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同胞把熬好的清茶倒入专用的茶桶(藏名为“酷摩”)中。藏地酥油茶与以往人们所知道的全国各地著名的茶不同,它不仅以茶为主要成分,还要加入酥油、盐、鸡蛋、核桃仁等食品,用一个底端有带孔圆盘的搅拌棒(藏名为“加罗”),在桶内上下抽压,直至油、茶充分融合后即可斟饮。此茶不仅营养丰富且入口酥润、香味四溢,能防止嘴唇干裂、增强体力、增加热量,最受藏族同胞喜爱。藏族同胞比喻其制作方法是“由般若而至法华,转熟酥而成醒醐。”有着极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符号和民族特色,但更多的是非物质文化特色。
藏族谚语有“汉家饭饱腹,藏家茶饱肚”之说,形容藏族人嗜茶之普遍,饮茶量之大。一般情况下,藏族无论贫富,“每天至少饮茶五六次,每次人必十数碗”。
农闲的时候,人们爱围坐在火塘前,边喝茶边话家常,一些老年人一边摇着转经筒,喃喃地念着六字真言,一边悠闲地喝茶。饮茶与信仰、与祈求来世、与享受现实、与家人和挚友便这样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放牧的人饮茶另有情趣,当牛羊自由自在地于草原上食青草,便拿出小锅,捡来三颗石头支起锅便成灶,用羊皮风袋将干牛粪和荆枝吹燃,便悠悠然熬起茶来。
在藏地,当你走进某位藏胞家中,主人便会请你在羊毛垫子上坐下来,主妇取出瓷碗,仔细擦拭干净,摆在茶几上,然后捧一把装满酥油茶的茶壶,放低部位轻轻摇曳,待茶汤摇匀,轻轻倾倒在瓷碗里,双手捧起,奉给客人。
客人饮茶时,主妇手捧茶壶恭立一侧,客人喝一次、添一次,随喝随添,保持瓷碗满满,茶味常温。客人喝头碗茶前,要用无名指沾少许茶汤,向上向前向下弹洒三次,奉献给神、龙、和地祇。饮茶时不能太急太快,不可一饮而尽,要轻轻吹拂茶汤上面的浮油,分饮数次,留上一半左右,等主妇添满再喝。喝茶时不能发出声响,而要细品慢咽。喝茶时发出声响,会被看作是缺少教养的表现。
拉萨有句谚语说:“一碗成仇人!”到藏族同胞家做客,一般以喝三碗为吉利,不能只喝一碗就告辞走人。
藏族谚语还说:“不要扯掉客人的空杯子。”能够到藏族同胞家做客,一律是贵宾,是受到礼遇和尊敬的。在好客的藏族同胞心中,空杯子记录了某种值得感慨和回忆的历史片段,那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像情意的灵魂。
藏族最随便的饮茶者是那些出行在外的人(如驮帮),他们走到哪里,就在那里支锅烧茶。他们是在延续一种生活,守住一种生活,他们是在传承一种文化。
藏族最潇洒的饮茶是在“耍坝子”、“逛林卡”之间,人们或全家老少或三五亲朋,在草坪上在树林间,搭起五颜六色的帐篷,呷一口香茶润润喉咙,边品茶,边谈天说地,拉拉家常叙叙旧,倾听心曲。他们知道,思想也是需要酥油茶来滋润的。喝上一碗提提精神,便又唱又跳玩开了。
这时候的饮茶,看似随意,却气氛更加和谐热烈,于无形中构筑了一种融洽的文化氛围。应该说,这也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民心安定和民族团结的表现。“耍坝子”、“逛林卡”品酥油茶、欢歌笑语,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藏地民生的千姿百态。
由于历史文化的陶冶,藏族成为一个极讲究礼仪的民族。
同时,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选择沉淀下来的礼仪文化的结合,构成藏族饮茶特色。因此,这既是地域文化,也应当是一种非物质文化。
他们在日常饮茶中,讲究长幼有序、主客有序;在公众场合,讲究尊卑有序。在日常家中,煮好茶必先为父母长辈斟茶献上;对于尊贵的客人,主人要当着客人的面用清水将茶碗洗涮一边,揩干后再斟茶献上,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喝一口,主人立即又为客人斟满,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示不能再喝。亲朋好友、邻居生病或出行,人们一定要送上一壶滚烫的酥油茶,前去看望或送行。
在探亲访友时带上一份礼品,则是人之常情。藏族谚语说“送礼送到心”。在藏族人眼里,所有礼品中较为得体的一是酒,二是茶;酒助兴,茶怡情。
在藏地,藏胞还把盐巴和茶叶比喻为青年男女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
酥油茶离不开盐巴,好男女离不开爱情;酥油茶无盐味道淡,不渝的爱情好像茶和盐。
在藏地,藏族婚丧嫁娶都必须用茶。
订婚时嫁妆中得有茶,茶的多少,成为女家财富的象征。婚宴中更是少不了茶和酒。生了孩子后,同村的人和亲戚都要带上茶、酒和酥油,前来祝贺。客人进屋先给婴儿献哈达,祝福吉祥,随即向产妇献茶、献酒表示慰问和敬意。孩子满月出门拜佛前,要先将家中茶锅上的锅烟子抹点在婴儿的鼻子上,据说这样不会被魔鬼看到。
藏族丧俗要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每日要以酥油茶款待做法事的僧人和来客。
“饮茶更是僧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扎巴多吉接着说,“因为茶能使僧人‘神智清醒、勤奋修行、增进智慧’”。
寺庙中通常每日要集体饮茶3次,即在早、中、晚3次诵经礼佛活动后,由司茶的僧人依次给每位僧人斟茶,一般为酥油茶。此外,在各种祈祷法会和祭神、跳神、讲经法会期间,因每日集会多达六七次,集体饮茶的次数也相应增加。寺院经常进行的辩经活动中也要给僧人施茶,当辩论得口干舌燥时,饮茶怡似甘露沁脾,令人神思飞跃、妙语连珠。藏传佛教僧人在修完一定课程后,有一段静修的阶段。修密法者在经过三年露台苦修后,要入暗室再静修三年。此间,一口茶锅、一袋糌粑、一些茶叶和酥油便成为其生活之资。当肢体麻木、神思困倦时,喝一碗香气四溢的浓茶,顿令气脉运转、倦意全无。密宗认为,在修习最高级无上瑜伽方便道时,食物能帮助“摄界归脉”,打通全身脉结,“生出乐、明、无分别的境界”。
因此,静修僧喝浓茶的行动,又具有“以欲乐为道”的宗教奥义。
在藏地的寺院里,早祷一般都由领经师主持,领经师的角色有点像交响乐团的指挥,又像是合唱团的领唱。他对佛经非常熟悉,诵经声音的抑扬顿挫由他掌控,并且他必须有一副经过训练的嗓子,头、脑、胸腔共鸣、发声气息拖音挥洒自如。开头,他用男低音的调子领唱道“工却松曲巴帕……”(向三宝献供),经堂大殿里的僧人齐声呼应“工却松曲巴帕……”,同时喝第一碗酥油茶。
因为经堂大殿的聚音回音效果很好,把喝茶声和诵经声传播得很有气势,像雅鲁藏布江水汹涌澎湃。如是三次之后,僧人取出随身带来的糌粑,倒进木碗里,就着残剩的酥油茶抓揉成团,边念经边吃早餐。
到了中午,僧人便聚合在经堂里。边喝茶边祈祷,形式和早祷差不多。不过规模会小很多。藏语叫做“扎恰”,意为“僧院茶会”。
拉萨哲蚌寺的喇嘛,除每天祈祷三次外,还要进法苑练习辩经,没有茶喝,也没有糌粑吃,俗称为“念干经”。
在夏季里,往往是连续辩经十五天,休息十五天,钻研宗教哲学经典,弄明白辩经中遇到的问题。但无论什么时候,早晨喝茶祈祷是万万不能缺少的。
寺庙中饮茶有着严格的规矩。
集体饮茶时在大殿内以僧职高低、修习等级按序坐下,由司茶僧人依序给每位斟满一碗,喝完后将碗略向前伸,静候司茶僧人再来斟满。饮茶者不能出声,不能东倒西歪。
集体饮的茶来源有二,一是本寺发放,二是施主布施。后者称为“熬茶”。熬茶者有政府官员,也有富商信徒。据记载,清代每任驻藏大臣均要定期向三大寺“熬茶”。“熬茶”者有亲自前往的,也有折款交给寺庙由寺庙代办的。这种集体饮茶和“熬茶”,给每位僧人分配的茶要平均,如果锅里有剩余但又不够每人一碗,则宁可将茶倒掉也不让个别人多喝一口。
嗜喝茶的藏族,其文化也必定和茶有着密切的关系。
扎巴多吉又呷了一口酥油茶,一边在嘴里回味着,一边讲述着藏地饮茶的文化现象。
在藏地,关于茶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十分丰富。
藏族三大格言(萨迦格言、水树格言、格丹格言)中,有不少以茶为喻的格言、警句。专门描述茶与酒、盐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文学作品有《茶酒仙女》、《茶和盐的故事》等。
藏族用茶分为砖茶、金尖、金玉、金昌、粗茶等五等。俱属发酵类茶(红茶)。砖茶纯用嫩叶芽制成,过去为藏族上层人士专享之茶;金尖略次,仍为上等茶;金玉茶内杂有少量茶梗,金昌则茶叶粗大、杂梗较多。过去一般藏族人家均用金玉和金昌两种。粗茶多为老梗,是穷苦人家使用之茶。
在藏地,人人离不开茶,天天离不开茶。但茶在藏地并非仅仅是作为饮料而存在的,它还有更广泛的用途以及更高的社会地位。它往往会被当做圣物,与珠宝、经书一道,装进每一新塑成的佛像体内,并经活佛加持开光,这尊佛像才有灵气。
普通藏族人家里的积福箱里,收藏着这家人历代能够得到的圣物,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茶叶。普通藏族人家最贵重的家具之一,就是打酥油的那只桶。酥油茶在华夏大地上也是稀有的饮茶习俗,它是传统的,同时又是新鲜而有趣的,是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文化现象,是藏族茶文化的亮点,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体系中独树一帜。
我是无意的,但还是数了数,在为我们讲述藏族饮茶这段时间里,扎巴多吉前前后后一共喝了十二碗酥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