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至1999年赛季,美国NBA球队的老板和球员围绕着新合约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冲突,劳资双方关于“工资帽”的谈判陷入僵局。这场劳资纠纷致使NBA一度停办,联赛最后缩水成50场,球员、联盟、转播机构全部蒙受巨额损失。如果再将赞助商的间接损失也计算进去,那么损失资金就更大了。球员和老板们之间你来我往谈判了将近6个月,双方的损失都将进一步扩大。这个博弈,很难达到双赢,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解决矛盾,达成协议。最后,资方下了最后通牒,必须在限期内解决冲突,这才促使双方达成了协议。
如果没有最后通牒,这件事还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
帕金森法则认为,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度与所分配的完成任务的时间密切相关。这就是不断迫近的最终时限的魔力。因为精力更高度集中,短时限内做出的最终产品通常不比长时限内做出来的差,甚至质量更高。如果给你24小时去完成一项任务,时间的压力促使你集中精力去执行,别无选择只能做最重要的部分。同样的任务,如果给你1周去完成,它就换来了小题大作的6天。如果给你2个月的时间,它就变成了一场精神磨难。
因为有8小时的时间要填满,我们才有满满8小时的工作。如果我们有20个小时的时间去做完成某件事,我们也就有了一个20个小时的工作。如果有一件紧急的事情,需要我们1个小时后必须去做,而手上现有的工作又不能拖延,神奇的是,我们往往可以在这1个小时内完成我们手上的所有工作。
这些都体现了“设定最后期限”对人们的影响。那么人们做事情为什么能拖就拖呢?
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一定的利益驱动,一般人是没有动力去好好利用时间的。如果你是一名员工,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你都必须待在办公室里。但是你又不能让人看到你是闲着无事做的,所以你就不得不找事情来打发这段工作时间。而把一件小事拉长做或者拖着做,是最好最简单的办法。正因为有的是时间,所以你的时间才被浪费掉了。
但是,如果你现在的目标不是每个月定时去领那些定量的工资,那你就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为了避免拖拉的倾向,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就应该制订负荷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对可支配的时间进行管理,强迫自己在约定的时间分阶段地完成任务。也就是说,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最后期限”,才不至于使自己到最后关头拼命地赶,结果完不成或者影响做事的质量。
同时,还要让我们自己清楚如果突破这个期限,将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每个人做事情都会本能地趋利避害。为了避免拖延,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如果真的超过了最后期限,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们能否承担起这个后果?比如,能力上遭到别人质疑、收入上蒙受损失、人际关系上会付出一些代价等等。
相反,如果我们在每一次工作中,都能做到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工作目标,你会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奖赏、你会获得多少快乐、你的加薪和升职计划将很快实现等等。
积极行动起来,既需要动力,也需要压力。目标是动力,期限就是一种压力。如果一个人追求目标的愿望很强烈,他的动力就会很强大,即使没有外来的压力,他也会积极主动地去充分利用时间,提前完成工作;如果追求目标的愿望弱,动力就会不足,这时候,“最后期限”就是比较有效地能够保证我们按时完成工作的施压手段了。
明确每件事的最后期限
在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特点: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习惯性地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开始去努力,也就是在做一项任务时,总觉得还有很多时间,能拖就拖;一旦到了不能再拖的情况,例如到了规定的时间,基本上也能完成任务。这种情况叫做“最后通牒效应”。
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人在重压之下,往往会表现得更出色。所以他们会给自己的拖延找借口:“我是故意把事情推迟到最后一分钟才做的,因为我喜欢这种工作压力。当截止日期临近的时候,我的效率才会最高,也会迸发好的灵感和创意。”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心理专家指出:在压力下,人们的表现只会变差,而不会变好。金庸先生就曾表示:对自己在交稿压力下产生的作品感到不满,因为觉得那些作品没有发挥出他应有的水平。
试想,如果你手上有一个需时三个月的任务要完成,前两个月拖延过去之后,你指望在期限到来之前的一个月时间把需时三个月的任务完成,你能做的除了夜以继日外就只有敷衍了事了。如果正巧此时你生病了,或者突然接到了新的任务,你怎么办?
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让自己陷入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以发挥出自己能力的最好水平,并赢得时间上的自由。
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和克劳斯·韦坦布洛克针对麻省理工学院的三组学生,进行了一项有关拖延时间问题的研究,结果颇具启发性。
每一组学生都必须在12周内完成3项任务。第一组学生完成每篇论文的最后期限分别为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第二组学生没有被指定明确的最后期限——三篇论文都须在课程结束时完成。第三组学生被要求自行设定最后期限。
最后期限设定时间分布均匀的学生——包括第一组学生,以及第三组中自行设定最后期限的学生——往往得分最高。没有自行设定最后期限或未被指定任何最后期限的学生,则表现得很糟糕。
所以,要完成一个大的任务,最好把其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任务,并分别给每项小任务设定最后期限。确保眼前总有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最后期限。如果“最后一刻”总是在“眼下”,你将成为效率最高的一位。
如果只有好的想法,也有一个具体可行的方案,却没有给自己设定实现这一方案的期限,再好的想法也只是一句空话、一个梦想。不管你的目标多么伟大,听起来多么动人,没有期限的目标只是说大话,吹牛皮。所以,当你设定一个目标时,一定要把相应的步骤和期限考虑好,然后要求自己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你才会成功。
有人问,如果我定了期限,但到期了仍然完不成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再定一个!只要你没有在期限内完成的原因不是拖拉,不是偷懒,只是因为你低估了事情的难度,或者高估了自己的工作效率,那么你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你的最后期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期限一拖再拖,总要有一个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不能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了。
当天的事情当天务必完成,明天的事情今天做出打算,后天的事情今天提前想好,这样一来,就形成做事的良性循环。
有人说过:“紧凑的一个小时更胜于一天的白日梦。”“每天都做好最重要的3件事”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只要我们坚持如此,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好,就能登上成功的巅峰。请你从今天开始自我约定,列出时间清单,将心力集中在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让每个小时都花得有价值吧。
实战训练:麦肯锡30秒电梯训练
麦肯锡公司是美国一家着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专门为各大企业解决他们的管理问题。有一次,一家大企业找麦肯锡公司做咨询。咨询结束的时候,该公司的董事长在电梯里遇到了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该董事长问道:“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这短短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
发生这件事之后,麦肯锡公司就要求员工:“凡事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直奔主题、直奔结果”。这就是着名的“30秒电梯理论”。一个计划,如果策划人在30秒内讲不清楚,那就说明计划有问题,而且操作性差;同样,一个员工如果在30秒以内讲不清楚所要表达的意思,讲不清楚公司、所在部门以及他自己的任务,那么,这个员工就已经不称职了。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当中,无论是对客户讲解还是对老板汇报,无论是与陌生人第一次交谈还是和老朋友交流,抑或是在提案、发问、商量、教导、道歉、指示等时候,都需要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讲清楚。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
比如你是一个刚入职的底层员工,当你有个好建议却根本无法越级敲开老板办公室的大门时,偶然一次你与老板两人同乘一部电梯(当然,未必非要在电梯里,任何只有你们两个人的场合都可以),你就可以充分利用这次机会。30秒后,如果你说的话打动了他,他也认为有道理,他就会说“找个时间跟你详聊”。
所以,最关键的是在这30秒钟的时间里,你说什么?如何找到对方的兴奋点?如何调动起对方的热情?
成功其实很简单,抓紧你的每一个30秒,为每一个30秒而时刻准备着,运用“30秒电梯理论”,强化自己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为自己创造机会吧。
自控力训练实战:用最短的时间说清一件事
在短时间内说清楚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充分的训练和准备。也就是说,我们既要训练自己说话讲重点、有逻辑,还要为自己要说的内容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转瞬即逝的机会面前展现出自己。
下面,我们来训练一下,该如何把一件稍微复杂一些的事情用最短的时间把它对别人说清楚。
训练人:用自己原来的习惯把这件复杂的事情写下来按顺序把整件事情用3条概括出来1
2
3试着用一句话把整个事情写清楚找个人来练习,在30秒内把这件事给他说清楚完成没有完成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1在一分钟内讲出关键语句
2用十秒钟提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
3用一句话点出你的诉求
4下指令时,简洁有重点
5复杂的事,分条来阐述
6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
7把你的时间单位以30秒来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