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高中是在襄州市的新乡镇红庙村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以红庙村教学的条件和经济条件本来是不具备建立高中的标准的。
在1965年,省政府批示要将中央609液压轴承研究所建立在了新乡镇的红庙村。同时为实现军事保密,在红庙村西部的群山之中硬生生的开辟了出了一个面积118公倾的建筑用地。从开山到修路在到完成起研究所的整个工程耗时13年。直到1979年609研究所的项目才真正完工。
为向研究所持续性的提供专业型技术工人,在红庙村开办了这所新乡中专。
但是在1982年,为相应国家关于航空航天项目的发展,又将整个研究所迁到了市内。红庙村那为研究所项目而建的厂房,成了省内政府租赁给养殖户最大的养殖场地。
2002年11月爆发的那场非典疫情,成为了所有养殖专业户的灾难。至此轴承厂彻底的成为了一片死地。
609的项目并没有对红庙村的发展带来任何变化,红庙村还是原来那个落后的红庙村。
但是新乡中专却从那时保留下来变成了现在的新乡高中。一个在相对落后的乡镇里的小高中。
新乡高中,高三年级062班的余卿正在对付一张数学试题卷。当解题遇到困难的时候余卿都会抬起头,越过堆得高高的各类教材看着英语教师兢业的授课。然后当眼睛适当的休息后,重新低下头埋首于试题的海洋中。
余卿并非不尊重英语老师,也不是个调皮的孩子,而是自从初一接触英语课到如今,整整6年,无论平时的模拟考试,还是期末,期中考试,他的英语分数从来没有高过40分。
无数次余卿都说大不了从初一课本开始学习英语,然后经过无数次的努力后,还是只有李雷和憨妹妹的“股的毛利”这一章节以前的他能弄懂。
高中之后余卿就放弃了英语,原因很简单,他要上大学。
英语老师,刘老师曾找过他谈了几次话,每次都是一脸惋惜,语重心长,说着:余卿啊,你的各科成绩都不差,英语这门课在高考时是你分数上升空间最大的,不求你英语多优秀,只求你及格就行,你可要好好努力学习啊。
这个道理余卿自然明白,也知道刘老师这位40多岁的老教师对自己的苦口婆心。但是余卿很想说:我也想让英语分数有所提高,但,学生做不到啊。
所以余卿为了在高考的时候,分数不至于太惨,只能在其它科目上下功夫了,也只能把英语课当成做理科习题的时间了。
第二节晚自习的下课的铃声响了,老师宣布下课后,余卿走到隔壁班的走廊外,向这个班的一个学生望去。
确切的说,他在偷看一名女生。
有些怕被别人看出来自己的意图,余卿在看了那名女生一会儿后又把视线转移到别人身上。
从高二开始分班之后,余卿每天都会来到邻班的后门处,从第一个玻璃窗外偷看这个女孩。后来每天不看看自己就有些不得劲。
余卿有些暗恨自己情商过低。高一的时候余卿和莫音是同桌,余卿只是觉得这个叫莫音的女孩很清秀,性格大方,活泼,只是觉得和她在一起会很舒服,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心跳的感觉。
余卿很享受和莫音在一起学习,玩乐的时光。莫音学习并不好,上课时经常偷看课外书,但是很不幸运的是他们坐在第一排,高一的课本习题并没有多到可以遮住老师的视线,所以每次莫音就把教科书支起在桌子上,然后把课外书套在教科书里,就开始欣赏课外文学,时不时的抬起头看看老师,看看黑板,一付很好学的样子。
余卿有些好笑,心想莫音可真不是一个好女生,不能跟她学坏了。
高一是高中三年里最为快乐的时光,至少余卿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有一个朋友叫莫音,余卿在心里不承认。
高二学校开始分文理科了,余卿选了理科。莫音选了文科。余卿在上课的时候再也见不到莫音,他的心里开始发慌,会想她。会在课间休息时,看见莫音出现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余卿就会不经意间和莫音偶遇,然后就是这样的对话。
余卿:“看风景呢?”
莫音:“是啊。”
余卿:“在文科班混的怎么样啊?”
莫音:“一样啊。我学习又不好,你呢?”
余卿:“哦。”
。。
然后余卿就沉默了。
然后上课铃就响了。
余卿想问,用不经意间的口吻问:“怎么样?想我了吗?”
但是,终究问不出口。
余卿每次都会在上课铃响的一刹那在心中骂自己:笨蛋。
和莫音分开的时间越来越长,余卿终于认定应该情窦初开了。我要去表白,余卿下定了决心。
然后余卿就在又一次的假装偶遇中,余卿写了此生的第一封情书,在尝试了很多次想把情书折成心形失败后。余卿拿着正方形的情书。
余卿:“给你。”把手里的情书递了过去。
莫音:“什么?”看着面前这个大男生扭捏的模样,莫音有些好笑。
余卿:“自己看。”他感觉自己的脸臊的要冒红光了。
莫音:“哦”。接过了这叠的很标准的正方形纸。
莫音的声音很清,清水的清,让人平静,真好听。余卿这样想着。
第二天余卿每节课都到教室外的走廊,他站在莫音那个班的走廊外趴在栏杆上,佯装看着风景,心跳的剧烈。余卿害怕着,期待着。但是,等的人并没有来找他,余卿心情很失落。心想:是不是叠的太复杂了,莫音没拆开?然后余卿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叠的跟麻将似的,谁会拆不开。
从此余卿就开始了偷窥的生涯。
余卿曾很多次问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女生,只是清秀并不太漂亮,只是耐看,算不上惊艳,身材也不丰满,1米6的身高在18岁的女生来说确实不算矮,但是这反而显出她微廋。想出来了一大堆莫音不符合人类进化史上男人的择偶标准。
难道自己并不是男人,余卿被自己的想法吓的打了一个冷颤。
第三节的晚自习的铃声响了,余卿甩了甩头,从回忆里跳脱出来,用一句话总结了下自己的思绪:****,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朋友这个东西在余卿这里显得弥足珍贵,因为余卿从心底里排斥和别人做朋友,或者做别人的朋友。
余卿不喜欢对一个人有了极为投缘,极为真挚的感情后,只是为了用来分别。余卿从小学到高中共转校11次,转校的原因是搬家。
小的时候,每次转校余卿都会泪流满面的和同学朋友告别。年幼时的友谊是最为深厚的,也极其纯粹,和昔日的伙伴告别,是让小余卿最为伤心的事情。
余卿现在已经明白父亲搬家大概是有原因的,但是幼时经常性的转校让的自己不再渴望得到小伙伴们的友谊。也不再为得到别人的友谊付出。这种儿不和谐的心理影响了小余卿的一生。
18岁的余卿,已经学会不会随意付出自己的感情,也不再轻易让别人走进自己的内心。
所以,余卿在这个1500人的学校学习了3年,没有朋友。
除了余卿心中的那个她。
余卿回到座位上,一边又看着眼前的数学题,心里想到:“今晚又没有月亮,也没带手电,烦。
余卿真的很羡慕那些吃住都在学校,每月只放4天假的住校生,如果自己能像他们一样的话。。真是美的没边儿了。
余卿有些不太敢想不用回家的好日子,真的不想回家啊。
发现今晚没有月亮之后,余卿烦躁的在最后一节自习课没心情做题了。
时间就在余卿心里腹诽和幽怨中过去了。
放学铃声响起,余卿走出了校门,看了一眼天,看了看远处的大山。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唉!再这么叹下去,就要长白头发了。”
夜里10点20分,在这个还是以务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乡村,人们日升而起,日落而息,当然没有灯红酒绿,街边也没有烧烤摊,这样的时间连夜晚乘凉的人也不会有。大多住户都已经休息了。除了一些建在学校附近的房子,那里有家长还在看着电视,等着自己的孩子放学归来。
校园的走读的学生们放学后结伴同行时那嬉笑,打闹的声音,和到路边山野里的声声蝉鸣划过这片沉默的夜空。
有一位少年从出校门开始,就奔跑了起来,跑过三三两两成群结伴的学生,跑离校园附近,合着蝉鸣,跑过了连接村口市场到村北山路的小桥。跑过道路两旁居住的农户,跑路,跑路,争起一阵狗叫。
少年仍然也不变的速度继续奔跑着,道路两边渐渐的没有了狗叫。没有了房子,只有山,除了山就是山。
没有原谅的深夜,也没有光源的道路,少年并不知道哪里是山,哪里是路,只知道,山夹着路,路挨着山。
啪、啪、啪、啪。是那少年跑步的声音。
啪、啪、啪、啪。是山间的回音。
啪、啪、啪、啪。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