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科研素质。以第一课堂为依托,利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学生科技立项等形式,开展了以数学建模、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电子竞赛、英语竞赛、GIS地图制作等为内容的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取得了一定成绩,效果较好。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每年投入3~5万元用于学生科研立项,学生科研立项积极。资源环境科学系03级罗隆诚同学,凭借自身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刻苦钻研,在气候变化、气候灾害及其与区域生态环境响应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把曾经模糊的近现代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准确可靠化,并先后在多种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学校,他承担并完成科研课题3项,荣获四川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003年以来,学校多方筹集资金,逐年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对原有的理工科基础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建立了物理基础实验室、化学基础实验室、生物基础实验室、资源环境基础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数学基础实验室等20个基础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制药、数字化与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应用心理学、程控交换与通讯网络等4个重点实验。目前共有30多个实验分室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我校起步晚,但学校非常重视,通过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正在稳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课比例。近期学校制订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以立项形式大力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目前已收到立项申请99项。
3.实验室开放
学校制订了《绵阳师范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保证了实验室开放的范围和覆盖面。目前全校的开放实验室有物理、化学、生物、资源环境、计算机、数学等9个基础实验室或实训中心,以及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制药、数字化与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应用心理学3个重点实验。我校实验室开放有如下三种形式:
(1)项目开放型:实验室根据实验教学计划按照1比1.5定期发布实验项目,增加必作项目以外的综合型、设计型自选实验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必须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实验装置的安装与调试,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以实验成果(实物或论文或总结报告等)和指导教师的考核评价作为成绩和学分的评定依据。
(2)时间开放型:实验室根据校历和实验教学计划课程表定期公布开放时间表,吸引系内外学生进行教学计划内实验项目重作和计划外综合型、设计型自选实验。
(3)人员开放型:根据教师科研和实验室的条件,面向高年级本科学生,实验室定期发布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吸收部分优秀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自行拟订的实验项目,实验室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指派教师进行指导。
4.实习与实训
我校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习、见习和围绕专业教学需要的实践训练。
(1)提供保障
教学计划保证。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各专业的培养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对各类实习和实训在时间、顺序和学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保证实习和实训四年不间断,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实习和实训学分才能毕业。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分为公共实习实训环节、专业实习实训环节以及第二课堂创新环节。公共实习实训环节有军训、公益劳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共16学分。专业实习实训环节主要包括各类课程实习、见习,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植物动物野外实习、课程设计等,平均学分为1至2个学分。第二课堂实习实训环节主要包括学生担任社会工作职务、社团活动、科研活动等,有相应的学分记录,尤其对有创新成绩的学生特设奖励学分。
实践教学大纲保证。我校所有实践性教学环节都有教学大纲规范要求。教学大纲规定了实习和实训的目的和要求、内容、流程、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从专业技能规范要求提出了专业培养中使学生应具备的实践技能相关要求,并规定学生必须达到和选做达到的实践技能内容。
制度保证。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对实习和实训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过程的检查和质量控制、日常教学管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保障落实。先后制定了《绵阳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工作条例》、《绵阳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绵阳师范学院生产(专业)实习工作条例》(试行)《绵阳师范学院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试行)等管理文件,使我校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内容规范化和制度化,严格按照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监控和质量评估标准,组织检查和评估,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经费保证。根据专业特点的不同划拨不同的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运行费,保障各专业实验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
(2)完善措施
为保证实习和实训质量,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做好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制定了实习基地三年建设规划,决定在三年内以绵阳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市辐射建立100个左右实习基地。截止2006年11月,采取“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方式已建教育实训基地141个,保证了学校各专业教育实习的正常进行。目前正加大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已先后在长虹股份有限公司、千佛山旅游风景区、绵阳市污水处理厂、峨眉山、九寨沟、小寨子沟等地建立了电子、旅游、地理、生物、环保等专业实习和实训基地10余个,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重视实习和实训教材建设与管理。根据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我校正努力做好实习和实训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工作,保证实习和实训项目和内容科学合理,使之更好地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③做好计划和过程管理。学校每年以教字号文件对教育实习、生产实习提出时间、内容等具体要求和计划安排,并给实习生发放《实习工作指导手册》。各教学单位须做出年度实习和实训工作计划,并报职能部门审核。各系(院)按1∶30的师生比安排实习带队教师,与实训基地一道负责实习安排、检查、考核、成绩评定等工作。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校领导分片区对实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系(院)领导至少到各实习点检查两次以上。实习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教学单位、学校及时做出总结,找出问题,不断改进实习和实训教学。
④强化质量管理。根据实习和实训的质量标准,对部分实习工作和内容进行专家评价。每届毕业实习结束后,学校组织专家对教学单位和指导教师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能力进行评价,结合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过程检查情况评选优秀实习单位和个人,职能部门组织毕业生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学单位,促进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⑤加强师范技能训练。针对我校师范类专业为主的特点,学校对师范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训练作了规范要求。对大一新生要求普通话进行“早讲”,“三笔字”要“晚练”,即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以班为单位安排2~3名学生用普通话演讲5分钟,晚上晚自习前用30分钟练习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每学期进行一次师范技能测试,并颁发合格证书。
(八)建立、健全和完善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我校遵循高等教育管理规律,建立校、系(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有严格的执行措施,确保了本科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学校一贯重视教学规章制度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建立了以《绵阳师范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程》和《绵阳师范学院各主要环节教学质量标准》为核心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系统,涵盖了学籍管理、课程教学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管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材管理、教研管理、教学奖励、教室管理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例如,《绵阳师范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程》、《绵阳师范学院各主要环节教学质量标准》对涉及本科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出了原则性规定;《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绵阳师范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绵阳师范学院学生选课办法》、《绵阳师范学院考试工作实施细则》、《绵阳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工作条例》、《绵阳师范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绵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绵阳师范学院教材管理暂行办法》、《绵阳师范学院教学质量工作条例(试行)》、《绵阳师范学院关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具体规范,为从严治教提供了有力依据。
同时,我校根据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需要,还先后制定了《绵阳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绵阳师范学院关于校、系(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意见》、《绵阳师范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绵阳师范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绵阳师范学院本科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绵阳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若干意见》、《绵阳师范学院教材建设五年规划》、《绵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绵阳师范学院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绵阳师范学院加强创新教育的若干意见》等系列管理规定,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
我校高度重视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通过定期编印下发、网上公布、展览宣传、专题培训以及实施新生入学教育方法,促使广大师生员工在学习和了解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自觉遵守,并逐渐形成了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校狠抓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除每学期定期的全校性教学专项检查工作外,还不定期对各院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例如,学校根据《绵阳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工作条例》,在实习准备、实习过程中、实习结束时均要进行专项检查,落实实习工作安排和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在教师课堂教学环节方面,各院系根据《绵阳师范学院关于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以及《绵阳师范学院各主要环节教学质量标准》的要求,认真执行课堂教学环节的规定,并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年终考核、职务晋升、岗位聘任挂钩,实行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近三年以来共处理违纪教师10人次,违纪教学单位4个,教师教风不断改善,对强化教师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生管理环节,各院系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如在考试违纪的处理方面,从2003~2006年三个学年度,学校分别对学生进行了违纪调查,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教务处处理,学生考试违纪呈下降趋势,促进了学生刻苦学习、诚实考试学风的形成。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正不断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对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深化改革,从严治教,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几年,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纳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思想,初步形成了校内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监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系列文件和我校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建立了以常规教学检查督导为主体,以加强教学过程主要环节的质量评价与分析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为关键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构建了由规范的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反馈制度和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评估制度等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机构健全、体系完善。教学督导组督教督管,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互相结合,教务处组织全校专业课程评估。通过领导干部听课,教师互评、自评,行政、后勤人员搞好管理和服务,保证了质量标准的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形成了学校、系(院)教研室三级体系。
1.领导和组织管理系统
(1)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学校党委会、行政、党政联席会办公会,学校党政一把手是全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直接主持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工作。
(2)教务处、学工部、实验设备处等职能部门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管理机构,负责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组织有关的教学评估,对各教学院系的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