自负了,还有人跟帖说:这是红十字会自报家门,一个慈善机构有这个必要吗?社会上一群人被郭美美蛊惑,并对她所拥有的财富翘首赞羡。但这些人一般不会有所行动,但郭美美的人气却飙升。但也有不满的,他们开始发出声音,置疑红十字会,这个慈善机构怎么会有这么多钱落到郭美美私人手中。于是,网络大讨论开始,社会舆论掀起轩然大波。以至于红十字会内部进行了彻底清查。最后,事情不了了之。

从这件事中我们能看到,80后的生活奢华到穷极地步。他们已没有了追求,自己的父母是权利场上的最强者。就表面上看来,80后已无法超越。在消极思想的左右下,80后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心情好时,他们会上街疯狂购物。去年,我一个刚刚从英国一所顶级大学回国的朋友,因为家中有钱,出门吃饭游玩都会带好几个朋友,每次都是她做东。不是在星级大酒店,就是在国际俱乐部。每次花费让人不计其数。一天,她和几个朋友一起上街,因为和男朋友闹别扭,他心情非常不好。走着走着,来到商业区,他提了提包,道:“走陪我买衣服去。”几个朋友一起随便她进了商场。没想到,她见到好衣服就拿,堆了满满了一购物车。之后她又买了手机、电脑、皮包等等。等他去前台结账时,一共是90多万元。他当场拿出一张信用卡,道:“好!刷卡吧。”朋友们站在一旁顿时目瞪口呆。

其实,这个朋友也不是花自己钱,如果不是她家庭雄厚的经济实力,相信她发再大的脾气也不敢花这么一大笔钱的。殊不知,这是一个普通人半生的收入。就今天的真实情况来看,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小资”式的富二代生活。在80后的字典里,找不到苦难,找不到自残,找不到窘迫。他们的确是蜜罐子里泡大的一代,但他们内心有过苦味,只不过是被表面上的金钱观所掩盖。很多80后都意识到,要想让自己有所进步,最好的方法就是站在父辈的肩上,再攀登一个新高峰。不过,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他们手里拿着父母的钱,还叫嚷着要离开父母。他们个个有知识、有涵养。所以就生活独立问题,他们自己看得比别人更清楚、更透彻。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80后有大把大把的钞票,并不意味着他们比任何人都幸福。在学习上,他们承受过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在生活方面,他们总是前辈们的共矢之的;在工作上,他们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极力全部解决,并要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独当一面。

从心理方面来说,80后普遍比较富裕,是因为父母们不够关心他们的心理,而是在物质上一味地弥补。这就造成80后基本上不能科学地规划钞票的用途。就像上面说到的朋友一样,她只是因为与男朋友闹别扭,就在商场疯狂购物。数目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这样做无非是想发泄自己的情绪。或者是在朋友面前炫富,来获得另一种心灵上的安慰。这样的80后还有很多,他们要么是腰缠万贯,要么是有权有势,一般人对他们望而生畏。

在长春某高校,有名叫郭浩(化名)的学生。他每周末都会邀请10来个同学到大酒店吃饭。中午他便打电话到餐厅:“晚上朋友来饭店吃饭,一定要留个上等包厢,大家都会带车,一定要多留几个车位。不要蹩手蹩脚,我要面子,钱好说,要多少有多少。”说完,饭店为郭浩准备了一桌最好的宴席,价值几千块。这样的聚会郭浩已经支持过无数次。在长春上学的郭浩家庭条件非常好。平日里,很少能在教室里看到他。只要是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同学们都会看到她坐在豪华轿车里,带着女朋友,潇洒地在学校周围的公路上兜风。他被公认为“公子哥儿”,出手不但阔绰,而且喜欢社交,朋友到处都有。

原来,郭浩是辽源市人,那里煤炭资源丰富。其父就是名震一方的煤老板,从小就没有所谓“两手空空”的经历的郭浩做人非常高调。他看到身边比自己小的都在勤工俭学,比自己大得都的找工作,整天提心吊胆,生怕明天就没有饭碗。这让郭浩感到非常骄傲。他常常对身边人道:“我什么都不怕,就怕钱多了。所以我花钱有一个原则,一切以自己开心和朋友友谊为重。”实在,现在的80后虽然有钱,但他们往往精神财富微薄,什么叫幸福,这对80后来说是很模糊的概念。当像郭浩这样的富二代对一切有麻木感时,他们唯一想做的就是“花钱”。他们认为,花钱可以寻找刺激,可以寻找个性,甚至还可以寻找很少人拥有的尊贵。

其实,80后的幸福并不能让他们自己认同,因为幸福在生活中永远是短暂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煎熬。为了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他们往往拿出最有诱惑力的“金钱”来收买人心,从而得到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所谓“快乐”与“美满”。

今天,越来越多的80后睡在金钱堆里,他们表面上把自己装扮得坚强有自信。但是,窥探他们的内心,我们会发现,那依然是一块纯白的新纸。他们没有勇气书写什么,他们认为“真空”就是解脱。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前,80后们被金钱左右,但却又时时在与腐朽的金钱观作斗争。不得不说,80后用钱很前卫,但他们太缺少理智的真性情了。

第三节 我的青春 飞一样的空气

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总是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就年龄段来说,人到迟暮更容易出现问题,从而产生悲观消极情绪。而最完美、最华丽的人生也是短暂的,一般看来,人们一般将20岁到30岁之间的人生称为“黄金期”。是的,这是最有激情的时段,是飞扬青春与梦想的时段。

今天,80后处在这风华正茂的年龄。记得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对生活指手画脚,甚至能控制父母的行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永远是社会焦点和家庭中的小皇帝,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80后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定位。就像前辈们所说的,“80后是初升的太阳,他们有飞扬的青春”。就表面上看,80后有他们不完美的一面,他们常常因为一些事而对别人大动肝火,常常因为小小失落而丧失理智。这就告诉大家,成长在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人并没有童真。他们坚强的一面总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表现,感情过于单纯的80后,并不喜欢接触陌生人,但是,他们却喜欢在网络上疯狂聊天、交友。这让很家长捉摸不透。其实,认真分析一下,我们便能发现其中的原因。

在互联网时代,80后基本上改变了以往的社交方式。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距离就是美。从大部分的生活习惯中我们发现,越多人际交往的人越显得庸俗。而从来没有过苦难,没有丢面子的80后来说,尽力少地进行人与人赤裸裸的交往是极为必要的。他们认为,身体是低俗的,精神是高贵的。所以他们试图寻找种种方式,来实现自己既能呼朋引伴,又能洁身自爱的完美人生。进入21世纪,中国互联网技术得到极大普及,一般80后都会用电脑。开始,他们只是带猎奇心理在网上遨游。久而久之,他们建立了一种以网络为生活圈,以电脑打字为交际工具的新生活。刚刚起步时,相关专家大声疾呼:“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死在电脑上。”那时的人置疑80后会没有刻苦精神,整天玩电脑的“病态一代”。

十年时间过去了,当80后以个个长大成人之后,我们的社会研究者奇怪地发现,中国的主流生活方式正在一点点的萎缩。从前国人喜欢请客吃饭,以此来广交朋友。但今天,人们一般都在网络上交往,用聊天工具、博客和微博等方式进行人际交往。而且大家的感情非常融洽。在长期交往之后,他们才会约个地方,吃个便饭,叙叙衷肠。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80后就进入互联网时代,他们是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一股力量。他们会产生引导社会新方式的能量,完全是由于他们有先天而独到的优势。

中国出现互联网是在上世纪末期,那时中国人家中很少有私人电脑,最多人们在办公室摸摸看看,根本不太会使用它。到世纪之交,80后正好进入中学或者刚刚考上大学,他们习惯在网吧里玩电脑,喜欢在电脑上搞小创造。80后开始了集体网游、一起用QQ聊天的。由于他们终日泡在网吧里,加上家长又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于是他们慷慨解囊,给自己的孩子买时下最好的电脑。素质更高的家长甚至会坐在电脑前,教自己的孩子怎么用电脑,怎么解决常见问题。虽然有些家长知识有限,不能了解孩子要电脑的意图。但他们总觉得,别人孩子都用电脑,我应优待自己的孩子。就这样,80后对中国电脑普及,尤其是在中下层社会家庭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就全国来说,中国人使用电脑是从80后这里蔓延开的。80后疯狂地追求网络生活让所有监视他们的、注视他们的、和偷窥他们的前辈顿悟:生活是不能强求的。只要我们过得好,顺应时代,那一切生活方式都不是问题。我们没有理由将进步的事物扼杀。后来,80后常常坐在电脑前教父母兄弟们玩电脑。彼此达成默契之后,前辈们情不自禁地感叹:“时代进步的脚步终于也让我听到了。”

近年,有个三口之家,住在安徽合肥,儿子正在某高校的读本科。眼看自己就要本科毕业了,儿子回到家中,告诉父母,我要考研了,必须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母亲非常惊诧地道:“要电脑,那你能好好学习吗?”父亲也直勾勾地看着他。儿子马上烦躁起来:“我想一台电脑都不行吗?可能你们打工挣钱少,但我没有电脑是不能上学的。”父亲不解地笑道:“那玩意儿是重要,但我们不想让你沉湎于网络里。你要知道高中时就是因为玩电脑而不能上重点。”儿子更不耐烦了:“你们给我买电脑,以后我可以教你们怎么用办公软件,那时你们就不必要整天坐在别人眼皮底下工作了。”父亲忙道:“难道有电脑我们就能做老板?”儿子点头:“有可能。”父亲沉吟片刻道:“那好,我们就给你买一台。”

三天后,父亲花两个多月的工资给儿子买了电脑,回家父子俩又说又笑。儿子开始自信,以后学习方便多了。此时,父亲就站在儿子身边,学习一些基本技能。儿子告诉他:我明天教你打字,等会了,你自然会发现网络是无所不能的。一周后,儿子将父亲教会。父亲坐在电脑前,信心满满地道:以后搜集资料不用去图书馆,工作效率高多了。儿子又将母亲请来,让她在电脑上看京剧。见到各式各样的京剧段子,母亲乐不可支。就这样,全家开始迷恋电脑,热衷网络。

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80后不但成为网络时代的代表,而且成为整个社会新生活的引导者。虽然他们还年轻,虽然他们还有孩子气,但他们已迅速主宰着社会,并让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变,形成一种既没有陈旧思想,也没有欲望过于膨胀的新生活。

其实,人类已经过三次大升级。第一次人类掌握用火,火的使用让人类彻底与动物分开;第二次升级是语言和文字的发明,自从会说话,人类就开始过上开明的生活,而文字的出现,更让人类的精神世界发展到华丽的极点;第三次升级是由西方人创造的,他们用科学技术将人类带入机械化社会,我们开始掌握制造和使用机器的能力,生活从庸俗落后的地位跃升到控制自然的时代。今天,人类又开始了一次升级,他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这可能还被包括在机械化时代的范围内。但是,它与以往机械化时代有很大不同。信息技术,或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是人类走向与智能机器和谐相处的年代。

在80后看来,接受这些新事物要有极强的驾驭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就目前来说,中国还处于适应这一时代时期。就整个社会来说,前辈们的技术水平,普遍不如80后,而走在80后后面的90后等群体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完全依赖于80后。也就是说,80后有什么动向,晚辈们就会跟风,这让很多80后感觉头疼,因为一种新思维出现,自己不能成为直接享受者,而是要与晚辈们一起享受,甚至是让给他们。

现在,是不是可以说,80后已是中国最能代表进步力量的一代?可能,他们刚刚在社会上崭露头角,还不能过早作出判断。但我们坚信,80后的青春正在飞扬,就像天空的云彩一样,洁白而美丽,并没有一点拘束。就像从前一个大学生朋友对我说的:“要想做生活的主人,一定要多学习,我们没有痛苦的人生,所以我们充满友善、快乐,几乎飞扬的青春。”诚然,人生中,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呢?

当80后回首青春时,会看到一条尘土弥漫,混沌不清的路。那是一条自己魂牵梦萦的大道。但当他们走过,再回首时,发现那是一条充满坎坷、充满尘埃和戾气的路。他们太年轻,不愿承担着苦痛,但他们还是坚持过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吧。“80后是没用得一代,他们没有信仰,他们叛逆,他们乖张……”可能,这些话都是刺痛80后神经的词语。好在他们是年轻人,对任何都可以置之一笑,因为年轻就是资本,他们有时间去努力、去学习、去改变。正反,80后要将“优秀”一词诠释到底。无论现在他们是什么形象,但五年后、十年后,甚至是二十年后,80后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拭目以待。

就生活来说,80后理解的与长辈们的完全不一样。但谁对谁错,事实已告诉我们,飞扬青春就是一种生活,他们可以放弃事业,放弃爱情,甚至放弃名誉,但他们绝不会放弃个性的张扬,青春就应该像风一样,飞扬的空气里,无处不在。

第四节 高科技阳光下的黄金一代

时代像一只闹钟,它会在定好的时间响起,然后让人警醒一段时间。这就告诉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并没有绝对平静的生活,也没有长久的“吵闹”。这“吵闹”表现在现实中,就是一种繁荣。当时代的闹钟响起时,这个时代就繁华起来。在中国历史上,繁华的时代已不计其数。那时可能还没有所谓的时代闹钟,因此,古代中国的辉煌是自发性的,并没有根本性地分析出它的繁荣原因,所以那些时代都是美好的、禁得起时间消磨的。而今天,我们在繁荣的时代下,但却充满道德和情感问题。我们的80后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并努力地面对这个疯狂的时代。

自从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都认为中国将是世界经济强国,而且世界舆论还大胆预测,在未来10年内,中国80后将进入中国经济主体,并在这些年内主宰中国经济。虽然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中国经济越来越依靠科技。此时,中国的青年人大量掌握技术知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技早已全球化。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趋向综合化、全能化。也就是说,国人人才标准一般都为文理双全、中西贯通。这才不是最终的人才标准。就目前来看,80后的人才观念是:文理不分家,懂一门顶尖技术。这样的人才在任何一家企业都会抢手,并获得高收入。

无论在什么时候,80后都没有忘记,前辈之所以没有百分百地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技术本领。当下,科技得到极大普及,就是一般的中学生也会对计算机有深入的了解。过去,人们只会将文化知识不断地普及,这一点,中国的历朝历代都出现过,而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正是这一现象的代表。在一个全能时代,社会总是需要全能人才,无论你什么性别,什么身份,什么学习背景,你都要具备做一个成为企业经理人的能力。遇到一切棘手问题都能独立完成,尤其是技术上,你更要拿出一个切实而完整的解决方案。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80后企业家中,大部分都分布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像戴志康、李想、茅侃侃、高燃等等,他们都是新科技领域创业的成功者。在他们身上,我们都能发现一个共通的优点,那就是他们精于计算机技术,而且受过很好的文化教育,管理起一支团队来显得驾轻就熟。这就告诉我们,在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得市场上,科技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如果你只懂得管理,那注定你是个高级打工仔,如果你只懂技术,那注定你只是个普通工人。如果你两者兼而有之,那你就是一位企业老板,起码,你的工作中会始终渗透着一种老板的自尊。

80后喜欢放松的人生,但他们并不是不进步。在当今社会,80后可以通过与外国人聊天来实践自己的英文水平,他们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来评论世界各地的第一手新闻,而且效率和可靠性并不是全球性媒体差。只要有想法,80后就会将它弄到计算机上,然后找伙伴研究、开发、应用。可以这么说,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80后只要用一台电脑就可以将自己的本能发挥到极限。从前,我们只能在田间地头玩枪战游戏。现在,80后已能在电脑上全身心地体验枪战游戏,而且大家都有一种拼战沙场的冲动。不得不说,80后是被高科技驯化的一代。他们认为科技是最现实的生活工具。尤其是对事业成长期的群体看来说,要想主宰一个时代,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群体,那他们就要运用科技。这是一条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道路。

“只要我们能看到未来,我们就能成为最骄傲的一代。”这是一位80后朋友曾经对我说的话。这话本身带有很浓的挑战味道。但这又是一种社会写照。今天,科技已像文化知识一样,成为80后成功和炫耀的最好资本。他们认为金钱是附属物,只有自己掌握大量知识和技术,这才是一个全能人才的标准。这里所说的科技,一般都是指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80后适应了时代,同时,时代也被80后改变。在此情况下,80后慢慢成为社会整体素质的塑造者。我们需要全民素质,当然不能放弃对科学技术的掌握。

无论怎么说,80后开创的时代是前无古人的,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一代人获得巨大成就之后,会在较长的时间保持自身的优势。但是,等下一代登场时,前辈们显得非常颓败。就这一点说,80后现在处于辉煌期,但他们一样会被时光雕琢得沧桑老成。就这一点来说,80后既有与前辈的共通性,也有区别于任何时代人才的特征。他们做事没有风格,但却能整齐划一,给人以极强的专业感。这是前辈们所未达到的。无论什么时候,80后都在默念着一句信条——我的未来我做主。的确,这是80后亲手创造出来的新鲜社会,他们正在努力地控制它,让它成为人们的生活依托。

通过对社会的详细调查,人们发现中国80后不但是一群充满活力,淡化低级趣味的一代。这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工作上。从前,80后不认为铁饭碗是最好的工作,找到铁饭碗,自己一身将衣食无忧。他们渴望找到充满竞争的环境,并用尽全身力气来赢得成功。在80后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他们只相信暂时的失落,但那绝不是失败,充其量就是短暂的迷失方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80后都会来到朋友面前,让大家一起疯狂地旅游,然后站在田野上,或山巅对着天空大声地呼唤。心情被放逐之后,他们会坐在电脑前,认真地设计着自己的电脑程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们的灵感和思维会无限伸张。用数码相机将当时情景全部记录下来,放在电脑上,简单设计加工之后,旋即被传到网络上。

这就是80后的生活,他们为有工作压力而快乐。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精神财富。只要自己能驾驭苦难,那你就能享受美好,玩味痛楚。这种想法可能很多前辈都认为是大逆不道。但是,虽然时代在发展,80后对痛苦已不敏感。相反,在痛苦到来之前,他们却有一种一试身手的欲望。无论是在普通行政岗位,还是高技术型岗位,他们都能发挥出极大的工作热情。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但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专业技术过人。只要招聘80后,企业就可以辞退计算机维护人员。他们个个是计算机技术高手。

80后不但能靠高科技做各种各样的工作,而且还能用高科技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串联起来。今天很多80后都喜欢在家里办公,一边吃着父母给他们做的美味,一边停止地敲击键盘,完成着一项项工作任务。更可贵的是,80后开始用高科技打开市场,创造出一片属于他们的天地。就这一点来说,80后是开创局面式的一代,虽然他们的前辈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而80后正是站在他们肩膀上往上攀登的群体,所以他们心理更平静,更能做出前辈完成不了的成绩。

当前,中国出现了一批80后企业家,他们或者成为行业顶级公司的总裁、总监,或者是自己开一家高科技公司,成为一个企业的所有者。根据调查显示,80后中半成都是事业有成者,而解决不了吃穿什么的比例小到让人难以计算。在生活中,一问到真正的80后工作,他肯定会说:“我是管理者,我不需要依靠谁。”由此可见,80后们傲慢是有其道理的。在信息技术爆炸的今天,几乎全民普及计算机技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80后在学校里拼命地学习技术。在他们眼里,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才是一个杰出人才。“全能时代需要全能人才”,这是整个80后的人才观。

一个社会的成熟往往取决于它的成员是否有稳定的创造精神。今天的80后,脑子里充满着创意,而且这些创意都能运用到他们学习的技术上来。当他们在街上看到一只流氓狗时,他们会回家在电脑上设计一套流氓装,还顺带一件保护宠物皮毛的动物服。

这些都是80后的智慧,在当今社会,他们只有通过高科技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80后对技术特别敏感。掌握一门高科技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会让自己发挥文化青年的实力,同时,也让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大大提升。我们需要高科技,需要它变成一种文化。也许,80后完成了这一任务就会获得更多尊敬。事实上,80后在努力,不远的20年内,80后将完成社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他们的确是“黄金一代”。

第五节 我要幸福 不要奢侈

很多人认为,奢侈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过去,国人的生活条件相对简陋,他们没有穷极欲望的能力,所以到今天,很多人都觉得,现在有钱了,社会发达了,我们应该好好地穷极欲望,做一个会享受的人。这可能是80后的前辈们共同的想法。可以说,他们是渴望享受,却不能理智地面对工作。其实,他们一旦有钱有资本之后,往往容易误入歧途。所以,社会种种非法的行为,或伤风败俗之事都不是80后做出来的。

面对这个不安分的社会,80后看到前辈们给自己留下的世界并不是完美无缺,其中充满物欲,充满浮躁,充满冷漠。在很小的时候,80后们就被告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随便相信别人。小小年纪,80后就经受着生活的苦闷和寂寞。他们整天被关在一个房间里,或者是一个庭院里。他们不知道汗水浇灌的希望是多么的美好。因此,到他们长大时,心中对普通生活极为渴望。他们相信,“平淡才是真”。

“我们有钱,虽然我们有父母的秉性,但我们做人做事却与他们有很大区别。”这是好几位80后青年向社会的宣言。改革开放诞生了一大批中国民族企业家,但是,他们在对物欲的控制上明显表现得比80后差。在南京市,有个姓李的80后,他是艺术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小时,父母什么也没有,只靠辛勤的打工生活来维持生计。他们常常对小李说:“长大了一定让你成为有钱人,让你成为名人。”那时刚刚懂事的小李总是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们,并不敢说一句话。

等她上中学时,父母就省吃俭用,让她学习音乐、舞蹈、绘画。几年之后,小李要上大学了,父母急着给她筹钱。父亲急中生智,决定将仅存的几万元钱拿出来做生意。几个月后,父亲的小投资获得回报。半年之后,小李的学费筹齐了。她如愿以偿地上了南京一所著名大学。此时,父亲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发展在房地产行业,成立了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到今天,他的资产已上亿。小李的生活本来应该非常幸福。但是,母亲向父亲提出离婚,家庭彻底破裂。小李在情感上受到巨大打击,致使自己不想上学。父亲伤心地道:“也好,以后就跟着爸爸做生意。”就这样,小李美好的未来毁于一旦。

现在的小李告诉大家,她真想回到小时候,享受一家人一起吃苦的幸福。不难发现,现在的80后看到前辈们不安分的社会状态之后,内心的震动非常大。他们往往痛恨那些只为物质享受,而忘记伦理道德的人。小李还告诉大家,她常常能收到母亲寄给她的钱和礼物。她说:“我妈想用金钱来收买我的心,其实我已死心,不想再见到她。”很明显,小李不想被金钱打倒,她渴望获得人间不被金钱收买的亲情。但是,母亲却怎么也不能给她。为了表示对母亲的不满,小李常常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写文章。最后,她写成一个厚厚的本子。她不喜欢物质享受,但她又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因为这是人生的一大快乐。但要是赤裸裸地炫耀,那她是万万不会做的。有钱并不能给小李带来幸福。相反,她认为是金钱才让她失去了美满的家庭。面对这物欲横飞的世界,80后们正在改变那种过于腐烂的生活方式。

从小李的故事中我们还能看出,人生的幸福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实,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里,我们更要淡化金钱的影响力。也许,金钱在主宰一切,但如果我们的精神世界不能独立于它之外,那我们将没有本来的生活。一切都以金钱为核心,那我们的生命将变得极为肮脏。就像小李的父母一样,他们有真情时患难与共。但有钱之后,却撒手分飞。不得不说,金钱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他们虽然获得了身外之物,但却丧失自己最本源、最真实的人生。中国人向来讲究道德、礼数。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前为经济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代人将渐渐失去他们的主导地位。因为,中华历史上千年,从未曾断绝过伟大的道德思想光辉。一代人可能会有逆民族精神现象,对于一个优秀的民族来说,这只会是短暂的现象。80后的长辈们形成了一段时间的民族文化真空。但到今天——大约经过了60年——中国的民族文化在复兴。经过80后的成长期之后,中国的民族文化再次熠熠生辉。我们用传统思想解释现代生活,解决工作问题。就是一向强势的西方文化也开始不同程度地接受中国文化,各国兴起汉语热,创办孔子学院等等。

在前辈中,他们鄙视一切关于中国传统的东西,其所谓的“封建思想”是一种毒害国人思想的东西。但是,今天的80后却认为,世界发展离开中国思想将是没有底线,不能良性成长的。在经济社会中,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更值得我们去重视。钱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一切,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不能用金钱购买的。我们渴望知识,寻找快乐,掌握成功,这可能都已转化为金钱上的东西。但是,每个人的内心都在无规律地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理性回归。80后从小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长大成人之后,他们独立、干练、观点独到有立场。根据他们自己的判断,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回归本性人生的最好武器。

在中国这块文化土壤极其丰厚的土地上,任何人都不能离土而生。在80后看来,这“土”就是生命的本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80后都不会放弃唯美而真实的生活。只要我们能看到一种有意义的生活,那就需要强大的文化背景。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永远也不能左右别人对自己的影响。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80后常常避开人群,一个人藏在僻静的角落,认真地看书,专心地练功。80后还觉得,只要有赤裸裸的人际关系,事实上就有了堕落的表。象。现实中,人们要维系关系,往往就用金钱说话,用绝对的利益维持脆弱的友谊。

在整个80后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处于极高的地位。他们不知“挣钱”的艰辛,可谓挥金如土。他们喜欢在公共场合炫耀自己的财富,他们就是“富二代”。他们不知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在他们眼里,别人奋斗一辈子也不如几天的挥霍。他们穷奢极欲,但却始终不能有半点作为。相反,那些中下等,或大部分80后都能将金钱放到一边。“不是不像挥霍金钱,是因为那简直就是一场垂死挣扎”,一位前卫时尚的80后曾这样说过。不难发现,越有钱的青年人生活越糟糕。不说精神面貌,从他们的心理状态来看,那些高高在上、挥金如土的80后心理被扭曲,甚至是变态。他们拥有的金钱让他们精神极度空虚,因为金钱占有量没与个人能力形成正比。所以,那些生活水品中等,整天为事业打拼,为金钱奋斗的80后总是朝气蓬勃,精神状态良好。

从上面的分析能知道,80后基本上是有理想的一代,但他们的理想并没有成形定位。不像前辈,他们往往设定自己要成为大企业家、大明星、大学者什么的。80后则完全不一样。他们不管自己的奋斗终点是什么,他们只想自己的奋斗过程是完美无缺。可以说,80后打破了世人对理想的定义。他们认为享受过程就是理想,而前人都认为理想永远在一个终点等着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出现。这种生活不需要太多激情,不需要太多金钱,还不需要太多物质。反正,只要能安排好吃喝玩乐,其他的他们都可以不在乎。当一群80后聚餐时,他们往往选择露天酒吧,不会进什么星级宾馆。用80后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找的是心灵上的随性,而不是激动得心脏怦怦跳的地方,”在消费观念上,80后比前辈更理智。如果是同学聚餐,他们会选择一个宽松、幽静的酒吧,认真地考察它的性价比,然后再坐下来点餐。“虽然我有钱。但我还要俭省,这是美好生活的一种修炼。”

在众多社会群体中调查发现,80后喜欢上班族的生活,压力大他们也无所谓。因为这样可以为他们带来极大的生活乐趣。甚至80后还庆幸,只有金钱我们不会过多追求,因为金钱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太多之后,它就会腐蚀我们们的思想,让性情变得更懒惰。

面对这个庞大的物质化社会,80后不只一次地呼喊:“我们不要奢侈,我们只想找到最本原的人生,这才是制造幸福生活的最大法宝。”

第六节 放假回家 一个可怕的噩梦

一个社会文明与否,我们往往要看社会群体的表现,能定位一个社会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社会主流群体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能力。在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人才显得格外重要。到了中国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后,国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使很多人才认为自己不是人才,所以他们的同等水平的人群中,只能选择增加工作量来维持自己的优势。这一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我们的70后是这一观念的体现者。到今天,我们的80后依然受到他们影响,认为好人才就要比别人工作质量高,比别人赚钱多。

“我们渴望在工作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之所以工作,那是因为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很多80后都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事实上,80后愿意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于普通打工者来说,不工作是万万不可能的。如果还想要车要房,那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80后大部分在外地上学,在外地工作、打拼、追求事业。很多80后游荡在北上广地区。今天去人才市场,明天去猎头公司,心理压力巨大。而在短短的五年前,他们还有阔少爷、大小姐的架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80后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竞争局面。他们从天堂上一下坠入苦难的凡尘。本来他们不独立,但生活却将他们推到独立的环境;他们本来没有竞争压力,但大环境却让他们时刻面对压力。在自然与不自然之间,80后养成了能适应社会,并不抱怨前辈和一切不和谐的东西。

一旦遇到有压力的工作,80后不会抱怨,但他们拒绝加班,他们愿意在法律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老板们让他们超额完成任务,他们总是选择抵抗、争辩,甚至是辞职。在很多人看来,这群人生活非常悠闲。其实不然,正是因为压力过大,所以80后可望有休息的时间,他们一旦抓住机会,就会不依不饶地要求休假。在今天的社会上,80后常常受到家长的监视,因为家长觉得他们永远的“乖孩子”。就内心深处来说,80后是排斥家长的。由于当他们事业有成时,家长整天追问他们:“找到对象了吗?过年一定要回来。”

去年,一名姓黄的80后,刚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他供职于一家软件公司。刚刚工作,他十分卖力,工作八小时时间基本上排得满满的。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小黄基本上不接受老板提出的“加班”。晚上,小黄喜欢看书,听音乐。看到很晚时,他都会接到一个电话,那头语气沉重地道:“孩子,还没找女朋友呢?”“也好,放假回家,妈给你物色一个对象。”小黄听到这里,气得“砰”地一声倒到床头,轻声地道:“什么啊,什么事那么重要,我还想一心忙工作呢。”

在80后眼里,爱情有时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当一种状态被锻炼出来之后,他们就想方设法维护这种状态。哪怕是心里有一点点变化,他们也会排斥。殊不知,真正的生活是淡定,真正的工作是有条不紊。为了能有工作生物钟,80后往往不愿意过假期。这就如一个运转的机器突然中断,这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因为个人感情绝断。绝断了自己的理想。那是万万不可以的。有的80后还认为,自己内心深处不希望有过多假日,因为那样的确会损害自己的工作效率,但是社会复杂,人脉密集,整个大环境会让自己甘于世俗生活。而且80后有一个原则:拒绝加班,这已从一个潮流发展到一种秉性。80后一致认为,只要是一个公民,就应有享受的空间。如果自己一再向老板们妥协,最后自己将一文不值。不加班既是他们的做人原则,还是出于自身的长远保护。

现在80后中流行一种生活观念:当你高中时没找到对象,那现在就不要轻易找,因为找对象后意味着你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上,你的工作和生活都要极大地调整。正是这种思想,让一部分不善于挥霍情感的80后对爱情非常保守。父母盯着他们,所以他们不愿意回家。就是节假日,他们几乎都会与同学或朋友聚会,将所有愁苦都抛到九霄云外。80后自己也知道,整天与同学、朋友一起醉生梦死只能是暂时的,但它却充满诱惑力。

对于大部分80后来说,逃避现实,挣脱未来,疏远爱情是他们的追求。当假期到来时,前辈们在想:终于能好好地休息一番了,一定要出去度假。而对于80后来说,假期简直就是噩梦。首先,他们要面对金钱的考验,世界这样繁华,上街出游正是大把花钱的好机会;其次,他们要维护那些自己找不到理由回绝的友谊,在城市里,80后都有同学、朋友,一到假期,他们便会呼朋引伴,在娱乐城里尽情狂欢,其实,这是很多80后上班族不愿意涉猎的;再次,一到放假,家长就会不停地打电话,问这问那,尤其关心他们的私生活,这种家长威望由来已久,所以就是有反抗能力的80后们也不想反抗,这是一种伦理和习惯的驱使。

可以判断,80后——尤其是拿高薪的白领80后——基本上不喜欢过假日,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对工作态度的挑战和对平静心情的冲击。实在,80后已不能再受心理刺痛了,他们要迎合前辈,孝顺父母,深入社会。从小是焦点,长大后依然是焦点,但80后已不能招架,这是一个何等痴狂的社会。由于这一切都是那样自然地产生,让80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在现实中,无法面对的难题,人们总是选择逃避,80后也一样,他们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让流言蜚语自行烟消云散。

无论在什么时候,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往往决定了他得地位,一个群体也是,它的优势完全表现在工作能力上。80后处于一个非常时期,他们既要完成伟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任务,而且渴望享受生活,受到别人的尊敬。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不愿意接触一般的、庸俗的生活。有时,他们宁愿一个人坐在电脑前聊天,也不愿意去交际场上向人献媚,逢场作戏。的确,那是很浮躁的生活。无论是在良田万顷的乡村,还是高楼大厦的城市,80后都渴望找到最本原的生活,所以他们喜欢独处。在任何情况下,80后都有意与身边人保持一定距离。等到所有人都离自己而去时,他们会认真地注视着远方,然后打开音乐,让自己的心灵尽情地升华。

就算是父母不停地催促他们,让他们结婚、买房,他们还是置之一笑,并用轻飘的语言道:“我自有打算,我想先立业后成家。”正是因为这种原因,80后总是不愿意面对现实。工作已是一种习惯,奋斗的唯一方式,因此80后几乎倾尽全力做事业。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始终不满意。他们根本不能给父母多少钱,更给不了父母物质上的享受,所以他们避开父母,一个人躲在宿舍里不出门,更不愿意回家,让父母看自己的穷酸相。也许,他们在父母心目中永远是最棒的,但强烈的自卑和独立感他们不想回家。就是节假日,80后们依然不想见家人,如果自己心情实在太坏,他们会与朋友聚会,尽情挥霍情感,一起大声地唱,大声地叫。

社会结构会在大背景下才能发生巨大的变化。80后生活的时代更是变幻莫测,就每个80后来说,他们艰苦地改变固有的生活状态,从安乐窝里跳出来,融于浪涛滚滚的经济建设潮流。不被信任的一代却在创造着新时代,他们迎合的父母的要求,适应了社会学家对自己的定位。这一切是中国任何一代人都没有做到的。80后受到整个社会的监视,并总被前辈们指责。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或是出于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80后总是对外人漠不关心,对亲朋也不屑一顾。他们还得出一种结论——要想获得人生尊严,就要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

80后大部分已步入社会工作,他们并不是常人认为的严重依靠父母。恰恰相反,他们的独立精神非常健全。当放假时间到来时,80后往往选择一个人守住寂寞,将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再回到工作岗位上,什么都不必想,什么都不必顾虑。因为努力是一种人生境界。至于那些情感交流,打情骂俏,80后认为这是在折磨自己。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离不开真情,但80后却在逃避,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现实太残忍。真情越多,就意味着自己的压力越大。就是他们的父母,也在不停地唠叨。所以说,工作中的80后不想交友,有时他们自闭,因为他们在创造新的工作方式。

第七节 回望e网情多少?

在一个不被人认可的社会上,人们的生活总是非常飘渺,因为有不可知的现实在左右着我们,造成我们盲目判断,盲目追求。当今,中国处于发展阶段,有太多出人意料的社会现象,因此,人们的生活无法真正地稳定。有时,你需要拼命地赚钱,但工作却始终不稳定。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人虽然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很多人依然是“金钱的奴隶”,他们不顾一切地赚钱。为的就是获得心理上的解脱和身理上的满足感。

现在已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社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它需要从小康向中等富裕前进,他需要从劳动密集性社会向技术密集型社会发展。在这过程中,80后刚刚成长起来。历史将他们推到风口浪尖上,他们要为国家建设作出比前人更大的贡献,80后成才与否,与中国未来休戚相关。但值得庆幸的是,80后一长大就用上了互联网,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电脑一族”。个人的圈子本来是不大的,但借助于电脑,一个人的生活圈可以是全世界,可以是每个人的心灵。因此,80后是e网情深的一代。

从前有位大学生告诉我,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理想,从前他们要坐在教室里听课,现在可以常常坐在宿舍看看教学视频;从前他们总是在车站排队买车票,现在只要一个电话,车票就预约了;从前他们要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现在只要“百度”一下,一切迎刃而解……这是80后的生活感言,不难看出,80后热衷于网络,原因是现实离不开它。一开始,他们玩电脑受父母节制,认为这是荒废学业,耽误前程。而80后是硬挺过来的,现在父母们改变了看法,最主要原因还是80后已经塑造了网络生活。这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羡慕,进而参与进来。

80后喜欢网恋,他们认为,只要是有感情的动物,之所以会对新事物产生兴趣,是因为他们能在其之上建立一种新的情感意识。这互联网当然是不例外的,80后尽情地在网络上驰骋。将玩网络做成一门艺术之后,80后们开始创造一种“网络生活”。他们在这里寄托情感,工作学习,甚至是娱乐消遣,无所不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80后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还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化魅力。由此可见,网络对80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想一种辐射一样,从80后群体中发出,然后延伸到各个层面,各个群体,初步形成了网络时代的形态。

在网络上,80后书写了自己的人生。正是网络,让国人创造了一大批新鲜词汇,什么“神马都是浮云”、“网虫”、“闪婚”等等,都是近几年在出现的词句。从前,一个80后告诉一位记者:“现实很残酷,如果我们通过网络与人交流,会省去很多烦恼和金钱。我们都再网络中寻找‘王子与白马’的爱情。”这是普遍性的。现实中,不少女孩子说不相信网络,但当他们遇到一份真情时,总是激动不已,认为自己的真爱到来了。也就是说,80后女孩喜欢用事实说话,不愿开空头支票。在此基础上,80后男孩子表现得更豁达,他们认为,只要在网络上能遇到合适的,自己就会动真情,并渴望与对方建立关系。

由于是网络接触,很多80后缺乏理智,热聊一阵之后便要求这要求那。许多80后在认识不道半年时间里就结婚。武汉一对刚刚走入洞房的新人告诉我们:“我们都是80后,我们在同一座城市工作,我们在网络上聊了三个月就见面了,现在我们结婚了,时间跨度不过半年。”有人置疑,这样缺乏生活土壤的爱情能根深蒂固吗?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事实上,80后们对感情的理解还不深刻,因为他们喜欢“闪婚”。而“闪婚”之后便是离婚。很多80后都是结婚不到一年,然后草草分手。这种现象让很多人认为,80后本来没爱情观,所以他们在爱情的道路上走得并不坦然。但是,80后认为爱情是享受的过程,不必计较结果。现实可能需要被证明,但思想却需要开掘。在复杂的社会中,任何一种话语都只是断章取义。因此,80后更愿意就事论事,不去坚持什么原则,或者某种统一的处理态度。

根据普世发展规律,一种没受损伤和挫折的事物,它的发展总是缺乏生命力,但却能创造出奇迹,而且他们能将缓解能力转化为生命力,将一个个难题解决,最后达到一种主观与客观并收的“共赢”。这个逻辑可以灵活运用于80后。在成长岁月里,80后没受过磨难,没有挫折。他们就像一张白纸,长大后,依然是一张雪白透亮的空白纸。现在,他们遇到种种难题,但他们认为这不是困难,而是一种人生的历练,是人生发展的必经过程。80后不与困难为敌,他们努力改变环境,让困难慢慢地被自己掌握,然后再改变。由此,困难也成为80后人生道路上的风景。在这条路上,他们总是笑盈盈地面对一切。再大的困难,只要遇到80后的微笑,都会迎刃而解。

很多人看来,在网络上寻找一种生活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的天性要求感情面对面地交流。如果要想谈恋爱,必须非见面不可。这种说法很传统,表面上很有根基,但事实上,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大,科技普及率的不断上升,使国人不愿意再接受平凡的生活。而平凡的最显著标志就是感情过多,人情世故。时代在召唤新事物的出现,所以家庭电脑出现,它像一股旋风,迅速让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状态。就中国的80后来说,他们认为网络生活很高尚,没有世俗因素,很多平凡的东西都能放在一边。在骨子里,80后根本没有追求世俗生活的欲望。从小,他们的一切被父母安排好,从来没有争辩过,甚至没有选择过。他们就是一张白纸,到成人依然是一张白纸。现在,社会生活开始印画在白纸上。80后非常小心,但他们却没有强求这幅画要好到什么程度。他们态度良好,思想纯正,行为规范,凡此种种,80后这张白纸上得画都出奇的美丽。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选择并创造着一种全新生活。

在80后看来,要想找到人性最本质的一面,就必须学会用心做事,用心衡量一切。在网络里,80后能有清醒的大脑来判断这个复杂的社会。在这初级阶段,他们总会遇到风风雨雨。目前,社会上很多80后都喜欢“闪婚”。这种现象让人忧虑,但细想想,世界上哪个新事物的出现不是一波三折,迂回发展?在网络上尽情玩耍,在网络中尽情工作,然后再网络中尽情地煎熬。这一切都成为了80后的习惯。所以他们是了不起的,他们创造的网络时代新生活。

“我们沉湎于网络,但我们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能力”,这是一位80后女大学生常常对长辈们说的话。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很多人认为80后不独立,没有自己的主张。但就目前他们的生存能力来说,这种说法似乎是站不住脚的。

更可贵的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社会上诞生了网络文学。一批80后新锐作家在网络上发表作品,用电脑键盘敲出文字,俨然一个全新社会,而这社会是用虚拟空间构建起来的。在这里,80后们可以挥霍情感、制造情感,并能控制感情。每天下班之后,他们习惯性地回家吃饭,然后坐在房间,打开电脑,或者玩游戏,或者聊天,或者看新闻,或者继续工作。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维持生计。有了这些功能,很多人羡慕那些将电脑玩得转的80后。在内心深处,人们都渴望进步的快乐和更高等的文明,这是人类所无法阻挡的。前辈们都认为,80后从前不能让他们接受,但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刚刚开始时,他们已全盘接受网络生活,这是一种更完美、更理想化的现代生活。

今天,80后在网络里微笑,在网络里哭泣。当听到世界某个角落有灾难时,他们会默默地写上祝福文字,将希望寄托在一种神圣的空间里。80后是浓情重义的一代。因为网络,他们变得更多愁善感。生活就像飞舞的彩蝶一般,只要有空气,它就会展现美丽。当风雨突然降临时,它会用尽全力飞到一个角落里,但这非常困难。为此,不知有多少风雨断送了美丽的梦。在现实红尘里,我们一往情深,在今天的网络时代,80后更e网情深。

影响力总结:压力与空虚的成长期

常常有人问,中国的未来将是青年人的天下,还是老一辈当顶梁柱?事实上,社会与一个家庭一样,当当家人开始表现出颓唐之色时,儿女人就要代替当家人的地位。但是,如果当家人不能维持生活,且儿女们又碌碌无为时,那这个家庭就会衰落。反之,一个社会也是一样,当它有了一代能担当大事的人出现,这个国家就有巨大的生命力。中国今天处于一个非常时期,它需要社会建设者们比前人更能担当。就21世纪来说,我们需要一个“开门红”,在21世纪初20年里,必要有一群能力出众、知识丰富、心理强大的人把握它的未来。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80后成长起来,并担当起大任。

面对社会的要求,80后并没有迷失方向,但社会观察家们却认为,80后是失去知性的一代,他们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没有与人争锋的实用知识,甚至还有人说“中国因80后的诞生而无路可走”。这批评声可能有一些根据,因为前辈们接触的80后在生活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欠缺。但是,在工作上,80后做得很出色。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巨大的失落感,他们一开始有过彷徨,有过伤悲,甚至流过眼泪。可他们没有退缩过。当他们想退出时,心中便闪现出小时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想到这,他们又咬紧牙关,硬着头皮风雨兼程地往前闯。这种精神可能前辈们也有,但他们却不是有意识地前进,前辈遇到困难,总是想道自己的未来前途,或者是亲朋们的反应。80后不顾一切地往前闯,完全是因为一种生活需要。他们认为,只有坚忍,才能拥有更有意义的人生。

就科学方面来说,80后比前辈们更容易接受新鲜、高技术的事物。就传统意识来看,新技术产品总是被极少人接受,然后众人观望。结果产生两种可能:要么新事物万古长存,要么瞬间消失在社会上。但是,80后给国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他们对进步的、能给自己代来好处的东西总是见到就收,并不断推广。虽然他们也有淘汰的意识,但大部分进步的东西都被留下来,让社会的蛋糕越来越大。丰富的社会生活让我们充满着各种想象,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梦想,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理想。80后充满活力,他们可以用自己刚刚掌握的技能来创造价值。出色的个人能力和骄人的学习背景,让80后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骚。虽然这种表现还不明显,但整个社会已产生强烈震感,前辈们预感到中国将发生一场属于80后们的变迁。

在感情生活中,80后已塑造了一个更新的模式。是80后带着国人走进了“网恋时代”,是80后带着国人开始了“游戏人生”。有太多太多生活奇迹被80后创造出来,甚至还有以大批新事物等待着80后去创造。中国社会正在走向成熟。因此,80后表现好,中国社会以后就会非常健康。在国家建设中,前辈们将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对后代的培养上。30年过去了,教育的成果渐渐表现出来。70后完成了中国经济的发育期,而80后正在主宰中国经济的成长期。成长的年代是最美好的,等80后退出历史舞台时,中国基本上已成为一个中等富裕国家了。就这一点来说,80后对国家的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只要80后表现出色,中国的百年强国之梦就近在咫尺。因此,80后发挥作用要比前人更强大,事实上,他们做到了。

曾经,80后艰苦地成长,到他们成人之后,又要面对社会的成长。在心理上,80后能游刃有余。但在现实中,种种经济压力让他们不能自持,为了守住那仅有的一点点温存,他们总是喜欢用矜持的态度面对问题。在巨大的压力之下,80后精神常常处于凌乱状态,白天努力地工作,晚上却陷入深深的空虚之渊中,这种巨大的压力让他们的心理疲惫,失落不已。

要影响中国,你就必须像80后那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自然灵性,创造天分,这样他们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同时为国家做贡献,进而影响别人,影响时代。80后从前是弱小的一代“孩子”,今天,我们看到一个强大的80后阵容,正在社会上发挥巨大作用。

同类推荐
  •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邪教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也将是人类当前和今后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为使人类能齐心合力地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必要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仅要有专门的称谓,而且也要有相对一致的内涵。但眼下的现实情况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清除分歧,尽快达成共识。
  • 大师的国民理想

    大师的国民理想

    近百年来,数十位学术和思想大师围绕中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改良、乡村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艰苦追寻和不懈探索,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对国家、民族、个体命运发展和社会改革前景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本书为作者多年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发展研究探索的所思、所想经系统整理后形成的文集。
热门推荐
  • 糟糕我怎么成精了

    糟糕我怎么成精了

    “有幸与君相逢,他人皆是过客。”生日当天,一个神秘的包裹,一条闪着紫光的手链让平凡女孩赵小七一朝穿越到了风国一只上古神兽小白狐的身上。遇见小时候曾救过的风国君主——立君然。在风国里结识了风流不羁的二皇子立安、鬼灵精怪的瑶瑶、忠诚的侍卫简、以及腹黑男风医师、美艳动人的战神南栀。并在这里与小伙伴们上演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奇幻冒险。与立君然的又甜又虐的爱情羡煞旁人。
  • 朕与皇嫂二婚在即

    朕与皇嫂二婚在即

    一朝重生,她从皇帝的三嫂变成皇帝的后宫小才人,一路荣宠不衰的升级路上,她不仅报了仇,还收获了迟到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要小看女配角啊

    不要小看女配角啊

    穿越成恶毒女配?这么滥俗的套路?!看我这么博得男主欢心!哦哈哈哈哈哈!
  • 我穿越到大佬黑化后

    我穿越到大佬黑化后

    林淼淼穿书了,还穿到了恶毒女配身上,原文中的男主小时候经历了恶毒女配的陷害与折磨以及社会中的重压之下黑化了。而林淼淼则是在系统的计划要在不毁原主的设定下给男主带来爱与关怀,正当林淼淼完成任务以为可以功成身退的zs时男主却黑化了,不得已系统只好将她送回来,不过……有没有搞错啊!为什么她穿越到了几年后?!(╯‵□′)╯︵┴─┴面对黑化男主的步步紧逼,林淼淼只能心疼的抱住自己。“淼淼,你既然回来了那就永远在我身边吧,永远永远……”林淼淼一脸讨好的看着黑化值报表的男主“好好好,我答应你,咱乖乖的先把手铐放心昂”(欢脱沙雕系女主VS病娇偏执强大男主)芳心纵火犯等你来挑战
  • 那只不吃鱼的猫

    那只不吃鱼的猫

    从小镇到县城,出生时连家里养的猫重都没有的赵怀亦踏入了青春期,开启了中学时代。从小到大的乖乖女上了初中之后大变成叛逆少女?!从不经人事到恋爱分手?!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
  • 末世之血噬修罗

    末世之血噬修罗

    起源石被打破,封印于地底深处沉睡的起源精气得以解放,世界万物开始变异宛如末世一般,来自深渊的咆哮,大地开始碎裂,怪物倾巢而出,它们自相残杀,却以人类为食……。
  • 霸道夫君别乱来

    霸道夫君别乱来

    她是尊贵的王。他是个冷心冷肺的男人。阴差阳错,他要她的清白。当两人再次相遇,他笑了。怎样的宠溺才叫爱?怎样的深情才叫真心?当男人为她把命交出的那一刻,凌修拔泪流满面。
  • 笑纵天下

    笑纵天下

    老子的第一百个化身,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凭借悟道,行走江湖,历尽艰险,终于大成。纵然一无所有,我笑横天下,纵然面临生死,我依然笑横天下!百般折磨,万千敌人,芸芸世界,谁与争锋?我自横刀立马,笑纵天下!
  • 有间文库:老张的哲学

    有间文库:老张的哲学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早期作品,初载于1926年的《小说月报》,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是老舍独特艺术个性形成的一个起点。主人公老张是旧北京的一个恶棍。他身兼“兵、学、商”三种职业,信仰“回、耶、佛”三种宗教;他信奉的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人生哲学。所谓“老张的哲学”,其内涵和实质是赤裸裸的市侩哲学。小说以老张为自己抓钱而不惜采取恶劣手段拆散两对恋人的情节为主线,批判了这种市侩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